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期

2007/04
發行

回目錄

宗教在生死教育與臨終關懷所扮演的角色

——於研討會上回應趙可式教授臨終關懷論文

釋昭慧

趙可式博士大作〈從耶穌會士的典範看生死教育與臨終關懷〉,先從張志宏、鄭聖沖、朱勵德三位可敬的耶穌會神父慈愛攝眾與面對生死的典範作為引子,然後介紹19701990年代臨終關懷的各家定義與內容。

臨終關懷的重要性,在於克服人面對死亡的痛苦與恐懼感;由是本論文中再分析一般人恐懼死亡的五大原因,進而討論:除了給予病患臨終關懷以驅除面對死亡的痛苦與恐懼之外,平日應將「生死教育」視為「人格教育」的重要部分。就在此一部分,本論文帶出了宗教教育的意義。

誠如作者所說:生死的奧秘及死後世界的情境,應是屬於宗教領域的課題。「正信宗教」常歷經數千年的考驗,有經典可循,經無數學者的研究詮釋後流傳下來。對死亡常有一套「已知」的信念,使得接受此一信念的人,可以消除未知的恐懼。

  基督宗教與佛教,雖在教義上有很大的歧出,但在生死教育方面,都提供了人們「面對死亡」極大的心靈安慰,讓人從「未知」的惶恐而轉為「已知」的泰然,讓人從「放下」而「自在」,從生命凋零的危機獲得生命新出的轉機。

  由於基督宗教是神恩論,佛教是業報論,所以下一期的新生命,在基督徒而言,祈願的是天主恩召,永生天國;就佛教徒而言,縱使凡夫的我們,無法證得徹底的解脫,但總希望新生命能擁有光明與福樂,遠離陰暗與痛苦。其要領即是:在無始以來的無邊善惡業力之中,引發善業力成熟,好能獲得喜樂的果報;相對的,也就得避免惡業力成熟,好能避開苦痛的果報。如何可以引發善業成熟?這就有待平日的生死教育與臨終的宗教關懷。

  依佛法的解釋,生命主要來自於兩股力量:愛力與業力,它們相當於哲學上所說的動力因與質料因。原來,愛力就是眾生本能的自我愛,它渴望生存,所以發展出強烈的自體愛(愛著自己的身體)與境界愛(愛著一切使生命獲得快樂的境界),並且恆時以「後有愛」(渴盼往後的存有能持續下去),讓生命在一期結束之後,立刻尋求下一期生命的物質基礎,俾能達到生命存續之目的。這就是生命存續的「動力因」。

  「愛」於第一序決定了「必然要生」,「業」則在第二序決定著「生的型態」。生命一期之存活,是屬天、人、餓鬼、畜生、地獄之何趣?是在福樂抑或痛苦狀態?是美是醜?是聰慧抑或愚笨?這一切,決定於該一眾生過去的所做所為。由於無始劫來善惡諸業無量無邊,不可能通通同時受報,所以,哪一業系先成熟,就承受哪一業系的果報。成熟與否,又端看個人在生的重大善惡業傾向、善惡習性之養成與臨終念頭之善惡而決定。顯然,業決定了生命存活的品質,是為生命存續之「質料因」。

  

凡因緣而生者必趨於滅,所以「有生無不死」,死是一期生命暫告段落的正常過程。面對死亡,不必恐懼,因為愛力與業力會立刻帶出下一期的新生。反而是以正面情緒面對死亡,比較有助於生起臨終的正念,以此帶起善業業系之成熟,俾下一期之新生命,有良好之生存形態與生活品質。

簡而言之,佛法對生命的啟示是:

一、生命是要為自己負責任的。如果期待自己的生命獲取幸福與快樂,那麼,相對地日常就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平日要多多知悉善惡業果的原理,好讓自己能夠調理情意。善業力強大時,下一期生命自然不易退墮惡處。

二、「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以免養成負面的習性,在臨終業相現前而心志惛瞶之時,依於負面習性制約反應地生起惡念。是故平日要將行善去惡培養成良好的道德慣性,因為善良的道德慣性,會在關鍵時刻發揮「臨門一腳」的功用,讓亡者在瀕死時刻以善習與境界相應;而且它也會形成往後生命的人格特質,依其性格而決定命運的良窳。

三、臨終的時候,倘有善業與善習,自不難依光明的正念而勾牽善業;倘無特殊強大之善業與善習,那麼,臨終時的正念相續,就是下期生命福樂歸趨的最大保證。質是之故,佛教徒依自修持力以繫念正法與佛陀,或是他人從旁說法或助念,都是往生善趣或淨土的助益之力。說法的內容,可側重於請亡者憶持生平歸依三寶、布施、持戒的功德,好能由此憶念之力而生起光明喜樂的覺受;此光明喜樂之境相,其相應處自是充滿福樂的人間天上或佛國淨土。所以它會優先勾牽與其相應的善業成熟,而往生善趣、淨趣。

依此佛教心理學上「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普遍原理,任何宗教對臨終者的祝願,如果臨終之人能夠信服,都可以達成降低痛苦與恐懼,增加喜樂與光明的效果,而讓亡者因喜樂之清淨念力,達到上生善趣的效果。

——回應於九十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紀念耶穌會來台50週年」國際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