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躍然活在當前

——側寫林義雄先生

釋昭慧

一月十五日,感冒未癒的林義雄先生頂著風雨苦寒,與諸核四公投志工,前往國民黨中央黨部,為核四公投、立委減半等「誠信立國」之訴求,參與「禁食一二○」活動,絕食靜坐二十四小時。在此之前,一月十三日,筆者也以核四公投志工的身份,絕食靜坐了一整天。

議題可貴,過程亦然

靜坐一整天已非易事,吾人的心平日習慣動盪,剛一靜坐,不是過於高亢(佛經名為掉舉),就是過於低沉(因此會有昏沉現象)。初學靜坐時,往往因心緒紛飛,無法安止,腿子又疼痛無比,而讓人感覺痛苦難忍,更何況還加上一整天的空腹呢!這對每一位參與者而言,都是嚴格的生命錘鍊。

筆者長期投身社運,參與過各種形式的群眾運動。此中,遊行、演講、高喊口號,最能帶動群眾高亢的情緒,也因此被用得最為頻繁。但作為一個必須情緒平穩、張揚理性的修道人而言,置身其間總有極大的不適應感,有些時候還甚至會感覺靦腆。

唯獨義雄先生所設計的活動——靜默苦行,靜默端坐,從頭到尾沒有激情,沒有喧嚷;遇事沉著而彬彬有禮的志工們,則隨時護衛著參與者的人身安全,並維持著隊伍行止之間的井然秩序——這種「非武力抗爭」的形式,讓筆者最感投契。有時參與這些活動,反而讓冗務纏身而案牘勞形的筆者,得以暫時放下萬緣,專注地在行止之間觀照身心。所以,每回參與核四公投促進會的苦行或靜坐活動,內心都對義雄先生以及志工朋友提供給筆者這樣良好的「修行」機會,充滿著感恩之情。

台灣社會當然都知道,義雄先生是「核四公投」運動的靈魂人物。結合著環保與民主的雙重信念,他創造了「核四公投」這樣的社運議題。但這不祇是一樁「議題」,更重要的是,他默默主導著一個「公民自覺(自決)運動」。運動的過程不再祇是為了達成目的,即連「過程」本身,也都充滿著公民自覺(自決)的教育意義。

締造新的台灣文化

他感召著一群人,捨除亢奮的吶喊、激情的動作,而與他一同餐風宿露以苦行、靜坐。就在這樣「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過程中,「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培養出了「由自覺而自決」的堪能性。

筆者認為,未來台灣的社運史上,不但義雄先生所主導的社運「議題」,必將入於青冊,即連他所設計的社運「形式」,都值得鄭重地記載下來。義雄先生是「開風氣之先」的人,他在締造著一種新的台灣文化,透過運動的議題與形式,讓參與者不祇是共同樹立一個願景,共同朝向一個目標,而且就在每一個富有意義的過程之中,錘練出了堅毅卻又兼具柔軟、理性卻又兼具仁慈、互助合作卻又兼具自由心靈、平等互動而又兼顧秩序與禮儀的國民品格。

他當然知道群眾可能會犯錯,但他不像許多以「政治菁英」自詡的人一般,譏嘲公民自決為「民粹主義」,將政治定位為一群被揀選的少數人方能從事的「專業」。因為他更清楚一點:「一群被揀選的少數人」更容易因共同利益的考量,而犯下背叛人民的嚴重錯誤。全民直接民主落實到操作層面,當然有其困難,代議式的間接民主勢不可廢,那麼,公民自決,就成了「一群被揀選的少數人」犯下嚴重錯誤之時,必不可少的救濟手段。

也因此,他選擇了「人跡較少」的一條路,那就是讓全民由「自覺」而「自決」的啟蒙之路。即使公民自決仍有可能犯下錯誤,他依然反對因噎廢食,將命運託付給任何一種形式的「救世主」。他讓人們在自覺教育的過程中,培養出正確判斷的信心與能力,好減少「公民自決」的錯誤機率。這宛如佛陀的覺性教育,提醒人們「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強調人人都可透過正確的訓練途逕(八種「正道」)而「證覺」。

打破「救世主」的迷思

由自覺而自決的全民教育,就先從核四公投的志工做起。義雄先生以身作則,以志工之一員自居。他當然知道,假使借力使力,運用自己的社會聲望,將光環集於一身,這將可更迅速地達到效果;但這樣便宜行事,卻會把他自己推向另類「救世主」的寶座,這會妨礙「由自覺而自決」的教育進程。因此他防微杜漸,拒絕成為鎂光燈的焦點。只有輪到他當值星官的那一天,才依值星官之職權發言,平日即使麥克風堵到嘴邊,他還是拒不發言。

記者報導核四公投新聞之時,見到這種情況,總是下個註腳說,義雄先生非常「低調」,言下之意,好像他有什麼顧忌,所以不方便說話似的!其實,接近他的人都知道,他一向既無「高調」也無「低調」,他只是個真誠的「如實語者」。他的言論固然字字真切,他的緘默,同樣也是「呈現真實」的無言之教。他以身作則,遵守制度,「做什麼就像什麼」,不是召集人或發言人,就決不喧賓奪主。不因人民對他愛戴,社會對他敬重,而就順水推舟地被定格為「救世主」。所以,其緘默的可貴處在於民主風範,而不在於「低調」。

如實語的真情供養

他對任何人說話,都情真意摯。但如果「情」與「真」不可得兼,他會斷然選取「真實」。有一回在宜蘭舉行核四公投苦行,在羅東運動公園休息並分享心得時,一位參與苦行的青年學生發表感言,盛讚「林前主席」(指他是民進黨前任黨主席)的人格偉大,不料義雄先生回應他時,竟然率直告知:「剛才你有一個非常錯誤的示範:你叫我『林前主席』。我們這個社會很奇怪,一大堆『前』,前總統、前院長、前部長什麼的。下台就下台了,哪有什麼『前』不『前』的?」

這就是重視「諸法實相」的義雄先生,筆者不止一次發現,任何人對他的揄揚之詞,他都不會卡在「情面」上而默然接受,一定會將那些「不如實」的部分,率直地加以糾正。你可以說他「不近人情」,但筆者更覺得:這就是他對眾生的真情所在,他將如實的觀照,化約為智慧的直言,作為對人們的真情供養。

怨親平等的菩薩情懷

慈悲、希望、愛,這是義雄先生創辦慈林文教基金會的一貫宗旨,而這也是他對任何人、任何政黨與任何族群的一致表現。有一回參加反核遊行,走到半途,遠遠看到前面地上攤著一大幅國民黨黨旗,寬及整個路面,準備讓遊行群眾踩踏而過。筆者看了正在為難,因為筆者一向堅持,不在言行舉止間,讓任何人或任何族群有受到羞辱的感覺。這時,走在一旁的義雄先生也開口了。他率直地要求主辦單位撤掉這面黨旗。過沒多久,傳話的人回來告知:現在已來不及作業了。他聞後神情頗為凝重,走近之時,他斷然從旁邊繞過,絕不踩踏在旗面上。筆者因此如釋重負,尾隨其後而從旁繞過。

本次為了公投議題,義雄先生兩度面見國民黨主席連戰先生,連先生呼他為「老朋友」,他也立刻真誠回報以「老朋友」的情誼,在第二次會面談論公投事宜之時,順便把小孫子的照片也拿去給連先生看。

多少家破人亡的政治受難者,只要講到「國民黨」三個字,就忍不住咬牙切齒。而義雄先生曾經承受過國民黨政權酷烈的身心摧殘,三代骨肉至親的血海深冤,更是讓他刻骨銘心,然而他卻斷然拒絕踩踏國民黨旗,並回報連先生以「老朋友」之真情,這兩個細膩動作的背後,透出的是何等寬厚與仁慈的情懷!

慈林台北會館客廳牆面掛著一幅《大方廣佛華嚴經》「迴向品」的經句,書法勁拔有力:「我應如日普照一切,不求恩報,眾生有惡悉能容受,終不以此而捨誓願,不以一眾生惡故捨一切眾生,但勤修習善根迴向,普令眾生皆得安樂。」

義雄先生讓經典中的菩薩摩訶薩,躍然活在當前。他的「非武力抗爭」,止於理念之爭,「非武力」已預設了「護念生命」的前提,其抗爭依然是為了「護念生命」。他超越了族群、黨派、性別、階級乃至物種的藩籬,怨親平等地疼惜著每一個生命,每一顆心靈。他不但以「由自覺而自決」的言教,更以「慈悲、希望、愛」的身教,讓我們見證了菩薩道的真實不虛。

九三、一、十九凌晨,于尊悔樓

——刊於九十三年一月二十一日《自由時報》「自由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