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本土宗教研究導論——少壯派觀點》

編者:張珣、江燦騰

大陸版序言

一、出版緣起

本書是在新(21)世紀第一年的夏季,由張珣博士和江燦騰博士兩位編者出面邀稿和編輯,將研究當代台灣本土宗教各領域的少壯派學者所撰寫的學術史回顧論述加以匯整,而由以出版台灣本土研究聞名於世的南天書局隆重出版。出版當時,兩位編者為本書所寫的推薦文,即有如下的兩段扼要敘述:

一、「本書是台灣地區少壯派的宗教學者,關於當代台灣本土宗教研究經驗的精華彙編,其內容的涵蓋面極為廣泛和多元,可以說將台灣地區現有主要宗教的研究狀況,都深入地說明和導覽在內了」。

二、「針對青年學子和廣大社會人士的閱讀需要,本書力求文字明白曉暢,方法清楚易懂,但仍高度維持所需的專業水準和每一位作者各自特有的研究風格,所以既能十分貼近讀者的當下感受,又能充分滿足其求知慾之所需」。

也因此,本書自出版以來,不但在台灣地區的同道學界間深受好評和備受鼓勵,縱在國際漢學界研究台灣宗教的同道中,亦頗有嘉美或高度肯定者。於是我們兩位編者,在感受此一來自學界同道的高度熱情鼓舞之餘,又於2003年夏季,繼續編出,另一本《研究典範的追尋:台灣本土宗教研究的新視野和新思維》的集體作品,同樣由南天書局出版。其目的是在彌補本書編輯時,有部分主題研究如:台灣原住民宗教的研究、教派宗教的批評與反思、同性戀與宗教的糾葛、生態維護與宗教思維、新佛教改革運動與國際女性的關聯、台灣民間信仰的國際對話與新視野等,而其中有關文化媽祖的新研究轉向和後祭祀圈的新批判觀念之提出,尤其是編者之一的張珣博士所特別關注的。

所以本書《當代台灣本土宗教研究導論——少壯派的觀點》和新出的《研究典範的追尋:台灣本土宗教研究的新視野和新思維》一書,是少壯派學者自成詮釋系統的集體研究論述,因而兩者在內容上是可以互補的。並且,我們深信:當代台灣宗教研究的學術精華,亦大多被搜羅在內了。只是,由於後者涉及版權的種種問題,此次能在大陸地區順利出版的,唯有本書而已。

為了能彌補此一出版上的缺陷,所以在大陸版的內容上我們特別取下了一篇王俊中先生有關藏傳在台灣的研究論文,再另外補上編者之一的張珣博士,針對台灣流行的「祭祀圈」理論模型精彩反省的摘錄文章,期使大陸學界對兩岸最紅的神明媽祖,也有一篇來自台灣當代學者的新觀點可資參考。

二、本土宗教研究在當代台灣的現況解說

台灣傳統的各種本土宗教,除早期原住民各族所特有者之外,幾乎都是在明末清初之際隨閩粵漢人的來臺拓墾而一併傳入的。因此閩粵地區盛行的佛教、道教、民間教派、民間信仰和官廟崇祀等,自然佔了最大的傳播優勢。到了清朝中期以後,由於漢族移民人口的快速增加,「內地化」的程度加深,所以上述這些源自南中國各種傳統信仰,也更加生根與普及,並長期居於臺灣本島宗教的主流地位迄今。

另外,荷據時期荷蘭人帶來基督教,西班牙人在台灣北部傳播天主教,也對臺灣的漢人及原住民的宗教信仰添加了新的精神內涵與文化向度。到了日據時期,同樣有日本神道教與日式佛教之佈教的大舉來臺,長期配合日本官方在臺的殖民統治政策——包括宗教政策在內——此一強勢作為,自然也對當時台灣人民的宗教信仰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再加上1949年後,隨著國民黨政府逃難來台的人士,或帶入、或自創大批民間教派,如一貫道、慈惠堂、皇帝軒轅教、天帝教等等。以及1960年代以後,日本的創價學會、天理教、日蓮教,韓國文鮮明的統一教,以及巴哈伊教,摩門教、西藏密教等種種國外教派,隨著全球化運動紛紛入台傳播,雖一度有官方的把關或取締,聲勢稍挫;然不久因正逢臺灣宣佈解除長達三十八年的軍事戒嚴管制,改採信仰較開放的政策,於是原有的各種地下教會或新興宗教團體,亦在〈人民團體法〉通過後,紛紛向官方正式登記,以取得合法地位——而類似以上這些主客觀大環境的急遽改變,毫無疑問地,也會更加帶來宗教傳播的有利條件,並促成了當代臺灣本土宗教幾乎是空前的蓬勃發展現象。

在此同時,若以宗教學術研究者的觀察來看,上述空前蓬勃的臺灣宗教發展現象,不論從歷史面向作縱時性考察,或從社會科學面向作同時性考察,均會呈現出極為多元、多種類、多中心複雜的宗教樣貌。此即意味著,它所提供給研究者的,其實是一個不可多得珍貴的研究樣本。這當中,所隱含的學術意義是:一方面歷史上不同時期,一波波的台灣移民帶入不同的宗教信仰,另一方面則不同的族群,也帶來並固守各自不同的原有宗教信仰。此因縱使不同時期都有當時的執政者倡導其政策主導的官方宗教,乃至曾不同程度地限制過民間信仰,但是大體上還是讓臺灣本土的民間信仰保有一線生機,不至於完全斲傷其命脈,所以歷經數百年來的臺灣政權鼎革,臺灣以漢民族為主的宗教信仰,迄今其活潑的生命力,依然盛況不衰。[1][1]亦即台灣宗教與政治的關係,雖有局部(與某些宗教或教派)或短暫時期的緊張衝突,但是尚未達到全面開戰的程度。這是值得宗教研究學者慶幸的。

而若針對具體研究素材或資料來說,則台灣地區歷經數次政權的鼎革之後,在各個時期的宗教信仰仍留下有為數不少的文字資料。例如清朝官方檔案,地方方志或採訪冊,文人筆記遊記,碑文或契書都有不少相關的宗教記載。在日據時期,除了官方的宗教調查報告之外,學者私人的調查研究報告,或當時的報紙,雜誌與期刊等,均有不少宗教方面的資料可供參考。[2][2]戰後國民政府在全島性的土地、人口、寺廟、教育、衛生、經濟成長各方面也持續日人之普查政策,而有詳細確實之統計調查。這些統計數字均可提供研究台灣社會經濟發展與民主化變遷過程中宗教所起的作用或關係。也可以說許多學科,政治,經濟,法律、衛生,教育,均可利用已經有的各種一手或二手資料,從事與宗教相關連之研究。所以臺灣本土宗教的研究,前景極為看好,學者不應對此有所忽視。   

三、本書的編輯構想與特色

基於以上的考量,接著擬在此向讀者說明有關「本書的編輯構想與特色」。

首先,就本書的編輯構想來說,當然是由於現有的台灣宗教研究之成果,在先前曾有各學科宗教學者的長期努力耕耘,也已累積了不少的資料與論著。然而美中不足的是,這些稍早的台灣宗教研究者,其實是散佈在各大學的不同學科當中,其專業各異,水準也參差不等。在出版品方面,通常有一些出版社資助學者來辦宗教雜誌或出版相關叢書;至於研究活動方面,則有志同道合的學者組成的同仁團體像著名的「東方宗教討論會」等等,其學養或學術品質也同樣彼此落差極大,很難一概以學者或學術出版品視之。

特別是在解嚴以後,臺灣地區的新興宗教或教派林立,吸引了大批游離於傳統宗教信仰門外的現代人。而彼等的各種宗教行為,又牽涉到法律、經濟、政治層面,使得在認知或從事研究時,倍感其中新問題的頻繁與複雜,遠超過之前的任何時期;同時,一般社會大眾,也對各種宗教知識之需求,日益殷切。但社會上所能提供所需的宗教學術資源,又極為有限。

對於此一現實需求,雖然有「台灣宗教學會」於1999年成立,集合各學科的宗教學者以共謀臺灣宗教學術的拓展,但是總體宗教學術研究水準提升的目標,則依然尚待大家的努力。況且,目前臺灣地區已有公私立大學十一所設有宗教研究所課程,若順此發展下去,可以預期未來臺灣本土的宗教研究,將越形專業化與學術化,每年可能都會有數十篇相關的碩博士論文或出版著作問世。如此一來,本書的編者和作者群,有鑒於在現階段對於大量初學者初期從事宗教研究的入門方法或尋找材料的需要,共同認為可以就目前臺灣地區已經出版的幾篇導論性與綜合性論著加以編輯,以方便學子參考引用。而在挑選相關論文時,其主要的構想,是首先擇取有關台灣本土化的宗教或教派研究論文,加以篩選後,再配合研究視角多元與周延,於是儘量從學科的代表性和整體功能互補的作用性,將各學科(※包括歷史學、社會學、人類學、宗教學),各宗教類別(佛教、道教、民間信仰、民間教派、基督教、天主教),都一一納入,以滿足初學者的各種參考之需。

至於為何又會提出以「少壯派學者觀點」作為編選的主軸呢?其用意有三:其一、在呈現當代臺灣年輕一輩宗教學者的詮釋觀點與既有的心血結晶,以確立臺灣本土宗教研究的主體性和發言權之所在。其次是,當我們以「少壯派學者觀點」為標榜時,即代表我們仍屬成長中或未定型的學習者,尚不足以和現有的學界前輩或大老並稱。[3][3]其三是、本書除了要表達臺灣不同世代宗教學者之間的傳承與創新之外,更期望今後能因而逐漸達成學術研究或詮釋的默契或共識,使學界的彼此合作較過去大有改善,並促進臺灣宗教學術整體水準的實際提升。

此外,在此必須特別強調的是,本書編者在編輯時所秉持的兩個重要態度為:第一,尊重多元的詮釋角度與意見,亦即,尊重原論文作者之專業素養與立場,不做任何評價或摘要,以免犯了坊間常見的用編者之詮釋取代原作者意見之毛病。因此我們讓每位作者自行負責其意見與立場,而不求統一或共調。並歡迎讀者與個別作者討論。[4][4]第二、台灣宗教研究的大架構與體系應該是一個尚未定案,仍待發展與研討的議題。因此我們就目前已經出版的論文中,精選出來的幾篇論文是一個初步編輯,既是成果展現,也是拋磚引玉,希望為學界帶來一個提昇效果,督促學者在做本行專業的個案研究之外,也重視學術史或回顧反省批評性論文之撰寫與構思。

總之,本書所提供的各篇論文,其所共同組成的,並非意在建立一個封閉或自足的解釋體系,反而是在用心呈現出一個尚待發展的圖像。所以在本書中,我們並未窮盡台灣境內現有的各種宗教教派、各種宗教現象或議題。也因為這樣,本書是一本名符其實的「研究導論」。而讀者若有機會,仍可在今後,繼續閱讀我們所編的第二本書《研究典範的追尋:台灣本土宗教研究的新視野和新思維》(南天,2003),則完整的學術面貌,便不難窺見。

2003年冬末編者序於台灣台北



[1]  事實上,不論在日據後期的皇民化運動也好,國民黨早期的改善民俗掃除迷信辦法,或取締一貫道等,都不曾做到斬草除根的絕滅地步。即使解嚴前後,宗教團體的活動力與正當性有所不同。但是並非從無到有的不同。也因此對比起海外華人或中國大陸所經歷的宗教環境變遷來說,目前台灣宗教如此蓬勃,有其長期宗教自主或半自主之歷史背景。

[2]  特別是,在當時,台灣因為日本殖民統治需要,而作了長期連續全面的人口戶籍資料普查,是全世界少有的珍貴人口資料。

[3]  當然,前輩們的辛勤成果並未被忽視,而是在回顧文章內被一一述及。

[4]  我們認為現代學者應該有胸襟接受批評,也尊重批評者各種相同或相異之看法。尤其本書選輯之論文作者多數是年輕一代,在漫長學術道路上更是應該培養接受批評之氣度,善養與人切磋之習慣。而不應該太早有定於一尊或立一家之言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