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佛門禪觀結七共修圓滿落幕

禪修籌備組

第四屆佛門禪觀結七共修,於8月23日至31日,假高雄六龜大行寺舉行,共有82位學員參加,並由見岸法師及融慎法師帶領法印講堂及屏東的居士,擔任外護的工作,而台南妙心寺監院圓祥法師也前來協助大寮典座工作,讓學員們的身心,得到最好的安頓。

大行寺住持傳燈法師,於入堂時為學員開示道:不論聲聞或菩薩,不論大乘八宗的任何一宗,修行的方法都離不開戒定慧三增上學,今日禪七的課程,就是以定學進入佛法,學習制心一處。以此定力,對事理作正確的判斷與抉擇,這是智慧的培養;而每日受持八關齋戒,則是戒學訓練,以正當行為,幫助心的安定。進一步言,因為有了智慧,才能成就正定;也因為有了定力,才能幫助自己行為的正直,所以戒定慧三學是互為因果的。法師並勉勵學員們,修行貴在持之以恆,而且不怕起步晚,要在佛法上有所成就,必須好好用功,培養智慧,希望在七天當中,大家都能得到真實的利益。

傳燈法師這番諄諄教誨,令學員們更堅定了修學的信心。他與監院圓慈法師並以身作則,儘可能於處理寺務之餘暇,入堂禪修。法師謙和而慈悲的風範,讓大家深受感動。

本次參加的學員,來自全省各縣市,有參加過二、三屆的舊學員,也有首次禪修的新生。每日的晨誦及受持八關齋戒,讓學員們沐浴在佛陀的法語中,得到身心的清涼;而且主七性廣法師在這次的共修課程當中,詳盡地指導安般念及界分別觀的方法與知見,學員都能很快地掌握禪修的要領,進入止觀的修習中。在小參時間裡,常見學員踴躍提出個人的問題及用功的情形。在寧靜、寬敞的禪堂中,每個人都能依自己的學習進度,得到很大的受益。

性廣法師於禪七期間,對禪觀原理之開示與禪觀技巧之教授,極其詳細精采。本次禪七,法師傳授了三個禪修所緣的修法:前四天半教授「持息念」——安般念攝心,以修定為開發觀慧的前行。第五天教授「四界分別觀」,從觀照自身「四大」的十二特性中,體察色法剎那生滅的實相,也讓學員體會經論中所說:「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的「觀慧」特性。最後兩天,法師教導「慈心禪」的修法。在晚間的開示中,法師提示次第教授三個禪觀所緣的用意,主要是依於佛陀所說「依定發慧」以至於「定慧等持」的實修原則。循著「四念處」的禪觀次第,從觀自身(的「息」與「四大」)苦,到體念眾生苦而修慈心;這種禪修所緣境的轉換,就是從聲聞生出離心到菩薩發菩提心的轉化。

法師在最後一天的開示中提醒同學,要圓滿成就一期學員的禪修道業,需要投入許多的物力、人力與心力,這是一個需要「龐大資源」才能成就的活動。所以同學不可以禪修的成就傲人,而須心懷感恩,體認一己道業的成就是因護持同學的布施而有,禪修者是眾生恩德的受施人,是社會資源的消耗者。若再反思這七日禪修其間,外面的環境已發生多少變化?眾生是否又增加了苦難呢?遙想當年印度大乘佛教之興起,應與部份僧伽的深刻反省、信眾的實際需要與社會大眾對佛教的殷切期許有關。而仰體佛陀的度生本懷,雖然聲聞佛教有經典、僧伽等的堅固傳統,而終於掀起風潮雲湧,波瀾壯闊的大乘佛教運動。依此,法師勉勵同學,三乘聖賢皆由定慧生,而大乘行人之所以修習止觀功課,最終的目標仍是為了要利益眾生。學員們聞法,宛如醍醐灌頂,咸感法喜充滿。

欣聞:為便利更多無緣參加禪七之讀者,法界出版社將製作成CD,題為「禪觀實修法要——九二年禪七開示」,廣為流通。

這次禪修能夠圓滿,當感謝大行寺常住無私的成就!師父們不僅提供了最佳的場地及物資,護念每一位學員,自己更是常常到禪堂中與學員們一同用功,這種慈悲與精進的精神,令人由衷感佩,也讓每一位參與此次共修的人,不論學員或外護,真正領受到人間菩薩的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