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菩提大道的起點
——受持五戒菩薩戒

何筱淇

因緣具足成就戒會
  113年4月25日至27日,於佛教弘誓學院傳授在家五戒及菩薩戒,距離 上一次學院傳戒,已經是九年前了。這是一場期待已久的盛事,近年來有許多人因為性別平等、婚姻平權、動物保護等議題而認識學院,以及網路學習風氣增長,學院的影音串流也接引了不少新的信眾,加上疫情的趨緩,終於促成本次戒會。
  本屆戒子有87位,25日下午報到,晚上入堂。第一晚演淨儀軌,由羯摩阿闍黎見岸法師主持,緊接著入堂開示,印悅法師作規約講習。隔日,清晨四點的早課,一行人沒有一人睡眼惺忪。用完早齋,心宇法師說明各項出坡事務後,大家活力加倍的拿著掃具分組清潔齋堂和院區。出坡就是佛法的實踐,當時只會「我拂塵」、「我除垢」的愚路尊者(周利槃陀伽),就是在掃地時開悟,他知道掃除外在塵垢,就像滌濾自心煩惱垢。
  乍暖還寒的四月天,夜裡風雨打落的枯枝樹葉變多了,潮濕的地板上,戒子用比平常多的力氣與時間,一片片、一枝枝的掃起,裝成滿滿大袋,再運送到垃圾場,彷彿心境也因此擦亮了一番,展現出歡喜的面容。
學戒、受戒入諸佛位
  26日第一堂課,得戒和尚昭慧法師為戒子講授「菩薩戒」。什麼是戒律?戒律為什麼要化為剛硬的條文,非學不可?
這要問你自己為何來到這裡?這就是菩薩戒的價值所在。
  「菩薩戒」即是菩薩所受的戒,是成佛的根本,而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是大乘菩薩一切戒律的三大分類,又稱「三聚淨戒」。首先,「攝律儀戒」如堤防,具有防非止惡的力量,不讓自己為惡。善或惡都不是一朝一夕,難免會犯錯,我們也在犯錯中進步。第一次犯錯,堤防出現一小道裂縫,但一再的犯錯,堤防會愈來愈脆弱,總有一天,只要小小的水流都會讓它崩塌。
  但既然發願做眾生的菩薩,就不只是消極的不犯過,更要友善的對待周圍的人,這就是「攝善法戒」,法師說:一生不做壞事只是基礎,每個人要培養正向的專業,對社會貢獻。守持「攝律儀戒」只是不亂丟垃圾,但守「攝善法戒」還投入資源回收。接著舉例,今年0403花蓮地震,慈濟提供避難所的簡易帳篷「淨斯福慧隔屏」,照片登出立刻引發國內外關注,隱私感極佳的帳篷,讓災民在受災期間也擁有舒適的休息空間,這項讓許多人讚歎的設計,材質為回收塑料,並具有阻燃效果,「內明、因明、聲明、醫方明、工巧明」,菩薩修學五明,目的是幫助眾生離苦得樂。
  持戒、修善法後,接著要積極度眾生。「攝眾生戒」又稱「饒益有情戒」,是比「攝善法戒」更積極的幫助眾生。何謂更積極?醫生學會醫術,開刀治療生病的人,但開刀也是一種痛苦,有沒有不用開刀的治療方式呢?或如果必須開刀,那能不能讓傷口再小一點?於是「攝眾生戒」是以四攝法、四無量心為根本,愍念一切眾生,提供眾生最豐富、最高、最大的利益,而廣行方便法門。
  受菩薩戒之後,如果不小心犯戒怎麼辦?法師說:眾生包括好的眾生跟壞的眾生。菩薩戒連罪人都不可以放棄度化,那菩薩行者犯戒也是能懺悔的。「戒」等同於界線,如同守住一方清淨之地,在這個範圍之內的眾生彼此都能相安無事。性廣法師也說,人與非人的動物之間的差異,若以儒家思想而言,是以有沒有善心做區分,所以我們的身體就是善的載體。持戒,即是安住戒體,護念我們的人身,而這個戒體有能憶、能持、能防的作用,可以轉染為淨。
  所謂「奉持戒相」,就是你願意和眾生同享無有恐懼的生活。何謂守持五戒?包括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廣師父逐條解釋犯戒的上品罪、中品罪、下品罪的定義。最後「結示勸修」,要大眾常憶受體,善加守護,正念觀照並謹慎提防,以免輕忽放逸、前功盡棄。
念念正念喚醒初心
  每到晚間,廣師父都會帶戒子禪修。所有戴著眼鏡的人都拿下來了,聽著廣 師父的指導,把注意力放在骨盆底端,感受重力由頭頂傳達到肩膀,最後到了骨盆底端,微微調整,讓兩邊平均受力。接著,上下排牙齒輕輕咬合,舌尖貼住上顎,下顎往內收起……約莫五分鐘後,現場一個個擺動的身子,似乎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位置,海青在調整坐姿中發出的沙沙聲響,漸漸地安靜下來。
  坐端正以後,廣師父讓戒子將注意力轉到人中,感受自然的呼吸。呼吸有時長,有時短,有時強,有時弱,觀察就只是觀察,不用刻意去調整。如果心比較散亂,可以數呼吸,完成一個呼吸數一,從一數到八,耐心的數,心會安定下來。廣師父說,日常生活中,紛亂的外境會讓我們的心念產生很多雜思,所以才要練習將注意力一次又一次的牢牢安住在單純的對象上。雜思太多,人會非常耗費體力,不得寧靜,而佛陀教導的方法,就是這樣單純的專注於呼吸,當其他的意念生起,覺知以後,再轉回來,繼續轉回到呼吸上。
  如果將意念比喻成太陽的光影,那專注呼吸就像是用凸透鏡來匯聚散射的太陽光,於是你在人中的範圍,就能感覺到聚集的意念與強而有力的光影。專注而安定,專注力只放在人中這個目標,沒有別的目標,一旦有別的目標,就再轉回來,一同繁雜的人世,我們的心專注於利益眾生,隨時隨地都如此,廣師父提醒戒子:有定境的三昧力,是發心行菩薩道的修行者需要的能力,也是菩薩道上最好的伴侶跟資糧。
戒期圓滿起信願行
  經過三天二夜的學戒、懺摩、演禮,28日天一亮,受戒典禮終於來臨,戒子們在三師和尚帶領下正受圓滿。昭慧法師於臉書分享,本次戒會有兩大特色:青年與男性戒子眾多、打造性別友善的佛門淨土。法師表示,傳授戒法的三師和尚,打破三師皆是比丘的傳統慣例,由三位比丘尼(昭慧法師、見岸法師、性廣法師)分別擔任得戒和尚、羯摩阿闍黎與教授阿闍黎。
  在台灣佛教的各種場合,女性總是多數,並且信眾普遍高齡,但這次戒會竟有三分之一來自各地的青年,男性也占了近三分之一。法師說,雖無法改變世界各地佛門中存在的性別歧視,但在學院至少打造了一小片性別友善的淨土,讓有心學佛的人,不必為了修道的理想,受到歧視的委屈。
  學佛一年多的戒子呂秋月,第一次參加佛教的三皈五戒,他認為戒條就像隱形 的法律,告訴我們行為規範,在社會中犯法會被懲戒,犯戒卻不會,所以如果你不持戒,就不會知道自己哪裡犯錯,這也是他來受戒的原因。十年前受五戒的余秉修,今年第一次受菩薩戒,他則說:對我而言持菩薩戒比持五戒容易,因為做好事是舉手之勞啊!
  林以安與徐嘉吟是學院專修部的學員,本來只參加三皈五戒的他們,聽完昭慧法師講戒後,兩人都加受了菩薩戒,嘉吟說:因為受菩薩戒是更積極的行佛。以安則說:聽完菩薩戒以後發現,戒條其實和我平常在做好事的行為是一樣的,只是在這之前做得比較隨意,現在可以思考怎麼做比較符合戒律,那樣會讓我做得更好。
  學佛多年的吳國源和鄭淑聲,都是增益戒的戒子,鄭淑聲說:我因為要煮飯給家人吃,不得已需要烹飪葷食,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來增戒,讓戒體清淨一點。吳國源也表示,只要一有機會就會來增戒,繼續長養想度眾生的菩提心。
  十五歲的林伯雍是本次戒會年紀最小的戒子,繁忙課業中仍撥空前來受戒,他分享:佛法給我安定的力量,《心經》是我的早晚課,受完菩薩戒後,我會比平常盡力去幫助人。來自美國的安娜,學佛有十年,這三年來到台灣,透過網路自學而認識學院,最喜歡的法門是禪修,中文流利的他,與所有人共同完成這幾天的課程與誦經,他說:「我想成為佛弟子,所以來受戒,期許自己能因此更深化佛教的學習。」
  八十七位戒子,在飄雨的觀景台上合影,眼鏡打水、髮絲塌了,依然笑容滿面。他們是初生的菩薩,解行並重,勇猛精進,選擇從守持戒條做起,累積自己的福慧資糧,終有一天,會成就無上菩提。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