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有關「惡」之形上論述的比較 ──西方哲學、神學與佛教哲學論「惡」之問題(上)

釋性廣

一、緒論

  「惡」(evil)與「善」(good),在東西方哲學與宗教中,都是重要的問題,有從倫理學的角度討論之,有的則從形上學的範疇溯其根源。本文主要從形上學的角度,討論「惡」(evil)的本質、根源或起始等問題,以及依此而出現的相關爭議。全篇章節,除了在緒論中對「惡」的定義與內容,對東西方思想做鳥瞰式的整理介述之外,在討論部份則以西方神學與哲學為主,列舉西方主要的神學論述與哲學觀點;並以東方(從印度到中國的)佛家哲學為回應,以示東西方宗教對於「惡」之形上論述的不同觀點。

  本來,佛教哲學論述問題多從經驗事實出發,少做形上的玄思與溯源,然而對應於西方基督宗教而有的「惡的問題」(the problem of evil),做東方佛教相關議題的比較、對照,或有比較宗教學研究上的價值,此為本文後段論述佛教學派中,相關「惡」之形上意涵之重心。

(一)「惡」之定義及其範疇

  有關於「惡」的涵蓋範圍,東西方各家思想略有不同,從廣義到狹義的內容是:

  一、如西方神學,將苦難、凋萎與醜陋的現況都納入「惡」的範疇。
二、如中國儒學,雖依文字習慣,偶亦將「惡」拿來形容苦難、凋萎與醜陋的現況,但大都還是將「惡」的重點鎖定在心性與行為。
三、如佛學,則更是明確地將「惡」範限在心性與出發自「惡」之心性的行為(惡業);而將諸如工巧技藝、變化神通或威儀行止之類中性的行為,以及苦難、凋萎與醜陋的現況,統統歸納於非善非惡的「無記」類別之中。
四、近現代倫理學則認為,只有心性才會攸關「善與惡」(good and evil),行為方面則只論究其「對與錯」(right and wrong)。[1]
如上所述,各家所說範圍既然廣狹不同,為求討論意義之明確,故先羅列諸家對「惡」所下的不同定義,然後於此中尋求「最大公約數」,作為討論「惡」的起點,亦即:依近現代倫理學之分類法,以心性之惡,作為「惡」之共同定義,進以探索其本質、根源或起始的諸家的形上學論述。

  依倫理學的效益主義以觀,心性之善與惡,與行為之對與錯,並無必然的因果關係,亦即:出發於善心的動機,可能因其負面效應而成為「錯的行為」,反之,出發於惡念的動機,亦有可能因其達至良好效果而成為「對的行為」。但是基本上,依效果來認證的「錯誤行為」與依動機來認證的「邪惡行為」,還是可以辨其異同。錯誤行為不必然來自邪惡心性,有的只是來自思慮不夠周密、技術不夠純熟或因緣不夠具足等,出發於善心的行為在此情況之下,也有可能產生「錯誤行為」;但是反之,出發於邪惡心性的行為,縱使因其思慮周密、技術純熟或因緣巧合而竟然得到正確效果,一般也無法將它當作是「善良行為」。

  因此,吾人不妨先跳開倫理學上界定何為「對」、何為「錯」的學派爭議,而在形上學領域論究「邪惡行為」(亦即出發於邪惡心性所產生的行為)的本質、根源或起始問題。也因此,本文論「惡」,雖依諸家說法的最大公約數,定義其為「邪惡心性」,但亦不可能不延展到「邪惡行為」的討論。

  至於苦難、凋萎與醜陋的現況,佛家總名其為「苦」,將此「苦」之現象與「惡」之心性與行為作一區別,卻又述及三者(惑、業、苦)之間的因果關係。在各派學說中,也不乏針對「苦」而提出其本質、根源與起始的形上論述,因此本文中也會因其與「惡」的關聯而論述之。

  有關於「惡的問題」(the problem of evil),在西方多出自猶太與基督宗教傳統,因為他們信仰的是一位正義和慈愛的造物主——上帝,於是在全能與全善的上帝與「惡的存在」之間,就引申出幾個著名的詰難。而在西方哲學家中,並非所有學派都對「惡的問題」作過形上論述,由於萊布尼茲與康德兩位哲學大師在這方面的探討極具特色,因此筆者嘗試以淺白的文字,扼要介紹他們的觀點。

  在佛學部份,對「惡」之重視,可從解脫道的工夫論(三十七道品)中,「四正勤」的內容——「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斷」——見其一斑。廣義而言,無論是行為規範的戒學、心性調理的定學、還是超越我執的慧學,都不離於「斷惡修善」之一途。論師們更是嚴密地將「惡」之心性區分為「根本煩惱」、「大隨煩惱」、「中隨煩惱」、「小隨煩惱」等各種「不善心所」,並逐項作精確之定義。它對於惡的定義、分類與相關形上論述,與西方神學大相逕庭,且著眼於經驗層面「惡」(心所)之現況的解析,用供人們在「工夫」上透過理解與實踐而斷惡修善。

(二)惡之本質及其種類

     1.西方神學與哲學[2]

  西方哲學與神學中的「惡」(evil),與「缺乏」(privation)之概念有關,依此,存有者(事物或人)皆有按其本質與特性所應該擁有的狀態與特質,以期達成符合它自身的完滿;如果存有者沒有上述的狀態或特質,就是「缺乏」。所以「惡」可歸納為四類:

  一、「形上惡」(metaphysical evil):即任何缺乏完滿的存有。

  二、「道德惡」(moral evil):從善的角度而言,人類因缺乏道德秩序而產生的邪惡心理或邪惡行為,以及此一心理或行為所造成無辜者受苦的惡劣後果。在神學中,違反上帝意旨的行為,亦被視為「惡」。

  三、「生理惡」(physical evil):存有者缺乏本性所應有的完美,而此項缺乏與倫理無關,如痛覺、痛苦(suffering)等感覺經驗者,稱之。

  四、「自然惡」(natural evil):由非人格(person)的自然力量所造成的惡劣後果,例如水災、地震和流行病等,雖非出自人的邪惡行為,但這些自然災害也會使人類和動物受苦。

  2.中國哲學[3]

  中國哲學對於「惡」的討論,多從倫理學的角度著眼,是屬於「倫理惡」範圍。對於「惡」的根源,則從人性而不從上帝來討論,而且更重視的是揚善去惡的實踐方法,即工夫論。此不若西方神學與哲學,因為追究「惡」的起源問題,產生了「形上惡」與因上帝信仰而有的「惡的問題」。

  中國早期文獻,如《周易》、《尚書》、《國語》等,「惡」字或用為指稱人類道德行為的(善惡)評價,或標誌內心的(善惡)道德意識內容,都尚未見有根源性的討論。先秦諸子中,孟子是中國思想史上明確闡明人性論的第一人,然而其於「惡」的部份則著墨不多。其後而有的孟荀人性善惡之辨,開啟了人性根源問題的論諍,以後討論人性之善惡者,兩漢與宋朝儒學多採取調和孟荀之說,至陸王學派,則又回歸強調道德自覺的人性純善說。

  「惡」在中國哲學範疇系統中,有四方面的意涵:

  一、「惡」,是對人的行為和事件作出道德評價上的否定。[4]如《周易》云:「見惡人,無咎」(《睽‧初九》爻辭)。故「惡人」即指對德行有過失之人,於其道德活動給與負面的評定。

  二、「惡」,是指人透過行為而意欲消除的狀態或目的。[5]如說:「可欲之謂善。」(《孟子‧盡心下》),依此引伸,則不可欲者之謂「惡」。依「動機論」的觀點,重視從善惡動機所導致的善惡後果,而且更強調動機上的善惡,此與「結果論」只重視結果的主張不同。

  三、「惡」,指人的本質的否定屬性。在中國哲學中,孟子開啟了「人性論」的諍辯,然而「性善」、「性惡」與「性無善惡」之辨,除了善惡的內容說明之外,更重要的是對於「性」的定義與認知。此中,先秦諸子因為對於「性」是「自然性」或「特性」的認知或強調不同,產生很多的討論。[6]

  四、「惡」,是指人類運用語言表達對某人某事的負面評價或情緒反應。[7]

  所以依於中文,惡(ㄜˋ)作為名詞,可作以下三解:(一)罪過、不良的行為。(二)疾病。(三)汙垢、穢物。(四)、糞便。作為形容詞,亦可作三解:(一)不善的、壞的。(二)粗劣的。(三)醜陋的。(四)不適、不快的。[8]總結而言,在中文用法,「惡」可以是道德判準中不善的心理與行為──(邪)惡,也可以是道德惡或自然惡所產生的垢穢、疾病、醜陋、粗劣等引來人們身心痛苦或不舒適的負面狀態──(臭、醜)惡。亦即:在「惡」的詞彙用法上,涵蓋了道德惡與自然惡。

  過往中國以儒家為主流思想,儒家重視的是倫理導向的「應然」之學,因為強調「成德之教」,因此多關切「人性之惡」的面向;雖然在儒學的發展過程中,許多討論也觸及「自然本性之惡」、「氣質之惡」的「實然」之論,然在形上學的討論中,畢竟重視的是前者。誠如牟宗三所說:自宋明以來,道德哲學的中心問題,首要在討論道德存在的先驗根據(或超越的根據),由此進而討論道德實踐之下手工夫。前者是道德之所以存在的客觀根據,後者是道德之所以完成的主觀依憑。前者即道德的形上學,後者即道德的工夫論。[9]而對於「惡」的定義、內涵,以及形上學方面的討論,亦著墨不多。

     3.佛教哲學

  佛教從經驗自省的角度,對「善」與「惡」的心理狀態,作了非常精密的分析,如大乘瑜伽行派將「善」的心理狀態,歸類為十一種「善心所」,將「惡」的心理狀態,歸類為二十種「不善心所」,並依其根本與枝末,而分類為六種「根本煩惱」與二十種「隨煩惱」;再於二十隨煩惱中,依其普遍性之寬狹,而進一步分類為八種大隨煩惱、二種中隨煩惱與十種小隨煩惱。其中,不善心所的種類(二十六類)與數量遠大過善心所(十一類),就此以觀,佛家對於眾生心性中所潛藏的各類「惡」念,以及人之易於為「惡」的現實狀況,其觀察極為周密,進而對於「斷惡修善」工夫的教授,也益為關切。

  佛家哲學之「惡」,只限於有道德覺知能力之人的邪惡心理(煩惱),以及由邪惡心理所產生的邪惡行為(惡業)。在善與惡的範疇之外,佛家建立了非善非惡的「無記」法,它的範圍非常廣泛,包括了無道德覺知能力的情況下所產生的非善行為(如夢)、唯循動物本能所支配的非善行為(如求食、求偶)、工巧技藝、神通變化與行止威儀等各種無關乎善惡的行為,以及各種苦樂現狀。

  善、惡因可導致苦、樂果;心理與行為有善、有惡、有無記,果報現狀則唯屬無記。因此,西哲「道德惡」中「邪惡心理或行為所造成無辜者受苦的惡劣後果」,在佛家歸屬於「無記」而非「惡」法,不名為「惡」而名為「苦」。

  延續上一節所作「惡」之定義的討論,本節所述「惡」之本質與分類,乃進一步辨明諸家說法的紛歧。筆者雖採用諸家定義中的最大公約數以作為「惡」之定義,但是在論述過程中,如有必要,也會針對西哲所述道德惡與自然惡的「惡」之廣義,介紹諸家的相關論述。例如:說到基督宗教的「惡」,很難不依其本身對「惡」的定義來作形上論述。這時是無法畫地自限於「邪惡心性」之定義與範疇的。

二、西方神學與哲學對「惡」的討論

(一)有關「惡的存在」之陳述[10]

  匯述西方神學與哲學,其對「惡的存在」的主張有四種:

     1.惡本身是非存有物

  這種觀點是哲學上的一元論,從柏拉圖(Plato, 427~347),經由新柏拉圖主義到多瑪斯(Aquinas, Thomas 約1225~1274)等,皆主張之。即:惡本身不是存有物;上帝是絕對的真、完美,是所有完美物的根源,在祂以下是一大串的存有物,每一個存有物與它上面的存有物相比,則較不完美,也較不真實。而,祂在整個串連的另一盡頭,便是絕對的不真、不美善,絕對的非存有。所以,惡本身是虛無的,故它只是「善的闕如」。

     2.惡是善的襯托

  某些觀念論者,如黑格爾(Hegel, G.F.W. 1770~1831)哲學,或美學的角度,都採取類似的主張。例如在一幅圖畫中,黑暗的色彩是為了襯托光亮的色彩,這對於整幅畫的完美來說,是必需的。

  然而,此種觀點較難為二十世紀的哲學所接受,例如:我們很難用這種說法,去安慰一對喪子的雙親。當然,我們更無法為了襯托「人權」意識之美善,而就合理化「美軍虐囚」[11]這種邪惡行為的存在。

     3.惡與善是截然對立的

  (1)古代波斯祆教(或摩尼教)視世界為光明與黑暗、善與惡的爭鬥戰場。(2)一位有限的天主,不僅為人類,也和人類一起不斷地與宇宙中的惡勢力作戰;或者,一位有限的天主,祂自己也在取勝這些宇宙內不和諧勢力的過程中。

  以上這種善惡二元論的觀點,限制了上帝的全能,只說明了惡的存在,但沒有交代惡的根源為何。

     4.惡是為了造就善[12]

  上帝要人「擇善」,所以世間必須有善與惡,才能使人培養擇善的判斷力與實踐善的能力。

  而且,這種看法也受到相當的批判,因為它給了邪惡一席尊貴之地,讓它在上帝的計畫中,居於正面的角色。與前第2 項「善惡襯托論」相較,其「惡」扮演彰顯善的功能意涵更強。
     5. 不討論「惡」的問題

  如舊約有一些段落,描寫上帝儼如暴君(依四五9;六四7;耶十八6;羅20)。又如加爾文主義,是最強調神之權威的基督教宗派,因而也發展出一套預定理論。神學家巴特(Barth, K. 1886~1968)雖然稍微修改了上帝的嚴厲性,卻堅持不討論惡的問題。

  他們認為:人如何能跟全能全知的上帝爭辯?泥土怎能向陶工訴苦?如果上帝自永恒以來,已預定此人將會被救,彼人要被詛咒,那麼,祂的命令就是正義的,因為祂是上帝。因此,沒有任何討論惡的問題的餘地;凡存在的就是如此,因為上帝的意願是如此。這種用強調天主的威能,來否認「惡」存在,並解決惡的問題的方法,現代很少人能接受。

(二)惡的問題(the problem of evil)的詰難[13]

  在基督信仰中,上帝被視為全知、全能而又全善的存有,兼具世間之創造者與救贖者的雙重角色。正因其性質與角色如此,所以,無論是道德惡的發生,還是自然惡的存在,無論是惡劣的行為,還是痛苦的狀態,都使人不禁要問:為何一個全知、全能、全善的存有,會允許它們存在?

  被視為對有神論最強的反駁,往往依以下三個命題,而證明其自相矛盾(antilogism),即:

(1)上帝是全能的。
(2)上帝是完全仁慈的。
(3)惡的存在。

  這三個命題中,只有兩個是相容的。(有時稱為不相容的三段式)。以下舉一些類似的論證:

     1.伊比鳩魯(Epicurus,BC.341~270):

  上帝願意阻止惡,但不能阻止,那麼祂就不是全能的。
上帝有能力阻止惡,但不願意阻止,那麼祂就不是仁慈的。
上帝既願意阻止惡,且能夠阻止,那麼為什麼惡存在?

  2.多瑪斯(Aquinas, Thomas,1224~1274):[14]

  上帝似乎不存在。
因為上帝是無限的善,如果上帝存在,將不會有惡存在。
而世間的確有惡存在,因此,上帝不存在。

  3.休謨(Hume, David,1711~1776):[15]

  如果惡在這個世界上是神的意願,那麼神不是仁慈的。
如果這個世界上的惡是違反神的意願的,那麼神不是全能的。
但惡或者合於神的意願,或者違反神的意願。
因此,或者神不是仁慈的,或者神不是全能的。

(三)神學對惡的闡釋

  神學中一個很重大的問題,是世界上邪惡的存在。基督徒宣稱,創造世界的神是美善的,而邪惡或苦難的存在又如何解釋?以下探討基督教傳統所提供的一些解答方式。

  1.愛任紐(Irenaeus, 約130~200)

  希臘教父思想認為,人性是一種潛能,此以愛任紐為代表。依之:人類受造而具有成長、成熟的能力。這種向神成長的能力,需要與善和惡接觸,有了親身的體驗,才能作出有真知的判斷。此一傳統看法認為「世界為靈魂塑造之山谷」,並且,靈魂若要成長和發展,先決條件是在其中遇見神。[16]

  2.俄利根(Origen, 約185~254)[17]

  主張「必然的惡」(necessary evil)的觀念,認為在神的眷顧中,這種必然的惡可以使祂的旨意成就。惡存在於世界上,並非是神的目的,也非祂的旨意。然而,既然惡的確存在,神有能力引導它,使好處能夠由它而出。俄利根舉猶大為例,指出猶大的變節,導致世界可以因為基督的死而得到救贖。[18]

  3.奧古斯丁(Augustine , Aurelius,354~430)[19]

  第四世紀,邪惡與苦難所引起的問題,使神學面臨尷尬之境。如善惡二元論者,在解釋邪惡上沒有困難。因為物質的本性便是惡的,所以才會有邪惡。救恩的目的,便是救贖人類脫離邪惡的物質世界,轉到屬靈的境界,不受物質污染之處。

  諾斯底派系統的中心思想為:物質世界有一個造物主,是半神半人者,負責用已存在的物質塑造現有世界的模式。這個世界所以有麻煩,是因這個造物主本身有缺欠。因此,救贖之神與造物主是不同的兩位。

  不過,奧古斯丁不能接受這個看法。對他而言,創造與救贖是同一位神的工作,所以不可能將邪惡的存在歸咎於創造,因為這樣便是在責怪神。奧古斯丁認為,神造的世界是美好的,意即未受邪惡污染。那麼,邪惡來自何處?奧古斯丁最根本的看法為:邪惡是人類誤用自由的直接後果。神造人,並賦予人選擇善惡的自由。可惜人選擇了惡;結果,世界便受到邪惡的污染。
不過,這並沒有真正解決問題,奧古斯丁自己也明白。如果沒有邪惡,人怎麼會選擇惡呢?如果人要能作此選擇,邪惡必須已存於世上。所以奧古斯丁將邪惡的起源置於魔鬼的試探,撒旦藉此引誘亞當和夏娃,不順服造他們的主。他認為,這樣一來,神就不須為邪惡負責了。

  至此問題仍然沒有解決,因為:如果神造的世界是美好的,撒旦又從哪裏來?奧古斯丁進一步追蹤邪惡的起源。撒旦乃是墮落的天使,牠受造時原來很好,像其餘的天使一樣。但是,這位天使卻嘗試想要像神一樣,要攫取至高的權柄。結果,牠反叛神,並將叛亂散播至世界。但是,批判奧古斯丁的人問道:好天使怎麼會變壞?那位天使最初的墮落如何解釋?對此,奧古斯丁則似乎沉默無言。

  4.希克(Hick, John,1922~)[20]

  前面所說愛任紐的說法,到了希克時獲得了更完整的詮釋,他被公認為是這種觀點最重要、最具說服力的倡導人。他在《邪惡與愛的神》(Evil and the God of Love)一書中強調,人受造是不完全的。為了要成為神所要的樣式,他們必須參與在世界中。神並沒有將人造成機器人,而是能自由回應神的個人。聖經要人「擇善」,但除非真有可能選擇善惡,否則這教訓便無意義。所以世上必須有善有惡,使人的發展具備真知與意義。

  這種主張顯然具吸引力。它不單強調人的自由,也與許多基督徒的經驗起共鳴,他們發現,在痛苦、沮喪的境遇中,更能深刻經歷到神的恩典與慈愛。不過,這種看法在一方面飽受批判,因為它似乎給邪惡一席尊貴之地,讓它在神的計畫中居於正面的角色。如果苦難只是為了人類靈性的發展,那麼,具毀滅性的災難──如二次大戰的原子彈與集中營──又怎麼解釋呢?對批判者而言,這種看法似乎只是鼓勵人默許世上的邪惡,卻沒有提出道德的指導,或激發人抗拒它、克服它。

  5.巴特(Barth, Karl,1886~1968)[21]

  巴特不滿意現存的對於邪惡的解釋,他認為在與神全能有關的觀念上,神學必定有了嚴重的瑕疵,故呼籲要重新思考這整件事。他指出:神全能的觀念必須要按照神在基督裏的自我啟示來解釋。

  他認為,強調神全能的教義,太倚重以神的能力與良善為前提的邏輯推理,故改以「基督論為中心」作為神學架構,主張按基督論的邏輯來思考,提倡應相信神的恩典勝過不信、邪惡與苦難的看法。信徒對神的恩典應存至終必勝之信心,因此在面對似乎為邪惡所霸占的世界時,能保持高昂的士氣和美好的盼望。巴特在發展這個觀念時,心中想到的是德國的納粹黨。他的觀念在其他地方很有用,在神義論(theodicies)[22]方面也可以說成效甚佳;而神義論在近年來成為自由派神學的特色。

  不過,巴特的主張引起佷多辯論,他形容邪惡為das Nichtige,一種「虛無」的神祕能力,其基礎建立在:神創造時沒有定的旨意中。「虛無」乃是與神的旨意相對之物。它不是「空無一物」,但卻威脅要變為無物,因此成為神在世上計畫的威脅。對巴特而言,恩典最後的勝利保證我們不必懼怕「虛無」。然而,他的批判者卻認為,「虛無」是個問題,並指責他:在非常需要忠於聖經記載的一點上,落入了專斷的形而上猜測之中。

  6.近代的討論[23]

  在現代神學中,苦難——「物性惡」與「上帝」之間的問題,一直是熱門話題,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殘酷,以及其後受壓迫的人起身反抗壓迫者的鬥爭浪潮,更顯此一問題的緊迫與重要,茲舉兩個代表性的看法,並說明其產生的背景。

  (1)解放神學(Theology of Liberation)[24]對苦難發展出一個獨特的看法,重點在強調窮人與受逼迫者。窮人的苦難不被視為消極、默許的苦難,而被視為是參與神抵擋世間苦難的鬥爭行動,這種鬥爭包括直接迎戰苦難本身。拉丁美洲的解放神學家,以各種不同的方式陳述了這個看法。不過,一般認為,最有力的表達乃是黑人神學的作品,尤其是龔雅各(Cone, James H.,1938~)。他以現今人們與邪惡的鬥爭行動,來解釋十字架與復活的順序;可確定的乃是:神至終必勝過一切苦難,和導致苦難的原因。馬丁路德.金(King, Martin Luther,1929~1968)的文章中也有類似的主張,尤其是他的〈岸邊邪惡之死〉(Death of Evil upon the Seashore)一文。

  (2)進程神學(process theology)[25]將苦難與邪惡的源頭放在世界內,而大大限制了神的能力。神將主導的能力放在一邊,只使用誘導的力量。[26]但是,神的誘導雖充滿祝福,卻不保證必定會產生良好的效果,因為「進程」中沒有義務要順服神。

  神樂見受造物美好,所行的一切都為其著想,然而,卻不能以勉強萬物遵行神旨的作法施於存有者的身上。結果,神無法攔阻某些事情的發生。戰爭、饑荒、毀滅,都不是神所要的,卻非神能阻止的,因為祂的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神不必對邪惡負責;而我們也不能說,神樂意見到苦難,甚至不能說祂只是默默接受。這類形而上的限制,阻攔神干預自然界的事。
【未完待續】

  

 

[1] 常與「惡」並舉的,尚有「罪」(sin)之概念,後者也涵蓋到宗教、倫理與法律等層面,然而其意多指外力(如上帝或人類公權力)加諸於惡人與惡行的評斷或懲誡,其種類如死罪、重罪與小罪等,而不若「惡」之純為心性與行為內容的討論。本文扣準「惡」之主題,對於倫理與道德行為的陳述,使用「錯(誤)」,而不用「罪(罰)」之字眼。
[2] 見一、Robert Audi英文主編:《劍橋哲學辭典》,臺北:貓頭鷹,二○○二年,頁九三七至九三八。二、布魯格編著,項退結編譯:《西洋哲學辭典》,臺北:華香園,一九九二年八月,增訂二版,頁一八七。此中,四種「惡」之分類與定義,為筆者小幅改寫。
[3]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人道篇」,臺北:五南,一九九七年一月初版,頁三七三至三七五。上揭文內容善惡並舉,本文唯徵引「惡」之內容。
[4] 肯定的評價即是「善」。
[5] 「善」是追求而意欲達到的目的。
[6] 人的肯定性屬性,稱「善」。此中對於人性之「惡」的說明,乃筆者增添。
[7] 對某人或某事的正面評價,與正面情緒反應,稱「善」。
[8] 網路版《國語辭典》(http://140.111.1.22/mandr/clc/dict/GetContent.cgi?Database=dict&DocNum=139999&GraphicWord=yes&QueryString=惡)。
[9]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臺北:正中,一九九八年八月,十一刷,頁八。筆者簡述其義。
[10] 輔仁神學著作編譯會:《神學辭典》,臺北:光啟,一九九六年六月,頁六九三至六九四。
[11] 駐伊拉克美軍於2004年5月間,被舉發其長期存在著虐囚惡行,其流傳出之影像紀錄,極其不堪,引起舉世之震驚與譴責,美國總統布希為此而向阿拉伯世界鄭重道歉。
[12] 此項原徵引文獻中無,而由筆者所加,主要著眼於希克(Hick, John)與巴特(Barth, Karl)之觀點。
[13] Peter A. Angeles著:《哲學辭典》,臺北:貓頭鷹,二○○○年,頁一三九。
[14] Thomas Aquinas, Summa Theologica, trans. Fathers of English Dominican Province, Ottawa, College Dominic and Ottawa, 1941, First Part, Q2, Art.3.多瑪斯列舉此一三段論式的目的,不是為了證成「上帝不存在」,而是為了要提出另一論證,以反駁此一論式。
[15] David Hume, Dialogues Concerning Natural Religion, ed. John Vladimir Pri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pp. 226~227.?
[16] 如說:「神造人是要作全地和其上萬物之主。……但惟有到人類臻於成熟的地步,這件事才會實現。……可是人太幼稚,只是孩童而已,必須成長,才能到完全成熟的地步。……神為人類預備了比這個世界更好的地方,……樂園是如此的美善,神的道經常在其中漫步,和人類談話;預表未來祂將與人類同住,和他們談話,建立關係,教導他們公義。可是人類還是孩童,心智尚未全然成熟,所以很容易被誘惑者欺騙。」
[17] Alister E. McGrath編,楊長慧譯,《基督教神學原典菁華》“ The Christian theology reader ”,臺北:校園書房,二○○三年初版三刷,頁一二六至一二七。
[18] 他說:「神並未創造惡,但在惡由其他人引進時,祂雖然可以阻止,卻沒有阻止其發生。神使用惡及引進惡的人來成就祂必然的旨意。祂藉著那些在自己裡面有惡的人,來顯明與考驗那些努力爭取美德這項榮耀的人。美德若未經敵擋,將不會發光;若未經測試,也不會更顯榮顯。美德若未經過測試、未經過考驗,實則並非美德……若你將猶大的邪惡除去,取消他的背叛行徑,你也同樣取走基督的十字架和祂的受苦;若沒有十字架,則執政的、掌權的惡魔的權勢仍未遭奪去,也沒有被十字架的木頭所勝。若沒有基督的死,則必然沒有祂的復活,也沒有「從死裡首先復生的」(西一18),則我們也沒有復活的盼望。同理,也適用於魔鬼自己的身上。若為了討論的緣故,假設魔鬼被強制阻止不准牠犯罪,或在牠犯罪之後,想要行惡的意志拿走,則與此同時,我們與魔鬼詭計的爭戰也同樣會被拿走,再也沒有勝利的冠冕賜給那些掙扎求勝的人。」(原始資料:Homillia in Numeros, XIV, 2; in J. P. Migne, Patrologia Gtaeca, 12.677D-678A; 678C-679A.)
[19] Ailster E. McGrath 麥葛福著,劉良淑、王瑞琦合譯,《基督教神學手冊》,臺北:校園書房,二○○三年四月初版四刷,頁二七五至二七六。
[20] Ailster E. McGrath 麥葛福著,劉良淑、王瑞琦合譯,《基督教神學手冊》,臺北:校園書房,二○○三年四月初版四刷,頁二七四至二七五。
[21] 同上,頁二七六至二七七。
[22] 「神義論」,為萊布尼茲首倡之名詞,此理論說明面對世界邪惡的存在,神仍是美善的理由。
[23] Ailster E. McGrath 麥葛福著,劉良淑、王瑞琦合譯,《基督教神學手冊》,臺北:校園書房,二○○三年四月初版四刷,頁二七七至二七八。
[24] 「解放神學」,此由1960年代末期,拉丁美洲的社會運動與神學運動合流而形成。此中的「社會運動」,是著眼於南美洲於殖民時期,因外政權的壓迫所造成的普遍貧窮,以及現代社會經濟造成的壓制而起,故欲透過基督徒傳承的教義,對於現實環境的貧窮與壓迫,提出神學上的解釋。
[25] 「進程神學」,主張世界的各個組成體也有自由,此一學說不重視神對它們的影響或誘導,他們不一定要順應神。所以,神在道德上和自然災難上都無需負責。
[26] 「誘導」是指在尊重他人的權利和自由之下運用權力,神有責任要誘導每一個進程,使其以最佳的方式進行。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