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快樂禪修路

 ——2018年廣東梅州千佛塔寺佛教養生禪修營性廣法師授課劄記(五)

整理/歆融修潤/釋耀行

 

第一部分  禪修理論

一、佛法是智慧之學

通過前面幾天課程的學習,大家對定學、慧學的修道次第乃至重要點,已經有了一些綱要式的基本瞭解。透過禪修的實際操作,對修定、修慧的正確用功方法,也有了一些初步的體驗。課程中講到的禪修觀念,是依據經教,善知識的教導,以及我個人的一些修學體會,讓大家在今後能按照佛法的精神,「自依止,法依止」循著正道修定、修慧。

佛法是智慧之學,是要靠自身體驗印證的,不可以盲從盲信。因此,我們在教授具體的法門時,都會把其中的原理,具體的操作方法,如何得成就等一系列道理清楚的表述出來。如果對這些道理不弄明白就這麼信了,那佛教就不是智慧的宗教,而成為了迷信。

二、禪修功德

(一)修安般念功德

寂靜;殊勝;不雜;樂住;證道果之根本;臨終正念分明;預知壽數。

(二)修界分別功德

洞察空性滅有情想;滅有情想故,不去分別猛獸、夜叉、羅刹等;克服恐懼;克制樂與不樂;不於善惡取捨;來世生於善趣;得究竟涅槃。 

(三)修慈心功德

安眠;安寢;不見惡夢;為人愛敬;為非人愛敬;諸天守護;不為火燒、中毒、刀傷;心速得等持、顏色光彩;臨終不昏迷;雖不通達上位、往生梵天猶如睡醒。 

禪修不必要求功德,只要行善,功德自然得。

我們發涅槃願,觀諸界的自相、共相,引導心不執取一界,破除諸界的界限,終究能夠斷煩惱得解脫。

三、佛法修學重點

戒定慧三學增上。

(一)戒學

要持續的持清淨戒,有機緣就受八關齋戒,甚至再發心受在家菩薩戒。

(二)定學

制心一處,以一個所緣不移動、不分別,有任何的其它雜念生起,有任何的境相和覺受出現,堅持「不理它」的原則,守住所緣境,讓心念回來,一路如此守持,專注自己的心。 「心一境性」除了一處、一境,再無其它分別。「無分別定」,五禪支現前,定成就。

(三)慧學

對法作分別簡擇,觀自己色身四大的十二相。首先,一個相、一個相慢慢的識別,耐心、耐心的練習,「以簡擇為性」,無自性分別。最後,觀察到諸法無自性,十二相在身中一直出現,一直觀到,觀成就。

無分別的「定」與簡擇分別的「慧」是有區別的。

我們設計的課程比較溫和,大家靜坐時如果太過疼痛忍耐不了,可以下來鬆肩抬胯,用功法來對治降服煩惱,不起貪嗔癡,持守正念覺知。

四、以無門入一切門

課程的時間只有七天,像佛陀時代那樣慢慢學、慢慢修顯然不現實。但是,課程的時間再短,也要把定學和慧學的基礎打好,等課程結束以後能好好用功。

所有的宗派、學派在某個時空出現有其必然的一些因緣。我自己是希望能夠學習佛陀時代說法傳道的「法性、法住、法界」,講一些非常普遍的方法,例如:威儀。威儀是很溫和的,並不是只有禪修的人才需要威儀,不論是念佛、參禪、持律、天臺、學講等等,都需要威儀。如果你喜歡修淨土,就繼續修,不需要改變。如果在念佛中因為姿勢不正確而身體疼痛,可以邊調威儀邊念佛,邊觀呼吸邊念佛。這就是威儀對修淨土有效用。乃至於所有的人都普遍需要站得正、坐得直。

所以,我無宗無派,只是幫助大家好修行,「以無門入一切門」。我相信,無量法門,就是讓無量眾生得到安樂與歡喜。

(一)定、慧修學通達所有法門

任何的宗派、學派都需要修學定與慧。

例如:淨土法門,念佛號念到一心不亂,這是定到了淨土,有最好的老師——佛陀,有最好的法侶——菩薩,諸上善人聚會一處,花開見佛悟無生,悟無生就是修智慧。在淨土,連小鳥都在唱「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這就是慧。

所以,所有的法門、學派、宗派都有修定、修慧的方法,不同之處在於,把定、慧放在什麼階段修習,以及用功方法的差異。

(二)修定、慧兩個共同基本原則

1、讓心安置在一個地方, 「一處」跟「一境」無論是佛號還是呼吸,是四大還是慈心,它就是一個,沒有其它的,叫做無分別。

2、慧的無自性分別,是對於法性(法的自性)、法相(法的共相),用智慧穿透,把一合相鬆開來。

所以,我們無論學修哪個法門,要抓住這兩個原則來用功,以戒為基礎,沒戒的補戒,把戒鞏固住,不要掉下去,沒齋的要持齋,要持清淨的齋戒,然後缺定修定,缺慧修慧。

如果我們介紹的「四威儀、安般念、界分別、慈心禪」,大家聽了覺得受用,也覺得歡喜,覺得相應,修起來感覺不錯,那就是在這個法門中、在這個方法中、在這個系統中有緣分,你有這樣子的因緣,就可以照著這些方法來用功。

如果覺得現在所學的方法不相應,也可以先放下來尋找其它相應的方法,我們隨喜各個法門。法門之間沒有競爭、詆毀、誹謗、破壞,只是根性不同的眾生需要不同的方法而已。佛法是要讓所有根性的眾生,都能夠得到法的滋潤跟提醒,所以才會法門無量。

五、禪定中的身心覺受——光明、影像

禪修的練習過程中,如果身心一直出現很多影像,就抓住一個原則,把心放在禪修所緣,其它的通通都不要理。然後依禪修所緣,先分別它的自性,再分別它的共相,也就是在禪修所緣中修定、修慧。

從身心的一些覺受,可以知道自己用功有沒有進步,這些覺受就是光明和影像。禪修專注於所緣,累積久了,力道夠了,就會放光明。但切不可坐在那裡想「我如何放光」!只要在那邊胡思亂想如何放光,就是顛倒妄想,就是心散掉了,就不專心了。只有專心才會有定力而生奢摩他的光明——定光,然後在觀智之中生智慧之光——慧光。

禪修中出現光明,乃至於顯現超越常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的感觸、覺觸,不可以用好奇心相待,應該用正見來理解它,用正理來看待它,就會明白這些現象是因為心安靜產生的,這樣心就會很坦然,而且常與光明同在。不論你是修「界分別」還是修「安般念」,修慈心,乃至於念佛,只要好好用功,通通都會有光明出現。

所有的禪修都是制心一處,也都會出現光明,這是淨色法所產生的淨色光。

佛陀的慈悲之光,三昧力的光明是很強的。我們如法的修也會出現光明,目前的光明雖然不能像佛陀的光明那麼強,但不管光強、光弱,你就跟它常常的同在,只要禪修好好的用功,因緣累積夠了,光自然顯現,這是修行必經的好風光。如果修各種法門的同道告訴你他修到放光,你不可以跟他說著魔了,也不要說佛來找你了,趕快去。你可以跟他說:「很好啊!這是你修行產生的光明,你好好的繼續念住於所緣,這個光明就會穩下來,不會搖晃,不會飄忽不定,不會消失,不會暗淡。」

如果有外道說放光,你應該明白,佛陀放光像太陽的光明,三千大千世界都會大放光明,你就不會被外道所蒙蔽,不會被外道動搖你的知見。

無論修那個法門,修到放光明都不可以攀緣它,不可以歡喜它,不可以害怕它。

風光再無限,一定不要去理它!

 

 

第二部分  答疑

問:1 觀地大的「軟」時,骨頭都軟了,整個人往下沉,到45分鐘時,腰椎以下部分開始疼痛,如何調整?

答:有以下的原因:

1)實際上的軟

實際上你的身體,有多軟就多軟。

2)實際的觀想                                                

觀想的時候,想蘊會現前,當想蘊出來的時候,就是在色身實際的情況中加入了心念,這時你就會作意,然後再刻意,對此很難覺知覺察到。

觀「軟」的時候,你的心念刻意加強,再加上想蘊「很軟、很軟、很軟……」的作用,如果定力很強,就會越來越軟。

大家在觀的時候,也會有作意和刻意的現象,從定學的原理來講,這個叫著「假想觀」,假想作意,想蘊作用,這是禪定,所以它產生的心力還是很強的。 

所以,這位同學在觀的時候產生這樣的現象,是因為把心的力量加了進去。

那要如何更正呢?

在蒲團上練習的時候,不斷的作調整,讓假想的力量都退出來,就照你所觀法實際的那個樣子,不要加強作意,也不要有所刻意,調到如實知見法的自相、共相。只有這樣,才能夠把平常所學的佛法,在臨危的時候、在緊要關頭的時候、在境界現前的時候,發揮一些作用。

因此,要如實觀照,多練習如實知見。

問:2、入靜時感覺人沒了,比觀想身體更容易,是好還是壞?在觀想「推」的時候,是否可以同時觀「軟、輕、熱流」?

答:1)很安靜的時候,身體沒了,是很好的現象。

這是覺受慢慢的弱了下來,還是以「不要理它」來處理,但所緣依然要了了分明。因為在禪修時,不是必須要理會身體,感覺沒有了身體,可以減少干擾,更好用功。

禪修時,各人會因不同的宿世因緣而情況各異,有的禪修者修「不淨觀」,一坐下來感覺好像自動出現,其實是過去生修過「不淨觀」,對他而言,不淨想就變得是很容易的禪修所緣。如果有人另外選一個禪修所緣,修起來比「不淨觀」來得更容易,那就是他過去生在這個所緣上多用了一點功。

2)由於目前你們大多是初學,對於「推、撐、軟、滑、輕」等等,還沒有搞得太明白,不能夠分得太清,對這條路不太熟悉,所以,你們就一個一個的觀。

當定力越來越強時,光就會一直出現。等到光明出現以後,你就可以看到色法的色聚,以及覺受到地、水、火、風的相,那時,你就可以好幾個相一起觀。在一起觀的時候,看到的整個色法像微塵一樣,是一粒一粒的,然後還要繼續用功,穿透它,再破除那個密集和相續的感覺,到這個時候,你才會破除有一個「我」的色身的妄想。

所以,所謂的觀多和觀少是相對的,在開始的時候,先讓大家一個一個的練習,等練習到一定的程度,感覺到念力、定力越來越強的時候,就可以多一點一起觀,如果感覺到吃力時就減少一點。尺度自己掌握,自己調節。

在觀的整個過程中,遇到任何境界,都要保持持戒清淨不理它。甚至是魔來告訴你說:「你已經成佛了,不要再修了。」你也都不要相信它。

自己修到了什麼程度?可以用前面教過的方法自行檢查。如果有人印證說:「你已經證道了」。只要按照檢查禪支的方法檢核,如果還沒有達到,那就是沒有證道,別人騙不了你。你不可以去騙人,更不要騙自己,還是要繼續老老實實的,如實知見你現在觀察到的禪相,一步一步的走禪定之路與觀智之路。

在這裡提醒大家一點!在修道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的境界,會見光、見相,見種種瑞相,見種種影像,無論出現任何的境界,請不要多講,乃至於不要講給別人聽。在佛法的戒律中,也叫我們不要多說「過人法」。

問:3 觀身體時,是觀想身體各器官,還是整個部分?

答:課程進行到目前為止,不要觀器官。

因為器官是從西醫解剖學上來講的,如果你要觀器官,可以在禪定力修到比較好的時候,按照佛陀所教的方法,觀三十二身分,因為只有這些禪修,才跟斷煩惱得解脫有關,純粹的西醫定義的器官跟經典沒有什麼相應。而且,我們觀器官也不是為了去當醫生,而是為了禪修。

所以,到目前為止,你們就按照在課程上講的次第做功課。

如果有人在觀照的時候,能夠一下子就看到自己的器官,這也是因為跟宿世的禪修經驗有關,還是應該把修定與修慧的次第以及能力先一一的培養起來,不要被當前所呈現的一些心相所迷惑。

4、情緒不穩定,應該怎麼辦?

答:情緒不穩定時可以禪修讓心靜下來,再不穩定就告訴自己,只有修行這條路可走,修行再苦也沒有輪迴苦,修行的時間再長也沒有輪迴的時間長。情緒不穩定,沒關係,不理情緒不穩定,繼續修行用功。

越是放縱自己情緒不穩定,越不修行就會越懈怠,到後來懈怠會成為慣性。還有胡思亂想,遇事往壞的方面想等等,習慣了就變成擅長,變成嗜好。

而凡事往好處想,精進用功,也可以是擅長。

因此,不必管情緒是否穩定,好好的走修行這條路,這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最後,祝願大家身體健康,修行進步!

 

(本期課程圓滿!)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