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眾世代揮之不去的夢魘

——佛教正名運動緣起

釋昭慧

424日,聯合晚報出現新聞一則,說是華視即將上映的「至尊紅顏——武媚娘傳奇」連續劇,女星賈靜雯將穿低胸的所謂「尼姑裝」,內容極端下流粗暴,猥褻不堪,對出家女眾之侮辱甚劇。不但如此,該報還出現該女星以尼師打扮穿低胸衣服之大幅劇照。讀後筆者甚為震怒,乃於翌日上午,在立委陳建銘先生陪同下,於立法院中興大樓召開緊急記者會,嚴厲譴責華視將此新聞稿與劇照,提供聯合晚報大幅刊載,並作如下四點要求:

一、對人之稱謂,理應尊重當事人的感受。由於「尼姑」二字之語意極端歧視尼眾,敝人謹代表尼眾鄭重要求:各媒體請務必要以「比丘尼」或「尼師」稱呼出家女眾,而不宜用「尼姑」、「女尼」之類字眼侮慢尼師。尼眾所住之佛寺稱「尼寺」即可,不宜稱作「尼姑庵」。

二、本人強烈要求華視向全國比丘尼眾道歉,並立即變更電視劇內容,否則將邀集比丘尼眾到場抗議,並要求全國佛教徒拒看華視的所有節目。

三、請各媒體暫勿採用華視所提出之劇照與新聞稿,以免擴大對出家女眾尊嚴之傷害。

四、請聯合晚報體會此一報導對佛教尼眾之尊嚴,所造成的嚴重傷害,並對此作報導上之補救。

是日記者會,我們特別製作了兩大張海報,標著鮮明的幾個大字:「我不叫『尼姑』,我叫『比丘尼』」,「我不叫『女尼』,我叫『比丘尼』」,並張貼於正前方牆上,以利於媒體鏡頭之攝影。電視台除華視本身未到之外,都前來採訪,當日或翌日之中央社、聯合報、中國電子報與ET Today亦作大篇幅之報導,但由於部分主編與記者疏忽,依然出現「尼姑」之類的標題與內容,令人啼笑皆非。

凜於我人的「來勢洶洶」,當日下午,華視立即發佈了回應聲明,雖然表達了對佛教界的善意,但有關新聞內容與劇照的推諉之詞,則完全不足採信,而且聲稱新聞稿並非由華視發佈的。為了求證新聞稿的來源,陳委員助理郭建盟先生與筆者,乃向聯合晚報詢問事實真相。

晚間七時,撰寫新聞稿的記者蔡宜玲小姐致電筆者,表明該一新聞稿確實是她撰寫的,而且她並無惡意,只是覺得好玩,想增加新聞的趣味性。筆者乃婉言告知:此種輕佻寫法與「尼姑」稱謂,對尼眾尊嚴實已構成傷害,並請其向報方反應,看如何作平衡報導,以挽救該報導對佛教的傷害。但聯合晚報並未給予回應,翌日之聯合報依然「尼姑」長「尼姑」短的,令人極其不快。只是SARS風暴成了全國關心的焦點,筆者深知:此時即使追究下去,也不會引起閱聽群眾的注意,無法達到社會教育的效果,於是暫時作罷。

然而對於身為女性的年輕記者,竟用如此物化女性的男性觀點來撰稿,筆者不免有更深刻的失望。在此之前,筆者堅信該新聞稿決非出自女性手筆,一定是某位華視內部的男性在紙上開黃腔,意圖獲得意淫式的滿足,但怎麼也料想不到撰稿人竟是女性!想想看,將男性對女性吃豆腐、佔便宜的性意識作露骨的描寫,即使能吸引到多一些閱報人的注意,但這對同樣身為女性的作者,又有什麼尊嚴可言?還是說,性別尊嚴竟然如此廉價,抵不過一篇新聞稿的一日閱讀率來得重要?

無論如何,華視經此教訓,也已在聲明稿中聲稱,將謹慎處理該部連續劇,絕不敢有任何對佛教之辱慢。筆者相信,他們應該不敢過於造次。這不是他們變得仁慈了,而是他們承受不起「全體佛教徒拒看華視節目」的後果。

其後,筆者的呼籲漸漸受到了重視,五月六日中午,公視記者陳信聰、張秉豐先生蒞院採訪筆者,請教有關僧尼正名運動之原委與意義。本項訪談於晚間七時的新聞報導中播出。筆者分別從字典意義與文化脈絡意義解析:

 一、從字典意義而言,「尼」是梵文的陰性名詞字尾,「姑」是中文對女性長輩的稱呼,兩字加在一起,不但語焉不詳,而且沒有任何宗教性的意義,不符合佛教之正確用語。至於「女尼」二字,則更屬荒唐的媒體新創造語。

 二、從文化脈絡意義而言,由於中國過往的家族中心文化,排斥不奉行婚姻生活的族群,所以往往將僧尼邊緣化,甚至汙名化為情色與暴力的中介者。於是,明顯地在使用「尼姑」二字之時,帶著嚴重歧視的語意。於此可證諸媒體之報導,凡是與情色、暴力、犯罪有關之負面新聞,尼眾一定會被喚以「尼姑」,反之,正面教化人心、救苦救難的新聞,則會喚該尼師為「比丘尼」與「法師」。

三、因此呼籲:爾後媒體與民眾應正確稱呼佛教僧尼為「比丘、比丘尼」,即使是「法師、師父、尼師」的用法,也還是正確的,但千萬不可再呼「和尚、尼姑」。尤其是媒體,往往影響著視聽群眾的認知,更應起帶頭作用,不宜在報導或標題中出現「和尚、尼姑」的字眼。

筆者於訪談中指出:文明社會的人應該尊重自他之人格權,用歧視的名義來稱呼人,是對自己與他人人格之不尊重。而且是否有歧視意涵?這應尊重被稱呼者的感受,而不能任由稱呼者以「自覺沒有歧視」為藉口,而就不理會「佛教正名運動」的要求。

五月十日,中華佛教比丘尼協進會副會長蓮懺法師告知:在電視節目中發現,有名為「得意的一天」之廣告,於推廣葵花油等產品時,竟有詞令聲稱「沒油沒鹹,和尚尼姑吃了嘛會嫌」。

筆者乃上網查詢「得意的一天」產品之公司資料,發現這是出產有名的桂格奶粉、桂格燕麥片的佳格食品公司,乃於12日尋求中國佛教會、中華佛寺協會與中華佛教比丘尼協進會之共同支持。中佛會(14日)、佛寺協會(12日)與比丘尼會(19日)乃分別發函致佳格食品公司表示:

「和尚尼姑」是對佛教出家眾的歧視用語,正確名詞應為「比丘、比丘尼」。貴公司之廣告詞已嚴重使佛教徒產生不快,故請自即日起停播上項廣告,否則將視同對佛教僧尼之惡意歧視,並發動全體佛教徒拒絕採買及使用貴公司之所有產品,包括桂格奶粉、嬰兒麥粉、燕麥片、三合一麥片、得意的一天葵花油、橄攬油、曼陀珠及漢補天地—蜜人參、養氣人參、及靈芝液等。

交涉結果,該公司分別回函上述教會,為該支受爭議之廣告對佛教徒所造成之困擾而誠懇致歉,並表示:獲悉之後,13日當天下午即已通知各電視台,在最短時間停播該廣告。受限於內部作業時間之故,部分電視台無法立即當天抽換原排定之廣告檔次,偶有零星檔次之露出,望請眾佛教徒見諒。佛寺協會則於13日獲電告知:無線電視從即日起立刻停播該支廣告,有線衛視則因準備不及,最晚將於週五以後完全停播。

略述兩項「佛教正名運動」的近事,與諸讀者分享心得如下:

千餘年來,社會強加一個不正確且不友善的名稱給比丘尼,比丘尼竟然毫無反抗餘地,默默地接受了下來。卒至積漸成是,不但「尼姑」出現了,「女尼」出現了,連嚴重藐視尼眾的「姑子」字眼都出現了。「姑子」,成了中國北方廣大民眾對尼師的慣用語。這是佛教徒的「忍辱波羅蜜」,還是不敢嚴詞拒絕這些不雅稱呼的駝鳥心態使然?筆者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此一名稱成了尼眾世世代代揮之不去的夢魘。尼眾宛若烙印的牲畜,歧視就恰恰鑲嵌在她們的名字上,終其一生都如影隨形。

筆者為了改革此一用語,已花了十五年的時間,至今猶未間斷。只要一聞此名,無論對方是惡意還是無知,都立刻正色糾正之。只要一知道媒體用「尼姑」或「女尼」之名,也立刻致電或去函,要求立予更正。如此長期努力下來,已有部分媒體較為謹慎,較常使用「比丘尼」來稱呼尼眾了。

爭奈主編與記者總是新人輩出,漸漸又會擺盪回到原點,習稱「尼姑」與「女尼」。筆者甚至親聞一位大眾傳播系的同事告知:他過去在某無線電視新聞部工作時,內部為僧尼名稱曾作過討論,結論竟然是:「就稱『尼姑』即可,這個詞彙,觀眾比較熟悉。」然而,即使是二十年前,廣大台灣人民也不熟悉何謂「原住民」,但如今還不是改口了呢?媒體若只顧視聽群眾的「熟悉」而一意媚俗,倘視聽群眾所「熟悉」之字眼有誤,或是有害於他人,媒體傳播的力量,勢將加重且加深其惡害。所以,媒體不但不應將就這種錯誤的「熟悉」,反而應該針對它來加以強力導正。

SARS疫情平靜一些以後,筆者想敦請中國佛教會、中華佛寺協會與中華佛教比丘尼協進會聯合召開記者會,並發函給所有媒體主管,嚴正要求將僧尼正名為「比丘、比丘尼」,不得再用「和尚、尼姑」的歧視稱謂。如有置之不理而依然故我的情事,佛教界應展開具體的回應行動,例如:呼籲全國佛教徒拒看、拒聽該媒體之所有節目,拒訂該份報章雜誌。

權利不會從天而降,一定須要我人努力爭取而得。台灣的原住民幾經努力,終於擺脫了「蕃仔」的汙名,這是原民運動的一項重大成果。佛教徒在台人口佔八百萬左右,遠非原住民之人口所能並比。原住民既然做得到,筆者就不信佛弟子辦不到。佛教正名運動的「革命尚未成功」,佛子仍須努力!

九二、六、二 于尊悔樓

——刊於九十二年六月四∼五日《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