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

2021年10月14日

 

■ 學團日誌
■ 第十九屆 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人間佛教與全球化」國際學術會議
■ 發行新訊
■ 新書《心靈的交會-山間對話》出版花絮
■ 作者自序:彼得・辛格 & 釋昭慧
■ 書摘:「婦女與性別」議題的六點總結

學團日誌

110.9.16 志工許嘉珊居士(右二)帶著兒子林哲宇(左二)、媳婦陳姸安(左一)為剛滿月的小孫女怡亘至本院祈福回向。

110.9.16 大衆為小怡亘誦念觀音菩薩聖號與心經後,在夕陽餘暉下合影留念。

110.9.18 本院學眾至關西馬武督統一渡假村,接受志工林學霆、潘雅惠、潘顯斌與楊美蘭居士供齋。

110.9.21 印度生及朋友們來院,大家談心、高歌、一同品茗賞月,共度中秋佳節。

110.9.21 印度朋友們特別備辦各式印度餅與特殊風味奶茶,與學眾共度溫馨愉悅的中秋晚會。

110.9.24 昭慧法師前往靜思精舍拜會證嚴法師。

110.9.26 昭慧法師參加「西天取經:玄奘大師典範―第四屆正信佛教與當代社會廟學論壇」,發表〈在菁英與庶民間架接橋梁――從《西域記》到《西遊記》〉。

110.9.26 下午,本院全體住眾參與自衛消防編組演練,圖中為實作初期滅火訓練。

110.9.29 昭慧法師參加玄奘大學宗教系所期初大會。

110.9.30 昭慧法師於雲來會館主持生命禮儀教師成長社群會議。

110.10.2 慈恩精舍於玄大舉辦秋季「二日淨心營」第一單元禪修活動,由性廣法師主法。

110.10.2 此次禪修課程重點放在實體教學,性廣法師的諄諄教誨讓參與者油然生起感動之情與修道動力。

110.9.16
■上午,昭慧法師、性廣法師與玄奘大學簡紹琦校長、宗教系黃運喜主任、曾國修執行長、張莉筠經理共商成立玄奘護持會事宜。
■長期護持學院的志工許嘉珊居士當祖母了。本日下午,她與兒子林哲宇、媳婦陳姸安帶著剛滿月的小公主怡亘至本院,並特別以可口的黑森林(無蛋)素糕供眾。大衆圍繞,為小怡亘誦念觀音菩薩聖號與心經,祈福回向。接著一同享用素糕後,在夕陽餘暉下步出齋堂,到觀景台合影留念。

110.9.18
■下午,昭慧法師帶領本院學眾至關西馬武督統一渡假村。常住學眾每年皆來此,接受弘誓志工林學霆、潘雅惠居士的供養。這次,潘顯斌與楊美蘭也一同供齋。

110.9.20
■上午,昭慧法師參加系務會議。

110.9.21
■上午,玄奘大學七位印度生,至本院共進午餐,下午,李瑞全教授蒞院與昭慧法師茶敘,八位印度朋友也來到了,包括去年中秋到來的印度媽媽Anju pathak、Sheenam pathak與Prem sahani,他們備辦著豐富的各式印度菜餚、印度餅與特殊風味奶茶,再加上常住備辦的月餅與糕點,大家談心,高歌,眾人一同品茗賞月,共度中秋佳節。

110.9.23
■晚間,昭慧法師接受鄭靜明教授專訪,以協助其完成「科學研究中的佛法智慧」相關論文撰寫的資料蒐集。

110.9.24
■上午,昭慧法師前往靜思精舍拜會證嚴法師,並與證嚴法師共進午餐。

9.24-25
■24日晚間和25日早上,昭慧法師於花蓮慈善寺講授《長阿含經》。

110.9.26
■玄奘大學與真理大學主辦的「西天取經:玄奘大師典範―第四屆正信佛教與當代社會廟學論壇」假玄奘大學舉行。早上九時舉行開幕典禮,由真理大學陳奇銘校長與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黃運喜主任致詞,之後舉行贈書儀式。
十時,昭慧法師參加「玄奘法師到民間」論壇,發表〈在菁英與庶民間架接橋梁――從《西域記》到《西遊記》〉。昭慧法師發表時,輔以生動有趣的PowerPoint圖文,與會大眾會心一笑,易於捕捉論文所要表達的意象。
會前據主辦單位告知,該項研討會論文集中的一篇文章,涉及嚴重抄襲,經發現確認後,已緊急將該作者的發表權予以取消。該篇論文作者所隸屬之團體,於過去辱罵高僧大德,並且這些辱罵文章,總是不斷重複出現在各處網站,無視於不得於論文中大量重製自己或他人論文的學術規範,此次該作者被取消發表權,算是該團體受到了小小教訓。
此次論壇,除大學系所師生參與外,也有許多民間宗教宮廟負責人與會,氣氛相當熱絡。
■下午,本院全體住眾參與自衛消防編組演練,課程內容為通報、滅火、避難逃生簡報講解,與消防影片宣導,最後作初期滅火訓練。

110.9.27
■上午,昭慧法師主持宗教文化旅遊教師社群會議。

110.9.29
■上午,清涼禪學社於玄奘大學自在軒舉辦期初大會,會中由地柏法師帶領指導,共同討論社團博覽會等相關事項;從社員們踴躍發言中,感受到同學們對禪學社的投入與配合度佳,大會在一片歡樂和諧中順利圓滿完成.
■下午,昭慧法師參加玄奘大學宗教系所期初大會、109教師評鑑研究面項小組第2次會議、招生委員會。

110.09.30
■傍晚,昭慧法師於雲來會館主持生命禮儀教師成長社群會議。

110.10.1
■10.1-10.2昭慧法師至花蓮慈善寺講授《長阿含經》。

110.10.2〜3
■玄奘文教基金會與慈恩精舍,於玄奘大學慈恩精舍舉辦110年秋季「二日淨心營」第一單元禪修活動,由性廣法師主法。
五、六月間,台灣疫情嚴峻,玄奘大學改採遠距教學,性廣法師顧念疫情期間學友聞法機會難得,乃開設玄奘讀書會線上教學,講授佛教養生學與玄奘大師傳。由於線上教學已經講授佛教養生學的理論與佛法的觀點,這一次禪修課程則將重點放在禪修的實體教學,故性廣法師調整了禪修營作息,將靜坐時間增加,讓學友有更多的實練機會。
春季的禪修營以養生為主軸,秋季的禪修營則以淨心為主軸。最近注射新冠肺炎疫苗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性廣法師以之為題,談到:注射疫苗後會產生抗體,相對地,我們學佛後是否有精神抗體可以對境不起貪瞋癡,面對生死能自在,我們是否真正相信佛陀的教法是唯一能治生死大病的醫藥而因此珍重法、依教奉行。
其後,性廣法師於講解五蘊時也提及,他在玄奘大學上比較宗教學時,由於很多上課的同學將來都想要從事宗教禮儀行業,性廣法師問他們,對於身體的終期壞滅,有往生與死亡的不同名詞,他們喜歡用哪一個名詞,同學一一回答時皆選擇往生這個名詞,這代表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其實認同或嚮往死亡乃是另一生命的開始,而非終結。
此外,性廣法師也提及,今生五蘊壞滅時,眾生捨棄了這一生的身體抓取另一色身展開另一段新生命,其實,這與換車非常相似。我們換車時,若是換掉較不好的車另買更好的車,我們只會有擁有新車的喜悅,而不會戀戀不捨於舊車。往生亦同,若我們能確知下一世我們擁有更好的色身,我們也不會因為要捨棄這一生已壞敗的色身而感到哀傷與戀戀不捨。而能否換到更好的車,取決於當時的經濟能力是否能夠購買更好的車,往生也是如此,能否一生又一生的增進,關鍵在於是否擁有足夠的福德智慧資糧,所以學佛者應將焦點放在如何在生前培育資糧,而非臨終。
性廣法師勉勵學友要認真面對生死大事,走生死之路時,我們要像換車一樣,色身越換越好。禪修,就是鍛鍊我們面對生死時的能力,當心能夠念念聚焦,漸漸光明出現,甚而全身放光、輕安,這樣所培育的福慧資糧就是我們走生死之路與解脫道的憑藉。
性廣法師的諄諄教誨、法義提攜、修道勉勵,總能讓參與者油然生起感動之情與修道動力。所以雖有線上課程,但與會大眾咸感能現場親自領會善知識的教導,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寶貴經驗。

 

110.10.4 玄大應心系高旭繁教授(左)邀請林念慈為學弟妹演講,昭慧法師得空後前往聆聽。

110.10.4 中華佛寺協會於玄奘大學舉辦「110年寺廟舆發展研習」。圖左為副理事長道融法師,右為林蓉芝秘書長。

110.10.5 玄大清涼禪學社参加社團博覽會,指導法師地柏、法聞法師用心精營社團,董事長性廣法師到場致意。

110.10.10 本院舉行十月份共修,禮拜八十八佛洪名寶懺。

110.10.10 因疫請緣故,從5月暫停共修迄至今已過半年,學員們滿懷歡喜回院共修。

110.10.13 玄大清涼禪學社迎新餐會中,指導老師地柏法師與大家互勉。

110.10.14 昭慧法師應德嘉法師之邀,至台北市信義威秀參加《回眸》紀錄片特映會。

110.10.14 影片播放完畢,陳志漢導演(右起)、德嘉法師與宗惇法師都現身戲院,分享他們在靈性關懷領域的體驗。

110.10.14 觀賞影片後,昭慧法師接受一小段採訪與側錄於信義威秀商圈騎樓下。

110.10.4
■上午,昭慧法師參加系務會議。
■下午3時,玄奘大學應心系高旭繁教授邀請林念慈為學弟妹演講,念慈的先生盧有恆居士一同前來,念慈將她在尼泊爾創業的理念與經驗作精采分享。昭慧法師於下午4:30後得空前往聆聽,並於演講結束後,邀念慈與有恆到雲來會館用餐。
■10/4-10/5日,中華佛寺協會於玄奘大學舉辦「110年度寺務管理舆發展」研習。每年佛寺協會都會舉辦研習,因應時代發展、政府法規等而安排課程,協助寺院的法師與居士們法務推廣與寺務管理。早上9:40舉行開幕式,首先由協會理事長如均法師致詞,玄奘大學董事長性廣法師也獲邀致詞,此次活動參加人數約80位。
事實上,佛寺協會在高雄市本就有空間寬敞,設備完善的會館,實無須勞師動眾,移駕玄大辦此活動。林蓉芝秘書長之所以選在雲來會館舉行這樣的研習活動,無非是希望各道場與佛教法師多多接觸玄大,護持玄大辦學,這份深厚道誼,令人銘感!


110.10.5-7
■上午,玄奘大學清涼禪學社於圖資大樓參加課指組舉辦的社團博覽會,玄奘大學董事長性廣法師、本院住持明一法師、監院心謙法師等到場致賀,簡紹琦校長也蒞臨會場為學生們鼓勵。社員包含來自法律系、藝創系、影劇系、社工系、宗教系及應心系等共13位;三日的社博在歡樂的氣氛中順利圓滿落幕。

110.10.6
■下午,昭慧法師參加由大葉大學教資中心鄭孟玉主任主講的,「遠距教學的技巧與經驗」線上講座。緊接著參加行政會議、學年度校務發展規劃小組第2次會議。

110.10.10
■因疫請緣故,從5月暫停共修迄至今已過半年,雖逢國慶連假,學員們滿懷歡喜回院共修,今日禮八十八佛洪名寶懺,祈願世間疫災消弭、國泰民安、世界無災難、人心向善、平安吉祥;住持明一法師以「慈悲」為題,唯有人人學習與勵行慈悲待人處事,世間才能祥和安樂。

 

110.10.13
■上午,於玄奘大學自在軒舉行清涼禪學社迎新餐會,由社長禪諦法師主持,指導老師地柏法師與大家互勉。餐會中,特別設計破冰遊戲,讓社員彼此打破陌生,再由社長開始輪流自我介紹,從中認識彼此,拉近距離。大家開心歡迎新社員的加入,迎新活動在歡樂的破冰遊戲中劃下句點。


110.10.14
■中午,昭慧法師應德嘉法師與照量法師之邀,至台北市松壽路信義威秀參加《回眸》紀錄片特映會,共同觀賞該紀錄片者尚有一向從事臨終關懷的照量法師與空行法師。觀賞影片後,於信義威秀商圈騎樓下,昭慧法師接受一小段採訪與側錄,從佛法的觀點來談談看完這部影片的感想。對於紀錄片中的三位癌末患者,願意把行將枯槁的一面呈現於鏡頭前,作為現身說法的生命教材,以及大悲學苑法師們全心投入臨終關懷志業,並感動一群志工相隨,都表達高度的敬仰之情。
 台灣首部探討靈性照顧的紀錄片《回眸》,由紀錄片名導陳志漢歷時近兩年,貼身記錄末期病人的生死歷程而完成。今年5月由大悲學苑發起本片上映暨關懷人員培訓經費集資計畫,打破紀錄片群募紀錄、成功募得近1500萬元,喚醒許多民眾對生死議題的關注。是日,陳志漢導演與片中的重要人物:大悲學苑創辦人宗惇法師、大悲學苑靈性關懷督導德嘉法師等人都現身戲院,分享他們在靈性關懷領域的努力,全心全意的陪伴與投入,感動了現場觀眾。
 《回眸》記錄三位末期病人冠瑋、瑤華、育姍在離開人世前,如何面對死亡的每一刻,細膩呈現他們各自對生命抱有不同的執著與情緒,用生命故事向大眾展現他們對生的不捨、對死的恐懼,以及這個過程中,法師們的靈性照顧帶給他們的勇氣。陳志漢導演歷時近兩年,貼身紀錄末期病人的生死歷程,帶領大家正視生命的每個階段與靈性提升的重要性。電影將於10月22日在全台10家戲院正式上映。
 

國際學術會議

第19屆 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

——「人間佛教與全球化」國際學術會議

      

     前200位報名且全程參加者,將致贈3本贈書
1.昭慧法師與Peter Singer教授的對話錄:《心靈的交會-山間對話》
2.王本榮教授著:《腸樂我淨.素無量心》
3.何日生教授著:《善經濟:經濟的利他思想與實踐》

    ※ 歡迎點選連結報名參加→

法雨均霑

【新書出版資訊】:

《心靈的交會-山間對話》

      

◆ 作者簡介
彼得・辛格(Peter Singer)
•1946 年出生於澳大利亞墨爾本,曾就讀於墨爾本大學與牛津大學。
•普林斯頓大學人類價值中心 Ira W. DeCamp 生物倫理學教授。
•1975 年,出版鉅著Animal Liberation(《動物解放》),享譽全球,以迄於今。
•撰寫、合著、編輯或共同編輯了 50 多本書,著作譯成 30 多種語言。
•提倡「有效利他主義」,創立Life You Can Save(《你能拯救生命》)非營利組織,籌集了超過 3500 萬美元的資金,用於幫助極端貧困者。
•2012 年,被授予澳大利亞最高公民榮譽勳章。
•2021年,榮獲有「哲學諾貝爾」盛譽之博古睿獎(Berggruen Prize)。

釋昭慧
•1958年生於緬甸仰光,祖籍廣東梅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
•現任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教授。
•創立關懷生命協會,推動動物福利。制止賭馬場與賭場合法化,提倡佛門性別平等,支持同志婚姻平權。
•出版專書32冊,期刊論文70餘篇。
•2007年起,榮任國際入世佛教協會(INEB)精神導師。
•2007年,獲頒「中國文藝獎章」,獎項是「文化論述獎」。
•2021年,榮獲有「宗教諾貝爾」盛譽之庭野和平獎(Niwano Peace Prize)。

◆ 新書簡介
2016年5月25至26日,兩位作者在南投霧社深山禪林,展開了佛法與效益主義(Utilitarianism)」的對談,並在交談間,享受著漫步於自然美景中的樂趣。對談內容遍及生命倫理的眾多議題,例如:動物福利、殺死胚胎、安樂死與自殺、性別平等、同志與情欲。

兩位作者各依佛法與效益主義的基礎理論,不約而同地證成「利他主義」(Altruism),激盪出許多深層的思考與精采的回應。此後歷經五年書信往返以增訂之。是哲人心靈的奇妙會遇,字裡行間閃耀著動人心弦的智慧光芒。
 

新書發表會第19屆 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人間佛教與全球化」國際學術會議。日期:110年11月6日,地點:玄奘大學。(歡迎點選連結報名參加

【發行新訊(MP4)】:

佛教養生學(性廣法師講授)

玄奘大師傳(性廣法師講授)

雜阿含經-因緣相應教(昭慧法師主講)

 

∼∼更多網站資源 歡迎點閱∼∼

法音宣流昭慧法師、性廣法師系列佛法課程及演講MP3

影音專區 「佛法講座」系列課程、 活動實況...影片

弘誓雙月刊 歷屆各期文章 及PDF檔

法印學報歷屆各期論文PDF檔

電子書下載法界出版社「燃燈文庫」系列書藉PDF檔

法界出版社目錄

昭慧法師榮膺2021年「庭野和平獎」

新書出版

《心靈的交會-山間對話》

【新書出版花絮】
                                             

臉書留言錄(之九五〇)
                                                                                                  釋昭慧

一、台灣宗教學會年會主題演講110.9.15

  9月11日,昭慧法師於台灣宗教學會2021年會發表主題演講,題目:「佛法與效益主義──與彼得辛格教授的哲學對話》(Buddha-dharma and Utilitarianism---Philosophical Dialogue with Professor Peter Singer)。
  本次台灣宗教學會2021年會學術研討會主題為「靜/境/鏡的力量」】,原訂於台大護理學院舉行,卻因防疫考量,又碰到颱風來襲,臨時改為運用Google進行線上會議。昭慧法師應現任理事長陳美華教授之邀,擔任主題演講人
 

二、彼得•辛格教授官網公告,將新書列入「進行中專案」

110.9.21

  彼得•辛格(Peter Singer)教授個人官方網站,已把這部對談新書,列入「進行中專案」。URL: https://petersinger.info/projects

  昭慧法師已將本書中文版書稿完成修潤校勘,本書由明一法師編輯,並請歐家瑋居士擔任封面設計,刻正進行後續之排版、校對及送國家圖書館編書號等工作。
 

【 作者自序】

 

彼得・辛格 自序

 

  我目前沒有,也從來不曾有過宗教信仰。我的信念來自於證據和理性,而非信仰。因此,我經常與信仰體系意見相左,有時候這些體系被稱之為「世界主要宗教」,而佛教通常也包括在內。但是打從學生時代起,我就發現相較於其他宗教,佛教與我的思維較為貼近。佛教不相信神或神聖的造物主。那麼我們真的該視佛教為一種宗教嗎?抑或它比較接近生命哲學呢?廣義來說,生命哲學是理解人類心理,也提供如何好好活著的觀點。
 

  當我仍是哲學研究生時,我發現人類將動物排除於道德義務的對象之外,卻無人為此議題發聲,於是我不再吃肉。有些人問我這個看法是否與佛教有關,事實上沒有,但是這件事的確讓我感受到我的想法與佛教思想之間的關聯,因為佛教戒律談到不殺生時,是把所有生命都考慮在內的。以我個人的看法,佛教這一點是超越基督宗教、猶太教以及伊斯蘭教的,因為這幾個宗教傳統僅禁止人類互相殘殺。
 

  即便如此,佛教中也有一些觀點是我無法接受的。大眾對業的觀念是惡有惡報,但佛教徒真的相信這樣的道理嗎?自柏拉圖以降,歷代哲學家積極思索「人為何該遵守道德?」,我認為直至目前,這個問題都還沒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如果惡有惡報是真理,那麼這個問題就得到解答了。問題是,我們輕易就能想到某些人,明明傷害過他人,卻能活得逍遙又長壽。有些佛教徒會說,這些人下輩子會過得很淒慘,但是這個答案聽起來並沒比基督宗教說他們會在永火中燃燒有說服力。
 

  同時,我對佛教也有一些道德上的疑問。舉例來說,當我造訪泰國與日本兩個佛教大國時,很少碰到蔬食者。當我發現佛教僧人中也有不少吃肉或吃魚者時,相當驚訝,此舉不就讓他們成為殺害動物的共犯了嗎?當然,綜觀所有宗教,佛教徒並非唯一無法持守自身信仰之戒律者。《馬太福音》中引用耶穌的話,他說:駱駝要穿過針眼比富人要進入天堂來得容易。但是富有的基督教徒仍比比皆是。雖說如此,看到佛教徒接受吃肉與知情而無所作為的佛教領袖,仍然令人失望。
 

  我的效益主義觀點,與我所認知的佛教觀點,對於「人類該如何活」這件事情的認知不太一樣。效益主義關心我們所採取或不採取的行動,所帶來的後果。效益主義認為我們應該盡可能為所有生命多做善事,因此鼓勵行動主義。我所理解的佛教鼓勵靜觀,專注於透過禪修以提升自我,而非採取行動讓世界變得更好。這樣的先後順序讓我難以認同。

  2014年,許多年前在會議中碰過面的昭慧法師邀請我到台灣,在一場名為「動物解放、動物權及生態平權:東西方哲學與宗教對話」的會議中演講。她也安排我和大會其他來賓到花蓮市拜會證嚴法師。證嚴法師是一位女性僧人,1996年創立慈濟基金會,這是一個佛教人權組織,擴展到全球一千萬名會員的規模。我們參觀了令人讚嘆的慈濟醫院及醫學院,兩所機構都是因為證嚴希望幫助貧困者脫離痛苦,要讓付不起醫藥費的當地人民就醫而創辦的。此行所見令人驚艷,但是對我來說,這趟旅程本身更有意義,因為在幾番與昭慧的交談中,我了解到,她對佛教的理解,不僅引領她成為蔬食者,更讓她成為社運人士,而她所推行的社會運動中,有不少都是我所關心的領域,例如動物的待遇。更且,她所從事的運動,也積極幫助有迫切需要的民眾,或為社會邊緣人爭取權益,特別是女性。
 

  在前往花蓮的火車上,我們共享了一頓美味的蔬食午餐,昭慧向我解釋佛教中的「菩薩」。菩薩是為了救渡眾生苦難,選擇不證得涅槃的證悟者。她也提到國際入世佛教網絡(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Engaged Buddhists)──此一協會由一群佛教徒組成,他們與人群互動,致力降低眾生受苦的現象,並將這些入世工作視作他們生活中相當重要的一環。這些對話讓我想到,若我有更多時間與昭慧交流,必定能獲益良多。同時,對佛教徒、無宗教信仰的效益主義者,乃至想知道「人類該如何活著」,且對「以不同方法來思考此一主題」感興趣的人,或許都能從我們的對談中受益。
 

  昭慧在她的序文中提到,這場對話是如何地於兩年後發生,地點位於設施完善的台灣高峰禪林菩提院。和昭慧一樣,我也想向菩提院住持性廣法師致謝。不僅如此,我也感謝那些盛情招待我們,旁聽我們討論的住眾。特別感謝張瓈文擔任對談現場的口譯,袁筱晴為本書所做的筆譯──包括後續討論與細密修訂的版本。這些譯者面臨極度困難的挑戰,她們所要翻譯的不只是文字,更是文字背後所要傳遞的概念,而且這些概念在其他哲學傳統中並沒有對應的看法。我相信,因為她們的工作,讓昭慧和我能夠充分理解彼此的想法。
 

  我最感恩的對象,當然就是昭慧。她全心投入這場對談,即便身負許多要職與工作在身,她仍然以耐心與決心,矢志完成這場對話。她是佛教弘誓學院創辦人,在我們對話進行期間,她同時擔任玄奘大學社會學院院長暨宗教與文化學系系主任,教授佛教倫理學(為了投入更多時間完成這本書,她於2020年7月卸下兩份學術職責)。昭慧十分重視思想的交流、勇於接受別人挑戰她的觀念,且總能提出她獨到的見解。就這幾點看來,她證明了自己不但是善於詮釋佛陀教法者、修行人,更是一位真正的哲學家。

2021年7月

 

釋昭慧 自序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芒

 

  民國105(2016)年5月25至26日,彼得・辛格(Peter Singer)教授(以下稱「彼得」)與筆者在台灣南投霧社深山裡的高峰禪林──菩提院,展開了「哲學與宗教對話」的新書對談。同行者有擔任口譯的輔大張瓈文教授。我們清晨從桃園佛教弘誓學院出發,中午抵達霧社,菩提院住持性廣法師與住眾全程悉心接待。
 

  幾經聽打、初譯的折騰,一年半後,也就是到了106(2017)年11月,終於由精通佛法且具足中、英翻譯專業的袁筱晴居士接下了翻譯的棒子。從此以後,彼得、筆者與筱晴三人,持續地在一次次的書信往返中,進行著嚴密的問題討論,以及細緻的文字校閱與修潤。筱晴力求精準地進行本書的中、英文對譯,並且為兩位作者進行嚴謹的把關,可說是筆者不可或缺的合作夥伴。
 

  由於筆者長期擔任學術主管,難免公務繁冗,書信討論時斷時續,回覆進度總不如我預期,令筆者愧疚萬分。而彼得總是報以高度的理解與寬容,給予溫暖而貼心的回應,並將我們繼續對話這五年的時間視為增進彼此理解,以及讓雙方思考更加成熟的契機。
 

  彼得哲思綿密,性情溫煦,凡事設身處地為人著想,令人如沐春風。即使他的思想理論招致各方的犀利攻擊,他總是如如不動,幽默以對。他提倡「有效利他主義」,為弱勢族群與動物發聲,並將此一理念貫徹到生活與行動層面。在筆者心目中,他宛若一尊從古老大乘經中,躍然而出、翩然而降的「菩薩摩訶薩」。
 

  在足足五年時斷時續的對話過程中,雙方因為文化和思維差異,而對彼此的理論所產生的誤解,都在相互問答的過程中獲得了澄清。而彼得的提問,也激發筆者作出了更深層的思考,以及更周延的回應。可以這麼說,這場對話的最大受益人就是筆者。
 

  彼得將書名取為Meeting of Minds—Dialogues in the Mountains(心靈的交會──山間對話)。「心靈的交會」,讓筆者剎那間想起民國詩人徐志摩先生的詩作〈偶然〉:「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芒」。佛法理論與效益主義的這番會遇,時時閃動著清澈而晶亮的智慧之光,讓筆者的心靈,湧現起無與倫比的法喜與感動之情!
 

  本書之出,幸賴如下友人與學生之鼎力相助:贊助本書翻譯與出版費用的李芳枝暨加拿大已故謝慧輪居士,擔任對談口譯、英文聽打與初譯的張瓈文、Dilan Schulte與康筠玲居士,提供最佳對談場域的性廣法師,盛情款待本書作者的佛教弘誓學院、高峰禪林住眾以及張章得、李彥智、余瓊招居士,本書中文版聽打、編校、發行工作團隊──包括明一、耀行、心皓、法融法師,以及黃秀娥、趙瑞翎、陳晏蓉、許月梅居士,謹此向他們表達筆者的真摯謝忱!

民國110(2021)年7月4日

書  摘

「婦女與性別」議題的六點總結
──摘自《心靈的交會-山間對話》對話三
                                             釋昭慧

臉書留言錄(之九五〇)
110.10
.8

正在為自己與Peter Singer教授合撰的新書(《心靈的交會-山間對話》中文版)進行最後階段的校勘與潤稿。在對話三(第三章),討論婦女與性別平等議題時,藉由辛格教授的提問,我作了六點總結。這些總結先行披載於臉書中,以饗臉友:


【前略】

辛格:

  謝謝您協助我理解佛門中性別不平等的情況,以及妳在此中所扮演的角色。宗教通常要花很多時間才能跟上(當代的)思想改變而作出調整。對羅馬天主教廷來說,我們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才能看到女性教宗,或甚至女性傳道者出現。在某些新教教會中,女性的地位與男性較為平等,但基本上為女性在宗教機構中爭取平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然,其他宗教來也有這種情形。所以很高興聽到妳在台灣已經做出一些成果,並且把爭取平等的行動延伸到其他佛教國家。就女性在宗教機構內地位的討論,妳還有任何想補充的嗎?

昭慧:

  辛格教授,由衷感謝您的聆聽、支持與鼓勵,這讓我深受鼓舞!最後,我想補充幾點看法:

正本清源,直接挑戰聖典權威
 

一、在當代社會,「性別平等」的信念已屬「普世價值」。然而號稱「世界性宗教」的基督宗教、伊斯蘭教與佛教,在這方面可不是甚麼「先知」,反倒經常成為進步力量的絆腳石。部分開明派基督宗教人士受到時代思潮的刺激而反觀自省,這才推出「婦女神學」或「同志神學」作為因應之道。

 

二、宗教為何無法跟世俗社會一樣,與時俱進地認同「性別正義」?這應該與各宗教大部分圈內人(Insider)對聖典的定位有關。無論是聖職人員還是廣大信眾,他們大都將聖典的文本,定位為「上帝話語」或是「佛親口說」,極力鞏固聖典的無上權威。針對不符事實或不合情理的文本陳述,他們總是極盡所能地將其內容予以合理化。誰若挑戰聖典權威,他們就把此人視作摧毀信仰的「叛徒」。像《葛拉瑪經》中的佛陀,不惜自我解構,也要訓練其追隨者擁有「審視權威言論」之智慧、勇氣與能力,這種心胸器度,在宗教的insider中是鳳毛麟角的。

 

三、既然各大世界宗教都誕生在遠古時代,那麼,該諸宗教的聖典中會出現性別歧視的言論,會制定相關規範與禮儀,來強化並固化女性的次等地位,人們會借助「聖典權威」來定位女性(例如比丘尼必須走在比丘的後面),甚至變本加厲地打壓女性(例如,連男居士也可以走在比丘尼的前面),這些都是不足為奇的。我一向認為:放在坡地上的皮球,不可能停在原點,它必然是會持續打滑的。這些宗教聖典的權威性倘若不容置喙,這將使得宗教內部的女性地位,宛如坡地上的皮球──不會只停留在聖典所設定的「原點」,而是會持續往下打滑的。這也就是為何在發起佛門性別平權運動時,我不只是訴諸「時代思潮」來要求佛門「與時俱進」,而是正本清源,直接挑戰那些置女性于「坡地」險境的聖典權威。
 

妖魔化女性,往往來自男性僧侶的「心魔」
 

四、性別歧視在宗教圈之所以會比俗世社會更加嚴重,原因不止於「聖典絕對權威」的迷思。經過長期觀察,我發現,即便在最嚴苛的性別歧視大環境中,依然有許多幸運的女性,在家庭中的實質地位不低。原來,親情使得父親可以寵女如命,愛情使得丈夫可以寵妻如寶。親情與愛情,足以在相當程度上扭轉這些女性的不利處境。

這使我審慎歸納出如下結論:僧侶自我斬絕親情或愛情的葛藤(割愛辭親),固然有助於他們解除修道進程中的情緒障礙,但這也很有可能在不自覺間打造出了性別歧視的溫床。因為女性對他們而言,不再是親愛的女兒或妻子,而只是一群陌生人。

一個盡可能減低(甚至徹底杜絕)異性互動的修道空間(例如佛教的精舍與天主教的修院)與修道組織(例如佛教的僧團與天主教的修會),固然提供了淨化心靈的良好助緣,卻也讓身處其中的宗教女性,失去了親情與(或)愛情的強力屏障,女性修行人被集體汙名化,她們在男性修行人眼裡的個體性被抹滅,甚至被抽象化成為一個充滿負面意涵的概念,並且成為男性修行人迴避或打壓的目標。

 

五、俗世社會的尊卑次序,有著輩分、資歷、貢獻度……等多重考量,不可能建構單一要素的尊卑次第(如:性別秩序)。佛門中無所不在的「性別次序」,在俗世社會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的。男僕人會比女主人更尊貴嗎?男司機會比女總統更尊貴嗎?兒子或孫子會比母親或祖母更加尊貴嗎?在敬老尊賢的俗世社會,要求母親或祖母向兒孫行跪拜大禮,會被視為乖悖倫常的可恥行為。但在保守佛教的僧人群體之中,卻大剌剌地要求:即便業已受具足戒長達百年的資深比丘尼,也必須向初學入門的青年比丘頂禮膜拜。

於是「皮球打滑」現象出現了。不只是比丘尼在「僧團」這種修道群體中受到壓制,連在家女性也受到波及。我曾在一次參加喪禮的過程中,親眼目睹某個團體的一群人,魚貫而入告別式場,在集體向亡者致祭之時,擔任喪禮司儀的某位比丘忽然喝令:「男性在前,女性在後!」這個突兀的指令,使得原來走在前頭的一位老阿嬤,立刻回頭把小孫子推到她的前面。我在來賓席上看到這個荒謬場景,當場為之傻眼,很想直接發聲斥責,又覺得此時非常不宜「鬧場」,只好作罷。
 

六、在各種宗教中,越是採取獨身主義的僧侶或聖職人員,就越容易產生醜化女性的言論主張與矮化女性的制度規範。佛教與天主教在這方面可說是伯仲之間。衡諸現實,各宗教的性醜聞主角,總是男性居多。我們可以合理解釋,這是因為男性比女性更難抗拒性誘惑。而男性僧侶在面對強大的性誘惑時,沒有俯首投降的權利,只能全力對抗。也因此,他們容易把女性視作敵人或是惡魔,容易對女性產生憎恨與恐懼的情緒。

當他們誇大其辭以醜化女性之時,除了獲得洩憤的效果,也可運用這些極度醜陋的心理圖像,發展出一種有效對治情欲的冥想技巧,用以增強他們對抗異性誘惑的力量。我們可以同情理解,這些男性僧侶面對性誘惑時的脆弱、尷尬與痛苦,但我可不樂見他們把這套拿來對付自己「心魔」的觀念與技巧,視同「真理」,堂而皇之且不遺餘力地羞辱或貶抑女性。

【完】

**以上,摘自與Peter Singer教授合撰的新書《心靈的交會──山間對話》,本書將於11月上旬出版。Singer教授與筆者將於11月6日第十九屆 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人間佛教與全球化」國際學術會議,共同發表新書。)

**主辦單位公告:本次研討會前200位報名且全程參加之聽眾,將致贈本部新書。該筆贈書款項,由李芳枝居士發心捐贈。
 

請輸入E-Mail

若內文有亂碼出現,請至: http://www.hongshi.org.tw/userfiles/epaper/hongshi pic 5/469.html閱讀正確版

佛教弘誓學院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Tel03-4987325 Fax03-4986123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