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弘誓學院一一一學年度
專修部一年級課程簡介
課程
名稱
佛門儀軌與佛教戒律學
(A班:沙彌律儀、聲聞律學)
類別
一般必修
學分數
2
內容
1.簡介佛門儀軌。
2.沙彌律儀講述。
3.聲聞律講解。
4.菩薩學處。(另由心皓法師授課9堂)
教師
心皓法師
教學
目標
1.基本的行儀禮節。
2.奠定沙彌(尼)為進階比丘(尼)的基礎。
3.了解戒律之基本精神。
概要
1.日常儀軌之介紹。
2.沙彌律儀講解。
3.聲聞律概述。
必備
教材
1.隨堂補充。
2.《鳥入青雲倦亦飛》〈沙彌尼學戒不構成「戒障」辨〉。
昭慧法師著法界出版社
3.《律學今詮》昭慧法師著法界出版社
參考
書目
1.《如是我思》〈新版〉 P.133~137 、235~419。
2.《如是我思》〈第二集〉P.181~208。
3.《聲聞律之理論與實踐》錄音帶昭慧法師主講法界出版社
暑假
預習進度
1.《另類師生,另類經驗!》〈論參學〉-佛教弘誓學院落成壹週年紀念特刊弘誓文教基金會發行
課程名稱
(B班:佛門儀軌、優婆塞戒經)
明一法師
1.「優婆塞戒經」是大乘戒法中非常重要的經典。依印順導師「成佛之道」的道次第來說,「優婆塞戒經」是站在人乘的立場,學習菩薩道的大乘不共法,內容由五乘共法中的「人乘」講到大乘不共法的六度萬行。其內容即是整個菩薩學處的內容。本經即以「在家菩薩」為修行楷模,闡述修大乘菩薩道之在家居士,所應行持之戒律。
2.菩薩學處。
一、佛門儀軌:
1.解門:教導初機學員熟悉中國佛教之基本行儀軌範。
2.行門:學習佛門基本儀軌,常用經咒、偈讚等梵唄唱誦,禪觀修持。
二、「優婆塞戒經」:期使學員以「在家菩薩」為修行楷模,學習所應行持之行為軌範,發起自利利他的大乘信願。
一、學佛行儀:禮佛、敬法、尊僧、威儀
二、講解《優婆塞戒經》
1.《優婆塞戒經》,大正藏第24冊,頁1034~1075。
2.《學佛行儀》手冊,釋傳道編述,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
太虛大師,民24,「優婆塞戒經講錄」,《太虛大師全書》。
會性長老,民93,《優婆塞戒經節本講記》一套8冊,普門慈幼雜誌社。
《學佛行儀》手冊
《優婆塞戒經》第一卷
昭慧法師主講:《戒學述要》(弘誓網站/法音宣流)
昭慧法師主講:2015年《瑜伽菩薩戒8-1~8》(弘誓網站/影音專區)
課 程
名 稱
佛教經典導讀
3
教 師
自憲法師
內 容
1. 介紹佛教經典之來源與成立過程。
2. 透過經典的研讀,學習讀經的方法與目的。
教 學
目 標
1. 對佛教經典的來源與成立過程能有基本的認識。
2. 能知道經文的大綱、思想內容與重要觀念。
3. 能確實掌握經典的意趣而達到讀經的目的。
概 要
1. 依《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與《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二書,認識佛教經典之來源與成立的實際情形。
2. 從《長阿含 遊行經》與《地藏菩薩本願經》的研讀中,學習
讀經的方法與目的。
必 備
教 材
1.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長阿含 遊行經》,大正藏第一冊。
2.實叉難陀譯,《地藏菩薩本願經》,大正藏第十三冊。
[《長阿含 遊行經》由授課者提供,
《地藏菩薩本願經》則請學生自備。]
參 考
書 目
1.印順導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華雨集》(三)。
2.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佛法是救世之光》。
暑 假
釋迦牟尼佛傳
佛教概論(基礎佛學)
《成佛之道》第一章至第四章
地 寬 法 師
確立對佛法的正信、正見,深入佛法要義,得以掌握佛法的修行次第,以作為實修、實證的知見基礎。
先正確了解歸依三寶之深義,成為一個正信的佛弟子;再進一步培養正知正見,建立修行的道次第,一方面能對治自己的煩惱,一方面能調整自己修行的方向,邁向福慧雙修之路;最終依大乘菩薩正行而達成學佛之究竟目標。
1.印順導師:《成佛之道》增註本,臺北:正聞。
2.印順導師造頌,昭慧、性廣科判:《成佛之道偈頌科判》,法界
1.印順導師:《佛法概論》,【妙雲集】中編之一,正聞。
2.印順導師:《學法三要》,【妙雲集】下編之二,正聞。
3.印順導師:《佛法是救世之光》,【妙雲集】下編之十一,正聞。
4.水野弘元著,惠敏法師譯:《佛教教理研究》,法鼓文化。
《成佛之道》一~二章
禪 學 概 論
印悅法師
止、觀的理論與實踐
1. 透過止觀的學習,在生活中落實佛陀教法,淨化身心,開啟智慧。
2. 學習佛教養生學,依四大原理與養生功法調理身心。
1. 止觀的重要性。
2. 三學與止觀的關係。
3. 概說止觀,辨明止觀。
4. 止觀的修學次第與實際教學。
5. 人間佛教禪法要旨及當代實踐。
6. 依四大原理與養生功法調理身心。
1. 性廣法師:《人間佛教禪法――印順導師禪學思想研究》,桃園:法界,2019。
2. 性廣法師:《禪觀修持與人間關懷》,台北:法界,2006。
3. 性廣法師:《燃燈引路――禪七開示錄》,台北:法界,2008。
4. 性廣法師:《佛教養生學》,桃園:法界,2017。
1. 覺音著,葉均譯:《清淨道論》第三~十一章,華宇出版社
2. 彌勒說,玄奘譯:《瑜伽師地論‧聲聞地》,【大正藏】三十卷
每天禪修十分鐘
菩薩學處
1
介紹菩薩行者所應持守之戒行,及其與聲聞戒之關係。
1. 藉本課程之教學,幫助學生了解菩薩戒的內容與特質。
2. 藉本課程之教學,幫助學生了解菩薩戒的具體實踐。
1. 菩薩戒與聲聞戒的關係。
2. 菩薩戒的基礎、內容、輕重、持犯與功德。
3. 菩薩戒在中國佛教的流傳。
4. 梵網戒本與瑜伽戒本的比較。
1. 大正藏第24冊:梵網經菩薩戒本(pp.1003上~1010上)、瑜伽菩薩戒本(pp.1110中~1115下)。
2. 印順導師:成佛之道,pp.256~259。
3. 印順導師:勝鬘經講記,pp.50~70。
4. 印順導師:攝大乘論講記,pp.412~419。
5. 聖嚴法師:戒律學綱要,第七篇,台北:法鼓。
1. 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十四章第三節第一項「大乘戒學」。
2. 聖嚴法師:菩薩戒指要,台北,法鼓。
3. 昭慧法師:佛教倫理學,第四章第四節,台北:法界。
4. 佐藤達玄:戒律在中國佛教的發展(下冊),嘉義:香光。
寒假
1. 印順導師:成佛之道,pp.256~259。(精讀)
2. 印順導師:勝鬘經講記,pp.50~70。(精讀)
3. 聖嚴法師:戒律學綱要,第七篇,台北:法鼓。(略讀)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宗教與文化學系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