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性別倫理社會關懷》自序

——佛法的中道智慧,意在解構各種見諍

 

釋昭慧

 

依於佛陀所述,世間的爭執與衝突分為兩類:一是「欲諍」,亦即利益糾紛;二是「見諍」,亦即觀念衝突,特別是思想體系完整的意識形態(ideology)。利益衝突,或許可從研商妥協的方向取得共識;最麻煩的是意識形態的衝突。「見諍」一旦伴隨國家武力,其禍害遠大於「欲諍」。二戰後共產陣營與民主陣營的冷戰局面,與近期兩大陣營的新冷戰局面,都是顯著的「見諍」典型。

即便涉及利益爭奪的國家武力,主事者也往往運用各種意識形態,來美化他們掠奪資源的企圖心,也就是將「欲諍」轉化為「見諍」,以此爭取道德高度,贏得民意支持。例如:以「共產主義」作為號召,激盪民眾對地主與資本家的仇恨意識;以「民族主義」作為訴求,合理化各種對外侵略、對內侵權的行為。

而佛法的「中道」智慧,絕非在各種「見諍」中選邊站隊,而是解構(deconstruct)各種「見諍」,在乍看「言之成理」的論述中,洞察其推到極致之後,必然會出現局限、風險乃至危害。無論是面對共產主義、民族主義、資本主義,乃至極端的自由主義,莫不如此,更遑論嚴重禍害蒼生的納粹主義、法西斯主義與種族主義!

舉例而言,作為一介「性別正義」的捍衛者,筆者較傾向於女性主義,且不排除被定位為「佛門女性主義」,然而面對將墮胎視作「女性身體自主權」的女性主義立場,筆者依然會依「護生」考量,質疑將「自主權」逾越「生命權」的正當性。反之,同樣基於「護生」考量,筆者也絕不贊同將所有墮胎行為,一律科以嚴厲刑責,這將置墮胎婦女於極大的險境之中,欠缺對其艱難處境的同情共感。這就是本諸「緣起、護生、中道」的核心思維所作的倫理判斷。

**      **      **      **      **

本年度出版兩冊新書,依論文性質分類,而將前書題為《生命倫理與環境倫理》,本書題為《性別倫理與社會關懷》。兩書莫不是依「緣起、護生、中道」的核心思維,解構各種沙文主義。也就是說,「中道智慧的倫理抉擇」,散見於兩部書中的每一篇章。因茲將二書立一總題――《倫理抉擇的中道智慧》。

本書是第二冊,在編輯架構上比照第一冊,分作「基礎理論」與「應用倫理」。

一、「基礎理論」:分為二章,作為其他篇章的理論性導讀。

1. 〈當代佛教社會關懷的三大範型〉:剖析佛弟子從事「社會關懷」的正當性與必要性,並將當代佛教的社會關懷分成三大範型――慈濟範型、社運範型與內省範型,闡述這三種範型的內涵、特色與價值。

2. 〈作為「另類菩薩行」之佛教社會運動〉:聚焦於三種範型之一――社會運動。闡述社會運動之定義,分析它與慈善事業(慈濟範型)及自力救濟的差別,它在民主政治體制中所扮演的角色,並從「社會運動的體制改造」與「社會運動的思想改造」兩大方向,進行案例舉隅與佛法論述。

二、「應用倫理」:分作三個子題――「性別倫理」、「僧團倫理」與「社會關懷」,相關論述不外乎兩種進路:

(一)社會運動:「性別倫理」與「僧團倫理」兩篇共七章,以思想改造與體制改造為訴求,此中包含支持同志(含性小眾)運動與婚姻平權的「社運範型」,以及質疑佛教界性別偏見(僧尼)或角色歧視(僧俗)的「內省範型」。

「社會關懷」篇中,有兩章屬於社會運動進路:

1. 〈九二六澎湖博弈公投——台灣社運以公投對抗金權政治獲勝首例評析〉,這是二十餘年反賭運動的總回顧,涉及立法層次與公投手段,算是公民社會的第三勢力總動員,與「金權政治」相互角力的體制改造。

2. 〈論自然權利與法定權利概念下的「宗教自由」〉,看似純屬思想論述,其實是針對佛教界所發出的諍言,算是「內省範型」。原來,近二十餘年來,台灣佛教界部分僧人以「宗教自由」為名,強烈反對「宗教團體法」。本文因此從學理層面,反對將「宗教自由」與「宗教立法」當作不相容的兩套概念,說明:良性的「宗教立法」,其實正是對「宗教自由」的一種保障。

(二)慈善事業:「社會關懷」篇之其他三章,都屬於「慈濟範型」――就著國際賑災、遊民服務與環保志業的案例,分析「慈濟範型」在人性提昇、心理療癒、弱勢服務、資源分配與族群和解方面的重大貢獻。

**      **      **      **      **

如前所述,全書各章均圍繞著佛法的核心理論:緣起、護生、中道。此中社會運動議題共計九章,慈善事業議題則只有三章,明顯地以社會運動的相關紀事與論述的篇幅居多。然而這並不表示筆者忽略了慈善事業對人類社會的鉅大貢獻。反之,筆者認為,「慈濟範型」儘量避開宗教與政治上的「見諍」,雖然難免受到質疑,但它確能在實質行動上,避開「見諍」的衝突與對立,回到生命「離苦得樂」的本質,撫平弱勢民眾的心理創傷,促進人類世界的共生與和解,這同樣是中道智慧的展現。

即使是抗爭與對立性較強的社會運動,筆者依然強調,必須本諸「中道」智慧,一步一步地尋求「相對最好」的成效,而不是玩「零和遊戲」,期待成效能夠「一步到位」。

回到個人層面,由於每人的時間、力量有限,無論是投入慈善事業還是從事社會運動,無論是屬於慈濟範型、社運範型還是內省範型,都必須要有「中道」的智慧。也就是說,每位佛弟子必須在見聞覺知的因緣中,正視社會需求,衡量個人局限,並斟酌自己的興趣和意願,投入某一種或某數種志業,然後全力以赴。

**      **      **      **      **

本書之成,所應誌謝的各方師友,與第一冊相同,因茲摘引前書自序末三段文如下:

首先要感謝直接或間接促使筆者完成該諸論文的彼得辛格教授,各個學報的邀稿人(如:《應用倫理評論》主編李瑞全、李凱恩教授),諸多學術會議的主事者(如:弘誓學團明一法師、玄奘大學陳悅萱老師、台宗會前會長陳美華教授與東海哲學系嚴瑋泓教授),該諸會議的工作團隊,以及新書翻譯的合作夥伴張瓈文教授、筱晴居士。沒有這些師友的眾緣推促,筆者實在無法下定決心,從沒完沒了的行政冗務中暫時抽身,在截稿日前完成此諸論文。

其次感謝本書主編印悅法師,她抱病為每篇文章細心爬梳冗文贅字與錯別字,並將論文詳加分類,編排目次。更難得的是,她逐篇找到會議論文的發表時地,或期刊論文的學報名稱、發行日期與論文頁次。就因她如此細膩地追溯源頭,剩下一些她實在找不到出處的篇數已然不多,筆者這才可能撥出時間,找尋存檔已久的原始資料,把這幾篇論文的發表出處全部找齊。算是借助這次出書因緣,將一些寫作歷程的記憶缺口,一次作業,悉數補齊。

還要真誠感謝其他工作同仁,例如:設計封面的劉建明居士,講記潤稿的耀行法師,負責校對的心皓法師、翁秋玲居士,法界出版社前後任專員黃秀娥居士與傳聞法師,以及印刷本書的長期合作夥伴――龍岡印刷公司負責人趙鈞震居士,助印本書的財團法人嚴寬祜文教基金會、李芳枝、楊呂幸、德安法師、印純法師、印悅法師、曾士洲、曾正伸居士。倘若沒有這些法友的通力合作,本書是不可能圓滿面世的。

 

民國一一一年七月卅一日,於佛教弘誓學院景英樓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