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山蘇姬之跪/出家菁英主義
林建德(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2015.8.8
翁山蘇姬是緬甸民主鬥士,他的父親翁山將軍曾致力於緬甸獨立運動,卻於1947年被政敵暗殺。翁山蘇姬流著他父親堅毅的血液,為緬甸民主化作出重大犧牲,曾長達15年被軟禁,於1991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卻不克領奬)。2010年獲釋,現為反對黨領袖,在民間有著極高聲望,被視為是下一屆熱門總統候選人,但礙於她嫁給英國人,兩個小孩是英國籍,依法不得參加總統選舉。
前幾天我在網路上看到幾張照片,翁山蘇姬向諸多比丘恭敬地長跪,引發我一些省思:
一、政教關係:
東晉慧遠大師曾撰有《沙門不敬王者論》,代表沙門有著獨立的人格,不需向皇帝行跪拜禮。但我們亦可反過來問,王者是否應該禮敬沙門呢?當然,這就看皇帝本身是不是佛教徒,若是的話,而且信仰堅定,自然而然會虔誠禮拜,如翁山蘇姬一樣。
只不過,我在想,翁山蘇姬為緬甸民主所作的一切,應不雅於比丘們對佛教的貢獻?這一群比丘是否也該對翁山蘇姬所作所為,表達敬意和謝意?
佛教是緬甸的「國教」,翁山蘇姬現在是反對黨領袖,亦有可能是為了贏得民心,為自己的黨爭取更多認同和選票,所以行此大禮。古來說「不依國主,法事難立」,現在民主時代或可改為「不依僧王,政事難立」,特別是佛教國家更是如此。
二、兩性關係:
南傳佛教普遍重男輕女,緬甸亦是如此。只有男生可以出家修道,女性出家身份並沒得到正式保障。女人到了寺院,大概都是先進廚房煮飯,或者清潔打掃道場,而不是進禪堂打坐修行。
翁山蘇姬是緬甸最具威望的女性,但身處在男眾比丘至高無上的國度裡,也不免在他們面前卑躬屈膝。我想,除了政治改革外,佛教不平等文化亦也當一併變革;不過,政治改革容易,傳統文化之革新反而更加困難,我們期望日後能看到佛教界的翁山蘇姬。
三、僧俗關係:
如前所述,翁山蘇姬是在家人,恭敬地跪在諸多比丘前面,可見她是個虔誠的佛教徒。此外,緬甸是個南傳佛教國家,比丘有很高的地位,而禮敬比丘或也只是傳統文化的一部份,她只是依習俗行禮。
但與其依信仰、習俗而跪,更應該依德行、證量而跪。換言之,「莫以僧相論僧格」,凡是一個有道德、智慧和慈悲的聖者,都應該得到眾人的禮敬,亦即不是因為他的身份,而是依他的行為來受人敬拜,否則成為習俗後,反而重視的是表面的形式禮節。
佛陀反對種姓制度(caste),反對階級意識型態,力主「眾生平等」,因此我看到這群比丘這樣穩若泰山受人禮拜,感覺有些刺眼。
是否照片中的長老比丘證德極高?我個人不得而知;也或許我脫離實際的情境和脈絡去思考這些照片拍攝的緣起,但我確實對比丘至高主義心存保留。
我自己不喜長跪,也相信偉大宗教師也不好此道(如印順導師、達賴喇嘛等),除非特殊場合(如剃度、皈依典禮)之所必須,否則這些受人禮敬的比丘們如何坐立能安?怎沒有立即阻止,或者起身相扶呢?
翁山蘇姬不只地位崇高,也是年近七十的長者了,她願意放下身段,著實讓人更尊敬她。但不時對特定人下跪,應不是現代文明該繼續提倡的一件事,昭慧法師曾以封建、保守、腐敗等形容之,我想會有幾分道理的。
相關文章:1.〈眾生平等〉,http://mind-breath.blogspot.tw/2014/04/blog-post_28.html。
2.〈性別倫理的震撼教育〉,article-view.php?code=CB23774590E83B493C2E18901482D354。
出家菁英主義
2015.9.24
今天課堂帶讀歐陽漸「辨方便與僧制」一文之片斷,文中對當時出家眾素質低落直言無諱,如說中國內地僧尼約略百萬,但能「知大法、辦悲智、堪住持、稱比丘不愧者,誠寡若晨星」,絕大多數都遊手好閑,毫無貢獻的國家蠹蟲,有無窮之害而無一毫之利。
相對的,他認為當在「百萬眾中精細嚴察」,最多留下數百名出家人,其餘的皆令還俗,畢竟僧人素質之低落,劣幣驅逐良幣,直接或間接導致中國佛教之衰弱。
歐陽漸力圖從僧團運作暨僧俗關係之變革,來提昇佛教,因此主張只有菁英中的菁英才能出家,讓真正卓越的僧人來領導僧團,佛教才有強大復興的契機,我們姑且可以「出家菁英主義」(monastic elitism)稱之。
歐陽漸對佛教衰敗的悲憤之情可以理解,但「出家菁英主義」是否契合於佛法精神,仍有待商榷。
我佛慈悲,是故當普門大開廣濟有情,而且「眾生平等」,因此不一定要最優秀的人方能出家,只要人品端正,安分守己,願意在佛法上用功,老老實實修行,應該都歡迎他們到佛門中來,而不是僅限定於少數人。
「隋唐第一流人才在佛門,二十一世紀菁英也是」──許多年前法鼓山僧伽大學招生海報中看到這句話,印象十分深刻。我也相信佛教興盛和人才密切相關;隋唐第一流人才在佛門,於是隋唐佛教進入全盛時期,相對的佛教走向衰弱,三、四流甚至不入流的人就愈多,形成惡性循環。
但佛教對於所謂「第一流人才」的界定,重點應不在於聰明才智,而在於道心堅固否,唯一看重的當是品性,其它的天份、能力、才情、學問等都是其次,這才是佛教真正的「菁英」。
——轉載自作者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