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採訪報導

 

編  按:感謝採訪小組的義工大德們精心規劃本篇報導,其內容分為兩個主題:一、論文發表人專訪,二、與會來賓迴響。第一個主題是部份研討會論文的延伸討論,其發言內容饒富意義,然而為了讓與會來賓有發言的機會與節省篇幅,在此只節錄第二項之部份內容。本篇報導之全文,將登錄於「弘誓網站」中,有興趣進一步閱讀的讀者,敬請自行上網瀏覽。

因為採訪成員大部分是第一次充當小記者,在經驗、實務與時間上的掌握,皆有所不足,而且亦不免錯失許多寶貴機會,與遺珠之憾。在此,我們感謝受訪來賓於會議期間撥空接受採訪,呈現多元面向的觀點,共同激盪出豐富的思考空間。

採訪小組:溫彬僖、黃顯湞、黃豐村、洪明振、蔡衛倫、許玉頭、李麗梅、王美月、李瑩、王琇環、李玟慧、林育嬿、伍麗滿、呂姝貞

與會來賓迴響

為方便受訪者,採訪小組預擬了訪問的參考內容如下:

一、參加本屆研討會的動機

請問您為何想要參加此次研討會?

二、對舉辦本屆研討會各場次的看法

(一)新書發表:

請問您對昭慧法師所發表之新書內容,有關佛教的規範倫理,有何看法?

(二)論文研討之二大單元:

1. 博大精深的印順學

請問您覺得「印順學」對佛教有什麼影響?

2. 當代佛教走入人間

1)您所認識印順導師的人間佛教思想,最重要的是什麼?

2)對於臺灣推廣人間佛教,您有何期待?或是有那方面需更加努力?

(三)座談會主題:典範人物的歷史圖像

1.請問您聽了製作印順導師傳記的過程,有什麼想法?

2.大陸方面努力修復弘一大師及梁啟超先生故居,您覺得如何?

三、其他:

1.請談一談對「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持續辦理的期望?

2.其他心得及建議。

 

(訪談者及其內容,依姓氏筆畫排序)

王筱惠小姐(淡江英文系學生):

今年是第二次參加,去年參加時聽到一些學者的意見,是我以前看書看不到的內容,所以覺得不錯。我看了《印順導師傳》後很感動,我覺得導師是我們現在年輕人學習的榜樣。

池煥旗先生(服務業):

民國六十五年讀文化大學哲學系時,從李志夫老師、楊惠南老師口中,以及社團活動中,聽過印順導師《妙雲集》,那時受到很大的鼓舞與震撼,在整個社會變遷過程當中,我一直認為印順導師在佛教界是古今中外一個很難得而且偉大的人物,我在印順導師著作中得到很大的發心與滿足,而且每次讀到這些書都很難忘懷。

印順導師思想體系非常博大精深,非常適合哲學探討思惟,可是功夫上可能會缺少進度,若有再多的專家學者往實踐方面進展,可能會對印順導師人間思想體系,有比較大的振興作用!

吳耀庭先生(台北科技大學):

    認識印順導師是因受傳道法師的影響。參加學術會議,我想藉由學界各個專家學者以精闢、深刻的角度,來探討導師的思想,來更認識導師。當然對於《妙雲集》也有閱讀。基本上不是為知識面,而是景仰導師人格煥發出來的洞慧與解行。

    所以,我參加了三屆研討會。覺得弘誓學院主辦這樣的活動是非常有慧根,昭慧法師、性廣法師一本初衷的對導師思想,從不同角度切入現代性,來加以弘揚,我覺得做得非常好,希望能夠繼續辦下去。

呂勝強先生(高雄市正信佛青會教師):

我覺得弘誓合辦這次研討會,比以前更周密。另外,我有一點感想:在學術與信仰的激盪中,如何保持清明的立場,我覺得導師讚歎道生法師對於真理的執著與風骨,這方面可以多多學習。

有關導師思想理論與實踐,對於理路的建構,已漸趨完備。而就適應現代需要,在實際操作方面的空間非常大,包括導師思想的英譯等,大家談的非常多,這有待大家去努力。

邱永順先生(台塑關係企業總管理處法律事務室專員):

    我覺得研討會的程序很嚴謹,節奏也很明快,報告人與回應人能控制時間,也很有重點,我覺得很有收穫,這是我所參加過的研討會中,算是一個很有水準的研討會。

    我認為導師的思想,因為有學理的建構,也有實踐面,實際受他影響或參與的人,在佛教界或台灣社會上的影響力,以佛教史而言,是足夠且實際上也已成為一個學派。

我覺得若能例行性的辦理研討會,假以時日,在佛學研究方向上,會有收穫和成果呈現,跟一般偶爾辦的會,是不太一樣的,期望主辦單位持續的辦下去。

林朝成先生(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

這次參加會議覺得很高興。整體來講交流的氣氛很好,也就是跟一般的會議不太一樣:不像正式的學術會議那麼嚴肅,不必針鋒相對,我覺得善意交流是這次會議很重要的一個特色。

第二點,我們這次會議容納一些比較敏感的話題,我覺得這也是好的。也就是有些話題應當可以討論,這些敏感的話題在會議中提出,就有開創性。

第三點是這次的會議有一個好處,就是有人學了人間佛教、印順導師的理論、觀念,學了二十五年或更長,在會議中把他的學習,以不是純學術的角度進入,不斷經過他的反省和關心,把他的成果呈現出來。我覺得會議可以鼓勵這樣,鼓勵他真正就是一個導師的追隨者,從這個角度進去把他很多年的經驗發揮出來,這些發揮對每一個人而言,有正面的作用。其實學術會議也不一定高不可攀,大家可以把經驗,透過實踐和反省,把它呈現出來,這樣的交流,會刺激大家對人間佛教的開展。

林義焜先生(中佛青新竹分會副會長):

    以學術論文發展的方式來為導師祝壽,是非常有意義的方式。而昭慧法師的新書旁徵博引,深入探討佛教的規範佛理,將可引領我們正確思考。對於佛法「正見」的確立,在理哲學上有堅強的論證基礎,對往後的弘揚與發展及修行與證悟,有不可或缺的增進。

期盼研討會持續辦理,並且永不止息。

林桶法先生(輔仁大學副教授):

我覺得佛法,應該是有利於世間,有利於現在的環境;像導師一直強調佛法的人間化,所以只要是有關這方面,應該都是佛法精髓的所在。透過思想研討的交流,總是對導師的思想推展比較有幫助。我想感恩主辦單位給我這個機會來學習!

林貴貞先生(室內設計師):

我是第一次參加,躬逢盛會與學佛的人齊聚一堂,就好像人間淨土一樣。覺得印順導師的思想是非常博大精深,能來聆聽各路菁英發表的修行感言。還有有送書,覺得很高興。雖然是在第二會議室,但是可以目睹昭慧法師的風采,覺得非常值得!

我覺得人間佛教非常可貴之處,是它把佛教活生生的應用在苦難的人間,大家用佛法慢慢的消融自己的煩惱,更可貴的是不同根性各有不同方式可以在佛法中得到養分。

宣 方先生(中國人民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我覺得台灣佛教界辦此次會談,滿強的優勢就是有大批熱心的信眾,他們會志願來做很多默默的奉獻,和很煩瑣的工作。覺得這次會議準備得很細緻,這點比大陸學界做得強很多。

對於佛教界舉辦學術會議,我覺得台灣這邊的作法,有些和大陸一樣的,有些是不同。比如:在開始時唱三寶歌,我覺得應該是這樣,因為是佛教界辦的會,不是一般學術界辦的會,這會有一種肅穆的氣氛引領,聽眾可能大部分是佛教徒,所以這樣的儀式是滿好的。

還有就是在台灣佛教界辦這些會議,食物是全素,不會說因為有些與會的學者、聽眾是吃葷的,就分開來區別。在大陸辦這些學術會議,基本上是隨緣。應向台灣佛教學習,堅持佛教的理念不吃葷。

這次學術會議,台灣有個特點,覺得大家比較坦率,意見有時比較尖銳;大陸學術界、佛教界開會往往肯定的比較多,不同的意見、批評,就會說得比較含蓄、婉轉,這當然有大家一團和氣的好處,但也有不理想之處,因為畢竟是學術討論,要知道問題所在,如果是尖銳的問題,就像在棉花團裡,讓人感覺不到那根針怎麼扎,最後效果如何?也是值得考慮的問題。所以我覺得在這方面,其實是不是大陸學界和台灣學界能夠互相折衷,取長補短,會比較好。剛才說到好處是比較直率、尖銳,但是也有一個流弊,是有時候如果有些話過於尖銳,可能會對學者有一種傷害,這樣也不太符合佛教和合的精神。也就是在討論的風氣上,如何直接了當且尖銳的指出問題;同時,大家能夠心平氣和的進行討論,這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

郭昌文先生(美國華盛頓州民):

我從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回來,我很早就報名,什麼都可忘記,就是研討會不能忘記,再怎麼忙我都會趕回來,我已經參加第四次,所以明年如果還有,我也會再回來,

印順導師給我對未來充滿信心,更希望前途是光明的,在這一生我已經找到路了,而且我可以大膽放心的一直走下去,很高興有這樣的一股清流在台灣。在世界上是碩果僅存的,從國外回來參加,就是希望導師思想能更茁壯、更普及到世界的每一角落,到國外離鄉背井,才知道善法、善知識的難逢,這真是不容易,可說比中樂透都要好。

陳儀深先生(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

在我們這個會議,並不是非常滿足學院需求的會議。在這裡講求理論與實踐,所以,它與一般學院內的研討會有點不同。像呂勝強老師,以一位誠實的信徒,對於實踐的內在需求,再去找經典的依據,找導師的著作,這就是另外一種進入,而不只是純粹學者學術的關心而已,那是一種修行的關心,這種文章在一般的學院中不太看得到。

另外一個感想:討論時間當然是很短、不夠,但是內行人其實就已經在心中完成了對話。雖沒有足夠的機會去回答這些問題,但是彼此都已經過了招,彼此都已經完成了一些對話,我覺得這是值得道賀的,以這樣性質的研討會來講,提供這個機會,讓各種角度、各種需求、對人間佛教有關懷的人,來此互相工作學習,達成這樣的目的,是很值得道賀的。

張秀丹女士(佛青會董事):

    我們從導師的著作得到很大的啟發,讓我們在學佛的路上建立正見,也讓我們的生命走得很踏實。而且覺得這條學佛路,在當生就可以受用,而不是一定要等到來生。

    導師早年在這條路上走得很孤單、很寂寞,也讓我們走這條路的人有同樣的感受,但是在這十年間,導師的思想引起很大的共鳴,而且受到教界的肯定,我想這是有心學習或追隨導師人間佛教思想的人,都相當的感動,也期許將來有更多人,能接受導師的思想,能好好研讀、深入導師的思想,真正去釐清導師的人間佛教。

游祥洲先生(世界佛教友誼會執行理事):

這四屆,我都有參加。其中,我發現:

第一、很明顯的就是對印順學的探討,一方面主辦單位採取開放的態度,就是在學術討論空間上,我覺得是有很大的自由度,不預設某種立場,我覺得這是會議成功的重要之處。

第二、會議參與的人愈來愈多,我指的是論文發表者、回應者、或參加討論者、學術界、佛教專業人士,我想這也是讓這個會議更成熟、更豐富的原因。

第三、探討印順學這議題,將來更細膩呈現出很好的發展方向,探討印順學,我覺得一方面是把印老已談的內涵呈現,但我覺得更重要是「接著講」的問題,就是把印老那些可以開發的部分,進一步的開展,譬如:像我個人提「全球化」的問題,如果純粹就佛教的立場去談印老的思想,可能是一種思維,可是放在「全球化」的環境去看印老的思想,可能思維的角度,又有點不一樣,所以我從這幾個方面來看,這個會議是更成熟,更有深度。

黃瑞凱先生(高雄正信佛教青年會):

參加導師的祝壽學術研討會已是第四屆,每次參加都有些很好的收穫,因為發表會的論文水準都相當的高。早期準備參加研究所考試時,要考應用倫理學的議題,所以參考昭慧法師早期有關應用倫理學的著作,譬如:眾生貪、瞋、癡的小立場,今天也是因為如此,所以再持續參考昭慧法師《佛教倫理學》。這次很高興看到昭慧法師在這個議題進一步的建構,在國內的教界與學界並沒有太多類似的著作,我想昭慧法師的新書,應該是一個創舉,而且應該是非常值得參考的著作。

個人一直對印順導師的思想很有興趣。從第一屆參加到現在,參加的人數一直這麼多,可以代表對導師思想有興趣的人,應該是愈來愈多,或許也有可能與第二屆昭慧法師石破天驚撕揭八敬法運動有密切相關。因為導師的思想本具批判性,尤其是後學者,可以根據導師的著作所提出的觀點做自我批判,甚至對他所處的環境作出相對的回應,所以廢八敬法是一個奇蹟,也有可能是教界與學界的深水炸彈,也有可能是因為這樣,所以第三、四屆逐漸關懷這樣的議題,與導師思想如何開展的議題愈來愈多,這是樂觀其發展中的結果。

黃文玲小姐(人生雜誌):

我是第一次參加。我覺得這個會其實除了學術研討之外,也有讓大家在修道上互相勉勵的作用,此外,感覺會場較溫馨與祥和,且散發出平易近人的氣氛。

我覺得昭慧法師非常關注這個社會,所以,她有一些內容是新的議題,如:代理孕母、幹細胞,其實這種也是醫學上探討的問題,她用佛教的角度給予詮釋,我覺得這樣才能讓佛法回應時代脈動。

我也非常喜歡性廣法師這篇論文,她選了智者大師、印順法師比較,一般人覺得印老在禪學上的成就並沒有那麼大,但是她把它提出來做探討,從另一個角度,讓我們的眼光拉向禪法的體驗,畢竟「禪」是中國最特別的。這真是一個頗具意義的研討會,可以增進聞、思、修。

葉智魁先生(東華大學運動與休閒系主任):

很多人都認為道家、佛家,都是很消極、閉塞,或什麼事情都不管。事實上,不是的,其實最重要的,像眾生平等觀念,以及我們討論的正義、關懷,也都是非常值得我們思考的面向,愈豐富的討論,對於佛教或整個社會,應該有比較正向的影響。

坦白講,學術界開了很多學術研討會,像這麼熱烈的,其實不多,在台灣學術研討會參加的人,不見得這麼多,研討的人,也不見得這麼熱烈,這個也許值得我們學術界來參訪。

溫金柯先生(現代禪教研部主任):

關於明年續辦的問題,我覺得李志夫教授提得非常好。事實上,昭慧法師昨天有跟我提到這個問題,過去三屆都是弘誓主辦,今年有我們參與,我們覺得很高興與光榮,明年如果有更多的佛教單位參與,我們真的是樂觀其成,人間佛教絕不是一門一派的事情,昭慧法師當然是印順導師的嫡系,如果有別人來參與,就代表印順導師的思想,應該有更多人來了解與推廣。

今天鄧子美教授談到一點,我覺得很新,很喜歡他的講法,他說:其實太虛大師或印順導師所提出的,事實上是新的佛教適應新時代的佛教,所以他用一個名詞,叫做適應市民社會的新佛教,就是所謂適應現代社會的佛教,是理性化與現代化的佛教,我覺得理性化的程度,適應現代化能夠被現代人所了解接受的程度,其實還有待努力,它的程度其實跟印順導師思想的普及度有關,所以印順導師的思想,應該有更多被推廣、被了解,如果這樣,台灣與中國社會佛教會越來越被社會所接受、了解學習。佛法的法輪常轉,佛法普及,能讓更多人了解佛教的勝義,印順導師思想越推廣,對佛教現代化,或對迷惑的眾生,都是很有幫助的。

楊曾文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

印順法師在兩岸聲望很大,他的著作貢獻很大,因為我剛才提到二十一世紀的佛教,兩岸都是以人間佛教為旗幟,這個理論貢獻者:一位是太虛大師,一位是印順法師,把人間佛法理念深入人心,影響兩岸現代佛教走向,所以二十一世紀兩岸更加主動、積極來試驗。參與印順法師九八祝壽學術研討會很有意義。

佛教弘誓學院發起人昭慧法師,發表《佛教規範倫理學》,她做為現代的研究者,為了堅固研究打下了基礎,也為別人提供借鑒、線索或基礎,其開拓之風,功不可沒。

因為傳統佛教與現代的教團關係,將來必定會面對許多的議題,昭慧法師又走到前頭,我認為這是符合時代要求,舉例來講:日本佛教十多年必然關係熱烈,因為背後的信眾是一體,如果搞對裂,就不符合時代對話的精神,不僅佛教內部要對話,而且佛教與天主教、基督教一定要對話,所以從這點來講,國家又要走向前頭,我認為是好事。

我也希望兩岸學者能透過這樣的會議來交流。

傳道法師(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董事長):

  能夠將信仰者與研究者齊集於一堂,而以「人間佛教.薪火相傳──第四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研討會」的法供養,作為慶祝導師九秩晉八嵩壽的賀禮,是饒具深遠意義的!

  在這樣的薪火相傳中,除福嚴佛學院與弘誓學院等致力於僧才的培育之外,大家對昭慧法師與性廣法師,是有著特別期許的。不但因為他們的文筆、思辨都很縝密,口才又很好;尤其長期以來深厚的佛學與禪學體驗基礎,由理論進入,又發之於實踐,理論與實踐並行、相輔又相成,將來會是導師思想的繼承者之一。有正見,年輕又有願力、有智慧,依此作為行動的前導,將來導師思想的發揚光大,是很可以期待的!

個人忝為弘揚導師人間佛教思想的一員,在弘揚導師思想的過程,深深覺得,導師的思想實堪為世紀佛教的永久領航者。為什麼呢?因為導師的思想,是建構在緣起中道正見的磐石上,從印度乃至中國佛教思想之流變與遞演的判攝,他說:他不主張越古的越真,也不同情越後越究竟越圓滿的見解。因為緣起──由於佛世當時的根機所限,所以佛陀的本懷在早期並未得到充分的發揮。說越古越真者,抹煞了日後正常的開展;反之,強調越後越圓滿越究竟者,則漠視了以後病態的、畸形的發展。所以對於佛教思想的發展,導師依於緣起中觀的正見,而不依於民族情感或個人偏見。

  至於落實在日常的實踐面,則是以智化情、以智導行,所以他有深刻的反省能力,有強烈的道德批判──勇於反省,才能夠勇於改過;勇於批判,才能夠有所創新。因此落實在生活實踐,就歸結出一個行動綱領──此時、此地、此人的關懷與淨化:在需要關懷淨化的時間,去關懷淨化需要關懷淨化的地方和人事,所以是活在當下,也就是重於本土化的。就這一點來講,從過去到未來,人間佛教都居於佛教界,甚至世界宗教的思想領航地位。

  但「登高必自卑」,所以人間佛教思想的紮根工作,也就更形重要!依個人的修學經驗,正信正見一定要先確立,有了正信正見為基礎,進而力行人間正行──從十善的人菩薩行發心做去,才能依著成佛之道而次第向上。

在這發心、修行的過程,對法義的親自體驗是非常重要的。體驗,就猶如一泓源頭活水,要能長恆持續的修學佛法,一定要有一個思想動能,這個思想動能不是一般所講的正信正見而已,還要有宗教體驗來延續宗教的生命,才能將正信正見轉換為日常生活的能量。有了宗教體驗,才可能為實現自己所信仰的真理而全力以赴,不畏強權、無視名利、罔顧生死。如果僅止於思想觀念,那壓力來了,抗壓性不夠就退轉了!如果僅憑著一股宗教熱誠,那信仰將永遠成不了力量,而只能流於情意上的依歸。

所以研讀導師的著作,切勿僅停留在知識面的汲取,否則很容易就誤會自己也擁有那麼高超的見地,而傲慢起來!忘了在一切知識還未化為自己的養分──落實在生活日用之前,那還不成為自己的,而是導師的思想,試問:這有什麼值得驕人!這是研讀導師的思想者所必須深自警惕的!

  另外要釐清的,是一般人對導師所詮釋的教義之誤解。比方說「不修深禪定」,而不是不修禪定;定,淺一點的是專注,深一點的就是進入忘我、無我的境界。雖說定是共世間的,但佛法所重視的,是在身心靜定當中,專精思惟曾修習過的法義,藉由修觀進一步引發真實的無漏慧,而開悟解脫。所以佛教中的聖者,有定慧俱解脫阿羅漢,也有慧解脫阿羅漢。慧解脫阿羅漢即是不修深禪定的,但他並非不修禪定,不過比重上慧強定弱,只需未到定,甚至一念相應的電光喻定,便足夠發慧契證真理。因此慧解脫阿羅漢沒有神通,但就生死的超脫而言,兩者可說並無二致。就如同進到一間教室去拿東西,俱解脫阿羅漢因為有神通,所以可以如入無人之境,而來去、行取自如;慧解脫阿羅漢則如入黑闇之室,尚需仰賴閃電的短暫光明,才能遂成其取物之目的。這短暫光明,即是於電光喻定中的定慧相應,而完成解脫,這一點是吾人必須注意釐清的。

劉金鵬先生(慈濟外文刊物部):

以前久聞昭慧法師的大名,昨天聽了她發表的高見,非常佩服。我錯過前面三屆,這次絕不能錯過。我看了印公的《妙雲集》,覺得他講得非常對,他說佛教是為活人而不是為死人服務的,是當下在人間行菩薩道的。我常覺得一個高僧大德,不論他講經講得再好,如果沒有行的印證,一切都是枉然的。

因為我是負責慈濟外文部門,所以想透過外文(英文、日文、德文),把它傳揚到世界各地去,所以師公的《中觀今論》、《中觀論頌講記》中的內容,我都把它試圖譯成英文,傳播出去。

鄭夙惠小姐(高雄正信佛教青年會):

我是第一次參加導師的學術研討會。我喜歡導師思想是因為我深深感覺到:導師是一雙慧眼看世間,滿腔熱血愁眾生,對我們這些芸芸眾生的關懷是無遠弗屆。對於推行人間佛教對現代社會是非常貼切的。看導師的書愈看愈感動,也不知為什麼聽到導師的名字就很歡喜。我也很感恩主辦單位舉辦學術研討會,讓我們可以增廣見聞,看這麼多菁英嘔心瀝血地在研究導師的思想,及身體力行的前輩,把他們的法喜分享出來,我們光是聽,就受益良多,真的非常感謝主辦單位用這樣的方式來慶祝導師的壽誕,非常具有意義。

蕭金松先生(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

印順導師也是法光佛研所的導師,十三年前,創立時,就恭請他來當我們的導師,我們每年都會帶領學生去請導師開示。印順導師在學術方面是獨步古今,目前來講很難找到第二位像他一樣將佛教的經論,加以融通,並分析印度佛教的發展,乃至傳到中國、西藏、南傳的情形,只有他才能把佛教看得那麼清楚、全面而且深入。今天我們講印順學,其實也不局限在人間佛教,他的著作當中,對於大乘、小乘經論都有很多的論文著述,同時有自己的綜論。可以說對於義理與教史,都著作等身,不是就某一方面,而是全面性的,所以我們弘揚印順學幾乎沒什麼界限。只要是佛法的發展、研究,普及人間,擴散至世界各地都是他所關心的,也是在他著作中一再提醒大家的。我總是覺得「印順學」是全面性的,希望能推廣到社會各階層,讓大家都能接觸,不是僅限定他的某一部分。

推廣人間佛教是台灣佛教的特色,很多人都在做,不僅是印順學的弘揚部門,包括慈濟,也是印老的派下,像他們做的,我是覺得滿好的,佛法不是經驗學派的佛法,而是普及到人間的,不同的人基於不同的背景,對於佛法的了解,有些人是淺嚐即可,有些必須深入去了解,隨人而異,所以既可淺嚐也可以深入,這是佛法的特色,所以在還沒有淺嚐之前,能讓多一點人來淺嚐佛法也是很好的。特別是我們的社會動盪不安,確實需要更多人來了解佛法,即使了解一點點就受益無窮,對淨化社會很有用。大家能夠不斷的去推展。這裡以「成佛之道」引起大家的共同研讀,作為佛學的入門,光是推廣這樣,就能給社會帶來很好的影響。加上佛教徒的身體力行,也就是佛教徒表現與外人不一樣,引起大家想學,這點我覺得佛教徒做得不錯。

鄧子美先生(中國江南大學法政學院教授):

佛教徒最會關心的問題是:什麼是正法?印順法師把正法還原,推崇到《阿含經》中找正法,《阿含經》中是否全部都是正法,這還是有問題的,經中有包含了當時婆羅門教的東西,而且是正面的,不是批判性的。印順導師最重要的從《阿含經》中以「緣起性空」佛教帶有創造性的根本原則,做為全部正法的依據,這是印順導師最重要的貢獻,也是佛教與其他宗教不共的特色。

台灣推廣人間佛教最重要的一點,是「尋求共識,協進向上」。例如:協會,在西方是協進會,現在變成協會,是連絡的意思,已經不完全吻合了。它的原意,例如:人間佛教的教團很多,大家有各自的理念,有各自的特色,是以前的情況,也是必須的,在多元的社會要各有特色,否則沒有辦法立足,發展到現在,大家在發揚自己的特色,堅持自己的理念中,找出共同的基礎。有許多場合協調後產生行動,這就是協進的意思。有些東西是一個教團做,有些可以許多教團一起做,例如:明年導師一百歲的活動,大家一起做,可以節省許多資源,花少錢辦大事。另外,也給與社會整體的形象,不會宗派林立,門戶主義,各作各的,這對佛教整體形象大有好處,在求同存異,我覺得台灣的人間佛教已經走上這個階段。大陸的人間佛教還沒有走上這個階段,主要是要澄清內涵,變「說」為「做」。

盧蕙馨女士(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所長):

我想印順導師思想是博大精深,事實上我自己也是一位初學者,他的人間佛教思想慢慢的開展,尤其人間佛教研討會舉辦到第四年,由早期只是純粹就印老的思想體系作探討,一直到現在延伸到社會上的現實面,所以不管對信徒的宗教經驗,在宗教立法上或是其他跟海峽對岸的交流,事實上它開展很多的課題,我覺得這是一個很豐沛的研究動力,當然導師提出人間佛教重要的精神理念,怎樣運用到人間,需要在研究上或修行上親自去體證,我感到非常豐富,而且很多的主題還可以再開發。

我只是抱著學習的心情,我覺得每一年的主題都不太一樣(去年也參加),可見主辦單位非常的用心,有宗教的修行人、研究者,也有學術會議上很少見的,學術會議上修行和做研究是不大對話的,可是可以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我覺得是因緣殊勝!很不容易開創這樣一個格局,很高興有這個機會來參與。

簡志華居士(志工):

我參加過三次。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佛教不只是法會或其他世俗的形式,而用這種學術專題研討的方式弘法,這在台灣很少見。而且不只是幾篇論文,而是有這麼多學者專家投入,我覺得這應該是前所未見的,這是以另外一種方式來呈現佛法,我覺得很歡喜。

我第一年看到昭慧法師提議「廢除八敬法」,第一次看到有人這麼有正義,將幾千年來壓迫女性的束縛打破,令我很感動。別人在佛法上對女性的看法是很奇怪的,佛教中如果少了女眾,根本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這是事實。今年報名人數及論文發表,都比去年多很多,內容也比較豐富,可見已經受到重視,可能會有其他佛教團體跟進,或許想要一起合辦這類研討會,可見已經做出口碑,不只是虛晃兩招而已。

我對研討會今後的期待是:印公的思想能夠從理論進而去實踐,理論如果沒有去實踐,那只是理論,就是一堆人關起門來講一講,所以,希望確實能對社會、世界有所貢獻。就像今天印度佛教復興運動推動者Mr. Lokamitra所推動的工作,誠如昭慧法師講的,印度的運動是開始,應該慢慢延續,我們應該反省台灣的佛教到底在做什麼?不是團體大、山頭大就是佛法,這是應該思考的。我在弘誓看到不同於一般團體的作法。不是辦大法會、大園遊會或講經說法,這些到底給了眾人什麼?信眾帶回去的是什麼?一堆紀念品嗎?很多人是去走馬看花的。而從這麼多的法當中,找到影響眾人的東西,這才是昭慧法師花這麼多時間,不眠不休,幾乎沒有睡覺的代價。這不只是理論上說菩薩道,而是實際去做了。昭慧法師廢除八敬法、關懷社會,這不就是在行菩薩道。我講一句實在話,很多法師、很多道場不敢做這些事,害怕得罪某些人,昭慧法師卻無懼這些事。

魏志堅先生(高雄正信佛教青年會):

我參加第二、四屆,覺得辦這個活動為導師祝壽是很有意義的事情,藉著這活動讓大家更了解導師的思想。其實會中也有不同的聲音,透過大家彼此互相的討論,把目前教界的問題或導師的看法,透過學術發表會,具體把它呈現出來。那後續還是會產生很大的聯誼作用,聽說明年還會擴大,我期待更多學者來發表對導師思想的看法或對教界的建議,進而讓大家更知道真正的佛法。

龔雋先生(中國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

我覺得這個會議主持得非常好,台灣佛教界主持會議規模非常大,人數很多,有這麼整齊,讓我感到很震驚,因為我以前參加很多學術會議,人數很少。而且像我們主辦會議時,要請學生幫忙,就必須輔導,但是台灣的佛教籌備會議的很多是義工,這是一個很特殊的、很有趣的現象。

我感覺會議一年比一年好,最主要感覺論文的資料和收集的問題,比去年更加深入。會議的形式也是滿不錯的,以各種方式大家來發言,大家對題目也可以比較自然,反駁的意見也可以呈現,我覺得應該這樣,事實上這對於學界、教界之間是比較好的現象。以前大陸學界的會議一般很少有教界的信眾來參加,信眾舉辦他們的活動,也不會請學界參與,彼此是分開的。分開的問題是,學術界對於看一些問題的方式,可能與信眾有些不一樣,我覺得不一樣沒有關係,但是要有機會讓他們在一起互相了解對方,看看對方到底在想什麼,學者也會有很多自己的框框,學者的框框只是用他自己的角度去看事情,對他來講可能還需要去了解一些別的事情,我覺得今天會議的這種形式,可以讓學者、信眾彼此了解,是滿不錯的。

但是以這種形式來討論,有些問題因為時間的限制,沒辦法充分討論。有些話題,以後還可以用什麼方式談下去,如果沒有適當的方式,大家散會走了,可能就忘掉了。其實有些對話方式,或是問題都滿好的,這些很好的問題是不是可以再由網站的方式,或是以別的方式,把這個會議中大家覺得還沒有盡興的,或是很有意思的問題,再把它繼續延伸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