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如實知「界」

100.7.28

  第404經,佛陀說:他所成正覺的內容,其實是無量無邊、廣大甚深的,像大林樹葉一般,但是這些法對於你們來說,不構成很好的教材,暫時沒有「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沒有達到開啟智慧和正向涅槃的內涵,所以這些我就不說。我要說的是,如同手中樹葉般的那個內容,是少少的。也就是說,佛陀所覺悟的,是廣大無邊的;但是所說的,是少少的。為什麼所說的是少少的?因為那部分對比丘們是有幫助的,也就是「四聖諦」。

  法師分析,這就給我們一個提示:原來,佛陀教學的內容,只是他所證甚深內容的一小部分。我們不用擔心是否讓我們遺漏了一大部分,相對的,如果佛陀就把一大部分內容塞給我們,我們也消化不了。反之,我們是不是永遠只得到這一小部分呢?那就要看我們是否像佛陀一樣,行菩薩道,得到「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那麼我們所證的法,就如同佛陀一樣了。

  第411經,佛陀告訴比丘不要議論「王事、賊事、鬥戰事、衣被事、飲食事……」。法師於此提示:即使是修道人,活在這個世間,難道能夠不知「王事」嗎?「王事」是指國家統治相關規制,如果不知律法,觸犯國法也就不知。能夠不知「賊事」嗎?搞不好開門揖盜,如不知防範盜賊,就會帶來禍秧。那麼,這些事情為什麼佛陀說不必去論說?其實,不是要我們不去理解它,而是比丘們沒事在那裏閒聊這些,這是沒有意義、浪費時間的,所以佛陀才做這樣的告誡。

  第412經,眾多比丘雖然在討論正法與律,但是重點放在我知道而你不知道,我說的是對的,你說的是錯的……,於是引起爭論。法師解析:談法與律,如果跟他人較勁,就會落入「我勝、我等、我劣」的模式在思維,這種含爭競心的爭論是不好的。因此不要明示、暗示說自己比別人好,連這樣的心念都不能起,何況流諸言說。所以佛陀聽到後告訴比丘,要於「四聖諦」修無間等,不要去做這樣的爭論。

  第419、420經,都在講「四諦」與「三寶」的關係。第419經說:如果於「佛法僧」有疑惑,對於「苦、集、滅、道」四聖諦就會有疑惑。在義理方面,比較值得我們探討的是:因為,有疑就表示還沒有證得「不壞淨」,於「三寶」沒有證得「不壞淨」,他就不可能達到「預流」,因為四種「不壞淨」是入於「預流」、登入聖位的四個條件。因此,當還沒有真正「見道」,就要說對於「四聖諦」是「如實知見」,那是不可能的,那只是概念上知道而已,還沒有達到「正現觀」。 接下來開始講「界相應」,從444經到446經,所占篇幅不多。什麼是「界」?單從字面意義來看,「界」是指邊界、範圍,但是在爾後的佛教界中,所引起的重視是無與倫比的。因為光是這個「界」字,就從它的根源義導出了許多的引申義。這些引申義,各個指稱會指向某些範圍,這些範圍裏面透出宇宙人生的真諦,或者是修行的要訣。

  我們前面講過,「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那時講「界」時,純粹只是指法則在空間上的普遍性,因為在漢語的語義中,「世」指時間,「界」指空間。但是現在要談到的「界」,就不純粹只是空間這個概念而已。在空間範圍裏,其實不能一堆現象雜亂無章的堆在那裏,雜亂無章的現象不構成我們認識與受用的意義。所以,就著我們對這個世間的認知,我們的「六處」入處對於世間的受用、交流,它必然在各種的差別現象中要做分類,在分類中,我們依於類別去認知那一件一件的事情。因此,建立類別是很重要的事情。

  類別意味著每一個現象的差別,那麼原因何在?這就進入到因緣法的範圍,溯其根源,知道什麼因造成現在這個現象的差別、體、質。固然「名法」、「色法」可以分為好幾類,但是之所以分成這些類,都與因緣有關,由此看到「界」的類性、體性(特性與通性、自相與共相)、因性。此之所以「界相應」放在「雜因頌」裏面。

  可是,為什麼要特意講到特性與通性、自相與共相?為何它們也在「界」裏面談呢?法師因此從「法」的定義開始分析。「法」的定義是「任持自性,軌生他解」。每一個法、每一個現象,都是任持自性(把握著它的特質),以此作為軌跡、軌範,生起了別人對它的理解。例如:「火大」有溫度的自性、「地大」有堅固的自性、「水大」有流動的自性、「風大」有飄動的自性。

  什麼是通性呢?在幾種特性之中,我們依然可以歸納出一種通性,「四大」的通性就是——它們都是「色法」,與「受、想、行、識法」就是不同。接下來我們說,「四大」中的「地大」有其特性,那麼可否將「地大」也當成通性,從「地大」的範圍中找到它的特性?當然有!禪師們教導修「四大」中的「地大」時,特意觀照要修「硬、粗、重、軟、滑、輕」這六種特質。從這裏,論師們整理出一套非常精密的自相與共相的理論。   

  剛才講到體性,可以分成特性與通性,但千萬不要在特性與通性上產生自性見,認為什麼就一定只是特性而不是通性、什麼就只是通性而不是特性。因為,幾個自相可以歸納出一個共相,幾個共相又可以歸納出一個更高的共相。就像「地、水、火、風」四大可以歸納出色蘊,加「受、想、行、識」可以歸納出五蘊;人人都有五蘊,但還可以歸納出男、女、出家眾、在家眾等;人跟其他眾生,也可以共同歸納出一個特性,就是有情(俱有色、有受、想、行、識);有情跟無情物也可以歸納出共同共性,都是因緣生(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的緣起性,緣起性就是空性。所以,從自相到共相,從特性到通性,累積到最高的通性,就是「空性」。

  法師提醒大家注意,之所以講這些的原因在於:當我們看到談「法界」的時候,你要看它放在哪裡講。前面所說「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這是指法的普遍性,普遍性就是通性。大乘佛教講「法性」,法的自性就是「空性」,「空性」經常也稱為「法界」。所以,大乘佛教在談「法界」時,你要注意其意指「法空性」。

  大乘佛教繼續發展下去,慢慢將重點放在「界」的因性,眾生是什麼因素產生的?什麼因素產生如來?於是有「眾生界」、有「如來界」。往「眾生界」去推,「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那是「阿賴耶識」,於是唯識學推導出:諸法中眾生界的根源處是「阿賴耶識」。可是那是雜染的,那麼「染淨事」的清淨邊是怎樣來的呢?大乘佛教繼續發展出現了「如來藏」的理論——「如來界」;之所以會成為如來的因,在於眾生自具的「如來藏」;隱而不顯是「如來藏」,全體呈現時就成為如來。這時,將「法界」的界,重點放在那個因性。甚至,華嚴宗講「緣起」,說它是「法界緣起」,那個「界」是指什麼?它指的是那個根源處,是「真常妙心,性淨明體」,是「一心開二門」的那個如來藏心。

  所以,單是一個「界」字,變化就那麼大!從原來所指的「緣起法」,一切無常、無我——法則的普遍性,最後竟然出現了要找到一個不是緣起的,是本自具足、本自存在的那個因性。這個大家一定要注意!

  接著法師總結了「界相應教」的幾個重點:1、眾生住於自性界中,而且法法也是依自性的特質,住於自性界而被分類;2、物以類聚。為什麼會分成這個界、那個界,就因為它有這個特性、那個特性。就著它們的通性歸在一類,又構成了這一類跟那一類各自的特性,這是自相、共相重重疊疊的思維;3、如何趨向好的類別,不趨向壞的類別?就是「習增長界」。就著我們的善習、不善習,不斷地增長,以至於產生個人的人格特質,這個人格特質就會帶來所謂的「同類因生等流果」。

  既然「同類因生等流果」,「異熟因生異熟果」,那麼其背後的結構是什麼?「界」是因素,這個因導致這接觸會是那一類的「觸」,有了那一類的「觸」,就產生那一類的「受」,有了那一類的「受」,就產生那一類的「愛」,產生那一類的「取」、「有」乃至於「生」。從「色法」、「名法」的類聚義,已經跨到了「因緣法」,所以它還是屬於「雜因頌」。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