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

2024年9月1日

 

■ 學團日誌

■ 發行新訊

■ 上人交代的每一句話,我都認真記在心裡!

■ 何日生新書序:建構系統理論,勇為宗教哲人

■ 序文「封麥」謝幕詞

■ 博士班申設通過——少子化衝擊下,士氣旺盛的玄奘大學

■ 第三屆「臺灣佛教論壇——臺灣佛教之傳承與展望」國際學術會議公告

■ 本院113學年度招生啟事

學團日誌

113.7.29 昭慧法師參加玄奘大學臺灣佛教研究中心113年度優良博碩士論文複審暨決審會議。

113.7.31 玄奘大學舉行一、二級主管布達典禮,董事長性廣法師與簡紹琦校長主持,典禮後大眾合影。

113.8.41日至4日,本院專修部三年級宗教倫理學研習營上課,由昭慧法師授課,圓滿日大眾合影。

113.8.4 玄奘大學人事室楊涓涓主任、通識教育中心陳光紫主任、註冊課務組周珮鈴組長來訪昭慧法師,於嵐園茶敘。

113.8.6 6日至7日,昭慧法師帶領本院學眾與香積組志工至宜蘭2日遊。大眾於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合影。

113.8.8 昭慧法師、性廣法師南下高雄,見岸法師引介休休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蘇嘉雲居士與正信佛教青年會陳世榮會長,隨後參觀慈霖園。右起:堪布元燈加措、見岸法師、昭慧法師、性廣法師、蘇嘉雲董事長、確尊法師、蘇淑勤居士。(王晨攝)

113.8.9 昭慧、性廣、浮月、如遵法師,在邱永順居士的陪同下參觀新店妙慧精舍,眾人在精舍前合影留念。左起:浮月、昭慧、性廣、如遵法師。

113.8.10 志工許嘉珊與兒媳陳妍安帶著孫女林怡亘返院,購買素食旦糕與披薩,本院學眾為三歲的怡亘慶生。

113.8.15 昭慧、性廣法師至台中華雨精舍拜會明聖法師與住持長叡法師,向兩位法師說明「青年營隊活動」的理念與初步構想。性廣法師並致贈感謝狀,感謝精舍對玄奘文教園區「選佛場」的大力支持。

113.8.15 昭慧、性廣、見岸法師到南投竹山明善寺,與學友明善寺住持德松法師(明善寺住持)晤談青年營隊活動事宜。左起:見岸、悟殷、昭慧、德松、性廣法師。

113.8.16 本院住持心皓法師主持執事會議。

113.8.17 本院舉行弘誓文教基金會董事會議,由昭慧法師代理主持會議。

113.8.17 浮月、如遵法師來訪昭慧法師,談她們對新店銀河洞妙慧精舍整修的初步構想。

113.8.18 本日安居圓滿,住眾舉行自恣羯磨,由住持心皓法師擔任羯磨主(會議主席)。

113.8.19 昭慧法師主持第42期《玄奘佛學研究》編輯會議、臺灣佛教研究中心113學年度第一次會議,大眾合影。

113.8.21 玄奘大學簡紹琦校長在台師大與大安高工的師友,參訪玄奘大學。中午,校長於雲來會館宴請諸位嘉賓,昭慧法師列席作陪。

113.8.21 大肚國小陳昶澤校長(左),為簡紹琦校長揮毫致贈崁字聯,將簡校長大名崁於上下聯的字首,並在這幅對聯旁邊合影留念。

113.8.23 本院學眾、玄大師生一行70餘人至花蓮,參加24、25日「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會議。靜思精舍法師率慈濟師兄姐來迎,大眾於靜思堂頂樓堂外廣場合影留念。

113.8.23 昭慧法師至花蓮慈濟靜思精舍拜會證嚴上人。

113.8.24 「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藥師法門與臺灣佛教醫療」國際學術會議開幕典禮,靜思精舍德禪法師代表證嚴法師致詞。

113.8.24 研討會召集人昭慧法師代表主辦單位致謝詞。

113.8.24 三場專題演講結束後,德禪法師代表靜思精舍證嚴上人致贈禮品與主持人、演講者後合照。右起:主持人何日生副執行長、德禪法師、演講者William McGrath助理教授、演講者Monica Sanford助理院長、昭慧法師。

113.8.24 第一場新書發表。左起德禪法師、發表人郭朝順教授、劉宇光教授、主持人昭慧法師。

113.8.24 第二場圓桌論壇後,貴賓與兩場引言人合影。

113.8.24 研討會召集人何日生副執行長於晚宴致詞。

113.8.24 晚宴中慈濟花蓮古箏團隊為大眾演奏。

113.8.24 開幕典禮後,眾人於國際會議廳內原座合影留念。(慈濟提供,陳李少民攝)

113.8.25 第二場新書發表會,由葉海煙教授擔任主持人,慈濟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何日生教授發表新書《證嚴上人佛教思想研究》。

113.8.25 第二日三場專題演講結束後,德禪法師代表靜思精舍證嚴上人致贈禮品與主持人、演講者後合照。左起:演講者James Robson教授、德禪法師、演講者李明哲副院長、主持人王英偉教授。

113.8.25 國際會議廳第三場論文發表會,左起:主持人邱敏捷教授,發表人何日生副教授、德晟法師、林建德教授。

113.8.25 國際會議廳第三場圓桌論壇,大眾合影。左起:引言人黃宗正主任、James Robson教授、William McGrath助理教授、Nathan JishinMichon講師,德禪法師,引言人昭慧法師、葉海煙教授,主持人何日生副教授。

113.8.26 本院學眾一行59人至花蓮近郊一日遊,大眾於將軍府合影。

113.8.29 哈欣仁波切代表台灣國際藏傳佛教研究會前來拜會昭慧法師,致贈邀請函,請法師9月11日於菩提達摩四論藏譯本新書發表會中,與新書譯者堪布澤仁扎西展開對談。

113.8.29 清華大學特教系碩士班研究生陳佳玉女士至玄奘大學,為其碩士論文「特教生」相關主題訪問昭慧法師。

113.8.31 本院舉行一年一度的地藏法會,住持心皓法師領眾恭誦《地藏經》。

113.8.31 昭慧法師在大蒙山施食法會後,為大眾作簡短開示與勉勵。

113.8.31 大寮志工準備了色香味俱全的午餐供眾。

113.8.31 地藏法會大寮志工合影。

113.7.29
■上午,昭慧法師參加玄奘大學臺灣佛教研究中心113年度優良博碩士論文複審暨決審會議。

113.7.30
■下午,昭慧法師參加玄奘大學招生委員會、一級主管會議、校教評會。

113.7.31
■上午,玄奘大學舉行一、二級主管布達典禮。董事長性廣法師與簡紹琦校長主持典禮,並致詞期勉主管們。由朱廣興教務長代表所有主管接受聘書。
 董事長性廣法師告訴大家好消息:「在少子化艱苦環境下,全體主管與教職員努力開源節流,本學年度依然保持收支平衡。」並宣告:「請大家一同努力,玄奘大學一定會永續經營!」
 校長致詞則分析當學年度收支平衡的重大意義:「受教權與財務,是教育部的督察重點。大學能否永續經營,端看二者能否過關。玄奘大學在這兩方面都維持良好,這確實是一項好消息!校長請主管們繼續努力,並請大家向董事長鼓掌,感謝性廣法師帶領董事會,對學校提供資源,全力支持本校的永續經營與發展!」

113.8.1
■1日至4日,本院專修部三年級宗教倫理學研習營上課,由昭慧法師授課。

113.8.6
■上午,昭慧法師帶領本院學眾與香積組志工至宜蘭2日遊。首站為羅東林業文化園區。中午在羅東蔬泰鄉素食館用膳;下午則至礁溪,登五旗峰。隨後一行人車行至旅館,再步行至附近的佛光山滴水坊(礁溪火車站右前方)用晚餐,由住持心皓法師供衆。飯後,院長圓貌法師帶著志工們續攤吃白水豆花。
 晚間,眾人入住川湯春天溫泉酒店,座落在礁溪火車站附近的繁華市區。感謝玄奘大學黃奇能居士,為學眾貼心安排入住川湯春天溫泉旅館。

113.8.7
■上午,昭慧法師與本院學眾一同參觀宜蘭傳統藝術中心,並至臨水劇場觀賞「魔梯形體劇場」的最新創作《歸余返鄉》。中午至羅東心悅齋素食館用膳。
 下午一行人搭乘冬山生態綠舟,在冬山生態園區健行約一小時,登頂遠眺蘭陽平原,再沿著鐵道邊的步道邁過冬山河,回到登船渡口,大家合影後,一路輪流唱歌,快樂返航。

113.8.8
■上午,昭慧法師與性廣法師南下高雄,見岸法師與廖秋琴居士於左營高鐵站迎接,隨後至菜根香素食餐廳用餐。此行主要是為討論跨寺院團體合辦暑期青年營隊方案。
 席間,見岸法師引介餐廳主人蘇嘉雲居士(休休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暨慈霖園創辦人)與正信佛教青年會陳世榮會長,並接受蘇董事長的午餐款待。
 飯後,蘇董事長陪同至杉林區的慈霖園,車程約一個半小時。這是她所創建的美好家園,收容弱勢或失能家庭的不幸兒童,將他們培養到大學畢業。目前駐錫慈霖園的法師是堪布元燈加措(刻在玄奘大學宗教系碩士班就讀)以及志工夥伴和青年職工王晨同學。
 關於慈霖園的創立緣起,可點此參考

113.8.9
■上午,見岸法師與廖秋琴居士送昭慧法師與性廣法師至左營高鐵站乘車返回新竹。
 抵達新竹高鐵站後,兩位法師隨即驅車前往新店,與浮月、如遵法師,以及大力守護妙慧精舍三十餘年的邱永順居士於國史館新店館區會合,隨後一同登上銀河洞瀑布區,到訪妙慧精舍。
 性廣法師、浮月法師、如遵法師皆是第一次到訪這座甚有歷史價值的小寺院——印順導師特地為女眾建立的道場。邱居士帶著四位法師裡裡外外參觀,包括大殿右側的印順導師故居,並憶述當年協助慧琳法師維護寺產的艱辛歷程。
 臨去前,眾人在精舍前合影留念。

113.8.10
■上午,法青曾櫳震與三位香港青年朋友日向翔太、侯志鋒、鄭翊晟至本院拜會昭慧法師。
 日向翔太(Junior)畢業於香港恆生大學,現在香港浸會大學附屬王錦輝中小學擔任行政職。侯志鋒(KryaChifungHau),現就讀香港中文大學,香港自媒體Hifivehk的成員,第一次來台,順便為Hifivehk製作影片。鄭翊晟(Branden),甫自香港中文大學畢業,今年9月將到中學開始執教數學。
 三位男孩中,日向翔太性格陽光,談吐甚有深度。翊晟性格沈穩,不多言語,卻於眉眼間透出滿滿的善意。志鋒不愧是網紅,性格活潑,舉手投足充滿喜感,幽默風趣。他在大學研讀性別,兼學大衆傳播,再加上YouTuber的歷練,使他對所見所聞,常能觀察入微。
 由於隔日即將返港,網紅侯志鋒問及附近是否有特殊景點可供報導?昭慧法師建議他們至離院不遠的地方廟甘泉寺(舊名石觀音寺)參訪,或可提供他一些報導題材。昭慧法師簡述「石觀音」的故事,以及此地名為「觀音鄉」的原委。為了他們便於取得書面資料,昭慧法師迅速Google了如下的甘泉寺簡介,Line給他們閱讀,讀者亦可參見
■中午,志工許嘉珊與兒媳陳妍安帶著孫女林怡亘返院,購買素食旦糕與披薩,為三歲的怡亘慶生。
 怡亘是弘誓小孩,甫一出生,嘉珊就請昭慧法師為孫女命名。昭慧法師問了父母姓名後,仔細斟酌,最後想了兩個名字,請他們二擇一,並說明如下:
林怡亘:怡:喜樂,亘:連綿不絕。祝福小女孩永遠平安、幸福、喜樂。
林彥萱:彥指才德出眾,萱有忘憂之義。期望林小妹妹才德兼備,樂而忘憂。
 嘉珊與孩子父母最後選了「怡亘」二字。從此,出生即與師父們結緣的小怡亘,就在志工阿嬤的抱持下,時常回到弘誓,而且特別喜歡弘誓的師父們。
 每年生日,她都由阿嬤與父母帶著回來慶生。今年生日將近時,她向阿嬤童言童語地說:「我要回學院過生日,請師父們吃旦糕,讓師父們快樂!」
 其實在本院,昭慧法師婉拒任何形式的慶生,影響所及,所有學眾都不過生日,唯一例外的,只有每年一度為高壽的知光師公買個壽糕慶生,待師公往生後,學團就連這「唯一」都取消了。因此,師父們的「快樂」,怎可能來自「旦糕」?
 原來,每次她回院慶生,師父們都笑盈盈地為她祝福,並圍著她歡唱生日快樂歌,坐下來享用美味旦糕。這輻歡樂圖像,讓她小小的心靈,產生了「我過生日可以讓師父快樂」的銘印。因此她回來過生日,不是為了讓自己快樂,而是樂見師父們快樂。
 「口為心之器」,孩子純真話語所透露出的,是她一顆善良的心,這份「布施歡喜」的心是無價的。
 本日中午,法青曾櫳震帶著三位香港朋友來訪。怡亘的祝福者多了四位帥氣的大哥哥。大家的歡欣氣氛與歡笑聲,盡收入她的眼底,想必讓她更強化了「回學院過生日,請師父們吃旦糕,可以讓師父們快樂」的印象。
 而無蛋旦糕與素食披薩,也讓三位香港青年被「驚豔」到了。他們很難以置信地說,沒想到無蛋的旦糕如此可口。他們強調,這是第一次品嘗素食披薩,感覺甚佳。

113.8.13
■中午,昭慧法師參加《學思》編輯委員會,下午參加一級主管會議。本日中午,玄奘大學簡紹琦校長率一級主管至行政大樓門口,主持中元普渡的簡單儀式。

113.8.14
■下午,昭慧法師參加玄奘大學招生委員會。

113.8.15
■清晨,昭慧法師從桃園直驅苗栗高鐵站。將車停妥後,搭乘高鐵至台中站,與性廣法師會合。隨後至台中華雨精舍拜會明聖法師與住持長叡法師,性廣法師致贈感謝狀,感謝精舍對玄奘文教園區「選佛場」的大力支持。
 昭慧法師向兩位法師談到新店銀河洞妙慧精舍現況與未來規劃,並說明「青年營隊活動」的理念與雛型,長叡法師亦表達願意支持此一活動。
 午餐後,昭慧法師和性廣法師前往台中高鐵站,迎接來自台南的見岸法師。
 下午,昭慧法師與性廣法師、見岸法師到南投竹山明善寺,與學友德松法師(明善寺住持)晤談青年營隊活動事宜,未料還未坐定,德松法師就捐款贊助玄奘大學與弘誓學院,托兩位法師帶回去。德松法師長期護持玄大與本院,無任銘感。
 在鹿谷山上住茅棚的玄奘大學老同事悟殷法師(佛教史與部派佛教專家),七月下旬才到弘誓學院,擔綱十整日的「中國佛教史」講座,回到鹿谷才半個月,得知兩位法師的到來,又特地騎車下山,到明善寺來與眾人茶敘。
 從明善寺出來,性廣法師送昭慧法師與見岸法師至烏日高鐵站,隨後分道揚鑣,性廣法師回到霧社山裡,繼續其暑期密集禪修功課。見岸法師則與昭慧法師搭乘高鐵到苗栗高鐵站,再驅車返回玄奘大學。

113.8.16
■上午,昭慧法師與見岸法師至新竹法源講寺拜訪住持真理法師,報告籌備青年營隊活動事宜並請法師支持。真理法師慈心愛護,悉心講解並諄諄教導健身功法,照顧著兩位法師的健康。中午,真理法師請兩位法師到香濃齋用餐。
■晚間,本院住持心皓法師主持執事會議。

113.8.17
■上午,本院舉行弘誓文教基金會董事會議。董事長見岸法師前幾天忍著膝痛,為青年營隊活動事宜,陪同昭慧法師拜會幾處道場,昭慧法師非常不捨,建議岸法師本日請假,由昭慧法師代理主持會議。
■下午,浮月、如遵法師來訪,報告二位法師對新店銀河洞妙慧精舍整修的初步構想。

113.8.18
■本日,安居圓滿,住眾舉行自恣羯磨,由住持心皓法師擔任羯磨主(會議主席)。
 安居眾自恣完畢,心皓法師請昭慧法師為大家說法,昭慧法師於是向大衆解說自恣羯磨的原理,並說明:自恣羯磨與每半月舉行的布薩羯磨有何不同,何以不同。(詳見昭慧法師臉書留言錄:〈僧團的慈悲,建立在「維護紀律」〉)


113.8.19
■上午,昭慧法師主持第42期《玄奘佛學研究》編輯會議、臺灣佛教研究中心113學年度第一次會議,並於玄奘大學雲來會館以素筵宴請兩會同仁。
■下午,昭慧法師參加玄奘大學教師社群會議。

113.8.20
■下午,昭慧法師參加玄奘大學一級主管會議。

113.8.21
■上午,玄奘大學簡紹琦校長在台師大與大安高工的師友,參訪玄奘大學。中午,校長於雲來會館宴請諸位嘉賓,昭慧法師列席作陪。
 7年前,簡校長首度在玄大就職,其於大安高工時代的班導師黃麗華與師丈陳勁孟賢伉儷應邀出席交接典禮。典禮結束後的午宴,正巧與昭慧法師同桌用餐。7年後的此刻再度聚餐,彼此都倍感親切。黃老師告知,早年已在報端見過昭慧法師的一些文章。
 黃老師桃李滿天下,本校簡校長與知名歌手費玉清先生,都是她的高足。
 她的另一高足,大肚國小陳昶澤校長,為簡校長揮毫致贈崁字聯,將簡校長大名崁於上下聯的字首,並在這幅對聯旁邊合影留念。


113.8.23
■早上近七時,本院學眾、玄大師生一行70餘人,分別從中壢、台北出發,搭乘火車至花蓮,參加明後日(24、25日)「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會議。
 中午抵達花蓮。慈濟師兄姐導引學眾分坐兩台遊覽車,至靜思堂用午齋。靜思精舍法師率慈濟師兄姐來迎,並於靜思堂貼心準備豐富的便當餐。飯後,一行人步行至靜思堂頂樓,在堂外廣場合影留念。
■昭慧法師至花蓮慈濟靜思精舍拜會證嚴上人。詳見昭慧法師臉書留言錄:〈上人交代的每一句話,我都認真記在心裡!〉,本文在臉書上受到廣泛閱讀,迄截稿日,有1417人按讚,150人分享。
■下午,一行人分坐兩台遊覽車,走訪林田山。原本預計參觀慶修院,因為到時場館剛關門,遂轉往吉安鄉農會吃冰。晚間,一行人於慈濟大學同心圓餐廳享用歐式自助餐。
 這次花蓮遊覽,感謝慈濟大學鄭靜明教授(也是本院志工)對旅行景點、用餐地點提供許多寶貴意見,她並貼心地在遊覽車上為每個人準備了罐裝杏仁飲與燕麥飲,也捐款贊助了這次研討會。

113.8.24
■由慈濟慈善基金會、玄奘大學臺灣佛教研究中心、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弘誓文教基金會共同舉辦的「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藥師法門與臺灣佛教醫療」國際學術會議,於今日上午8時30分,於花蓮慈濟慈善基金會國際會議廳隆重展開。
 會議為期二日(24、25日),共計有六場專題演講、二場三本新書發表、七場論文發表,並另有三場「圓桌論壇」和一場「青年論壇」。
 開幕典禮同步於國際會議廳和線上(ZOOM)舉行。首先介紹貴賓,隨後由靜思精舍德禪法師代表證嚴法師、慈濟慈善基金會顏博文執行長、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林俊龍執行長分別致詞。最後,由研討會召集人昭慧法師代表主辦單位致謝詞。
 昭慧法師讚嘆慈濟、證嚴上人是台灣之光、佛教之光,並指出:印順導師以「理入」見長,證嚴上人是以「行入」見長,慈濟與弘誓文教基金會聯合舉辦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深具意義。而今年研討會主題是「藥師法門與臺灣佛教醫療」,更是非常殊勝,因為慈濟人以「佛心」與「師志」為己志,落實佛法於醫療,以行動證明:大乘經的菩薩行,確可實踐於人間。
 開幕典禮後,眾人於國際會議廳內原座合影留念。隨即進行專題演講,由慈濟大學解剖醫學科教授兼模擬醫學中心主任曾國藩、哈佛大學宗教學院助理院長Monica Sanford(摩妮卡•桑佛德)、紐約州立大學Robert H. N. Ho基金會佛教研究助理教授William McGrath(威廉•麥格拉斯)主講,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何日生教授主持。
 接著是第一場新書發表會,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劉宇光教授發表《量論與識論——佛教哲學研究回顧》,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授兼佛教學院院長郭朝順教授發表《華嚴鏡映哲學》。本場發表會由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教授昭慧法師主持。
 新書發表結束後,緊接著展開一系列的論文發表,於國際會議廳和220講堂分頭舉行。
 之後,於國際會議廳舉行第一場、第二場圓桌論壇,主題分別為「從護理理論到靜思法脈的傳承與實踐」、「慈濟醫院與佛教實踐對當地醫療的影響」。兩場圓桌論壇,由醫師與護理人員擔任引言人,多方面敘述了慈濟的醫療志業與創醫院過程、艱辛、理念、與證嚴上人的願心、期許,非常感人。
 第一天會議共449人共襄盛舉,充實的學術會議於18:30告一段落,隨後於國際會議廳外走廊舉辦晚宴。首先由召集人昭慧法師、何日生副執行長、花蓮慈濟志工代表吳宏泰居士致詞,緊接著由慈濟花蓮古箏團隊為大眾演奏,之後昭慧法師帶領大眾唱誦「結齋偈」,祝願辛苦為大眾準備豐富美味佳餚的慈濟志工。第一天議程在慈濟「一家人」的手語歌帶動唱下結束溫馨圓滿的法的饗宴。

113.8.25
■本日,第二十二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藥師法門與臺灣佛教醫療」國際學術會議進入第二天議程。早上九時,由第二場新書發表會揭開序幕,葉海煙教授擔任主持人,慈濟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何日生教授發表新書《證嚴上人佛教思想研究》。
 緊接著展開第二日的專題演講,由哈佛大學James C. Kralik與Yunli Lou東亞語言與文明學系James Robson教授、美國賓州州立大學艾賓頓學院亞洲歷史與醫療人文學系Pierce Salguero教授(線上)、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李明哲副院長主講,花蓮慈濟醫院緩和醫學中心主任王英偉教授主持。
 隨後進行論文發表,同樣於國際會議廳和220講堂兩個場地同時進行。
 接著進行第三場「圓桌論壇」,主題為「人間佛教、過去與未來醫療」,由何日生副執行長主持,引言人為昭慧法師、葉海煙教授、James Robson教授、黃宗正主任、Nathan JishinMichon講師、William McGrath助理教授、李明哲副院長。
 晚間約17:30,於國際會議廳舉行閉幕典禮,德禪法師代表靜思精舍證嚴上人致謝詞,隨後大會播放兩日活動剪影,第二十二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會議圓滿落幕。

113.8.26
■凌晨,本院學眾等一行59人至花蓮近郊一日遊。首站是七星潭,海邊天藍海闊山青,大眾歡喜取景合照。
 之後遊覽美崙山、松園別館、將軍府、雲山水、鯉魚潭。約3:10時結束行程,前往花蓮火車站返回台北、中壢。

113.8.27
下午,昭慧法師參加玄奘大學一級主管會議。

113.8.28
■下午,昭慧法師參加玄奘大學113學年應用心理學系教評會。

113.8.29
■上午,浮月、如遵法師到雲來會館與昭慧法師茶敘,報告8月25日率眾至新店銀河洞妙慧精舍全面清掃的進度,整修老屋專業人士的修繕建議與預算評估。
■中午,哈欣仁波切(大乘林佛學會創辦人,也是台灣國際藏傳佛教研究會前主席),代表台灣國際藏傳佛教研究會前來拜會昭慧法師,致贈邀請函,請法師於9月11日上午,至台北市國際會議中心,於菩提達摩四論藏譯本(由中文譯為藏文)新書發表會中,與新書譯者堪布澤仁扎西展開對談。
 中午,昭慧法師請哈欣仁波切於雲來會館餐敘。由於仁波切兼為玄奘大學藏傳佛教研究中心副主任,故針對該中心113學年度工作規劃,進行初步規劃與意見交流。
■下午,清華大學特教系碩士班研究生陳佳玉女士至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辦公室,為其碩士論文「特教生」相關主題訪問昭慧法師。
 陳佳玉目前擔任國立新竹特殊教育學校物理治療師,其碩士論文擬以玄奘大學融合教育的兩個成功案例(宗教與文化學系、藝術創意學系各一特教生案例),作為畢業論文的主題。在訪談宗教系個案鄭佑珊同學及其家長鄭秀勤女士的過程中,兩位均提及昭慧法師是佑珊的貴人,在就讀期間受到法師極大的協助,陳佳玉因此致函法師,請法師接受訪談。
 陳佳玉同學的論文題目為:「大學融合教育之路——以多重障礙學生大學學習歷程為例」。針對已完成大學學業的多重障礙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希望藉由對個案及其家長、同儕、師長的訪談,來瞭解在大學學習歷程中面臨的挑戰和需要的支援,進而探討國內大學融合教育的實施現況,對於多重障礙學生及校園相關人員的感受與轉變,透過個案的心路歷程分享,提供多重障礙學生未來進入大學融合教育之參考。

113.8.30
■31日本院舉行地藏法會。法會各項前置工作於二週前即開始,每天陸續有許多位志工來院協助。志工一個月前即陸續鍵入牌位資料,這幾日依牌位板序號張貼超薦和消災牌位;吳家職師兄修剪院區草木。29日開始燙桌巾;晚間,楊美蘭居士率同圓光金剛護法等志工與學眾們完成會場的場地佈置。眾人歡喜發心,同心協力完成學院一年一度的地藏法會前置作業。
 今日上午,插花、供果等各組志工們進駐,徐桂蘭居士號召二十多位志工準備各種食材。學眾按照法會當天的法器執事安排,確認地藏法會儀軌,包括玄奘大學慈恩精舍等學眾也加入檀場的佈置,大家各司其職,井然有序。

113.8.31
■本院舉行一年一度的地藏法會,上午八時第一支香舉行演淨儀軌,由昭慧法師主法,隨後由住持心皓法師領眾恭誦《地藏經》,接著佛前大供。誦經會場除了無諍講堂外,亦將齋堂、仁慧法師紀念教室同步連線,信眾約500人參加,會場座無虛席。
 中午,大眾享用豐盛美味的午齋。午後稍事休息,下午二時半繼續誦《地藏經》下卷,接著聆聽院長圓貌法師的開示,隨後,心皓法師於法印樓禪堂為信眾舉行皈依。同時,無諍講堂則由志工合力佈置成蒙山壇場。
 傍晚五時,進行大蒙山施食法會,由昭慧法師主法,大眾齊心誦經持咒,祈願惡道眾生得以解脫苦輪,早證菩提。晚間八時半,法會圓滿結束,香積志工煮了香噴噴、熱騰騰的藥石,大眾大快朵頤,最後齊心協力做好善後工作,才一一告辭離去。

法雨均霑

【出版新訊】

Peter Singer教授與昭慧法師共同著作之英文版新書The Buddhist and the Ethicist(《佛學家與倫理學家》)已於2023年12月12日正式發行

  

  Peter Singer教授與昭慧法師共同著作的英文版新書,書名:The Buddhist and the Ethicist(《佛學家與倫理學家》),美國Shambhala出版社已於2023年12月12日正式發行並全面推廣。這本書目前在亞馬遜(美國)的「效益主義哲學」類中排名第一。它的有聲書版本,在「東方哲學」類的新出版品中排名第一。

  這本書的中文版,即是《心靈的交會——山間對話》,已於2021年11月由台灣的法界出版社發行。但是英文版在主編的建議下,做了若干調整,包括書名,也改成對本書內容一目了然的The Buddhist and the Ethicist

  本書已於2024年3月發行泰文版。
 

《心靈的交會——山間對話》
訂  價:360元
郵撥帳號:15391324 戶名:法界出版社

The Buddhist and the Ethicist(《佛學家與倫理學家》)
法界出版社代售
訂  價:750元
郵撥帳號:15391324 戶名:法界出版社
洽詢電話:(03)4987325傳真:(03)4986123

法雨均霑

昭慧法師2023年新書《令梵行久住——僧制與戒規之當代詮釋》出家眾贈書活動

※索取踴躍,再追贈100本

【活動內容】
為使更多人受用法益,財團法人弘誓文教基金會以法供養,將以100本《令梵行久住》贈與出家眾。每人限索取一本,贈書寄送以台灣本島及離島為主,有意索取者請填寫以下資訊。

【本書簡介】
本書以「令梵行久住」為題,因為這是佛陀的制戒目的,也是僧制與戒規的核心價值。作者以整個修道框架——三學、八正道,定位戒學的角色,分別從理論與實務層面,進行戒律學的當代詮釋,具有以簡馭繁、詮釋清晰、與時俱進、彙編分類等特色。
無論出家還是在家,均可透過本書,掌握「戒增上學」的核心價值、系統理論與修學要領。

【作者簡介】
•1958年生於緬甸仰光,祖籍廣東梅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
•現任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教授暨系主任,臺灣佛教研究中心主任
•創立關懷生命協會,推動動物福利
•創辦佛教弘誓學院,推動佛法教育
•至2023年8月,已出版專書35冊,期刊論文近81篇
•2007年起榮任國際入世佛教協會INEB精神導師
•2007年獲頒「中國文藝獎章」,獎項是「文化論述獎」
•2021年榮獲有「宗教諾貝爾」盛譽之日本庭野和平獎(Niwano Peace Prize)

我要索取贈書
https://hongshi.org.tw/news-page.php?n=191#gsc.tab=0

∼∼更多網站資源 歡迎點閱∼∼

法音宣流昭慧法師、性廣法師系列佛法課程及演講MP3

弘誓雙月刊》 歷屆各期文章 及PDF檔

法印學報歷屆各期論文PDF檔

電子書下載法界出版社「燃燈文庫」系列書藉PDF檔

法界出版社目錄

菩提清音

上人交代的每一句話,我都認真記在心裡!

                                             釋昭慧

 臉書留言錄(之一一九七)

113.8.23

  明天起一連兩天,於花蓮靜思堂舉行「第22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會議」。

  弘誓學眾與玄大師生一行70餘人,清晨分別從中壢、台北出發,搭乘火車(事前購買團體票),中午抵達花蓮。慈濟師兄姐導引我們分坐兩台遊覽車,至靜思堂用午齋。

  感恩靜思精舍法師率慈濟師兄姐來迎,並於靜思堂貼心準備豐富的便當餐。

  飯後,一行人步行至靜思堂頂樓,在堂外廣場合影留念。

  下午,一行人分坐兩台遊覽車進行City tour,我則到靜思精舍拜會證嚴上人。

  上人指著自己的喉嚨說:「嗓音沙啞,不太能說話。」我心疼道:「您不用開口,能看到您就很開心!」

  這次拜見上人,正巧聆聽林碧玉副總報告慈濟人在非洲的善行,如:在辛巴威,慈濟體念居民取水困難,長年飲用沼澤污水,因此開鑿井水。至今已開鑿一千多口水井,全國約需五千口井。她的簡報秀出其中一口新開鑿的村落水井,排隊取水的隊伍蜿蜒漫長,從空拍圖看,等著取水的民眾數以千計。

  隨後,何日生副執行長與文史處賴睿伶主任,向上人簡報本次研討會的籌備狀況與規劃議程,包括專題演講與新書發表的場次,論文發表的篇數,以及圓桌論壇的主題與引言人。特別是多位國際知名的學者,為了應邀與會,遠從歐美抵達台灣,看得出他們對上人的敬重,對慈濟的讚歎與對這場研討會的期許。

  起身告辭時,上人緊握著我的手,語重心長地吩咐:「我們都很忙,見面時日有限,妳要時常回來!」

  我說:
  「您交代的每一句話,我都認真記在心裡!所以我這次參加研討會,就特別拜託建谷,請他幫我安排住在精舍。
  「但精舍師父們非常貼心,擔心我在研討會期間,慈大與精舍兩頭跑太過奔波,所以還是囑咐建谷,安排我住在慈大同心圓招待所。」

  上人說:「妳要在平常時日回來。」然後又補了一句:「回來教導她們!」

  「平常時日回來」,這句話我認真聽進去了,改天也一定會從命。然而「教導」二字,我不是客氣,而是實不敢當。

  原因是,就我觀察,精舍師父們追隨上人,體念佛心、師志,個個謙恭有禮,利他心切,並且早已被志業體鍛鍊得「十項全能」,她們對自己奉派領軍的部門工作、各該部門的社會貢獻或綠色產品,往往侃侃而談,讓我瞠目結舌。

  然則我若回來小住,重點肯定放在觀摩。我想觀摩這些師父如何做到從「非本行」磨練到「跨領域」的心路歷程,以及她們帶領工作團隊,交出豐碩成果的工作體驗。

  過往與這些師父的幾次短暫交談,讓我感受到,她們在含蓄內斂中難掩光芒。然則她們的生命故事,她們的工作歷練,肯定無比精采,我洗耳聆聽都來不及了,豈敢托大而言「教導」呢?

  不禁真誠地回應上人:「會與她們互相交流!」

菩提清音

何日生新書序:建構系統理論,勇為宗教哲人

                                             釋昭慧

臉書留言錄(之一一九八)

113.8.23

  作者很早就意會到:必須在「上人的隨機教化」與「志業體的實證經驗」中,淬鍊出系統化的「慈濟學」。這在當時可說是眼光獨到,但也難免「先知寂寞」。幸運的是,他所追隨的恩師,正是對他賞識有加的「伯樂」!證嚴法師讓這匹「千里馬」充分揮灑其哲人長才,支持他在這個學術前沿開疆闢土,策馬奔騰。於是,從《慈濟學概論》到《慈濟實踐美學》,他建構了慈濟學的系統理論。於此更進一步,他拈出「善」字作為慈濟志業體的核心價值,揭櫫慈濟人跨越文化差異與宗教藩籬的「共善」精神,輔以慈濟志業體在「利他事行」方面的豐富案例,發表了兩大鉅著──《善經濟:經濟的利他思想與實踐》與《善治理:圓型組織的思想與實踐探究》。前者甚至一舉囊括全球三大獎項,成就非凡。

  **  **  **  **

  然而作者卻非常敏銳地看出:此中還有些後設性的研究尚未完成,那就是:作為「佛弟子」的證嚴法師,所言所行必然有其「佛陀教法」與「佛典指引」的心理機轉。如果說,慈濟學是證嚴法師「下化眾生」的實踐哲學,那麼,證嚴法師「上求佛道」的歷程,必然也可從中歸納其思想體系。

  作者於是將論述視角,從慈濟志業轉向了證嚴法師其人,在為數龐大的文字般若中,他細心爬梳著法師歷年開講或引述的經典,從而呈顯出法師思想的整體風貌,歸納出靜思法脈的活水源頭,勾勒出慈濟宗門的方法途徑。這番尋根探源的功夫,讓他在完成慈濟志業體的實踐哲學之後,「更上一層樓」地整理出「證嚴法師思想」的系統理論。

 

※以上為摘錄文,全文連結請點此

菩提清音

序文「封麥」謝幕詞

                                             釋昭慧

 臉書留言錄(之一一八六)

113.7.21

  《瑜伽師地論》講座期間,我抽空為何日生教授的新書寫了一篇序文。

  很多人看過我的序文,往往會有錯覺,以為序文數字不用過長,肯定比較好寫。然而在我的寫作經驗中,為友人(而非為自己)的新書撰寫序文,較諸其他類型的寫作,可說是最費腦力的文字工程。

  我深切體會,出書對任何領域的作者而言,都是一件大事。因此只要應允寫序,我絕對不會意到筆隨,任情揮灑,用這樣珍貴的版面,拿來自抒胸中丘壑。而序文之難,恰恰就難在不是「自抒胸中丘壑」。

  其次,序文沒有固定章法,較之中規中矩、四平八穩的專書與論文,讓人更為費心躊躇於其起承轉合。序文也不比「我手寫我口」的散文,必須先行將自己沉浸到作者的心靈世界,宛若與其同一呼吸;然後再從作者的心靈世界抽離出來,醞釀構思,找出最佳的切入角度。

  就以學術專書而言,這對人文學門的學者而言,是件嘔心瀝血的成果展現。因此在撰稿之前,我一定會將書稿先行全本讀完,畫上重點,寫點眉批。如今在電腦中閱讀pdf檔,我已不便眉批,依然會隨手寫點備忘。一邊閱讀,一邊備忘,頭腦也就一邊盤桓:這篇序文到底要從哪個角度切入?

  即使作者是自己所熟悉的友人,但要在短時間內,完整而無誤地理解他的學術見地,點出箇中精華,對這些學術成就作出如實的評價(而非言不由衷的阿諛奉承),這絕對比自己寫一篇得心應手的學術論文,顯得倍加困難。

  其次,如果這部新書不是學術著作,而是個人傳記或生活雜感之類的散文集,那麼,我得用最柔軟的心,體會作者本人或其所描述對象的悲歡離合,內心有所觸動,序文寫起來才會情真意切。

  光是這樣閱讀加醞釀的過程,可能就要花費幾天時間。有時一部書稿讀完,我會先行擱置個幾天。在這幾天期間,一邊處理其他事務,一邊思維各種可能的切入角度或文章筆法。等到下筆之時,再嘗試著就這幾個角度,寫些自己的觀點回饋或讀後感想。

  由於這是「作者的場子」,作者才是主角,我絕不可喧賓奪主。因此,即使作者沒有字數限制,序文字數也必須有所節制。一般而言,等到初步完稿之後,我會運用「減法」,將自己覺得對該書(或該書作者)而言「沒有那麼重要」的段落,予以字數減縮,乃至整段刪除。在一般情況下,未刪除前的序文初稿,少則千餘字,多則數千字。

  如果作者轉告,受限於落版頁數考量,出版社主編希望序文不要超過若干字,我一定會努力將初稿刪減到這個字數的上限以內。若真不得已而溢出了若干字句,又覺得硬生生刪除,難免妨礙內容的完整表達,這時我會將多餘字數用網底或紅色字型標示出來,請作者轉告主編,可就有限篇幅的限制,自行決定是否予以刪除。

  曾經有一部新書,出版社主編請作者告訴我,由於篇幅有限,希望這篇序文控制在600字左右,我聽了暗暗叫苦。作者或許以為,這對「快筆」的我而言,簡直不費吹灰之力,殊不知,這可不比「論文摘要」。要用這麼少的字數,將全書最精華的內容提煉出來,寫出意見回饋或是讀後感想,這真的非常困難。有時我甚至不得不將初稿全刪,重新醞釀出「用最短篇幅道出箇中精華」的切入角度。

  也因此,過往自己出書時,大都沒有找人寫序,頂多寫篇「自序」塞責。這絕非「目中無人」,只是深知為人寫序的費時、費神,不敢叨擾師友。

  然而會找我寫序的人,大都與我情誼深厚,或是緣分特殊,作者既然開口索序,面對他所在意的出版大事,我竟很難開口辭謝。

  倘若時間充裕,我還可以「慢工出細活」。最怕的是,在工作負擔沉重的情況下,分身乏術而勉強為之。而在本次講座期間,我就遇上了這樣的窘境。

  事情是這樣的。5月14日,慈濟基金會何日生副執行長來電,請我為他的新書《證嚴上人佛教思想研究》寫序。當時我正在國家音樂廳入座,新逸交響樂團年度公演(觀音線慈善公益音樂會)即將開始。由於何教授與我的法誼深厚,我當即口頭允諾,卻因與身旁法友寒暄,未即將此事登入手機行事曆的「工作備忘」。

  翌日,何教授透過通訊軟體(Line),將一校書稿傳送過來,當時我正在學校開會,無法在電腦中立予下載。

  讀Line最忌三事,一是「已讀不回」。二是沒有立刻寫下備忘,難免手機滑過即忘。三是沒有立即下載檔案,過期之後再也無法下載。我這兩番疏失,正是「滑過即忘」與「未及下載」。

  幾天之後,我竟將寫序大事,忘得一乾二淨。平日還自以為「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豈知忘性太大,此事讓我驟然「服老」!

  等到7月3日,何教授助理瑞祥來訊告知:二校完畢,正在等著我的序文。我凜然一驚,竟然忘了作者曾經提供一校書稿,還理直氣壯地請他將書稿的pdf檔傳送過來。這麼一來,完全超出了原訂的暑期寫作計畫範圍。

  由於暑期伊始,必須將學生報告改完,登錄成績。緊接著是一系列的營隊活動、會議、公務、探病行程,在在讓我無法分神閱讀書稿。不但如此,原計畫在〈守性法師素描〉完稿之後,《瑜伽師地論》講座之前,抽出兩天時間,一氣呵成地完成一篇學報論文(這是積欠已久的稿債)。哪知計畫趕不上變化!面對傳來多日的新書二校稿,深感分身乏術,我自知理虧,為恐耽誤出版社的出書作業,只好將這兩天時間,挪來閱讀書稿,一邊閱讀,一邊醞釀著序文切入的角度。

  自7月14日講座開始,每天上午講三堂課,下午感覺體力、心力都差,只能放緩步調,讓自己躺平、補眠,或是看些即期雜誌。這麼一來,能運用來寫作的時間,就只剩下晚間。幾個晚間運作下來,我發現,準備教材對我而言駕輕就熟,反倒是「序文待撰」的進度壓力,讓我有些喘不過氣來。

  每晚坐在電腦前準備教材,我總會抽出一點時間,瞪著書稿「發呆」,構思序文內容。直到7月17日晚間,感覺業已醞釀成熟,這纔動手撰寫,一口氣鍵入兩千餘字,直到睡意陡升,這才放下手邊工作,趕忙倒頭養息。

  到了第二天(18日)下午,午休起來,感覺精神飽滿,再將前一晚業已完成的序文重新閱讀一遍。不得不懷疑,是否前一晚精神不濟,腦力不足,總感覺這篇序文,沒有達到自己所認定的「理想水平」。當然,我也可把心一橫,交差了事。但一想到,出書對作者而言,是件嘔心瀝血的大事,我就不免躊躇。最後決定放棄這兩千多字,重新撰寫。

  就這樣,18日的晚間,我一口氣寫了2697字,重新審視全文,自問已可心安理得交差,這才將序文檔案傳送給了瑞祥。心中不免暗自慶幸:這回出版社沒有限制字數,否則我更會綁手綁腳,舉步維艱。那晚,我終於沉沉地睡了一個飽覺。

  然而從翌日起,連續三天,我雖依然準時登座說法,卻感覺到了一股明顯的倦意湧來。這種疲憊感,雖然不影響講課時頭腦的清晰度與教學品質,卻不免反映在色身上:明顯出現黑眼圈與疲憊相;有一次忽然過敏發作而頻流鼻水;還有幾次,講到一半突然嗆咳。還有,講完一堂課,中間即便只有10分鐘休息時間,我都要立刻回到寮房,讓自己躺個5分鐘,好能恢復元氣。

  尤其是忽流鼻水與突然嗆咳,這是過往講課從未有過的狀況,不但讓我感到尷尬,還讓我顧不得線上直播或是全程錄影,必須徵得學友們的諒解,暫停講課,取衛生紙來擤擤鼻水,或是趕緊喝口熱茶。

  這麼折騰下來,我終於意會到,備課、講課不是負擔,反倒讓我法喜充滿;雖有一篇論文待撰,但那已是胸有成竹。反倒是撰寫序文這件事,竟隱然給我帶來了如此鉅大的身心壓力。

  思來想去,感覺寫序生涯應該告一段落。這時忽然想到:費玉清在66歲那一年,宣布告別47年的歌唱事業,決定「封麥」。然則我今年已是67歲,此時主動宣告「終止序文寫作」,方屬明智之舉,未來也便於向索序師友告罪婉辭。

  然則,為何日生教授的新書撰序,應該會是我畢生寫作生涯裡,為寫序文畫下休止符的「謝幕之作」吧!

110.11.7 擔任何日生教授(右)《善經濟:經濟的利他思想與實踐》新書發表會主持人(左為另一新書發表人王本榮教授)。

菩提清音

博士班申設通過

——少子化衝擊下,士氣旺盛的玄奘大學

                                             釋昭慧

 臉書留言錄(之一一八九)

113.7.30

  恭喜,本系通過博士班申請。

  個人在玄奘大學任教且任主管職期間之幾項願望,都已一一達標。

  申設博士班,這是最後一項圓滿達標的願望,感恩董事長性廣法師、簡紹琦校長、Vicki Chihsuan Chiu研發長暨研發處同仁,宗教系全體教職員生,以及對本系給予支持、期許與鼓勵的所有校內、外師友!

113.7.31
  上午,舉行一、二級主管布達典禮。董事長性廣法師與簡紹琦校長主持典禮,並致詞期勉主管們。

  董事長告訴大家好消息:在少子化艱苦環境下,有全體主管與教職員努力開源節流,本學年度依然保持收支平衡。性廣法師並宣告:
  「請大家一同努力,玄奘大學一定會永續經營!」

  教務長代表所有主管接受聘書。緊接著校長致詞,分析當學年度收支平衡的重大意義:受教權與財務,是教育部的督察重點。大學能否永續經營,端看二者能否過關。本校在這兩方面都維持良好,這確實是一項好消息!

  校長請主管們繼續努力,並請大家向董事長鼓掌,感謝性廣法師帶領董事會,對學校提供資源,全力支持本校的永續經營與發展!

113.8.22
  後天(8月24日)是玄奘大學新生報到註冊日,可惜我必須缺席,明天就啟程到花蓮,參加本系與慈濟慈善基金會共同主辦的第22屆印順導師思想研討會。25日下午閉幕式結束後,晚上才能回來。

  已請本系最受學生歡迎的主任導師——蔡翊鑫教授,代理我主持選課輔導及師生家長座談會,也請臺灣佛教研究中心執行長悅萱老師進行選課輔導。

  本屆各學制招生情況都還不錯,新成立的二年制在職專班40人滿招。發心擔任該班專業輔導與生活輔導的廖双台老師,當天也會回來出席座談會,為新生加油打氣!

  由於明年啟動博士班招生,近日有好多系友已在洽問報考事宜。

  雖然面對形勢嚴峻的少子化衝擊,但總體而言,玄奘大學113學年度的招生狀況並不差。還有,教職員生士氣旺盛,校園內處處光鮮亮麗,一點也沒有破敗蕭條的低迷氣氛。

  這應該與董事長性廣法師與簡紹琦校長的領導風格有關吧!他們總是如陽光般溫煦慈愛,積極正向地鼓勵著教職員生,並且攜手合作,致力於玄奘大學的永續發展。

  就在各私立大學紛紛緊縮開支的今年,學校還啟動了教師宿舍裝修的步伐,這些宿舍的內部設計,宛若飯店商務套房,堪稱是大手筆。學生宿舍的整修工程規劃,雖其過程費盡周折,但也漸近尾聲,待報部核准後即將進行。

  聽說24日的新生報到註冊暨選課輔導活動,報名狀況還蠻踴躍的,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希望當天一切順利、美好,教職員生與家長們皆大歡喜!

本年61日畢業典禮後,全系教師、系秘書與畢業生在雲來會館餐敘,合影

菩提清音

第三屆「臺灣佛教論壇——臺灣佛教之傳承與展望」
國際學術會議公告

一、緣  起:

臺灣佛教的整體表現,無論在全球佛教社會,還是國際宗教學術領域,都受到高度的重視與推崇。因此慈濟慈善基金會以「人間佛教與慈濟」為主題,舉辦第一屆「臺灣佛教論壇」、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續以「臺灣佛教的跨域移動」為主題,於宜蘭舉辦第二屆「臺灣佛教論壇」。

為了讓「臺灣佛教」的學術研討獲得良好的發揚與延續,玄奘大學臺灣佛教研究中心將於1132024)年111617日,續辦第三屆「臺灣佛教論壇」,並將此一論壇擴大為國際會議。

二、主  題:臺灣佛教之傳承與展望

三、說  明:

(一)大會時間:2024111617

(二)大會地點:玄奘大學慈雲廳(地址:新竹市香山區玄奘路48號)

(三)本次論壇以國際會議形式舉辦,內容如下:

1. 主題演講

2. 論文發表

3. 青年論壇

4. 圓桌論壇:「臺灣佛教之傳承與展望」

四、主辦單位:玄奘大學臺灣佛教研究中心、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弘誓文教基金會

五、承辦單位:佛教弘誓學院 

六、報名:截止日期 2024年11月12日請點此報名

菩提清音

佛 教 弘 誓 學 院

研究部第三十一屆 一一三學年度選讀生招生啟事
專修部第二十四屆

指導法師昭慧法師  院長:圓貌法師

 

 

教育理念: 研習印順導師思想,提倡智慧、慈悲、勇健之菩薩精神,推展解行並重且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

■ 教育目標: 戒、定、慧三學兼備,漢、藏、南傳教理並重;以養成心胸開闊,深思篤行,關懷人間之行者為教育目標。

學制特色:1.每月集中上課,以兼顧道場職務與學業進修;修課期間,可通勤往返。

學制特色:2.專修部——三年畢業;每月集中上課四天。

研究部——採學分制;每月集中上課一至四天 。

學制特色:3.本院已與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合作,學眾若入玄奘大學宗教學系、所或學分班就讀,已修相同科目得於入學後申請抵免學分。

報考資格:(一)僧眾,或有心修道之信眾。(學雜費全免)

報考資格:(二)專修部不限學歷。

   (三)研究部:1.曾於佛學院修滿六十學分以上之佛學專業科目。

 2.大專以上學歷(錄取後須補修四門專修部課程)。

本期課程與師資:

(一)研究部:(至少選修一門,每一門課程須滿20方纔開班)

1.妙雲集研究()

2.妙雲集研究()

3.禪學專題研討

4.中觀論典

5.中國如來藏典籍

6.宗教倫理學

7.瑜伽師地論專題講座(暑期開設)

8.中國佛教思想史專題講座(暑期開設)

9.佛教知識論(暑期開設)

10.巴利文(暑期開設)

(二)專修部(課程皆必修)

一年級:(每一門課程須滿30人方纔開班)

1.基礎佛學。2.佛門儀軌與佛教戒律學。3.佛教經典導讀。4.禪學概論

二年級:

1.佛教哲學。2.妙雲集研究() 3.印度佛教史。4.唯識哲學。

三年級:

1.宗教倫理學2.妙雲集研究()3.中國佛教史。4.中觀哲學。

本期師資陣容:

昭慧法師、悟殷法師、圓貌法師、劉宇光老師、劉嘉誠老師、越建東老師、見重法師、見日法師、郭鎧銘老師、自憲法師、地寬法師、妙玄法師、真啟法師、德檍法師、印悅法師、明一法師、耀行法師、心皓法師

報名手續:請於弘誓網站線上報名或下載報名表。線上報名者請將600字以上自傳以e-mail傳遞,並儘速另行郵寄學歷證件影本、佛學院成績單影本(研究部)、最近兩吋照片2張。郵寄佛教弘誓學院秘書室:

    址:328010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28

   話:(03498-7325

傳 真:(03498-6123

    址:www.hongshi.org.tw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請點此開啟報名連結

若內文有亂碼出現,請至官方網站閱讀正確版 [ 前往 ]

佛教弘誓學院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Tel03-4987325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