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期
2007/10 |
印度佛教之復興 ——分組討論紀錄 羅侯羅紀錄(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生) 佛教從印度開始衰落的根本原因 我們從印度古代到當代佛教,以不同時期展開討論,內容包含了印度佛教的發展與衰亡及其原因,但是最終要強調的內容是「如何把佛教帶回印度」? 討論集中於「佛教從印度開始衰落的根本原因有那些?」佛教在印度被視為最大的宗教,但是在印度社會裡,主流宗教與少數宗教間,產生了宗教衝突及相互抵觸,於是佛教開始衰落。例如國王 Shashanka,不但重視印度教,並且大力弘揚印度教,而出身婆羅門家庭的Shankaracharya,是印度教的老師,通曉如奧義書、吠陀(印度最古的宗教文獻和文學作品的總稱)等印度古代的經典,後又轉修佛教瑜伽學派,他利用辯論的方式,來破壞佛教的僧團,辯論結果無論輸或贏,法師都被殺死。雖然當時佛教力量非常強勢,許多人信仰佛教及並依照佛法修行,但Shashanka 卻對人民宣佈,若有人帶來佛教法師的頭,可領獎金,於是很多出家人就這樣被國王殺死。大約在800年的時間,佛教從其出生地被遺忘和被忽視。 印度當代佛教團體及其貢獻 討論的第二個重點,則集中於印度當代所謂的「佛教團體」,以及在過去十年裡,他們對於佛教發展的貢獻。 摩訶菩提協會是創立百年以上的佛教團體,1891年由創辦人Anagarika Dharmapala成立,其分會遍佈於印度各佛教聖地,並向世界弘法。如菩提迦耶摩訶菩提協會、鹿野苑菩提協會、拘尸那羅摩訶菩提協會、加爾各答摩訶菩提協會、德里摩訶菩提協會、日本摩訶菩提協會等等。然而摩訶菩提協會的會員,印度教及佛教都有。 Anagarika Dharmapala在1891年1月22日第一次來到印度,看到佛教的情況及佛教聖地衰頹的狀況,諸如佛教聖地被破壞、信仰佛教的人口非常少、佛教聖地僅被當作印度政府的觀光地區之一,他發現佛教在印度幾乎滅絕了,在心靈深受傷害下,於是下定決心要讓佛教在印度復興起來。其中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重建正覺大塔及其他佛教聖地,並振興印度佛教僧團等,可以說,摩訶菩提協會在印度安定且持續的做弘法工作,對佛教的貢獻很大。 每年從斯里蘭卡來印度朝聖信眾越來越多,他們到印度,除了朝聖之外,還有宗教活動及鼓勵當地人民來學佛。其結果是很多印度人受影響來修行,摩訶菩提協會的法師便來指導他們。 接下來,一位影響印度當代佛教和復興印度佛教的一代宗師--安培卡博士(Dr. Baba Shaheb Ambedkar), 1891年4月誕生於印度Maharastra省。安培卡博士是父母親的第14個兒子,祖先是英國軍隊政體中的軍人世家,父親亦為印度軍隊工作。他屬於四姓階級的賤民階級,卻在1956年10月2日,第一次就領導了五十萬人皈依佛教。他們大部分都是賤民「馬哈爾族」,Ambedkar 皈依之後,設了22個願,每個皈依佛教的人都一定要接受。目前在印度所有佛教團體中,最大的團體及最多的信徒屬於安培卡的人。這個團體的佛教徒,就稱安培卡的佛教徒或新佛教徒。 另一個佛教團體在印度的北方省,一個人口非常密集的地區。以印度社會來看,這個佛教團體屬於釋迦「Sakkaya」族。我們都知道佛陀是屬於釋迦族,因此,屬於這個團體的人,宣稱他們是從佛陀時代以來的佛教徒。釋迦族在印度是第二大的佛教團體,當然他們都很尊重安培卡博士,因為釋迦族在印度社會中是屬於第四種姓的人。 Mayabati 剛被選為北方省的省長,她屬於第四種族,具有安培卡的思想,也完全支持佛教。還沒當選省長之前,對佛教已多有貢獻,如組成佛教團體,支持法師,成立教育中心、學校,鼓勵村民及村莊的女子們等,北方省的人們都稱她「Mayabati 姐姐」。 以上兩個佛教團體,都是印度佛教的最大的團體、印度佛教徒的引導者,曾經透過非政府組織,幫助許多窮人。但是在這兩個佛教團中的信眾們,都屬於印度第四種姓的人,為何未進入其他族姓的人呢?又如何讓其他的人來學佛呢? 碩果僅存的印度傳統佛教 另外,還有個佛教團體「傳統的佛教徒」,他們的祖先從傳統以來,就信仰佛教及修行。人一旦出生在世,自然就屬於佛弟子,使用傳統的方式來修行,及做宗教的活動,他們保護了印度最早期佛教的習俗。屬於這個團體的佛教徒,都住在印度的東北地區,種族包括有 Chakkama、Barua 或Shyam。因為這個團體的人數比較少,所以佛教徒還是無法影響到印度其他種族的人民,在這團體內的人,都屬於他們自己同區域、同種族社會的人。 外來佛教 除了以上所提出的佛教團體之外,印度還有少數海外來的佛教團體,熱情地在印度弘法,如日本佛教建了世界和平塔,越南、泰國、韓國、緬甸、孟加拉、尼泊爾、台灣,甚至在印度出生的華僑,都在印度的各佛教聖地建立佛寺,並建立學校教育貧窮人的小朋友們,設立育幼院、及提供醫藥等設施,如台灣佛光山星雲大師亦在菩提伽耶成立印度佛學院,藏傳佛教的偉大老師達賴喇嘛,以及其它藏傳佛教學派,也成立了佛學院,培育佛教的人才,以在印度弘揚及復興佛教。 結論 我們看到了,在印度的各個佛教團體,無論由印度佛教徒成立,或由海外的佛教徒創立,都無法超越印度社會的四種姓階級制度。就印度人口來看,印度佛教徒的人數比例,還是非常少的,這樣的印度現象產生,源自於以下諸多的問題: ——為何其他種姓的人民,未加入僧團? ——在僧團中,有那些缺點及障礙,使得其他種族,無法進入佛教團體修行?他們使用的方法上有麼問題? ——或者,有那些方式及活動,在弘法中,可以引起和能影響第四種姓以外的人進入佛教修行? ——在印度,高級種姓的是否知道佛教?印度佛教的這些團體,給予印度社會怎麼樣的影響,讓高級種姓的人民不加入僧團? ——如何把印度的佛教團體及一般人民結合起來? ——最後,目前所有在印度的佛教團體,是否能將佛教的傳統帶回印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