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性廣法師香港佛法講座聽後感

(講題:人間佛教禪觀要義──兼論印順導師禪學思想之貢獻)

周玉蓮

  在妙華新講堂連續五晚,舉辦了佛法講座。三位法師雖然各有主題,但全都是圍繞著印順導師的佛教思想。十二月十二日晚的講題是「人間佛教禪觀要義──兼論印順導師禪學思想之貢獻」,由性廣法師主講。

法師在禪修方面頗有經驗,她一開始就提出一些對學習禪修很有幫助的重點。她表示在修行系統中,很多人都修安般念,人們把它叫做數息觀,但在原本的梵文中,是沒有數的意思,安般是出入息,念是專注的意思。在靜坐的時候,心比較安靜的就不用數,因為數是有名言概念,會把心擾亂。但是,心太散亂的話,那就要退而求其次數一數吧!若是心能夠靜下來時,就把數目字拋開,把注意力放在鼻息處。法師把禪法在過去與現在的發展有甚麼不同,以及漢傳、南傳、中國佛教、聲聞、大乘等等的變化作了詳細的講述與分析。她還介紹一本導師的著作「中國禪宗史」作為參考。

有一些人士,說導師天天在看書寫書,沒有做修行的功夫,質疑他的修為與貢獻。法師說這是惡意的批評,學習禪修時必須有善知識指導,但經典的開導是修學的基礎,從文字中可以得到正見。再說,修行時沒有修學的基礎,沒有正確的觀念指導,那你閉上眼睛做甚麼?你以為做甚麼能得到解脫呢?所以,語言文字對修行啟發智慧是有很好的貢獻。到了「中國禪宗史」這本書面世後,導師的佛教思想是深廣而全面的看法才被肯定。

當要學習靜坐時,一定要清楚了解方向,古代大德一向以修心為必要。導師認為修身也很重要,如果一開始就觀心比較容易出問題,因為無常幻滅心是假象,不知如何去找也不知哪裡找?《金剛經》有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法師說:「一開始就觀心是很容易走入唯心;無常幻滅心是假象,真常不滅的心又如何得知呢?這些問題對初學者是很困擾的。」法師認為應先依緣起論來說,觀身比較不容易出問題,當觀身的時候,不管是觀出入息或觀不淨身,都能察覺到它的無常變化,剎那剎那間在起生滅。但在觀身的同時也要著重觀心,因為身心是相互交感的,無心者無身,無身者無心。

導師提倡的人間佛教是利他的大乘思想,與漢傳中國佛教和聲聞的修行思想不一樣。聲聞是緣自身苦,發出離心修解脫道。菩薩在禪定中所緣的都是選擇利生法門,大乘是依眾生苦,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導師認為在道場中靜坐禪修是基礎,走入人間並不是放棄修行,禪修的道場可以是十字街頭,因為對象是苦難的眾生,菩薩的定都在行、住、坐、臥中。古傳禪修方面多講及四禪八定,到大乘的時候就有講到三昧。法師以真實的事作為例子:話說在台灣有幾位佛教徒,在新年期間不去找娛樂,卻去了愛謢動物協會照顧動物,為牠們洗澡,天天掃狗糞,掃到一心不亂的三昧。聽眾笑聲四起,法師說:「這不是說笑的,她們真的在修行啊!你們可放心跟我學禪,我是不會叫你們去掃狗糞的。」又是一陣笑聲。

講到導師在禪學思想之貢獻時,她講得很謙虛,她說:「導師至少把中國佛教一直都往唯心修心的最秘密乘的道路上,把它拉回來,叫它實地一點,不要落入形而上學的形式上。」法師在台灣也有辦禪修課程,跟學生一起學四禪八定,這與聲聞沒有分別。她說:「那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不會一輩子都坐在道場中,在這七天裡,我們要學會一點本事。禪堂環境清靜,可以集中時間集中精神的鍛鍊身心,學習有次第的專心和正見的培養是比較有利。當有了本事,出來的時候,在每一個工作崗位都能做到更投入更專心,像菩薩那樣能做到三昧。」她又拿學習駕駛作譬喻:在台灣學駕駛先要在駕駛場學拉手掣、踏油、入擋等,那只是學本事,要開車一定要走出駕駛場上路。法師嘆息時間太短不能多講,只有十分鐘給我們答問。

法師說她會逐一解答我們的問題,因為各種禪法都是可以分析的。有聽眾問:到底靜坐時要不要閉上眼睛?法師答:「我不會告訴你要還是不要,但我會給你們分析。當眼睛張開時,眼可以見色,意可以知道眼所見的色。舉例:當你張開眼睛靜坐時,看見前面有一個梵文字但又沒有學過,像是鬼畫符。表面上對你沒有構成名言概念,但意識是會伴隨著眼、耳、鼻、舌、身等五識所生起的心念的概念。禪定是不具五識所現起的獨頭意識,禪的意思是單獨,定中獨頭。但是,當你十分疲倦昏沉時,唯有把眼睛張開。又或者你的定力能夠做到視而不見時,也可張開眼睛,否則,張開眼睛是不能入定的。」

另一位發問:「禪坐時是否一定要觀想?為甚麼我一點也想不到,連自己也察覺不到,一片空白?」法師打趣的說:「閉上眼睛黑黑的一片空白,你不是坐禪,是昏掉了。」笑聲四起。法師用開示的形式解答我們心中的疑問,她說坐禪時不一定要觀想,只要做到「制心一處」便可,久而久之,到有了定力時便可隨緣入觀。她認為人們不應一開始就說自己不會或很慢,好像給自己一個魔咒。要把這心魔解開,要告訴自己;不知道要多久,但我會努力。法師說當五蓋現前時,的確很困難,但心的力量是很大的,只要有信心和恆心,早晚都坐一坐,定會一步步上進。講座結束前,她語重心長的告訴我們:學佛的路是很長的,不要懈怠啊!

  性廣法師這次的演講,令我們在禪學上得到很大的啟蒙。我個人對法師十分讚歎;她既年青,又有學問,又有深度,而且充滿活力。整個演講,在嚴肅的氣氛中又帶點活潑,正是告訴大眾,佛教既不是老化也不是落伍的宗教。



──刊於二○○八年三月《妙華會訊》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