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弘誓十八年參學路

撰文/釋耀行

一、少年慕道

時光恰如白馬過隙,轉瞬間出家已二十載,近來常有想出家修道的學友,問及學人出家時的心路歷程,回首來時路,雖然少年就有幸與三寶結緣,但終歸是出家後依止善知識,導入佛法正見,才得以踏實的走在這條修道路上。

    受到父親的影響,從小喜愛中國文化,傾心於古詩詞中描寫的山水、田園意象。一次在朋友的帶領下,來到一間位於都市深處的寺院。去的原因是因為好奇。穿過曲折而幽暗的小巷,一座小巧而素樸的道場就真實呈現在前。其時正逢晚課時段,耳聽得木魚聲聲,梵唄悠揚,不由得如癡如醉。覺得自己在書本上讀到的古典精華,居然就在這樣的氛圍中。那些與我們裝束迥異卻神情恬靜,被稱為師父的到底是怎樣的人?帶著太多的疑問,我開始想要瞭解何為佛教?何為信仰?

    有幸的是初到寺院,接觸的師父是剛從佛學院畢業,大陸十年文革後尼眾佛學院的首屆畢業生,在她們的引領下初次嘗到法的甘露。對我來說是聞所未聞的,既是審美的超越,也是對生命新的思考。

二、皈依三寶入佛門

    經歷文革後,大陸七十年代末,宗教剛剛開始復甦。所以,無論是寺院還是僧侶,對外界來說都充滿了神秘的的色彩。到寺院燒香拜拜的,三十多歲就算年輕的,而且還要躲躲閃閃,生怕熟人看見。怕被人非議,說這麼年輕就信迷信。記得筆者皈依的時候才十七歲多一點,文殊院的老方丈寬霖大和尚為我單獨傳授三皈依。當時老人家慎重的著海青袈裟,在方丈寮佛像前授我三皈依。儀式完畢後到客堂領取皈依證卻遇到個難題,因為當時的宗教政策規定,要成為教徒必須年滿十八歲,而筆者年齡可見不夠。怎麼辦呢?雖說在師父那裡實際已經接受皈依,要不要這個皈依證也沒有什麼關係。但彼時大陸的寺院大都賣門票,有皈依證就可以免門票入寺,當時還是學生的我也算是一筆開銷,況且還去得那樣勤。最後是客堂的師父說,那就開緣寫十八歲吧,從此後被那些學佛的佛友笑稱為「小老居士」。謂之曰:年紀雖小,學佛資深。

    當然這個過程是有階段性的,既是年齡的成長也是信仰的成長。就個人來說大概是好奇、瞭解、信仰、追隨這幾個階段。在瞭解、信仰的過程中,法的體悟讓我折服,可是現實的佛教又好像並不等同於法。那時候佛教剛剛開始恢復,因為寺院在文革時已經被改作工廠、學校,現在是從被工廠佔有的狀況中恢復過來,要建房,要塑像。到寺院燒香拜拜的大都是些阿婆級的,而修持的法門就是念阿彌陀佛。可以想像,對一個什麼都好奇,什麼都想瞭解的小孩子來說,你讓她坐在那裡,手拿念珠,一心不亂的念佛求生淨土,可能嗎?那時就想說,禪宗的祖師是那樣的灑脫無礙,為什麼學佛就必需念佛呢?那樣的機械性行為實在是讓人不耐。有學佛人問:「你很少燒香,又不見你念佛,你信的是什麼佛呢?」對啊,難道像她們那樣才是學佛嗎?佛法一定有更高妙的智慧。

    皈依是心靈的港灣,是生命的終極選擇,是理性思考後的必然,所以最忌的是盲目。隨意的皈依也會導致隨意的放棄。無須諱言,許多佛教徒在皈依時是盲目的,有沖著皈依師父去的,有求消災保佑的,林林種種的心態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是否皈依是要經過慎重選擇的,一旦選擇就要切實的奉行,不可以輕率的放棄。

未皈依前,個人的行為只要不違背社會的法律和道德就很不錯了。皈依後,做事時會更加考慮到是否符合佛教的教規。例如飲酒,對於沒有佛教信仰的人來說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親朋好友偶爾一聚舉杯相邀也是人之常情。但皈依以後再遇到這樣的場合,就會以種種藉口推辭。因為別人也許不知道你的佛教徒身份,可你自己是清楚的。另外,再如殺生,以前雖然自己不親自殺生,但看見他人為自己殺生,也是置若罔聞照舊享用。但皈依後會告訴對方不要殺,因為即便是你殺了,我也不會吃的。而且告訴他,因為殺生會給自己帶來不好的結果,比如多病、早亡等。剛強、固執的人都不希望自己有不好的結果,久而久之自然就減少了殺生。

    所以,有皈依比沒有皈依表面看來是多了許多束縛,但只要你日積月累的堅持下去,就會發現到人會變得比較清明,正是佛法的智慧讓我選擇皈依。反之,如果佛教是讓人只要信則得救的宗教,我也不會選擇它。佛陀的教法正是因為令人有思考的空間,而不是那種盲目的感動,那樣的感動維繫的時間是短暫的,是理性的缺席。所以,我不選擇這樣的宗教,同樣的,在佛教的教派裡,我也不做這樣的宗門子孫。之所以有這樣的考量,是因為對佛經的研讀,經典所透露的消息讓我樂在其中。

三、出家修道報佛恩

    學佛過程中慢慢感受到,現實佛法的遲暮與僧伽素養有著直接的關係,佛法既然那樣的好,要靠什麼樣的人來承繼和弘揚?既然領受佛恩,為什麼不加入其中盡一份力量?但是要從一名在家信徒轉變為出家僧侶,障礙之大那是不言而喻的,是不被整個文化和家族所認同的。如何以一己之力沖決世俗羅網,轉入清淨修道生活,這個決定既需要智慧的抉擇,更要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果敢。為此筆者離開家鄉遠赴嶺南,蒙恩師明慧上人慈悲接引,大覺禪寺雲門堂上師公佛源老和尚剃髮染衣圓成僧相。佛恩、師恩當永銘於心!

爾後見到許多學佛者想要出家,卻徘徊猶豫四處詢問他人意見,獲得的答案當然是兩者兼有,但這樣的詢問除了加深自己的疑惑外別無用處。所以,現在但凡遇到有人詢問她是否適合出家?筆者都提醒她,你自己準備好了嗎?確實,只有自己已經準備好了,才會義無反顧的去追求心中的那份神聖。

 來到僧團中就應該步入正軌,在每個階段做符合當下身份的事,也就是在僧言僧。「僧伽」並非指單個出家眾,其意謂和合,要四人以上方稱僧伽。每個嚮往清淨尋求解脫,選擇修道生活的人初入僧團,無不懷著超越過去憧憬未來的虔敬之心,僧團可謂是理想主義者的集結地。對自我期許的外射即是希望有個聖人團體的出現。所謂:「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現在種種譬如今日生。」易服換妝意味著告別舊有的不羈。反之,對環境的要求也給予了超現實的期待。此時雖有赤子之心,卻免不了時時的天人交戰........

在世間,個人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是有區隔的,家裡受傷可以逃去工作,工作有了問題可以躲到家中,即便受些不公平待遇,為了自己和家庭也會承擔和忍受。僧團的成員同樣來自世俗,不同成長背景又無血緣瓜葛的一群人,每天要二十四小時面對......。這樣的生活對人性的考驗是不言而喻的。雖說有共同的理想,但生活是每天的點點滴滴,要想希賢成聖,培養耐心和寬容就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課。人人都想遠離惡人,事實上好人共聚如果分寸不當,同樣的彼此痛苦。佛教的修行者有出家和在家的差別,在家的生活方式和出家後顯而易見是不同的,眼見得許多在家的信徒不顧家庭子女,鬧到後來修行沒有進步,家庭矛盾重重。而有些出家者又太好樂世俗之事,樂此不疲,完全忘記自己的出家身份。以此二者為鑒,所以要強調在每個階段做符合當下身份的事,在這個問題上應該有自己的警醒。

   作為佛弟子,意味著在這個人欲橫流的世間,尚能保持一份清醒。能夠減低人生的錯誤,導向真理的實踐。有法的喜悅,在學佛這條道路上是踏實而篤定的,能夠更理性的看待這個世界,和生命存在的意義。對個己之外的他者,慈悲、包容,對於苦難有更大的堪忍力。有佛法的正見而行踐之,是衡量是否是佛教徒的界定。因為做善事並不關乎有無信仰,信仰什麼。重點是做善事背後的動力是什麼。當然對一般信徒來說,佛教徒禮拜的是佛陀、菩薩的像,而其他宗教拜的又是不同的對象。對於這樣的庶民信仰,也只有通過反復的教化,以導向佛法的正見。

四、求法路上的善知識

    學習過程中師父當然很重要,未來你對佛法的信仰是智信還是迷信,與當初的引導有很大的關係。過去筆者也認為修行是「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但是當遇到真正的明師,許多複雜的問題被她一語道穿,便打自內心的嘆服。有這樣善知識的指點,可以減低很多自己閉門造車的誤區,在佛法的探尋中往往有柳暗花明的欣喜。

猶記得2001年奉家師慈諭,依止昭慧法師的那個夏安居日。彼時學人出家未久,懷著僧青年深入經藏弘法利生的理想,從重慶佛學院返回常住,在恩師明慧上人的護念下領執事管理圖書室。有一天整理書架的時候,偶然發現一本陶五柳撰著的《釋昭慧法師》。聽常住的師父們說:昭慧法師曾經兩度來寺講法,其說法犀利,智慧深遠,辯才無礙。取出書來,旦見封面上一位年輕單薄的比丘尼法師獨自閉目含淚靜坐一隅,那份悲天憫人的氣度令人為之一震。翻閱目次,「絕食、靜坐、護觀音」,這些迥異於傳統佛教的言行都令筆者想要一睹為快。在旁同時還發現一套昭法師講說的「佛法的中道智慧」,聞聽當下深感佛法智慧難思,法師說法一語中的令人嘆服!為此筆者遍尋圖書館藏法師所有著作,沉浸在聞思的法喜中。也許是念茲在茲,不久從家師處獲悉,昭慧法師返梅州省親,應家師邀請即將來寺為安居僧說法,欣喜之間日日期待法師的到來。

    此時恰逢法師在台灣廢除八敬法,因此昭慧法師人還未到,便成為大家議論的焦點。在毀譽參半的譁然中,有的年長上座痛哭流涕,聲言末法時期戒律不振,正法衰微……,其情形大有國將不國的憤慨,甚至勸阻筆者聽課,以免受其影響云云。在這樣的狀態下,迎來了被視為「異端」的昭慧法師。此後十七天,應邀來說法的三位法師輪流上課,分別從戒、定、慧三學的角度開講。昭慧法師講解佛教倫理學,性廣法師講解禪觀法要,心住法師講解律學原理與止持、作持。作為「廢除八敬法運動」的發起人,昭慧法師成為提問的重點。

    近年來在大陸比丘尼中興起學戒的熱潮。「以戒律為行,淨土為歸」,成為眾多比丘尼道場的學修宗旨。由此帶來道風端正、隊伍純潔的正面影響也是不爭的事實,對於改變道場經懺化的現狀確實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是在日常學戒、持戒的過程中,由於對佛法深觀緣起的基點和戒律的根本精神沒有真切的體悟,對外變成只見他人過的學戒人,對內由於落入「戒禁取見」的泥淖,把戒律變成了教條。圍繞有關「八敬法」的質疑,昭慧法師詳實論證,作深入淺出的解答,一掃大家在修道過程中由於錯誤知見所帶來的陰影。筆者因為事先有仔細閱讀法師的著作,所以對於那些反對聲浪也置若罔聞,同時勸諫那些反對者先靜下心來聽法師的課程,有什麼疑惑當面問,不要人云亦云。果然經過昭法師《佛教倫理學》的系統講說,打消了許多師父心中的疑慮,一位在佛學院教授「戒律學」的法師,不但每堂課必到,而且課後還到法師寮房繼續請教,深感受用。為正法感召及三位法師的教學口碑,千佛塔寺的常住師父們及學法女也全體積極前往講堂聞法,這樣的盛況令住持明慧法師讚歎不已,連說這是法師們法緣廣大。

隨後奉師命,筆者及其餘六位師兄弟共同依止昭慧法師學法。有道是光陰荏苒人事流轉,現在有幸還在師長座下受教的也就是筆者了,依止善知識的法緣真要善為珍惜!法師智慧卓越,說的寫的就是實踐所做的。對學生的指點做到了切實的因材施教。每個人都有性格的偏差,對於柔弱膽怯的她呵護鼓勵;強硬、霸氣的嚴厲呵責。希望受學者能因此矯正個自的性格缺陷而趨於中道,而她又是一位愛深責切的師長,所以學生對她是既敬之又畏之。

    筆者當年出家的常住地處嶺南山區,資訊也不發達,即便是收藏有導師的《妙雲集》,也因為缺少善知識的講解與推廣,長年束之高閣。筆者亦是透過昭法師所講授的大乘法義」教學磁帶,才第一次仔細瞭解印順導師,而大乘三系的判教,恰是導師從佛法的流變中,就著時代、法義、思想的特質,洗煉萃取的特見。從這以後開始按照昭法師開的書目系統閱讀《妙雲集》,就好像在迷茫中終於見到了傳說中的古仙人道。

    弘誓參學之路一走就是十八年,當初因為無法辦理長期簽證,所以不能在學院就讀,這樣的處境也令筆者這個界外學生尤其珍惜這份聞法的機緣。回去後找來學院開設課程的課表,依課程簡介想辦法搜尋教材和參考書自學,這樣學完了專修部一年級到三年級乃至研究部的部分課程。記得筆者初入學院旁聽暑期悟殷法師講授的「印度佛教思想史」,到大乘三系闡述唯識思想從「一能變到三能變」的轉化,怎麼聽都不明白。那時筆者已然在常住佛學院教授唯識。下課後請教悟殷法師,法師慈悲又講了一遍,但筆者依然如墮雲霧,此刻方醒悟過來是自己基礎不夠,所以無論老師怎樣解釋都無法聽懂。從那時起筆者每年暑期報名上課,從「印度佛教思想史」、「部派佛教」到「中國佛教史」,循環聞法十幾年,深刻體悟到「學然後知不足」的意義。

    就佛法的修學而言,戒、定、慧三學不可偏離,在性廣法師的教導下,筆者在禪堂的靜坐時間從最初的20多分鐘到可以持續連香。廣法師是一位悲心深切的禪師,靜穆的外表下有一顆火熱的利他之心,她對學生的教導重視身心雙項的健康、淨化、超越。每一次見到法師她都慈悲傳授一門最新研發的養身絕技。法師常說:「身心是互感的,沒有健康的身體如何能耐久坐?」在長期的實修體悟中,針對現代人的身心狀況,廣法師近年來推廣教授「佛教養生學」,幫助許多人解決了身病、心病的痛苦,这其中有佛弟子也有非佛教徒,因為解除病苦就是佛法「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真實呈現。

    上來就著個人出家修道的心路歷程,回顧當年的一份初心,一路走來,在在處處得到長輩善知識的教導呵護,正因為有這樣智慧法種的傳承,激勵學人在未來的修道生涯中,定會效法先賢,令佛法薪火相傳,將佛陀的正覺之音傳播弘揚,方不負此出家身。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