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期

2007/10
發行

回目錄

INEB2007全球大會來賓訪談紀要

INEB2007全球大會新聞組

【編按】

本文係由德涵法師、李玉芬、李怡婷、小佩、陳悅萱等新聞組工作同仁,於會議期間訪問諸與會來賓,詢問其參與本次INEB2007全球大會的感想、印象最深刻的議程,以及對於大會主辦單位的意見,以下為訪問紀要。

Dhammachari  Lokamitra 世友(印度龍城龍樹學院院長,TBMSG創辦人

我只能說相當成功的研討會,這是可以讓世界各地佛教徒互相交流的機會。可以讓不同國家的佛教徒有機會認識其他國家的教派。但研討會的行程太緊湊了!若以後還有辦類似的活動,建議協會能夠在緊湊的會議中穿插一些較輕鬆的行程,如認識弘誓學院四週的人文故土會更好!讓大家可以很輕鬆認識在地的文化與生活。另外,與會人員是不同國籍的人,建議可以在食物上說明,讓用餐的人在欣賞美食之外,可以更了解他們所吃的是什麼。

我非常推崇昭慧法師,她將入世佛法落實在生活中並成功地融合在社會生活之中。

David Rrid 魏明智(國際入世佛教協會前任秘書長,曾在泰國師事蕭素樂

活動將不同國籍的成員結合在一起學習,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但此次研討會最大障礙就是語言上的溝通,因為不知要如何才能更有效地交流當地佛教徒的思想,覺得這次沒有真正去了解台灣佛教徒真正的想法。另外,舉辦的機構應該考量對研討會來說什麼才是最重要的,與舉辦機構的溝通、效率上還是有距離的。

昭慧法師與蕭素樂很相似,他們有一樣的理論和主張。台灣佛教逐漸打破對人們過世的強調,更關懷人們真正所須要的心靈層次。當然佛法的真諦是永恆不變的,不同文化就產生不同的形式,以適應不同眾生的需求。

Jonathan Watts(國際入世佛教協會執行委員)

對這次會議的硬體環境感到滿意!特別是休閒的樹區搖椅,可以讓各國人士共聚討論,是很不錯的空間,但會議與休息的空間仍不夠用。建議是否可以六人一間。

此次最後會議討論所做的發表太過於單調乏味,單方面的評論講說,無法使大家真正參與討論,以致一連好幾個鐘頭的說教是不切實際。台灣的問題發表分享固然很好,但需要有台上台下互動的考量,不然聽眾是逐漸凋零如落眠的花朵一般,讓大眾離席,我覺得最後一場會議是敗筆,我們想要的是人脈網絡形式的交流與討論,這樣才可以從對方身上學習。用對的方法才是成功的會議行程,才不會落於形式,另外在行程的安排上,還是很緊迫。

個人對昭慧法師感到佩服,在男性主宰的社會,她能努力對抗社會上不公平的強權意識,這也是不簡單的事。例如在日本社會,如果主張女人可以繼承僧侶的寺廟財產,這可是會令人感到驚訝的事。

Lapapan Supamanta(國際入世佛教協會秘書長)

我對這次會議最感到深刻的是台灣人的熱情!讓外賓感到很溫情。這次會議的結合,促成國際佛法文化交流,是很可貴的經驗,因為不同人的精神以及社會層面的工作的串連,可以結交朋友及不同的社會資源。當然經過交流可以讓內心提昇,更能推行於社會每一個角落。但對於會議活動應要先把計劃事先設定好,這樣才不致於有混亂的局面,還有應要有彈性化的處理,如飛機的時班若能事先確定會更加周到,又如飛機遲延,應該為外賓多加安排及查看,個人對行程的安排上感覺很緊迫。

身為女性的昭慧法師很不容易,所倡導人權與動物權保護是值得讓人學習的。

Hans van Willensward(國名快樂總值(GNH)國際基金會的澳洲代表人)

這次的到訪是以個人的名義,我帶了我太太一同來造訪。總體而言,我覺得弘誓學院的環境感覺不錯,很寧靜、很舒服。不過,你知道對西方人而言,一個很注重隱私的民族,一生當中很少會有睡大通舖的經驗。不過,我還蠻喜歡睡大通舖的。

這兩天的到訪,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開幕典禮。一位位比丘尼很莊嚴的走出來,以及莊嚴的誦經聲,讓我覺得心裡很平靜。

我覺得昭慧法師很熱心地從事社會工作以及佛教推廣,我對她的精神很敬佩。當然她的熱情是大家都可以感受得到的。我非常贊成她推廣人間佛教,相信這是她的理想,我覺得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果祥法師(法鼓山代表)

這個活動是游祥洲教授邀請我來,代表法鼓山道場,我所參與的小組討論,主題是有關於消費主義,從談話中我覺得大家在這個問題上都很用心,尤其有一位來自泰國的女眾成員,談到他們在泰國所推廣的永續農業,而聯合國也很重視這個問題。確實這個問題很重要,很多人認為有機農耕會讓很多人沒有菜吃,其實這正好是相反的,能在此時提出這個議題,我覺得蠻好的。目前是資本主義時代,如何扭轉人類對物質的貪婪,以及面對地球破壞的生態問題,這是相當嚴肅的課題。然佛教徒在此能做些什麼,而起什麼作用?這是値得大家思考的問題,不是那麼簡單的議題。本次大會的成員,在各地都是具有影響力的人,希望透過這次討論會議,可以將這些理念及共識帶到世界各地,我覺得是很有意義的。

討論中另一個有趣的議題,就是有關日本佛教對於佛教喪禮有高昂費用,而相比於台灣佛教的喪禮大力提倡推廣助唸,與日本佛教是有所差異的。

吳寬(淡江大學教授)

這次來參加的成員大都是佛教徒,整體上討論的氣氛很融洽,場地也很精緻,活動的範圍,令人很自在。在參與的討論裡,我對於綠度母基金會的印象很深刻,

創辦人是一位英國的女醫生自願到尼泊爾地區,為當地婦女的健康奉獻,一方面治療她們,一方面還要教育她們醫療常識,在沒有資源的狀況下,還要回到英國籌措經費,畢生的投入令我很佩服、很感動!

在會議過程方面,我覺得如果討論的場地能再寬敞一些,可能更好;至於其他各方面,我覺得都很好,很感謝主辦單位的用心。我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會議,讓我覺得台灣在入世佛教方面,應該還有很大的空間,譬如很多居士,認為自己只要固定在某一個道場投入,可是如果從一個宏觀的角度來看,還是可以走出去,化小愛為大愛,所以可以多方面去思考台灣佛教的走向。例如從這位英國的女醫生的身上可以發現,她沒有侷限在英國行醫,而遠至資源最貧乏的尼泊爾,幫助當地的婦女,真的是尋聲救苦!

Ven. Sumanalankar(國際入世佛教協會執行委員)

我是INEB 很久的會員,但這是我第一次來到台灣,我很喜歡這個會場的環境,我覺得在這個環境裡蠻舒服的,也學到很多東西。INEB過去在泰國、印度、韓國開過很多次,但這是第一次在台灣。我對這個環境的印象很深刻,因為雖然環境很小,但是整個的運作讓人感到很舒暢,似乎跟INEB的理念很符合。

我其實並不了解台灣的佛教,但是聽了下午的報告,對台灣佛教的發展,了解比較多,相較於日本或韓國的佛教,我覺得台灣的出家眾不像日本的僧侶,可以結婚有家庭,好像和一般人一樣,或許在這方面與孟加拉比較相似,棄絕家庭,我覺得這是基本的。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什麼?這個問題有點難以回答,不過本次會議中有許多的小組討論,那種跟各國成員一起討論的感覺蠻好的,例如昨日有一場,討論人生在物質的世界中追求,例如佛陀,雖然生於皇宮,享受榮華富貴的家庭生活,但最後依然捨棄了這些,回歸到自然,所以未來的生活,應該是一個自然的生活,一個人想要超越成道的話,應該暫時離開物質的世界,到自然中尋求超越。

王慧姬

藉由這次活動,我對於在地的工作,不同的國家所做的佛教方面的工作,有一個簡單的了解,甚至於對某些國家的文化、風俗民情,在交流的過程裡,可以得到第一手的看法是很棒的事。印象最深刻的是昭慧法師的那場演講,我覺得她講得很重要的是,為什麼當別人在批評她或批評佛教時,她能夠從佛法的觀點反駁回去,因為她知道佛法的根本原理與精神,所以不會背離這個根本的精神,她從這裡出發,談到持戒、再談到護生,再講到人間佛教,事實上是一貫的,我覺得非常好,我也非常佩服昭慧法師。此外,我也參加了一場有關超越宗教的消費主義,我覺得還不錯,只是有時候主題會變得有些分散。 

李玉珍(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本次大會同步傳譯)

能在這次會議中,與來自這麼多國家的人士,共同分享工作上的經驗,是一個很好的經驗。畢竟自己的奮鬥或掙扎,總是比較辛苦一點,當知道也有這麼一群朋友,在做同樣的事情,是很大的鼓勵,最起碼能夠覺得自己的存在是有價值的。

本次大會在台灣佛教弘誓學院舉辦,除了視野的開拓,我還見到遠自高雄來表演的東方天籟合唱團,對外國朋友來講,這種社區支援力量的龐大,是一個很新穎的經驗。因為INEB的成員,許多是以外國人的身分,到異地去奮鬥的,看到我們這麼樣的合作交融,應該很感動。

對於這個會議,我還有兩點期許。如果還有機會,我建議以小組的方式,讓台灣的參與者,能與國外的參與者有更多的互動。台灣方面的人員,這次大多忙於招呼國外的朋友,但是若能與他們互相認識、交換經驗,應該是比較重要的事情。另外,我希望會議結束後,還能保持更多的交流,既然知道各個團體專長的議題以及工作經驗,那麼將來持續的聯絡是必要的。

最後我也要感謝主辦單位的精心籌劃與熱誠招待,讓大會這麼圓滿、成功。

張玉玲(台灣大學外文系副教授,本次大會同步傳譯)

非常感恩能有這個機緣參與本次大會,由於我個人在國際佛教的參與方面,是投入於國際佛教婦女運動,為了籌劃明年(2008)在蒙古舉辦的國際佛教婦女會議,這幾個月來一直奔走各地,以我個人辦會的經驗,深知舉辦這樣的國際會議的辛苦,除了龍天護法的護持,還必須投入很大的心力,所以當游老師告訴我時,我就義不容辭的來到。對於此次大會能在佛教弘誓學院舉辦,其間曲折迂迴的因緣,也略有所知,因此感謝昭慧法師與性廣法師的承擔,特別是在此閉幕前的時刻,真是深深感到因緣之不可思議,才能讓大會如此的圓滿成功。

我本身的工作在於國際學生交流方面,最近非常忙碌,因此無法深入本次籌備工作,只能於會議期間前來,並邀請李玉珍老師相助,整個會議下來,我只能說,佛法功德的不可思議,讓我非常法喜。雖然從表面上來看,過程非常匆促,彼此做事的習慣也未必相同,而且在行程及議程都一再變更下,更充滿了不確定性,這些都不免造成工作人員的憂慮,而昭慧法師都一一設法解決,其忍力與耐心,實非任何人所能及,讓我們極為讚歎。

從某個角度來說,辦這樣的會議,其實也是一種修行,因為要如何去照顧這些來自世界各地大德們不同的需要?如何跟他們分享台灣佛教的經驗?以及學習他們的經驗?其中過程是非常艱辛的,但是也因此才能激發出個人能力的極限,讓大家在會議過後法喜充滿。在會議進行中,我也發現試煉的過程裡並不孤單,當需要什麼協助時,就會有人自動來補位,而這樣的狀況,是不可思議的不斷在發生,所以雖然我的貢獻有限,但因為來自佛法的信心,我也不特別擔心。一個法會能夠圓滿成功,不只單是人力可以成就的,我相信一定有許多的龍天護法會來護持,當然努力很重要,而需要改進之處也一定有,反正這是一個不完美的世界,每次我們也都要面臨不同的挑戰,這才是能用上佛法的時刻,這是我比較個人化的心得分享。

另外也希望明年七月蒙古舉行的國際佛教婦女會議,大家能參與,畢竟台灣需要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