弘誓雙月刊

讀《大毘婆沙論》劄記    論師的佛陀觀(五)

釋悟殷

   陸、供養

一、財、法二種供養

《大毘婆沙論》卷二十九,論列供養,舉財、法二種供養為例,並說明二者之定義〔註54〕。接著,於卷三十,繼續分析「供養恭敬」的內涵,並強調:於佛陀施設供養而住者,「唯施設財供養恭敬而住,非法供養。所以者何?佛於諸法已得究竟,不復從他受學法故,無有能為世尊說法,令生未曾有善巧覺慧故。」(大正27.153中)

《婆沙論》者以為:既然「佛於諸法已得究竟」,必然也就「無有能為世尊說法,令生未曾有善巧覺慧故」〔註55〕,這顯示眾生於二種供養中,唯得以財物供養世尊。於是論中以經、律為例,問難論者〔註56〕,彰顯世上無有能對佛施法供養者,因為「佛世尊定不於他受法供養,法身功德極圓滿故,生身必待衣食等資,故有於他受財供養。」(大正27.154中)
從《婆沙論》者對「供養世尊」的說法,令筆者不由得憶起佛在拘尸那入滅時事。當世尊在娑羅雙樹間,將取入涅槃時,雙樹間篤信佛陀的神祇,以非時花,布散於地,謂供養如來。佛語阿難:

「此雙樹神以非時華,供養於我,此非供養如來。」阿難白言:「云何名為供養如來?」佛語阿難:「人能受法,能行法者,斯乃名曰供養如來。」(《長阿含》《遊行經》,大正1.21上)

「能受法,能行法」,才是供養如來。此一教誨,不啻是在叮嚀佛弟子:聽聞佛法,實踐佛法,使世尊教法常住世間,才是真正的供養如來。《婆沙》論者解釋所謂「正法」、「行法」時亦說:

有二種正法:一、世俗正法,二、勝義正法。世俗正法,謂名、句、文身,即素怛覽、毘奈耶、阿毘達磨。勝義正法,謂聖道,即無漏根、力、覺支、道支。行法者,亦有二種:一、持教法,二、持證法。持教法者,謂讀誦、解說素怛覽〔毘奈耶、阿毘達磨〕等。持證法者,謂能修證無漏聖道。若持教者相續不滅,能令世俗正法久住;若持證者相續不滅,能令勝義正法久住。(大正27.917下)

此處《婆沙論》的解釋和《長阿含》:「人能受法,能行法者,斯乃名曰供養如來」的說法相同,那麼,為何《婆沙論》還會強調「佛世尊定不於他受法供養」(大正27.154中)呢?筆者以為:這兩種說法,可以說是一體之兩面,因為站的角度不同,因此表詮的重點不同。從世尊方面來說,佛既已得究竟,法身功德圓滿無缺,當然可以說:「無有能為世尊說法,令生未曾有善巧覺慧。」在佛弟子來說,對世尊最有意義的供養,不是財物,而是佛弟子能依著「佛陀的教法」,自行化他。所以,兩者之說,並不矛盾。

二、佛在僧中

《異部宗輪論》記載:化地部主張「僧中有佛,故施僧者便得大果,非別施佛」;法藏部主張「佛雖在僧中所攝,然別施佛,果大非僧」(大正49.17上)。
此二部派,同樣主張「僧中有佛」,然化地部以為:布施僧眾的果報大。法藏部卻認為:布施佛陀的果報大。這是截然不同的觀點。
這兩個部派不同的觀點,也表現於各自受持的律典中。如化地部受持的《五分律》記載:當瓶沙王以竹園奉上世尊。世尊言:「可以施僧,其福益多」;「但以施僧,我在僧中」(大正22.110中);毘舍離城之阿范和利女,以園林供養世尊。世尊言:「可以施僧,得大果報」;「但以施僧,我在僧數」(大正22.136上);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以自所織衣,獻上世尊。世尊云:「可以施僧,得大果報」;「可以施僧,我在僧數」(大正22.185中)。
法藏部受持的《四分律》說:世尊是阿羅漢,弟子亦可證得阿羅漢,在這方面,世尊和弟子相同(大正22.789中)。然而供養佛陀的物資,則弟子等不堪使用。如:

瓶沙王以迦蘭陀竹園奉上世尊。世尊言:「汝今持此竹園,施佛及四方僧」;「若如來有園、園物、房舍、房舍物、衣缽、尼師壇、鍼筒,即是塔,諸天、世人、魔、若魔天、沙門、婆羅門,所不堪用」;「應恭敬如塔」(大正22.798中;936下)。菴婆羅婆提女、給孤獨長者,以園林奉獻世尊。世尊言:「汝可奉佛及四方僧」;「若佛園、園物、若房舍、房舍物、若缽、若衣、若座具、針筒,如佛塔廟。一切世間諸天、龍神、梵天、沙門、婆羅門、諸天及人,無有能用者」(大正22.856下,941中)。

以上,是《異部宗輪論》及《廣律》中,化地部和法藏部的看法。此中涉及的問題是:布施何處功德最大?如果真如法藏部所說的,個別施佛,可得大果報,是否造成佛弟子托缽生活的困擾(佛有施物,弟子卻無)?世尊是一切智人,會如此說嗎?

  據《雜阿含經》記載:有生聞婆羅門問佛:

我聞瞿曇說言:「唯應施我,不應施餘人,施我得大果,非施餘人而得大果。應施我弟子,不應施餘弟子,施我弟子得大果,非施餘弟子得大果報。」云何        瞿曇作是語者?為實說耶?非為謗毀瞿曇乎?為如說說、如法說耶?法次法說,不為餘人以同法來訶責耶!世尊告婆羅門:彼如是說者,謗毀我耳!非如說說、如法說,法次法說,不致他人來以同法訶責。所以者何?我不如是說:「應施於我,不應施餘,施我得大果報,非施餘人得大果報。應施我弟子,施我弟子得大果報,非施餘弟子得大果報。」然婆羅門!我作如是說者,作二種障:障施者施,障受者利。婆羅門!乃至士夫以洗器餘食,著於淨地,令彼處眾生,即得利樂,我說斯等,亦入福門,況復施人!婆羅門!然我復說:施持戒者得果報,不同犯戒。(《雜阿含經》,大正2.26上)

又《增一阿含》中,世尊告訴師子長者:

布施時,不可撿擇證果之聖眾,或評論此是持戒僧,彼是犯戒僧,應平等布施,供養依次差來之僧眾〔註57〕。

由以上《雜阿含經》,世尊說:「乃至士夫,以洗器餘食,著於淨地,令彼處眾生,即得利樂,我說斯等,亦入福門,況復施人」;《增一阿含》:「菩薩所施,心恆平等」,「當念平等惠施」(大正2.792下),正說明了世尊平等、慈悲普蔭之精神。大眾部之《僧祇律》,亦有相同說法,如:

若人來問:我欲布施,當施何處?應言:隨汝心所樂。若言何處功德大?當言:施僧。若問:何處有好持戒僧?當言:都無犯戒僧。(《僧衹律》卷四十,大正22.543下)

當僧中有諍事起,居士等不知如何供養時,佛告居士言:但當行施,作諸功德,是法非法,沙門自知。(《僧衹律》,大正22.439下)

又當拘睒彌比丘破為二部,佛言:

若有布施衣物,應分為二分,此亦是僧,彼亦是僧。如破金杖為二分,彼此是金。若有布施衣物,應分為二分,此亦是僧,彼亦是僧。(《四分律》,大正22.883中--下)

以上,經、律中說明檀越布施時應有的心境,強調的是平等布施。據《大毘婆沙論》記載,論者認為:「施佛功德,勝於施僧」;又「若聲聞僧,便不攝佛,若四方僧,則亦攝佛,是福田僧,苾芻僧故。若唯施佛,但佛應受,僧眾不受,故福為劣。若施僧眾,僧眾與佛,俱應納受,故福為勝,無障礙故,獲福無限故。」〔註58〕
《婆沙論》者「若施僧,僧眾與佛,俱應納受」的說法,亦有「僧中有佛」之意含存在。但仍強調布施佛的功德勝於布施僧眾。另外,論中亦較量布施功德之大小,認為這由「思勝」或「田勝」(大正27.678下)兩者來決定。如問:佛布施舍利子,舍利子供養佛,此二施福,何者為多?論主的看法是:

諸有欲令果由思勝者,彼說佛施福多,以佛施思於現前位,舍利子等尚不能知,何況能及?諸有欲令果由田勝者,彼說舍利子施福多,以佛福田三界中最勝故。(大正27.678下)

論主認為布施功德之大小,端看是站在「思勝」或「田勝」的角度來論。所以,論中亦舉契經為證:佛告慶喜:施食有二果無差別:一者,菩薩受彼食已,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二者,如來受彼食已,入於無餘大涅槃界〔註59〕。二者境界不同,施果卻相同,這只能說是由於「思勝」(恭敬心、平等心同)的緣故。
《婆沙論》者以「思勝」或「田勝」,較量布施功德大小,可說是非常善巧的說法,亦可會通(如法藏部和化地部)布施功德大小的歧異與矛盾。

三、供養佛塔

據《遊行經》,世尊入滅前,阿難問佛:「佛滅度後,葬法云何?」佛答以:「汝且默然,思汝所業!諸清信士自樂為之。」經阿難再三啟請,方說:佛陀葬法,當如轉論聖王。並說:

天下有四種人,應得起塔,香花、繒蓋、伎樂供養。何等為四?一者如來應得起塔,二者辟支佛,三者聲聞人,四者轉輪王。(大正1.20上--中)
佛入滅後,依轉輪葬法荼毘,隨後建塔供養,佛弟子出入往來,都應前往禮塔〔註60〕。時日越久,懷念世尊情深,漸而形成供養佛塔的風氣,乃至形成供養佛塔得果大小的歧見〔註61〕。


《異部宗輪論》記載:制多山、西山住、北山住部,以及化地部末宗異義,「於窣堵波興供養業,不得大果」;而法藏部卻認為:「於窣堵波興供養業,獲廣大果」〔註62〕。
供養佛塔可得大果,法藏部說:

學菩薩道,能供養爪髮者,必成無上道。以佛眼觀天下,無不入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四分律》卷三一,大正22.785下)

而有部婆沙論者則引《四梵住經》〔註63〕說:「於未曾立窣堵波處,為佛舍利起窣堵波,是名第一補特伽羅能生梵福」〔註64〕。
此中,法藏部和有部的婆沙論者,雖同樣主張供養佛塔可得大果,但是法藏部認為如此「必成無上道」,婆沙論者卻說「能生梵福」,彼此差距甚大。
但婆沙論者所引用之《四梵住經》,還不是有部共許的經典,譬喻者就持否定態度,認為「如是契經,非皆佛說」,因為它說所做福業無分大小,都生梵福,這是不合理的:

此中前三,亦非一切皆生梵福,以所得果不相似故。謂若有人在佛生處、得菩提處、轉法輪處、般涅槃處,起大制多(塔),眾寶莊嚴。復有餘人更於諸處,聚砂石等作小制多。彼二生福,豈得相似?又若有人為佛弟子造僧伽藍,高廣嚴飾,如逝多林、竹林、大林、闇林寺等。復有餘人為佛弟子隨宜造立小僧伽藍。彼二生福,豈得相似?又若有人令彼天授(提婆達多)所破僧眾,還得和合。復有餘人能善和息憍餉彌(拘晱彌)等僧鬥爭事。彼二生福,豈得相似?故知,彼經非皆佛說,亦非一切皆生梵福。(大正27.425下--426上)

婆沙論者則認為《四梵住經》是佛所說,此四梵住,皆是梵福。論中並以「所為等」,「饒益等」,以及世友尊者於每一項各以四因緣所作的解說,加以證成〔註65〕。論主認為:每一梵福量,是「無量無邊,是廣大思願所引發」的(大正27.426下)。顯然這還是從「思勝」的角度作出的結論。
據印公導師的研究:法藏部供養佛的遺體,「必成無上道」,那真是「廣大果」了!然在法藏部的《佛本行集經》,只說「以佛眼觀彼等眾生,無一眾生各在佛邊,而不皆得證涅槃者」(大正3.803上--中)。法藏部的本義,應該是造塔供養,未來能得涅槃果。這比起生天說,是廣大了。在大乘佛法興起中,才從「涅槃果」演化為「無上道」(《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77)。

四、塔物、僧物

部派佛教中,雖然供養窣堵波之得果大小有諍議,然而在以佛塔象徵世尊作為禮敬對象的風氣之下,促成了塔物的豐盛,因而產生「塔物誰屬」的問題。如《大毘婆沙論》〈業蘊〉,探討「不與取惡行」部份:

問:若盜如來窣堵波物,於誰得根本業道?答:有說:從國王處得。有說:從施主處得。有說:於守護人處得。有說:於能護彼天、龍、藥叉、非人處得。〔論者〕如是說者,於佛處得。所以者何?如世尊言:「阿難當知:若我住世,有於我所恭敬供養,及涅槃後乃至千歲,於我馱都〔塔〕,如芥子許恭敬供養,我說若住平等之心,感異熟果平等平等。」由此言故,世尊滅度雖經千歲,一切世間恭敬供養,佛皆攝受。(大正27.585上)

由上,《婆沙論》者認為偷盜塔物,在佛處得根本業道,顯然塔物屬佛。至於塔物、僧物,應當如何分配?論中並未明說,以下列舉各律的說法。

一、《僧祇律》:
佛法中,若塔地中得物,即作塔用,若僧地中得物,即作僧用。(大正22.371下)

二、《五分律》:
有諸住處塔中,幡蓋盈長,棄於庭中,縱橫踐踏。諸白衣譏呵,……佛言:「除佛、辟支佛塔,餘塔長物,作四方僧用,若此塔後須,取四方僧物還之。」(大正22.176上)

三、《四分律》:
若如來園、園物、房舍、房舍物、衣缽、尼師壇、鍼筒,即是塔,諸天、世人、魔,若魔天、沙門、婆羅門,所不堪用。(大正22,798中)

四、《薩婆多毘尼毘婆沙》:
佛在世時,飲食、衣服及餘供養,常受一人分,佛滅度後,三寶中但取一分。問:佛在世時,何以但取一人分,滅度後,取三寶中一分?答:佛在世時,供養色身,是故但取一人分,佛滅度後,供養法身,以佛法身功德勝於僧寶,是以於三分中取一分。(《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五,大正23.534中)
佛若在世時,若施主說供養佛,則色身受用;若說供養佛寶,則色身不得受用,應著爪塔髮塔中,施心供養法身,法身常在故。(大正23.534中)


五、《十誦律》:
塔物者,不得與四方僧,不得作食,不得分。四方僧物者,不得作食,不得分,不得作塔。作食物者,不得分,不得作塔,不得與四方僧。應分物者,隨僧用。(《十誦律》卷四九,大正23.355下)

六、《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
勝光王為舍利弗塔舉行大法會,得供養物甚豐。佛言:「螺貝堪吹響者,應與贍部影像處用;餘所有珍寶,應留多少,與舍利子塔,修理所須;若有衣物堪懸供養者,應留多少,可於齋日,懸繒供養;所餘諸物、衣裳、氈布及錢貝等,現前僧眾,應共分之,是同梵行財,理合用故。此據舍利子塔物,作斯處分,若是佛塔之物,皆入塔用。」(《根有律雜事》卷一九,大正24.292上)

綜合以上各廣律的說法,大抵是認為:塔物不屬於僧物,僧眾不可分用。較特殊的是《薩婆多毘尼毘婆沙》,以二身——法身和色身,來論佛陀所得布施物之比例。雖然律師的意見,仍本於「佛在僧中」的信念,然而「佛在世時,檀越施物,與僧眾均分,佛只取一分,佛滅度後,佛為三寶之一,僧團施物,分為三等分,佛寶當取一分」的說法,顯示出佛教「利和同均」的精神,已漸為動搖。這也難怪法藏部要說「施佛果大非僧」,「於窣堵波興供養業獲廣大果」了。


 柒、雜類彙編

一、佛慈悲等不緣有情
有部認為:「佛慈悲等不緣有情,執有有情不得解脫」(大正49.16中)。
本句若從其字面來看,不易了解,而對照真諦翻譯之《部執異論》:「如來慈悲不取眾生作境界,若人執眾生相,解脫意不得成就」(大正49.21下),則意義較明顯。
四無量心,是慈、悲、喜、捨無量。無量者,普緣有情,對治無量戲論煩惱。何故有部主張佛陀慈等四無量心不緣有情?他的根據是:有情眾生體是五蘊和合,無有實體的我,即「定無少法能從前世轉至後世,但有世俗補特伽羅說有移轉。」(大正49.16下)如果執取無有實體的「世俗(假名)補特伽羅」,以為真實我(有情),則不能解脫,因為那有違「諸法無我」的實相。佛陀既然是解脫者,所以慈等四無量心,不緣有實體的有情。
有情身心是五蘊和合的,並無實體的有情,如果執取有真實「補特伽羅我」,即是惡見。如:

問:善說法者,亦說諸法常有實體、性相、我事,而非惡見,何故外道說有實我,便是惡見?答:我有二種:一者法我;二者補特伽羅我。善說法者,唯說實有法我。法性實有,如實見故,不名惡見。外道亦說實有補特伽羅我,補特伽羅非實有性,虛見故,名為惡見。(大正27.41上)

二、諸佛平等
《婆沙論》說:諸佛有三事平等:一、修行等:如一佛於三無數劫,修四波羅蜜多得圓滿,故證得無上正等菩提,餘佛亦爾,故名平等。二、利益等:如一佛出世,度無量百千那庾多眾生,令般涅槃,餘佛亦爾,故名平等。三、法身等:如一佛成就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等,無邊功德,餘佛亦爾,故名平等。又諸佛皆住上品根、諸佛皆得上品戒、諸佛皆依第四靜慮證得無上菩提等,故名平等(大正27.85上--中,131中,624上)。
論主認為佛佛平等,仍一本於「諸佛世尊,皆於人中而取正覺」(大正27.893上);「佛必無有二,並出世間」(大正27.156中)之現實人間性的佛陀觀〔註66〕。

三、世尊本生

《婆沙論》說:世尊大悲,為度無量難化有情,造作難為大劬勞事。謂:

佛雖居極尊貴位,為眾生故,或作陶師,或作商人,或作力士,或作獵主,或作俳優,或販花鬘,或賃船筏,作如是等諸猥雜業,拔濟種種所化有情。或將阿難〔428下,作難陀〕遊歷五趣,晝夜無間,饒益有情;或為指鬘得度脫故,延促地界,時遠時近,令其調伏,然後化之。雖復成就增上慚愧,而為有情現陰藏相,令彼見已,誹謗止息。……如是等事,無量無邊,一切皆由大悲威力。(大正27.159下--160上;428下)

世尊曾作陶師、商人、力士、獵主、俳優、販花鬘、賃船筏等,即是世尊過去行菩薩行之「本生」事。又《婆沙論》中,引用之佛本生,尚有一切施王(大正27.764下);忍辱仙人(世尊)和羯利王(憍陳如)(914下--915上);釋迦菩薩(890中--下);佛因提婆達多說五百本生(660上)等。
此中,值得留意的事,是「本生」故事。有部論師論斥他師云:

然燈佛本事當云何通?如說然燈佛於燈光城、喝利多羅山,轉正法輪。……答:此不須通,所以者何?此非素怛纜、毘奈耶、阿毘達磨所說,但是傳說,諸傳所說,或然不然。(大正27.916中)

凡是本生、因緣,不可依也。此中說者,非是修多羅,非是毘尼,不可以定義。(《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大正23.509中)

既然「本事」、「本生」、「因緣」,非是三藏,「但是傳說,諸傳所說,或然不然」,「不可以定義」,何以《婆沙論》者作論議時,亦取入以自莊嚴?這除了表顯了當時《大毘婆沙論》集出的時代背景〔註67〕之外,亦多少反應了佛弟子的心聲。
以大眾部和有部的「佛陀觀」來說,大眾部的佛陀是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無所不在,非常理想化的佛陀;有部是較現實人間性些,然《婆沙論》中,亦漸流露出其理想性,如前(貳、佛身之四)佛有無「老化現象」部份中說。這種情形,應該是當時教界普遍的趨勢。印順導師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曾加以詳細論列,茲引導師特見一段,如下:

我從佛法得來的理解,神只是人類無限意欲的絕對化。人類的生命意欲,在任何情況下,是無限延擴而不得滿足的。……但自我的無限欲求,在相對的現實界,是永不能滿足的。觸對外界,無限虛空與光明等,不能明了而感到神秘,於是自我的意欲,不斷的影射出去,想像為神。神是隨人類的進步而進步,發展到最高神,那神就是永恆的;無所不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絕對的權力,主宰著一切,關懷著人類的命運。自我意欲的絕對化,想像為絕對的神。直覺得人——自己有神的一分神性,於是不能在自己身上得到滿足的,企圖從對神的信仰與神的救濟中實現出來。一般的宗教要求,似乎在這樣的情形下得到了滿足。所以大眾系的理想佛,是將人類固有的宗教意識,表現於佛法中。可說是一般宗教意識的神性,經佛法的淨化,而表現為佛的德行。這真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也應該是,無始以來,人類為無明(愚昧)所蔽,所表現出的生命意欲的愚痴相。總之,這樣的佛陀,不但一般宗教意識充實了;「本生」、「譬喻」、「因緣」中的佛與菩薩,與現實人間佛的不調和,也可以解釋會通了。不過理想的佛陀,雖說是佛的神化,而到底經過了佛法淨化。一、佛是修行所成的(以後發展到本來是佛,就是進一步的神化);二、佛不會懲罰人,唯有慈悲;三、修行成佛,佛佛平等,不是神教那樣,雖永生於神的世界,而始終是被治的,比神低一級。以理想的佛陀為理想,而誓願修學成就,就進入大乘的領域。」(《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p.169--170)

導師又說:現實人間的佛陀觀,重視的是早期的經、律。理想的佛陀觀則重視晚起的「本生」、「譬喻」、「因緣」,主要是偈頌。「本生」、「譬喻」、「因緣」是「傳說」,大抵因通俗宣教而盛行起來。展轉傳說,傳說是容易變化的,愈傳愈多。不知是誰為誰說(推尊為佛說),代表了一般佛教的群眾傾向。而偈頌是創作,是各部各派的文學家,取傳說或讚佛法僧而創作的(《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70)
《婆沙論》者對於他人所引偈頌、傳說,常採取批評的態度。如:

尊者達羅達多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中有趣向彼趣,即彼趣攝。如稻穀芽,雖非稻穀,能引彼故,亦名稻穀。」……答:彼不須通,非三藏故。文頌所說,或然不然。達羅達多是文頌者,言多過實,故不須通。(大正27.358中)

法善現頌當云何通?如說:「白象相端嚴,具六牙四足,正知入母腹,寢如仙隱林。」答:此不須通,非三藏故。文頌所說,或然不然。諸文頌者,言多過實。(大正27.358中)大德法善現頌當云何通?如說:「心常懷忿毒,好集諸惡業,見他苦生悅,死作琰魔卒。」……答:此不必須通,以非素怛纜、毘奈耶、阿毘達磨所說,但是造制文頌。夫造文頌,或增或減,不必如義,何須通耶?(大正27.866中)

傳喻中說:「若有施從滅定起者,彼必成順現法受業。」問:何故施從滅定起者,必成順現法受業耶?答:此不必須通。所以者何?此非素怛纜、毘奈耶、阿毘達磨教,但是傳喻所說。諸傳喻說,或然不然。(大正27.782中)
對於文頌、傳說,論者每以非三藏說,是不了義教,故不予以會通。然而,若詳細檢驗《婆沙論》文,卻也發現論者處處引用偈頌,以強調己說;同時,有部尊崇之論師,亦有製造文頌者。如:

  問:此法供養在何處有?答:此法供養在欲、色界,非無色界,五趣皆有。地獄有者,如慈授子生地獄中,謂是浴室,見諸苦具,便說頌言:「嘗聞世間受,受苦樂非我,非他之所作,受諸苦樂皆緣身,身苦滅無誰復受?」時彼地獄無量眾生,聞此頌已,脫地獄苦,從彼命終,生天作樂。……鬼趣有者,如發受鬼母,為諸鬼子說是頌言:「默然汝上勝,默然汝井宿,我得見諦時,亦當令汝見。」(大正27.152下)

 尊者世友作如是說:由五因緣,見所夢事。如彼頌言:「由疑慮串習,分別曾更念,亦非人所引,五緣夢因知。」(大正27.193下)

尊者世友說言:「諸行無來,亦無有去,剎那性故,住義亦無。」(大正27.393下)


以上,只是從《婆沙論》中,順手檢出數則偈頌,以見論者對於文頌、傳說之態度。從中可以了解:雖然有部婆沙論師對於偈頌之說,以其非屬三藏,視為非了義說,然在時代的風潮趨勢下,論主不免受其影響,無怪乎二百卷的《婆沙論》處處充滿偈頌了。

捌、後記

在本文中,筆者以《異部宗輪論》為本,以《大毘婆沙論》為輔釋,再旁涉《阿含》及《廣律》。之所以如此安排,乃源於數年前,筆者在研讀佛教史之餘,想要對部派佛教作進一步的認識,因而翻閱《異部宗輪論》,卻被論文的內容困住,一籌莫展。這種情形,相信多數讀過《宗輪論》者,必有同感。
論中,首先簡略說明部派分裂的情況,然後開始用精簡的句子,介紹各部派思想。文句簡要,若非對佛教義理非常深入,實難瞭解其含義。舉例來說: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主張「諸佛世尊皆是出世,一切如來無有漏法,諸如來語皆轉法輪,佛以一音演說法」;「一切菩薩不起欲想、恚想、害想,菩薩為欲饒益有情,願生惡趣隨意能往」;「苦亦是食」〔註68〕……等。這些文字,看起來都懂,然真要說出所以然,卻不知從何說起。因而激起筆者想要解析這些問題的意圖,然而一時間卻苦無下手處。在偶然的情況下,翻閱《大毘婆沙論》,論中對部派的解說,給筆者指引了一條方向:似乎可以透過《大毘婆沙論》的解說,來了解《異部宗輪論》的部派思想。雖然兩者出現的時間,相差二五○年左右〔註69〕,以思想的流變來說,一定有不少變化,而且造論者性格亦不相同〔註70〕,差距亦應不小,然而兩部論書造論的地點,都在北印度,所以筆者仍以《大毘婆沙論》為主,於中搜尋解答《異部宗輪論》的問題。不敢奢求絕對能正確把握整體部派思想的異同與流變,但最起碼是以西元一五○年左右,北印度迦濕彌羅論師所提及的部派學說,來拼湊出一幅部派思想的圖像吧!
經過數年不斷的摸索,終於有了一點眉目,對於研讀部派思想,也有一番感想:部派思想看似複雜,其實只要掌握各部派的主要理論綱領,其餘的說法,大概都是根據這些理論延伸出來的問題而已。由此,筆者亦解答了《廣律》中,各部派對事緣詮釋不同的疑慮,同時,對於大乘佛法的某些思想來源,也有了個概念的認識。在「把部派佛教思想釐清」的理念驅使下,筆者嘗試以《異部宗輪論》為骨幹,以《大毘婆沙論》為輔釋,再旁涉各廣律的特殊思想,以數個主題為單元,用以介紹部派佛教思想。本文只是單元之一,雖然文中的若干問題,只是點到為止,若干理念,尚且未臻圓熟,但仍不揣淺陋,把自己讀部派佛教的方法,呈現於本文中,願諸同道有以教我!也願意自己讀部派之樂趣,與同道共享。若時間允許,筆者接下來將探討菩薩觀、聖果觀、業力觀……等問題。

  ~全文完~



註54:
1.問:何故名財供養?財供養是何義?答:能為緣義,是供養義。若為饒益故,捨諸財物,受者受已,身心增益,如是名施,亦名供養。若為饒益故,捨諸財物,受者受已,身心損減,如是名施,不名供養。若為損害,故捨匪宜物,受者受已,或由神通,或由咒術,或由福力,身心增盛。此雖非施,亦名供養。若為損害,故捨匪宜物,受者受已,身心損減。此不名施,亦非供養。(大正27.152上--中)
2.問:何故名法供養?法供養是何義?答:能為緣義,是供養義。若為饒益故,為他說法,他聞法已,生未曾有善巧覺慧。如是名施,亦名供養。若為饒益故,為他說法,他聞法已,不生未曾有善巧覺慧,如是名施,不名供養。若為損害故,說譏刺他法,他聞是已,住正憶念,歡喜忍受,不數其過,生未曾有善巧覺慧,此雖非施,而名供養。若為損害故,說譏刺他法,他聞是已,發恚恨心,不生未曾有善巧覺慧,此不名施,亦非供養。(大正27.152中--下)

註55:問:財法供養,誰設誰受?答:佛於一切有情,能設財法二供養,彼隨所應能受。一切有情於佛,隨應能設財供養,非法供養,無能為佛說法者故;及不能生佛未曾有善巧覺慧故。獨覺,於除佛以外之一切有情,能設財法二供養,彼隨所應能受。一切有情於獨覺,隨應能設財供養,非法供養。……利根者於鈍根者,隨應能設財法二供養,彼隨所應能受。鈍根者於利根者,隨應能設財供養,非法供養,彼隨所應能受。(大正27.153中)

註56:
1.問:若無以法供養佛者,契經所說當如何通?契經:「比丘,善哉善哉!汝乃能以和雅清妙,明了易解,美亮音聲,諷誦正法,令我歡喜。」
答:a.世尊欲令聞俱胝耳(億耳)得無畏,故作如是說,並非佛於彼受法供養。b.有說:世尊讚彼過去所修業道清淨,感得如是美妙音聲,令人樂聞,故作是說,佛非受彼法供養。c.有說:世尊讚彼能善誦持《波羅衍拏》、《見諦經》等,故作是說。d.有說:以彼比丘在豐馬國,作諸佛事,世尊讚彼,更令彼國無量有情敬重受法,故作是說。e.有說:佛讚弟子有多因緣,非為受法。或為彼得無畏心,如讚歎聞俱胝耳。或為遮彼誹謗事,如告無滅:吾今背痛,汝可為諸比丘宣說近堅固法,唯汝能說如是勝事。或欲令彼言威肅故,如告目連:唯汝能為劫比羅城諸釋種等說微妙法。或欲顯彼功德大故,如佛讚歎舍利子:汝能說法如師子吼,汝所說者是決定說。(大正27.153下--154上)
2.問:若無有以法供養佛者,契經說復云何通?如佛告阿難陀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說精進,速證無上菩提,我聞汝言深生歡喜。」
答:佛以阿難陀所說應時,故說此言,非為受阿難陀法供養。此乃佛陀讚阿難應時說,非受阿難法供養。 (大正27.154上) 〔補充說明:世尊為度化有情,遠途跋涉,勞倦背痛,在樹下休息,而要阿難陀為比丘眾說法。爾時,阿難說七覺支。世尊聞阿難說精進時,便起前際憶念智見。憶念過去三無數劫,由精進力,所修加行速得圓滿,疾證無上正覺。由此歡喜力,不再背痛,而讚歎阿難:「善哉善哉!我由精進速證菩提,汝今說之,故我歡喜。」〕
3.問:若無有以法供養佛者,毘奈耶說復云何通?如說:「阿難!我今增益出離善法,極生歡喜。」若不受他法供養者,如何增長出離善法?
答:佛以他事為己事故,他善法增便作是說。謂有情類多依佛法,淨信出家,受具足戒,誦持三藏,居阿練若,寂靜思惟,入正決定,得果離欲,乃至漏盡,或種生天種子。佛知是事,甚大歡喜,作如是念:無量有情以我威力,世出世間善法增長,彼之所作即是我事,深可慶喜,故作是說。然佛世尊定不於他受法供養,法身功德極圓滿故。生身必待衣食等資,故受他人財供養。(大正27.154上--中)

註57:羅閱城〔王舍城〕師子長者,請僧中上首神德弟子五百眾。佛問羅云:「彼長者獲福為多乎?」羅云答:「彼長者得福之報,不可稱計。施一羅漢其福難現,何況大神妙天人所敬奉!今五百人均是真人,其福有何可量?」佛告羅云:「今施五百羅漢之功德,若從眾中僧次請一沙門,請已供養,計此眾中差人之福,及與五百羅漢之福,百倍千倍巨億萬倍,不可以譬喻為比。所以然者,眾中所差,其福難限,獲甘露滅盡之處。」譬如有人欲盡飲江河諸水,只要取大海水,便得飲盡諸水,以眾流匯歸大海故。「一切私施,猶如彼流,或獲福或不獲福;眾僧者,如彼大海。所以然者,流河決水以入于海,便滅本名,但有大海之名耳。……向須陀洹、得須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羅漢、得阿羅漢、辟支佛、佛,是謂十人,皆由眾中,非獨自立。羅云!當以此方便知,其眾中差者,其福不可限量。……欲求其福不可稱計,當供養聖眾。」時師子長者聞佛歎說施眾之福,不說餘福,因而問佛:「適聞如來而歎說施眾之福,不歎別請人之福,自今以後,當供養聖眾。」世尊告師子長者:「我不作爾說:當供養聖眾,不供養餘人。今施畜生,猶獲其福,何況餘人!……菩薩所施,心恆平等。長者!當知若菩薩惠施之日,諸天來告之:族姓子當知:此是持戒人,此是犯戒人,施此福德多,施此得福少。爾時菩薩終無此心:此應施,此不應。然菩薩執意而無是非,亦不言此持戒,亦不言此犯戒。是故長者,當念平等惠施,長夜之中,獲福無量。」(《增一阿含經》卷四五,大正2.791下--793上)

註58:問:施佛功德勝於施僧,此中施福皆先舉劣,後舉其勝,何故此中先佛後僧?
答:即以是故先佛後僧。以若聲聞僧,便不攝佛,若四方僧,則亦攝佛,是福田僧,比丘僧故。若唯施佛,但佛應受,僧眾不受,故福為劣。若施僧眾,僧眾與佛,俱應納受,故福為勝,無障礙故,獲福無限。故雖所舉先佛後僧,而猶得名先劣後勝。(大正27.678中--下)

註59:
1.契經:佛告慶喜〔阿難〕:施食有二,果無差別:一者,菩薩受彼食已,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二者,如來受彼食已,入於無餘大涅槃界。(《長阿含經》,大正1.18下;《大毘婆沙論》,大正27.680上)
2.問:初受食者有貪瞋痴,後受食者貪瞋痴盡,何緣施果無差別耶?
   答:
a.由思及田有偏勝故,佛依偏勝說果無差。謂初難陀、難陀跋羅姊妹二人,聞說菩薩受十六轉甘味乳糜,必當得成無上等覺,歡喜踴躍,發殊勝思。彼所施田,雖非殊勝,由思勝故,能招勝果。准陀於佛將涅槃時,見佛身形,少如衰變,又聞不久必入涅槃,戀慕不堪,其心擾亂,殊勝思願不能現前,然由勝田,能招勝果。
b.有作是說:欲遮准陀變悔心故。如彼經說:佛告阿難:若彼准陀工巧之子,或他所引,或自尋思,於施食中而生變悔,於難得事便為不得。難得事者,所謂諸佛將涅槃時,最後供養。彼若生變悔者,汝便應以六處而勸喻之。謂施食因緣能招長壽、色、力、樂譽、富貴、臣僚,我從世尊親聞是事,施食有二果無差別:一者菩薩受彼食已,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二者如來受彼食已,入於無餘大涅槃界。復應告彼准陀,當知於施食中,若生變悔,汝於如是難得事中,便為不得,如失菩薩將成佛時,奉施乳糜所生勝福,慎莫變悔!由此故言二果無別。
c.有說:二時俱能資益,離染身故,謂食於消化時,能作食事。佛於後夜成正覺時,彼食消化;如成正覺,涅槃亦爾,故說二施果無差別。
d.有說:初受食已,證得佛法;後受食已,受用佛法。(論中尚有多種說法,詳細情形,請檢閱大正27.680上--中)

註60:
1.化地部:「比丘欲至僧坊,……入已,應一處坐,小息。應問舊比丘:何者是上座房?知處已,應往禮拜問訊共語。若日早,應禮塔,禮塔已,次第禮諸上座。」(《五分律》卷二七,大正22.179上)
2.法藏部:「若客比丘欲入寺內,應知有佛塔,若聲聞塔,若上座。……彼先應禮佛塔,復禮聲聞塔,四上座隨次禮。」(《四分律》卷四九,大正22.930--931中)

註61:世尊入滅後,有關世尊舍利建塔供養之詳細內容,請檢閱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p.43--102。

註62:制多山、西山、北山(大正49.16上);化地、法藏部(17上)。

註63:《四梵住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未曾起偷婆處,於中能起偷婆者,是謂初梵之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補治故寺者,是謂第二受梵之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和合聖眾者,是謂第三受梵之福。若多薩阿竭初轉法輪時,諸天世人勸請轉法輪,是謂第四受梵之福。」(《增一阿含》,大正2.656中)

註64:佛說有四補特伽羅能生梵福:1.於未曾立窣堵波處,為佛舍利起窣堵波。2.於未曾立僧伽藍處,為佛弟子起僧伽藍。3.於僧破已,還令和合。4.修四梵住(慈悲喜捨)(大正27.425下)。

註65:阿毘達磨諸論師言:如是契經,皆佛所說。此中四種,皆生梵福。
問:彼所得果,豈相似耶?
答:
1.所為等,故皆生梵福。謂未曾立窣堵波處,為佛世尊真實大梵起窣堵波,若大若小,皆生梵福。為佛弟子修梵行者起僧伽藍,若大若小,皆生梵福。佛弟子眾,若大若小,既破壞已,不得同修清淨梵行,若令和合,還得同修清淨梵行。故和合者,皆生梵福。所為既等,故前三中,事雖有異,而福無別。
2.饒益等,故生梵福。如修無量,為欲饒益無量,建塔、立寺、和合眾僧,皆生梵福。
3.世友尊者:各以四因緣生梵福:a.建佛舍利塔:以廣大思願捨多財故;令無量有情種善根故;諸所營造善究竟故;安置如來身界藏故。b.建立寺院:以廣大思願捨多財故;令無量有情種善根故;諸所營造善究竟故;無所依止佛弟子眾,令得依止修善業故。c.令僧和合:捨離四種語惡行故;攝受四種語妙行故;破壞非法故;建立正法故。d.修四無量者:離違順故;斷諸蓋故;得梵果故;繫屬梵故。(大正27.426上--下)

註66:有部「佛必無有二並出世間」,大眾部「十方世界有佛」,印公導師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曾加以探討論列,詳細情形,請檢閱該書pp.152--159。

註67:見註18。
註68:《異部宗輪論》,大正49.15中--下。
註69:造《異部宗輪論》的世友,是有部的西方阿毘達磨師,年代和法救差不多,大約是西元前一世紀人。(印順導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184)
註70:印順導師《印度佛教思想史》:有部的阿毘達磨論師中,因迦濕彌羅論師,集成《大毘婆沙論》,因而對健陀羅、睹貨羅——吐火羅地區的阿毘達磨論師,稱之為「健陀羅師」、「西方師」、「外國諸師」,而形成東、西二系(p.183)。世友是摩羅人,是屬於西方系的論師,其思想亦甚多與東方迦濕彌羅師的《大毘婆沙論》不同。(印順導師《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pp.279--282)

拾、參考書目

1.《異部宗輪論》,大正49冊。
2.《大毘婆沙論》,大正27冊。
3.《俱舍論》,大正29冊。
4.《順正理論》,大正29冊。
5.《律部》,大正22、.23、24冊。
6.《阿含經》,大正1、2冊。
7.《大智度論》,大正25冊。
8.窺基法師《異部宗輪論述記》,卍續83冊。
9.印順導師《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出版社。
10.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
11.印順導師《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台北:正聞出版社。
12.演培法師《異部宗輪論語體釋》,靈峰般若講堂印。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