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讀《大毘婆沙論》劄記 論師的業力觀(下)

釋悟殷

陸、心力與身行

一、中有業可轉與本有業可轉

        有關譬喻師主張「一切業皆可轉故,乃至五無間業亦可令轉」的思想,《大毘婆沙論》中,有三處說到:

問:中有可轉不可轉耶?譬喻者說:中有可轉,以一切業皆可轉故。彼說:所造五無間業尚可移轉,況中有業!若無間業不可轉者,應無有能出過有頂,有頂善業最為勝故。既許有能過有頂者,故無間業亦可移轉。阿毘達磨諸論師言:中有於界、於趣、於處,皆不可轉,感中有業極猛利故。(大正27.359中,論中,接著以無聞比丘事,善惡行者事,影堅王事,質問阿毘達磨論師:云何會通中有於界、於趣、於處不可轉的主張。詳細情形,請檢閱359中--360)
問:諸順現法受業定於現法受耶?順生、順後為問亦爾。譬喻者說:此不決定,以一切業皆可轉故,乃至五無間業亦可令轉。問:若爾,云何說名順現法受業等耶?彼作是說:諸順現法受業,不定於現法中受異熟果,若受者定於現法非餘,故名順現法受業。順生、順後,所說亦爾。彼說:一切業皆可轉,乃至無間業亦可轉;若無間業不可轉者,應無有能越第一有,然有能越第一有者,是故無間業亦應可轉。

        阿毘達磨諸論師言:諸順現法受業,決定於現法中受異熟果,故名順現法受業。順生、順後,所說亦爾。(大正27.593中)
問:此無想定有退轉不?答:此無退轉。………譬喻者說:此有退轉,以一切業皆可轉故,乃至五無間業若遇勝緣,亦有轉義;若無間業不可轉者,應無有能越第一有。〔論主〕評曰:應知前所說好。(大正27.773下--774上)

       以上三項——中有業,順現法受業,或無想定有否退轉等,譬喻師都主張「一切業皆可轉,乃至無間業亦可轉」。而阿毘達磨論師則認為:「中有」業不可轉,順現法受業決定於現法受,無想定無退轉。如此,則是業不可轉說。

        然而,業力是緣起法,無有一成不變的自性,有部論師說業不可轉,豈不違反聖教?如佛在《鹽喻經》經說:即使造作重大惡業,若懂得懺悔,有足夠懺悔的時間——壽長,能修身、修戒、修心、修慧,重業即輕受乃至成為不定業。如多量鹽,投入於大河中,不覺得鹹一樣。若不知懺悔,或若時間不夠——短壽,不知修身、修戒、修心、修慧等,則必受重業報。如雖然是少許的鹽,若放進杯水裡,必是鹹苦一樣。(大正1.433上--上)。如此,阿毘達磨論師說業不可轉,似乎是不通情理、不讀聖教的論師了!

        有關譬喻師主張「一切業皆可轉故,乃至五無間業亦可令轉」的思想,《大毘婆沙論》中,有三處說到:事實不然,有部論師是現實人間佛教的實行者,《大毘婆沙論》主也曾引用《鹽喻經》,作為聖教量(大正27.99中--下)。既然如是,何以有部論師說業不可轉呢?筆者以為:有部論師說業力不可轉,其深層的內涵,乃展現了佛教行者更積極的人間性。何以故?以下試分析之。

       有關譬喻師主張「一切業皆可轉故,乃至五無間業亦可令轉」的思想,《大毘婆沙論》中,有三處說到:

(一)、在「中有」方面:中有,是有情死後到轉世投生間的橋樑。有情由後有愛及生前所造善惡業力的牽引,在死後的剎那,化生「中有」身,於生緣和合時,再托生母腹。這是說:有情死後,將化生為那一界、那一處、那一趣的「中有」身,都由自己過去所造善惡業力來決定。因而有部論師說「感中有業極猛利」,故「中有於界、於趣、於處,都不可轉」,但是「本有」業是可以轉的,乃至臨命終時的心念,都能轉業。

        有關譬喻師主張「一切業皆可轉故,乃至五無間業亦可令轉」的思想,《大毘婆沙論》中,有三處說到:有部這種見解,《婆沙論》中有人舉「無聞比丘事」,「善惡行者事」,以及「影堅王事」等,反證中有於界、於趣、於處都可以轉,以問難論主。此三事,論主都答以:「住本有時,有此移轉,非中有位,故不相違」(大正27.359中--360下)。論主意說:有情在(本有)臨命終時,隨現起的心念轉移,業即隨之而轉移。這是本有業可轉,乃至隨有情臨命終的心念,都可轉業了。有部這種說法,不就是重視現緣的努力嗎!而且,臨命終時的心念可以轉業,是要行者於平時行善行,臨終時保持正念現前,方不致功虧一簣。這種思想,應該有催化臨終助念的作用。

        有關譬喻師主張「一切業皆可轉故,乃至五無間業亦可令轉」的思想,《大毘婆沙論》中,有三處說到:

(二)、在「順現法受業」等方面:有部論師認為:決定於現法中受異熟果的,才可稱為「順現法受業」。既然名為「順現法受業」,此業就決是「現法受」,不可移轉為順次生受、順次後生受或順不定受。而譬喻師則認為:順現法受業,不定於現法中受,若決定於現法受者,才名為現法受業(大正27.593中)。詳審兩者,事實上沒有多大差別。有部論師主要是嚴明「順現法受業」的定義,就是現生受業;否則它就不應稱為「順現法受業」。至於順現法受業,有部論師引《施設論》文:「頗有不受順現法受業異熟,而受順次生受業、及順後次受業異熟耶?答:有。謂順現法受業異熟不現前,順次生受業及順後次受業異熟現前。」(大正27.103中)如此,不是業力改轉嗎!而譬喻師的著重點在於:有情造作順現法受業後,不一定在現生中就感報果;若現生中受報者,方才名為「順現法受業」。他是站在這個角度,來說業力可轉。

(三)、在「無想定」方面:有部論師認為:若修成無想定者,出定後,此定必隨逐有情,不能捨離,乃至命終,生無想天。所以,無有退轉無想定者。而譬喻師則認為:無想定可以退轉,因一切業都可轉故。不過,關於無想定有無退轉,有部論師間也有不同意見:

         問:起此〔無想〕定後,有能入見道不?有說:不能,由此定是異生定故。若起此定後能入見道,便有聖者成就此定,不應名異生定。有說:起此定後亦能入見道。問:若爾,云何名異生定?答:聖雖成就而不現行,彼依現行名異生定。是故尊者妙音說曰:「得此定補特伽羅,有能入正性離生者,應言退失此定,於彼極厭不現行故;命終生於第四靜慮,於彼處所有容受故。」〔論主〕評曰:應知前所說好。(大正27.773中)

      無想定有無退轉?有部論師間有兩派意見。其中,主張得無想定而後能入見道者,是以無想定不現行而言。這無想定不現行,也可說是退失無想定,如妙音尊者所說。不過,婆沙正義是主張得無想定決定無有退轉。

        附帶一提:譬喻師和有部論師,不僅對於無想定有無退轉的意見不同,同時也諍論其有無實體。有部論師認為:無想定,是非色非心的不相應行蘊所攝(大正27.773上);不相應行所攝法,有實在自體。譬喻者同樣認為無想定是不相應行所攝,然而卻主張它無實自體,因為:「不相應行蘊無有實體」(198上,977中)。

        修無想定,得生無想天,壽長五百大劫,命終還生欲界,未得解脫,故佛教說無想天是八難之一。有部論師說得無想定者無有退轉,有其相對的意義。如有部主張「不依靜慮,得入正性離生,亦得阿羅漢果」(大正49.16中)。亦即行者依未至定、靜慮中間、三無色定,都能盡漏證果,不唯依根本四靜慮。然又說「無煩惱不依定滅」(大正27.310下,329中);不管是「聖者及諸異生,依七根本〔四靜慮、三無色定〕及八邊地〔未至定、靜慮中間〕,起聖、世俗道,俱能永斷結」(311上),得解脫涅槃。而無想定是「異生定」,凡夫異生「計習此定,以為能證無想涅槃」;於有法「作出離想」,離「遍淨染」,由「根本第四靜慮」為等無間緣而得(大正27.772下--中)。

        如此,靜慮(定)是世間法,可引發五神通,可與般若俱而引發出世功德,斷煩惱,得解脫;但也能生無想天——可說是美麗而多歧路風光。修習定者,首須端正戒行,具足正見,方不致走入歧途。所以,有部論師主張:得無想定者無有退轉,基於軌範師引導後學的立場,有正面的提撕意義。然說無想定有退轉者,如譬喻師、妙音尊者等,也給誤入者以無限的鼓勵作用。

二、種順解脫分善根者,當來定得解脫

        定,是美麗而又紛歧的,如《大毘婆沙論》主宣說:「寧作提婆達多墮無間獄,不作嗢達洛迦曷邏摩子生非想非非想天」,即是最好的證明。提婆達多造了三無間業,命終必生無間地獄,受苦一劫,但是已種「順解脫分善根」,雖造重惡,佛記彼當來必得獨覺菩提,利根勝過舍利弗。而嗢達洛迦曷邏摩子雖然已離無所有處染,入非想非非想處定,乃至生非想非非想處天,經八萬大劫受寂靜樂,命終之後,由惡業力,生在旁生趣(著翅飛狸);又由捕食禽獸等惡行,命終當墮無間地獄,佛不記彼得解脫時(大正27.885下)。

        提婆達多造無間業,斷諸善根,但是已種「順解脫分善根」,故當來必得解脫。而種順解脫分善根,如上節所說:有情只要「發增上意樂,欣求涅槃,厭背生死,隨起少分施、戒、聞善,即能決定種此善根」。若不種順解脫分善根,即使行種種布施、供養,或善達種種世俗諸論;或嫻熟三藏,通達文義,嚴持淨戒;或修定加行,住八等至,乃至引發五通,仍於生死長夜受苦,死後或生惡趣,或還生人間貧窮下賤輩,受諸苦惱。若種了順解脫分善根以後,縱因煩惱攪動,「造作種種身語意惡行,或作無間業,或復斷滅一切善根,乃至身中無有少許白法種子,墮無間獄,受種種苦,而得名為住涅槃岸,以彼必得般涅槃故」(大正27.885中--下)。且種了順解脫分善根,若最極快速者,經三生就得以解脫了。

        因此,學佛者必須發「增上意樂,欣求涅槃,厭背生死」之心,以種下「順解脫分善根」,否則,縱使如何精進,還是不得解脫。如此,這順解脫分善根,雖然是以身、語、意業為自性,但已偏重於意業了。

三、斷善根者,現身能續,乃至能得解脫

        有部論師主張:已斷善根者,現生中可能再續善根。如說:

        若依理說,斷善根者,於現法中,亦有能續。謂彼若遇多聞善友,具戒、辯才,言詞威肅,能為說法,引發其心。告言:「汝於因果正理,應生信解,勿起邪謗。如於我所,以淳淨心,恭敬供養,於餘尊重同梵行邊,亦應如是;由此令汝長夜獲安。」彼聞其言,歡喜領受,當知即是已獲善根。(大正27.184上--中)

        有部論師認為:已斷善根者,若遇善知識勸導,為他「說法,引發其心」,而若能「歡喜領受」,即是已獲續善根。而且,若現法中續善根者,當身「能引起順決擇分善根,亦復能入正性離生,乃至能得阿羅漢果」(大正27.184下)。如此顯示:有情犯了過錯,乃至斷了善根後,倘能「歡喜領受」善知識的規勸,信解因果,尊敬三寶,當生仍有解脫的可能。不過,能否再續善根以至解脫?重要的關鍵在於:善知識「說法,引發其心」,以及他能「歡喜領受」。

        依據《根本說一切有部破僧事》記載:提婆達多造了三無間業,被無間地獄火燃炙,痛苦不堪,而高聲呼喚阿難。阿難見其受苦,慈悲憐愍,教以至誠歸投世尊。於是提婆達多「深心慇重,口自唱言:今日我身乃至徹骨,於薄伽畔,至心歸伏」。隨後,現身即墮無間地獄中。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提婆達多善根已續,於一大劫生於無隙大地獄中,其罪畢以後,得人身。輾轉修習,終得證悟缽剌底迦佛陀〔辟支佛〕,名為具骨」(大正24.150上--中)。這種雖造重罪、斷善根,一念至心歸依世尊,即已續其善根的說法,也是偏重於意業的。

四、由聖道力,令殺生業道無表不生

        種順解脫分善根,當來必得解脫說,斷善根者現身能續說,都是偏重於意業。另外,也有重表業傾向的。如有部論師認為:構成殺生業道的條件有二:一、殺加行,二、果究竟。倘若起殺心(思),而果未究竟(未殺、或殺者先死),或起殺加行,而中間證見法性等,都不構成業道(如前節《掣迦經》所說,大正27.621中)。這說明了:有情由內心煩惱推動,引發身口行為的造作(身、語表業),當下即種下潛在的業力(無表業)。這業力,必由身語表業所造作引發;然現起身語表業,又是內心的推動所致。所以,業力是心(意)色(身、語表業)互為緣的。故有部論師有時重於身語表業,有時又偏重於意業(如前三項)。不過,有部論師說「意業非戒」,「惡戒非意業」。因為「未離欲者,皆成就不善意業,彼豈悉名犯戒或不律儀?」(大正27.723下)所以,還是較重視表業,及由表業造作所引起的無表業,然也已隱隱約約的透露出偏向的發展了。

        雖然如是,從有部論師論義中流露出的訊息,可以說給學佛者指出了一個方針:在學佛的路上,不怕犯錯,只怕不能如實發〔厭離〕心修習;或犯錯後,不知悔改,因循舊故。即如《大毘婆沙論》主說:「寧作出家犯諸學處,不為五戒鄔波索迦。所以者何?彼若毀犯五種學處,身中便空;諸出家者,設犯五處,而更有餘眾多猶轉」(大正27.624下),「出家之人,雖破禁戒,猶勝在俗受持戒者」(343中--下)。如此,在在說明有部重視現實人間的實踐面——不必為既成的惡業擔心,儘可從善業的修習中,去對治惡業。

五、結語

        歸納上述四項思想:譬喻師說「中有可轉」,「順現法受業不定於現法中受異熟」,「此〔無想定〕有退轉」等,都是否定定業,傾向於唯心,重視現起的心力,故說「以一切業皆可轉故,乃至無間業亦可令轉」。有部論師說「本有」業有移轉;「寧作提婆達多墮無間獄,不作嗢達洛迦曷邏摩子生非想非非想天」;現法中續善根者,現身「能引起順決擇分善根,亦復能入正性離生,乃至能得阿羅漢果」;「由聖道力,令諸子等殺生業道無表不生」等,則是著重於自作業自受報說。不過,有部是重視現緣的身行與意行,以為:不必為既成的惡業擔心,在現生活著的時候、有生命存在的時候(本有位),藉由發願、懺悔,修習善業,乃至臨命終時心念的改變,都能對治惡業。可以說,有部較著重於現實人間的實踐面,不怕做錯,只怕不知悔改;若能悔改,還是能得解脫。而譬喻者則認為:行者造了重業,若能懺悔,由心力可轉定業為不定業。這是兩家最大的不同。然不管是藉由行者的修善以對治惡業,或向上證悟以轉業,或傾向於唯心論的業力可轉(可對治)說,總是帶給眾生無限的希望與光明。這不僅是《大毘婆沙論》時代,迦濕彌羅諸論師們的新聲,也可以說是當時北方教界普遍的思潮!如在北方輯錄出的《妙法蓮華經》中,說世尊授記提婆達多當來成佛,即是最佳佐證。

柒、業說的轉變

        由上二節的說明,可知《大毘婆沙論》時代,業力可轉說,是當時教界普遍的認知。這種時代趨勢,雖然有部論師們很用心的致力於維護傳統,重視現生行為的改善,避免偏向於「唯心」,但在時代思潮的推動下,也難免偏向唯心的氣運了。

        以佛弟子奉持的戒律來說。在規制下,佛弟子若觸犯「波羅夷」法,在四波羅夷中,除了淫戒可通懺悔,成為「與學沙彌」外,犯其餘三戒,是必須擯出僧團,不通懺悔的34。觸犯波羅夷者,本是斷頭罪——應擯出僧團,從此證果無分;而「與學沙彌」受持學法,今生可否得證聖果呢?諸部廣律中,只有說一切有部的《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和《根本薩婆多部律攝》,說可以證果35。從應擯出僧團不通懺悔的斷頭罪,流變到可以證果說,可見戒律在轉變中。

        又,若觸犯「僧伽婆尸沙」者,必須別住他處,下心柔順地為大眾服務(行摩那埵法),滿六日夜後,再於二十眾僧中,作法懺悔,回復清淨36。但是,有部的《十誦律》、《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等,有不同說法。如《十誦律》說:有上座、知識大德、病比丘……等(共六種人),犯了僧伽婆尸沙,不方便「行波利婆沙,行摩那埵法」時,世尊說:

        若一心生念,從今日更不作,是時即得清淨。(大正23.458上)

        這種由「一心生念」,即得清淨說,和律制僧殘法由「行波利婆沙,行摩那埵法」,藉調柔身心以通懺悔的精神,顯然有了實質上的變化。這種情形,《根本說一切有部目得迦》亦說:凡是罪者,我說由心;能從罪起,不由治罰。(大正24.438中)

        由以上《十誦律》、《根有律目得迦》的說法,可見僧制由「作法懺」而轉向罪由心生,罪從「心懺」的情形。這種情形,也可說與當時佛弟子對業力說的新解有關。

         據印順導師的研究(《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p.76):《十誦律》是從摩偷羅而傳入罽賓——犍陀羅、烏仗那一帶,為舊阿毘達磨論師所承用。《根本說一切有部律》是從摩偷羅傳到北方,為迦濕彌羅阿毘達磨「毘婆沙師」所承用。由《十誦律》、《根本說一切有部律》同有「罪由心生,罪從心懺」之說,以及上二節所列舉《大毘婆沙論》中有部論師的意見,顯然的,當時的北方印度,不管論師、律師、譬喻師,都有趨於「唯心」的傾向。雖然論師們曾力圖振作,維護傳統,重視人間佛教的實踐行,但整個大時代已慢慢籠罩於唯心的氣息下,往後的大乘瑜伽師,更是此方淵藪的代表!

捌、後記

        本文〈論師的業力觀〉,時間的定位上,從西元前一世紀頃,世友造《異部宗論論》,到西元二世紀中,迦濕彌羅論師集出《大毘婆沙論》止。主要依據的論典是《異部宗論論》、《大毘婆沙論》;歷史舞台,是在西北印度。

        西元一世紀前後,西北印度,是民族複雜、人文薈萃、思想多變的時代。此時的佛教,聲聞部派中的大眾部,分別說部系的法藏、飲光、化地部,有部自宗的譬喻、瑜伽、論師、律師,以及興起於東南印的大乘佛法,都齊聚於此,在相拒相攝中,綻放出異樣的光芒,為佛教平添不少多采多姿的色彩。

        藉由論師對業力的詮釋,透露出佛弟子思想的轉變——傾向唯心;由此思想的轉變,影響所及,漸而形成一股時代思潮,為未來的佛教打造唯心的樂土!另外,由於對「業力」的詮釋,表顯了佛教的寬容色彩,帶給有情無限希望與光明,生命充滿了無限的生機!

        本文的撰作,是筆者多年的心願。數年前,筆者研讀廣律,於各部派對「與學沙彌」的規範,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寫了〈從斷頭到證果——談與學沙彌的流變〉。而後作〈從唐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探討論師詮釋戒律之風格〉、〈讀《妙法蓮華經》劄記——《法華經》出現的時代思潮〉,都留下一個待解的問題——業力說的轉變,尤其是當時的西北印度。從犯了斷頭罪(波羅夷)應擯出僧團,轉變成可以現身證果;從犯了五無間罪——來生必入無間地獄受苦一劫,至當來必定解脫說;從一切業皆可轉,乃至無間業亦可轉說;從斷善根者,現身亦得入正性離生,乃至證得阿羅漢果。……以及世尊在法華會上,授記提婆達多將來成佛等:這些思想,都和西北印度有密切的關係。而藉由論師業力觀的撰作,把片段片段的歷史思想串連,釐清多時的困惑,這是最感欣慰的事!

        在大乘佛教急遽發皇的時代,說一切有部論師們堅拒大乘,為聲聞佛教的人間性,盡了最大的努力。如有部的論書《大毘婆沙論》,仍保有現實人間佛教的一面,即是論師們努力遺留下來的珍貴資產。雖然在諸行無常法則下,思想學說難免隨著時空的差異而有所不同,但是如何適應時代思潮,而又不被潮流淹沒佛教最重要的精神?這考驗著佛弟子的智慧。在《大毘婆沙論》裡,筆者發現了有部論師們的堅持。如論到「祭祀餓鬼」的問題,即留有論師努力的遺痕。

        造業受報,佛教講的是:自己造下的業,一定是自己受果報。那麼,親人死後,祭祀他,乃至為他施設布施等福業,死去的親人是否得到利益呢?若能得到,豈不違反了「自作自受」的因果律?這個問題,論師們別有一番詮釋。如問:為何祭祀餓鬼可使其到享,而非餘趣到享祀品?答:一、「由彼趣法爾故。」鬼趣法爾得如是處,是故祭祀鬼趣則到享之,而非餘趣。二、「由業異熟故。」有人長夜起如是念:「我當娶妻生子,令子孫繁衍,我死後若生鬼趣,彼等當祭祀於我。」由於他長夜有此欲樂,所以「引發諸業,生鬼趣中」,是故祭祀則到享之,而非其餘諸趣(大正27.59中--61上)。

        有部論師以餓鬼趣「法爾如是」及有情的「業異熟」理論,說明了祭祀餓鬼可以令其享用的原因。此中,論師說「彼由起如是欲樂,引發諸業,生鬼趣中」,實給大眾一個警惕:人死不一定為鬼,相信自己生前的行為表現可以生到好的趣所,是重要且該有的心理建設。不過,這裡還有個必須解決的問題:佛說有情業果自作自受,若親里祭祀彼〔餓鬼〕得以享食,豈不是他作業他受果嗎?這個問題,《婆沙論》中列舉多種說法37。歸納眾說,不外是從兩方面談:一、餓鬼「先世已造感飲食業」故。二、今見親里祭祀,彼「生敬信隨喜心故,見施功德、慳貪過失;由此增長捨相應思,成順現法受業,得現法果故」(大正27.61上--中)。如此,故無他作業他受果的過失。又,由此理趣,若人死後,生到餘趣,親友為其修諸福業,若彼「能生於信敬隨喜之心,令捨俱思得增長者,亦得其福」(61中)。

        這也就是說:若人死後生到餓鬼趣中,親友為其設會祭祀,由彼過去所作受用飲食的異熟業招感,以及今見親友為作施會,生起信敬隨喜心,捨相應思增長,則能受用飲食。若生餘趣,親友為作修福業等事,彼若能起信敬隨喜乃至捨相應思增長,也能得到親友為之所作的福業。這樣的說法,才符合「自作自受」的業果論。

         依此類推,菩薩對眾生的布施,是否也不符合「自作自受」法則呢?不然!龍樹菩薩曾說:

        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果報,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菩薩以福德清淨身口,人所信受;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道、四禪等,與作後世利益;末後成佛,得福德果報。……是果報可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共。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大正25.487下--上,38
自己所作的福(功)德,不能給予眾生,而可以把自己福德所感得的果報,拿來利益眾生;或以功德所感清淨身口,為眾生說法,眾生歡喜信受,斷煩惱,得解脫乃至成佛。這種說法和有部論師有些不同,然二者都是為了圓滿有情業果「自作自受」的原則,而作的善巧詮釋。

 

註34:與學沙彌,是比丘犯了淫戒,心生後悔,毫無覆藏的在僧中懺悔,受持「與學沙彌行法」,從此在諸比丘僧下、沙彌之前坐。(大正23.3中--下)
註35:
     1.《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歡喜比丘乞學法已,至心殷勤,策勵無倦,斷諸煩惱,證得阿羅漢果(大正24.246上)。
     2.《根本薩婆多部律攝》:若後獲阿羅漢果,同善比丘依本位坐。有餘復云:仍須六月供奉僧伽。……從此以後,若能稱可僧伽意者,共知調善,應生憐愍,休其行法(大正24.534中)。
註36:觸犯「僧伽婆尸沙」者,應先於僧中乞行六夜摩那埵羯磨;行六夜摩那埵竟,再於僧中乞出罪羯磨(大正23.228中—229中)。
     1.波利婆沙:是重別住。犯僧殘罪者,應處以六夜摩那埵。如掩飾過錯,不肯坦白,隨覆藏日數,即加罰相當日數 之波利婆沙,後再受六夜之摩那埵。
     2.摩那埵:犯「僧伽婆尸沙」者,於僧中發露懺悔後,於六日夜別住他處,為眾僧行勞役,作清潔工作。
註37:問:若爾,何故不名他作業他受果耶?答:不爾。彼〔餓鬼〕於爾時,由生敬信,隨喜心故,見施功德、慳貪過失,由此增長捨相應思,成順現法受業,得現法果故。尊者世友說曰:今所受果,是先業所引。先業有障,以今業除之,故無他作業他受果失。謂彼餓鬼,先世已造感飲食業,但由慳貪障蔽心故,於所飲食起倒想見,不得受用。……若彼親里為設施會,彼便信敬,起隨喜心,見施功德、慳貪過失,捨相應思得增長故,除想見倒。……故彼親里祭祀則到。有作是說:彼先世亦有感飲食業,但由慳貪所覆蔽故,今時感得怯劣身心,諸飲食處,必有大力鬼神守護。彼怯劣故,不能得往;設復得往,亦不敢食。若彼親里為設施會,……〔彼便敬信,起隨喜心,見施功德、慳貪過失〕捨相應思得增長故,令彼身心轉得強盛,由此能至有飲食處,食其飲食;由此因緣,祭祀則到。是故無有他作業他受果失。大德說曰:彼先雖造感飲食業,以微劣故,未能與果。若彼親里為設施會,……捨相應思得增長故,先所作業便能與果。故彼親里祭祀則到,由此無有他作業他受果失。(大正27.61上--中)
註38:參考印順導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p.112--113。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