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8

2018年4月5

 

 

■  學團日誌

■  宗教界不可要求「特權」
■  拒絕「從眾」的獨行俠──文珊教授──《向左走向右走》序

■  「千江映月」的生命風華──歐陽文風牧師《千江有水千江月》序

■  第十六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

■  佛教弘誓學院107學年度招生啟事

■  暑期弘法講座通啟

■  《佛教倫理學》再版訊

學團日誌


107.3.18 上午,關懷生命協會假本院召開第九屆第二次會員大會。(左起:理事明一師父、創會理事長昭慧法師、理事長張章得居士、副理事長傳法師父)


107.3.18 於瑩恩樓二樓教室舉行兒童營小隊輔培訓,共有23位青年朋友參加。


107.3.18 下午,昭慧法師帶領學眾一行七人,到北投彌陀寺,向淨良長老(坐者右)禮座,稟報基金會董事長、學團住持與其他主管交接事宜。


107.3.18 從彌陀寺告辭,一行人轉到石牌路慧恩精舍,拜會紹因長老尼(左)。


107.3.19 昭慧法師偕接任住持明一師父到土城,拜會承天禪寺住持道等法師(右)與監院道明法師(左)。


107.3.20 上午,明一、心謙、明德師父前往基隆慈濟靜思堂參加巡禮活動。


107.3.21 本院獲得桃園市第一屆公益宗教團體認證「銀質獎」,上午,監院明一師父(左二)到桃園市政府出席頒獎典禮。


107.3.21 桃園市第一屆公益宗教團體認證「銀質獎」獎牌。


107.3.23 昭慧法師赴花蓮慈善寺,為慈善學佛班講授《長阿含經》。


107.3.24 傳法、心謙、心皓、傳聞師父與王彩虹居士前往景美人權文化園區,於「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追思紀念會」上,主持追思祈福佛教儀軌。


107.3.25 多位訪客來院拜會昭慧法師,合影於慈暉台。(前左起:何賴傑、高茹萍、昭慧法師、何日生、陸根田、何明娥,後左起:張章得、汪盈利、陸定亨,左下:OMIMA)


107.3.25 晚上,昭慧法師到高雄文化中心至善廳,出席2018「穿越時光,隽永傳唱」音樂演唱會,與傳燈長老(右)、見岸法師(左)合影於貴賓席。


107.3.25 東方天籟合唱團的精彩演出,博得滿堂喝采。


107.3.26 上午,日本新潟大學陳柏宇老師(左)、台南大學吳宗憲教授(右)來院拜會昭慧法師。


107.3.27 晚上,昭慧法師到台灣師範大學,為性壇社「台師大愛洛生活節」演講,講題是:「佛法中的彩虹」。


107.3.29 昭慧法師率明一師父南下至妙雲蘭若,拜會兩位長輩:退居方丈慧理長老尼(左二)、住持常光長老尼(左一)。


107.3.30 上午,在見岸法師陪同下,到六龜大行寺,向方丈傳燈長老禮座。(左起:明一師父、昭慧法師、傳燈長老、圓慈法師、見岸法師)


107.3.30 「五十三參」壁雕步道。


107.4.1 昭慧法師帶領即將接任主管的明一、圓貌、傳法師父,到台北善導寺,與自花蓮來到的性廣法師會合,向了中長老禮座。


107.4.2 錄法法師(左)到玄奘大學拜訪昭慧法師及悟殷法師(右),了解宗教所入學事宜。

107.3.18
■上午十時,關懷生命協會假本院嵐園舉行第九屆第二次會員大會,理事長張章得居士主持,他開場致詞表示:「關懷生命協會的基地就在弘誓學院」,很歡喜每年回來學院舉辦會員大會,感謝昭慧法師與弘誓學團的支持,並重點介紹了協會的年度工作成果。
 然後請昭慧法師致詞,她向張理事長致謝,感謝他偕同延平扶輪社老友們,20餘年來默默挑起大樑,穩健而有效地推動著台灣的動物保護運動。
 接著進行年度工作報告、工作計畫、財務預決算案等提案討論,會議到十一時許結束。
■是日,於瑩恩樓二樓教室舉行兒童營小隊輔培訓,由隊輔總召劉人豪老師帶領,共有23位青年朋友參加,大家學習興致十分高昂,討論如何將營隊帶得熱絡有趣。每年的兒童營,因為有這群大哥哥、大姊姊的熱情參與,而廣獲家長與小朋友好評。
■下午二時,昭慧法師帶領學眾傳法、明一、心謙、心皓、法華、明德師父,到北投彌陀寺,向
良長老禮座,稟報基金會董事長、學團住持與其他主管交接事宜。
 長老曾任中國佛教會理事長,對晚輩護念有加。幾次重要的關鍵時刻,都以教會領袖之尊,力挺昭慧法師的社會運動。長老垂訓接棒的學團住持明一法師與法界出版社發行人傳法法師:
 1、要任勞任怨。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要看人的好處與優點。
 3、要多包容,要心量廣大。
■從彌陀寺告辭,一行人轉到石牌路慧恩精舍,拜會紹因長老尼。長老尼勤檢自持,卻對學團大力護持,近年已將精舍無條件贈與法雨山普宜苑。長老尼還命其高足心皓師父到學團進修,如今皓師父已挑大樑,是學團副寺(會計主任)。
 傍晚六時向長老尼告假,大家到頤園用晚餐後,返回學院。
107.3.19
■上午,昭慧法師偕接任住持明一師父到土城,拜會承天禪寺住持道等法師與監院道明法師,並於廣欽老和尚、傳悔老和尚之蓮位前追思緬懷。
 承天禪寺已故方丈傳悔長老,曾捐贈五千萬元給弘誓建築校舍,大德護念之恩不敢或忘,所以特來悔公老和尚蓮座前稟報住持交接一事,也向住持與監院致謝。
 告辭後,法師驅車前往玄奘大學,明一師父則搭車返回學院。
■中午於玄大,昭慧法師參加院課程與教學品質委員會,下午主持宗教文化旅遊教師成長社群會議,企管系顏晃平主任、藝創系謝明勳主任、應外系池田辰彰主任出席會議。
107.3.20
■上午,明一、心謙、明德師父前往基隆慈濟靜思堂參加巡禮活動。慈濟邀請每年參加自由廣場浴佛大典的法師們,聆聽簡報、參觀靜思堂及環保製品展示,中午於靜思堂用餐,明一師父上台分享當日活動心得。
■是日,玄大於慈雲廳舉行全國高中職校長會議,許多校長及主任到臨參加,總計300餘人。同時,傳播學院舉辦中央通訊社海外特派記者研習營徵才說明會。午餐時,昭慧法師與主管們在雲來會館一樓,陪同全國高中職校長會議貴賓用餐。
 下午,法師參加院主管會議。
107.3.21
■本院獲得桃園市第一屆公益宗教團體認證「銀質獎」,本日上午,監院明一師父到桃園市政府出席頒獎典禮,鄭文燦市長頒贈獎牌。
 桃園市首屆公益宗教團體認證,由民政局主辦,結合社會局、工務局、文化局、觀旅局等各局處,就7大面項進行評鑑。本次共有332間受到公益認證的宗教團體,僅有2個宗教團體獲頒金質獎,10個宗教團體獲頒銀質獎。本院屬中小型宗教團體,資源不豐,獲銀質獎,實屬難得!
 「公益宗教團體認證」將每兩年舉辦1次,首屆由桃園宏善寺、中壢仁海宮獲頒金質獎,獲銀質獎者分別為:桃園慈護宮、桃園鎮撫宮、中壢天德宮、天德堂、桃園明倫三聖宮、壽山巖觀音寺、龍潭龍元宮、桃園龍德宮、佛教弘誓學院、新屋善永寺。(參閱《自由時報》:〈帶頭做公益 2宗教團體獲金質獎」〉)
■下午,昭慧法師到輔仁大學出席宗教所博士生林淑理同學的論文口試,論文題目是:「當代台灣修女與比丘尼皈依生涯之比較研究」,指導教授是蔡怡佳老師,另三位口委:輔大陳德光教授、政大李玉珍教授、輔大陳美琴教授。
107.3.23∼24
■連續二日,昭慧法師赴花蓮慈善寺,為慈善學佛班講授《長阿含經》。
107.3.24
■上午,傳法、心謙、心皓、傳聞師父與王彩虹居士前往景美人權文化園區,於「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追思紀念會」上,主持追思祈福佛教儀軌,繞行人權紀念碑,為已逝者祝禱,並為銘刻於紀念碑上受難者一一祈福。
 本活動由國家人權博物館與三大政治受難者團體「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台灣地區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五十年代白色恐怖案件平反促進會」共同主辦,約有100位受難者前輩及家屬出席。(參見中央廣播電台新聞網:〈人權館辦白色恐怖受難追思 盼歷史不被遺忘〉)
107.3.25
■上午,慈濟文發處主任何日生教授與妹妹何明娥、陸根田伉儷及公子陸定亨,以及關懷生命協會理事長張章得、協會專案研究員汪盈利來訪,與昭慧法師在嵐園晤談,張理事長並向何教授進行訪談。
 近午,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理事長高茹萍、何賴傑伉儷與愛犬OMIMA,來院拜會昭慧法師。香積志工烹煮豐盛素宴款待賓客,餐後續於嵐園晤談。
■送客之後,下午三時多,昭慧法師趕搭高鐵南下,到高雄文化中心至善廳,出席2018「穿越時光,隽永傳唱」音樂演唱會,由高雄法印講堂及六龜大行寺主辦,東方天籟合唱團、法印之鼓太鼓擊樂團、高雄律師公會合唱團聯合公演。整場兩個小時的精彩演出,博得滿堂喝采。
 法印講堂東方天籟合唱團創立於2003年,自2005年起,每年皆為本院畢業典禮作義務演出,並兩度在INEB雙年大會上獻唱。尤其新創的佛教曲目,甚受教界歡迎,不時受邀至各佛教團體獻唱。
107.3.26
■上午,昭慧法師搭高鐵北上返院,與日本新潟大學陳柏宇老師會面,晤談「海峽兩岸佛教」。台南大學吳宗憲教授陪同前來。原本只是接受訪談,未料從陳老師身上獲悉不少日本高教資訊。
107.3.27
■下午於玄大,昭慧法師出席院主管會議,與朱美珍院長商談生命禮儀課程問題。
■下午五時,昭慧法師驅車趕往台灣師範大學,為性壇社主辦的「台師大愛洛生活節」作一場演講,講題是:「佛法中的彩虹」,法師談談佛法觀點下「婚姻平權」的意義。本場演講約有四十位學生聆聽。
107.3.28
■上午於玄大,昭慧法師參加107學年度個人申請第一階段放榜因應工作會議,下午主持生命禮儀學位學程系務會議暨教師社群會議。
107.3.29
■下午,明一師父前往玄奘大學,與昭慧法師會合,南下至妙雲蘭若,拜會兩位長輩:退居方丈慧理長老尼、住持常光長老尼,稟報基金會董事長、學團住持與其他主管交接事宜。王彩虹居士開車陪同。
 慈藹的長老尼,準備了大盒小盒好多禮物,還拿著充滿喜氣的大紅包與營養食品,託法師帶給知光師公。長老尼對即將接任住持的明一師父諄諄教誨,要她發心做事,刻苦耐勞,顧全大局,面面俱到。
 晚上掛單於高雄法印講堂。
107.3.30
■上午,昭慧法師、明一師父與彩虹居士從法印講堂出發,在見岸法師陪同下,到六龜大行寺,向方丈傳燈長老禮座,稟報住持交接事宜。長老慈悲護念,慨允撥冗蒞臨送位。
 監院圓慈法師坐輪椅慈悲接待,陳述她安然臨對病苦乃至骨折的點滴歷程。長老尼即便病重,仍不時到庭院一同照護花草,面對重疾的堅毅與淡定,讓大家感佩在心。
 餐後,見岸法師帶領參觀大行寺的美麗庭園,包括小沙彌石雕區、代表釋尊一生的八大寶塔,以及「五十三參」壁雕步道,介紹設計緣起與理念,以及對道場的願景與規劃。岸法師也談到幾位園藝志工的無私付出,這片三寶淨地,在大家的共同照護下,希望讓來寺的同參道友,體會到願行菩薩道的殊勝。
 昭慧法師事後在臉書云:「見到燈公長老與慈師父駢手胝足建設的普賢道場,周遭圍牆的『五十三參』壁雕,草地上各種神態生動的小沙彌,設計細緻,對兩位師父『建設淨土,寓教於樂』的用心,甚為感動!」
 下午驅車北上返回學院。
107.4.1
■下午,昭慧法師帶領學眾明一、圓貌、傳法師父,到台北善導寺,與自花蓮來到的性廣法師會合,向
中長老禮座,稟報基金會董事長、學團住持、學院院長、法界出版社等四位主管交接事宜。德忍師父、王彩虹居士同行。
 座中,長老向昭慧法師談及玄大辦學的甘苦,讓晚輩們獲益良多,對於長老以八七高齡,仍為校務與法務宵旰辛勤的精神,內心非常感佩。
107.4.2
■是日,昭慧法師之投書〈宗教界不可要求「特權」〉,刊於《蘋果日報》。網友之迴響熱烈,單就臉書一處,即有高達101人轉分享該篇文章於臉書。(詳見昭慧法師臉書留言錄:〈宗教界不可要求「特權」〉)
■上午於玄大,本院研究部校友、印度那爛陀玄奘寺住持錄法法師拜訪昭慧法師及悟殷法師,晤談未來於本所進修事宜。
■下午於玄大,昭慧法師主持系課程及教學品質委員會。
107.4.3
■中午於玄大,昭慧法師出席校教評會。下午出席一級主管會議、院主管會議。

107.4.5
■本日,性廣法師自南投菩提院出發前往機場,赴廣東梅州千佛塔寺,翌日開始主持禪七。

時事論評

宗教界不可要求「特權」

                          釋昭慧

   立法院委員會邀筆者今天出席公聽會,可惜筆者因事無法抽身,表達管見如下:

  少部分宗教界人士要求「財團法人法」排除宗教財團法人,這樣大剌剌地要求特權,實在有礙觀瞻,請小心引起社會大反撲!

  台灣社會「仇富」心強,對部分富可敵國的宗教團體,早已觀感欠佳;宗教受到社會大清算的歷史殷鑒不遠,宜乎戒慎恐懼!不要以為找些宗教人士搖旗吶喊,逼令政治人物表態,就能得逞。這些令人側目的作為,一旦引發民眾對宗教的鄙夷與敵意,只怕會是宗教界的集體共業。

  值此歷史關鍵時刻,幸有中華佛寺協會,凜然發表讜言正論,指出:「佛教『遇法則反』的態度與理由,必須更為明確,方得以據理力爭」。「為了爭一己之私利,譁眾取寵之做法,乃智者所不為」。佛教清流此時若不發聲,會讓人誤以為台灣全部僧人,都這般地沆瀣一氣!

  我們早已善意警告反宗教立法人士——特別是那些危言聳聽,四處聲稱「宗教立法會讓教難當前」的人:佛教界若繼續遮掩那些見不得人的理由,而找些法律人士當化妝師,講些冠冕堂皇的說辭,用以全力阻撓「宗教團體法」的設置,那麼,不久之後,他們必當飽嘗苦果。因為,早已有「財團法人法」草案與《國土計畫法》隨伺在側。言猶在耳,如今「財團法人法」草案出爐,《國土計畫法》截至目前,還沒對部分宗教團體開鍘,佛教界果然面對了「敬酒不吃吃罰酒」的尷尬處境。

有人主張,財團法人法是希望達到「洗錢防制」作用,但「宗教團體並沒有洗錢的問題」。筆者好奇的是,宗教界倘無「洗錢的問題」,則坦蕩蕩面對財團法人法可爾,何以如此氣急敗壞?

  一些反宗教立法的人,老是把宗教醜聞切割成「邪教作為」,卻故意掩蓋「即便是名門正派,照樣會因內控不佳而藏垢納污」的實況。試問「披著教袍的狼」,果真都是「沒受具戒的假僧尼、沒被晉鐸的假神父、沒被封牧的假牧師」嗎?這些可笑的說詞,如何能杜絕廣大民眾的悠悠之口?

  最令人費解的是,反宗教立法人士老是將「財務監督」與「信仰自由」混為一談。「財務監督」與「信仰自由」何干?現行:宗教團體法」草案,根本管不到宗教人士「信什麼」,只不過是要限制「真、假宗教人士」洗錢、斂財或財務不清的「自由」而已。

  總之,宗教界可以要求「自由」,千切不可要求「放任」;宗教界可以要求「平權」,千切不可要求「特權」!宗教界若真懼怕「教難」發生,就請不要製造民眾仇視而「教難當前」的集體共業!

——原刊於2018/04/02蘋果日報

同志平權

拒絕「從眾」的獨行俠──文珊教授

──《向左走向右走》序

                釋昭慧

玉山神學院陳文珊教授來院訪談昭慧法師。(105.9.4檔案照片)

  《向左走向右走》,可說是一部華語世界重要的「性別神學」(而不僅是「女性神學」)專書。

  本書共十四篇文章,其中「性別神學」的主題,就佔了一半,共計七篇。另有四篇雖從其他議題切入,但都以「多元性別」或「婚姻平權」的國內外相關時事為重要案例,而進行嚴密的哲學分析與神學反思。然則本書四分之三都觸及「性別議題」,其論述比重可見一斑。

  作者文珊教授,不但有神學專長,而且是學思敏銳的哲學學者。對於《聖經》文本、主流神學與教會現況,她不只是作神學的反思,還以哲學(特別是倫理學)專業素養,就著各種向度,往覆進行綿密而犀利的辨析。伴隨辨析而來的,則是真誠、正直的諫言。這些不太中聽乃至很不中聽的諫言,雖然大都針對基督宗教內部的觀念與現象而發,但對於其他宗教或無宗教信仰的讀者,也都具有「振聾發聵」的作用。因為,在「性別」方面的迷思與禁忌,久已形成普世皆然的父權文化,無論是教徒、非教徒,都應解除這些加諸女性或其他性小眾身上的禁梏。

  更麻煩的是,宗教界的性別歧視,經常都藉諸聖典、天啟與先知金言。這在佛教,則名之為「聖教量」。量,即是判準;「聖教量」,是指以教典中的佛陀開示,作為真理的判準。有了「聖教量」的加持,在信仰型的佛弟子而言,其權威性自是無與倫比。因此,性別歧視的嚴重現象,基督宗教絕非特例,佛教界實不遑多讓,穆斯林社會則猶有過之。

  茲依佛教為例,男尊女卑的所謂「八敬法」,自古聲稱是佛陀所制,依「聖教量」以證成性別歧視的正當性,從而建構出了一套性別尊卑的律法與禮儀。於是它在佛教社會,就形成了無所不在的「性別秩序」。隨著性別秩序在無數儀典與集會場合的反覆操作,無形中全面深化且強化了性別歧視的觀念與感情,由是產生了更多性別歧視的惡質言行。父權文化於是宛若空氣,讓人無所遁逃於天地之間。因此當筆者在進行佛門女權運動時,第一步就是「直搗黃龍府」,先從聖典記載內容的相互矛盾與荒誕不經,逐一推翻它作為「佛陀教法」的真實性,其次再依於「同情共感」的良知及「離苦得樂」的效益作為判準,進行理性驗證與事實檢證,逐一挑戰這些「聖教量」及「性別秩序」在心理、倫理與社會面向的正當性。

  作為一介性別神學的倡議者,文珊面對那些聲稱依於聖典或先知的父權宣告,以及「無所不在」的教會父權文化,強調所有的神學都是「文化神學」,從根源處否定有所謂「純粹客觀的、普世的、不受特定文化侷限的信仰表述」,進而忠告教友們:聖經乃至傳統神學論述,都帶有濃厚的「父權文化」色彩,不宜將文化無限上綱,作為真理的來源或判準。她明確指出,「文化文本」必須先接受「兩性正義的倫理檢測」。

  怎麼進行檢測呢?她毅然宣告:「絕不可迴避聖經文本所帶來的挑戰」!必須對所有文本,進行「抵抗性的重讀」與「價值的翻轉」。本土婦女的文化神學,即須依此方式,以進行「解構」與「再建構」。她說:

  「那些在旁人看來越難詮釋的經文,在我看來,卻是最直接快捷的便道,成為我磨練自己的女性主義釋經理念與方法的試金石。

  之所以會有「難詮釋」的經文,表示該段經文的內容,很難用一般人的理性與良知,來作正常、合理的解釋;這時,將經文等同「天啟」的人,往往避重就輕或曲意迴護。但是文珊則不然,她直下將這些經文視作「文化文本」,用來作為「父權文化」對文本影響的鐵證。

  或許這就是文珊與我,宛若在宇宙時空的不同軌道上,竟然可以密切交集而且惺惺相惜的原因——我們在宗教性別問題上,都曾各自奮鬥,並無事前默契,然而事後回顧發現:兩人的思維邏輯與使用手法,竟然如此地雷同!

  「應該要向左走,還是要向右走?」文珊在本書之中,並不想提供「懶人包」式的「標準答案」。她既然對先知語言,不惜進行「抵抗性的重讀」與「價值的翻轉」,那麼她當然不會自己跳進去扮演「下指導棋」的先知角色。她只是建議吾人(包括她自己):

  「要抗拒文化在我們社會化過程中,書寫在心靈白板上的自動程式,我們需要批判性思考,甚至需要保持一點情緒距離,不那麼快就作出本能的反應。

  這樣大剌剌把聖典從雲端的神聖高度,拉到「審視文化」的明鏡台前,即便不是「前無古人」,也絕非「教會主流」。如此拒絕「從眾」的特立獨行,可想而知,很有可能如筆者過往一般,面對排山倒海的風暴。

  然而智者無怨,仁者無憂,勇者無懼。面對此諸風暴,文珊必會昂然面對,灑然釋懷!謹書此序,用表讚佩,並互勉焉!

一七、四、二十 凌晨於玄奘大學養息齋

同志平權

「千江映月」的生命風華

──歐陽文風牧師《千江有水千江月》序

                釋昭慧

 來自美國的歐陽文風牧師(右),在同光教會前幹事陳小恩(中)陪同下,來院拜會昭慧法師,法師請他們至水來青舍用晚餐。(106.4.21檔案照片)

  在佛教的《雜阿含經》中,有一部述及「鬥爭」根源的經文,這是佛陀弟子中「論議第一」的摩訶迦旃延,回答一位婆羅門的精彩片段:
  「
貪欲繫著因緣故,王、王共諍,婆羅門、居士,婆羅門、居士共諍。
  「
以見欲繫著故,出家、出家而復共諍。」(第546經,《大正藏》第二冊,頁141中∼下)
  世人受到貪欲的綑綁,往往為了滿足欲念,奪取利益,而彼此鬥爭不已。但是另有一種鬥爭,與實質利益的搶奪容或無關,有時這類鬥爭甚至會牴觸實質利益,卻依然讓人纏鬥不休,那就是「見欲繫著」——因宗教的見地不同、信念有異,而意圖將自己的見地強加到他人身上。
  於是,宗教原本要為塵世帶來「救贖」或「解脫」的願景,卻因「見欲繫著」,而攪動厭惡與憎恨之情,相互較勁,相互排擠乃至相互殺戮。即便看似「萬緣放下」而尋求解脫的「出家」僧侶,依然「見欲繫著」而互諍不已。
  這種「見欲繫著」的現象,絕非只發生於一神信仰的宗教,即便在公認「寬容」的佛教,於不同傳承之間,吾人依然可以看到「獨尊己宗」而否定他者的排他主義(如上座部聲稱「大乘非佛說」),或是「高推己宗」,而「判定高下」的包容主義(如各種模型的「判教」,以及大乘佛教的「彈偏斥小,歎大褒圓」)。
  本書作者歐陽文風牧師,由於精通《聖經》學與系統神學,再加上身處教會,對神職與信徒的心態較為熟悉,因此在本書中,他大都例舉《聖經》及教會的「排他主義」現象,批判他們創造出暴君式的「上帝」與神學。然則為何會有排他主義出現?作者認為,那是因為許多宗教信徒害怕思想,依於「宗教導師」或「官方立場」來閱讀宗教經典;在作者看來,這就是「迷信與盲從」。於是他列舉《聖經》中的部分矛盾記載,以卸下「《聖經》等同於『天啟』」的迷信與盲從。
  其次,作者從「文本的歷史背景」,來看待所有的宗教典籍(包括《聖經》),認為所有宗教都來自「社會建構」(social construction),宗教典籍都是在特定歷史時空下,使用人間文字所作的表述。而人間文字有「言不及義與意猶未盡的遺憾」,宗教又會受到社會文化與歷史背景的影響,因此,他引用龍樹的「八不中道」與《圓覺經》的「標月指」喻,強調讀經不應「拘泥字句」,必須脫離文字表相,讀出它的「精神」。
  甚麼是《聖經》的「精神」?那就是「愛」。他說:
  「
最重要的不是信仰正確或正統與否,而是一個人的生命有沒有愛!因為在基督教信仰?,沒有什麽比愛更重要了!
  從「愛」出發,就著「人」對「愛」的需求而無私地作出回應,這才能活出基督教的信仰精神。由這樣的反思,他大膽地發出了如下的言論:
  「
耶穌的信仰『以人為本』,這與當時的宗教領袖『以聖經為本,以傳統為本,以神為本』的神學大相徑庭!
  作者在此所提出的「以人為本」,絕非「唯我獨尊」的人類沙文主義,而是在關注到人對「愛」之需求的同時,戒慎恐懼乎人性的自私、軟弱與驕傲——「貪欲繫著」與「見欲繫著」,不容許任何人以「神」之名而遂「人」之私。
  然則是否能夠「以愛之名」,將自己的信仰強加到他人身上呢?毋需如此。尊重個人的宗教抉擇,這正是「源自於愛」的祝福與成全。作者於此,提出了雷蒙.潘尼卡(Raimon Panikkar)的主張——宗教多元主義(religious pluralism),承認各個宗教的差異與價值。他用以證成「宗教多元主義」的理由有二:
  一、就社會層面而言,將宗教定位在「社會建構」與歷史脈絡,每一個宗教都是獨特的,卻非絕對獨特。因此,「基督教不是唯一的真理,其它正信宗教也有真理」。
  二、就個人層面而言,宗教信仰在很多時候,「不是是非題,而是選擇題。」原因是,信仰者的個別差異,可能導致他接受某一種宗教,因為該宗教思想更能引起他的共鳴。「因此我們不能說,有那一個宗教比其它宗教更優越。」吾人不妨用「藥到病除」的譬喻,來看待種種有益生命的宗教——眾生有種種病,故有種種藥。只要能對症下藥,該一味藥對患者而言就是好藥,
  但也正因為「人」有侷限,所以某人受用的「好藥」,對他人未必適切。要警惕自己很有可能只是一個「摸象的盲人」,不宜「絕對化了自己的經驗,把自己的經驗等同於事實,甚至完全無視於自己是盲人的事實」。
  至於如何避免自己陷入「盲人摸象」的處境?答案就是「宗教對話」。這是一種放棄將自己的宗教視作「唯一真理」的對話態度,對話的前提不是為了降伏對方,而是為了聆聽與了解對方。作者認為,宗教之間的相互對話,可以相互學習,讓各自的信仰與神學更形豐富,並且開拓對話者的心胸與視野。
  作者成長自保守教派的教會,少年時代就已受到牧長們的重視與肯定。他原可選擇留在教會同溫層中取暖,將各種排他主義的觀念予以合理化,這會讓他在教會界獲得安穩舒適的一席之地。然而作者卻有意識地選擇了一條遠離同溫層的孤寂道途,踽踽然以千山獨行。
  正是在孤絕獨拔的高峰頂上,脫落迷情,了無罣礙,這使得他得以體現「千江映月」的絕妙風光,並且以仁憫蒼生的胸懷,從峰頂回到塵寰,向世人分享這份基督之愛與禪悅法喜,期待世人從「多元主義」的宗教視野,超拔「見欲繫著」而自誤、誤他、自害、害他的種種苦境。
  「千江映月」而湛寂清澄,是多元宗教的價值信念,這又何嘗不是本書作者的生命風華!筆者有幸先讀為快,不但法喜盈滿,而且深受感動,爰將本書要旨作一簡要歸納,並撰序文如上。

2017/4/16 於花蓮慈善寺講《中阿含經》旅次

學術會議

第十六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

「傳統、現代與後現代──人間佛教之傳承與革新」

海峽兩岸研討會

公 告

一、主  
由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與財團法人弘誓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第十六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傳統、現代與後現代--人間佛教之傳承與革新」海峽兩岸研討會
二、說  明:
(一)大會時間:2018年5月26、27兩日
(二)大會地點:佛教弘誓學院(地址: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三)本次學術會議主題為「傳統、現代與後現代——人間佛教之傳承與革新」。子題有三:
   1. 「傳統、現代與後現代——人間佛教之傳承與革新」
   2. 「印順學」專題探討
   3. 「人間佛教」專題探討
(四)綜言之,召開本學術會議之要旨有三:
   1. 為紀念印順導師一百一十三周年誕辰暨圓寂十三週年,促進「人間佛教」理念之弘揚與印順學之研究,爰舉辦第十六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兩岸學術研討會。
   2. 在世代交替的時代氛圍下,「革新」已成為當前社會的主流議題,以「入世」為理念的人間佛教,面對這樣的時代轉變,亟需集思廣益,思考如何在法令、管理、財務等層面,跟上時代的腳步。
   3. 藉此會議之交流,分享佛弟子們在人間佛教的實踐中,關懷與淨化「此時、此土、此人」的經驗。
(五)本次學術會議內容:
   1. 專題演講
    5月26日上午10:00∼11:00
    邀請印度龍樹學院創辦人及院長Mr. Dhammachari Lokamitra 以" Building a Bridge between Buddhism in Modern India and China-Dr. Ambedkar and Venerable Yin Shun "為題,發表專題演講。
   2. 論文發表會
   3. 圓桌論壇
    邀請兩岸學者以:【邁入「後現代」之人間佛教】——「傳承與革新、挑戰與回應、在地性與國際性」為題進行兩小時之圓桌論壇。
   4. 分組討論
    與會來賓分組討論,並於討論結束後由各組召集人做總結報告。

三、主辦單位: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財團法人弘誓文教基金會
四、承辦單位:玄奘大學應用倫理研究中心、佛教弘誓學院
五、協辦單位: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台南妙心寺

       財團法人妙雲蘭若、新竹法源講寺
■報名截止:107年5月15日
■報名方式:
1. 請至「佛教弘誓學院」網站線上報名(https://goo.gl/DXuQFn)。或下載報名表(http://www.hongshi.org.tw/userfiles/file/107-coferencereg.doc),填妥後回傳本院秘書室。
2. 以電話、郵寄或傳真方式,向本院秘書室索取報名表,並於限期內寄回。
  地址:328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電話:(03)498-7325  傳真:(03)498-6123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網址:www.hongshi.org.tw
■備  註:
1. 主辦單位供應膳宿(但須自備寢具或睡袋)。因座位與床位有限,為維持會議品質,本次研討會正取200名,將優先錄取全程參加者,並依報名先後順序決定錄取與候補名單。優先保留僧眾名額60名。
2. 登記5月25日住宿之學員,請於是日下午3:00∼5:00報到。

招生啟事

佛教弘誓學院

研究部第二十六屆、專修部第十九屆

一○七學年度聯合招生啟事

指導法師:昭慧法師  院長:性廣法師

?教育理念:研習印順導師思想,提倡智慧、慈悲、勇健之菩薩精神,推展解行並重且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

?教育目標:戒、定、慧三學兼備,漢、藏、南傳教理並重;以養成心胸開闊,深思篤行,關懷人間之行者為教育目標。

?學制特色:1.每月集中上課,以兼顧道場職務與學業進修;修課期間,可通勤往返。

      2.專修部——三年畢業;每月集中上課四天。

       研究部——採學分制;每月集中上課一至四天。

      3.本院已與玄奘大學宗教學系合作,學眾若入玄奘大學宗教學系、所或學分班就讀,已修相同科目得於入學後申請抵免學分。

?報考資格:(一)僧眾,或有心修道之信眾。(學雜費全免)

      (二)專修部不限學歷。

      (三)研究部:1.曾於佛學院修滿六十學分以上之佛學專業科目。

             2.大專以上學歷(錄取後須補修四門專修部課程)。

?本期課程與師資:

(一)研究部:(至少選修一門, 每一門課程須滿20人方纔開班。)

     1.中國如來藏典籍

     2.阿含經

     3.中觀論典

     4.妙雲集研究(一)

     5.宗教倫理學

     6.部派佛教專題研討(暑期開設)

     7.瑜伽師地論專題講座(暑期開設)

     8.日文(暑期開設)

(二)專修部:(課程皆必修)

   一年級:(每一門課程須滿30人方纔開班)

     1.基礎佛學 ,2.佛門儀軌與佛教戒律學

     3.佛教經典導讀,4.禪學概論

   二年級:

     1.大乘法義 ,2.妙雲集(一),3.印度佛教史,4中觀哲學

   三年級:

     1.妙雲集(一),2.中國佛教史

     3.唯識哲學,4.宗教倫理學

本期師資陣容:

昭慧法師、悟殷法師、見重法師、見岸法師、黃運喜老師、劉嘉誠老師、真聞法師

德謙法師、心住法師、自憲法師、圓貌法師、地寬法師、妙玄法師、德涵法師

真啓法師、德檍法師、傳法法師、耀行法師、心皓法師

?考試日期:107年5月6日/佛教弘誓學院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107年4月25日止

?報名手續:請寄回郵信封函索簡章、報名表,或於弘誓網站採取線上報名(https://goo.gl/xA9kXz)。線上報名者請將600字以上自傳以email傳遞,並儘速另行郵寄學歷證件影本、佛學院成績單影本(研究部)、最近兩吋照片2張。郵寄佛教弘誓學院秘書室:

      地  址:32850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電  話:(03)498-7325

      傳  真:(03)498-6123

      網  址:www.hongshi.org.tw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入學考試:(一)專修部:作文、面談。

      (二)研究部:佛學思想(含印、中佛教思想史、《成佛之道》、《佛法概論》)、作文、口試。

      (三)107年5月 下旬,榜單公佈於弘誓學院網站,隨即寄發錄取通知。

招生啟事

暑期弘法講座通啟

一、「部派佛教」專題講座

■課程簡介:

1.以緣起教法為核心,以部派佛教發展的兩條路線——「依蘊立我」及「依心立我」為主軸,介紹部派思想。
2.介紹部派佛教與大乘二大唯心論的關係。
3.本生故事與部派思想。

■教 師:悟殷法師
■上課時間:107年7/23-8/1(農6/11-6/20),每日五堂課,每堂課50分鐘。
■必備教材:

1.《異部宗輪論》,同本異譯《十八部論》、《部執異論》,大正49。
2. 悟殷法師《部派佛教》上、中編,法界出版社。

■報名截止:107年7月15日
■上課地點:佛教弘誓學院
■報名方式:

1.網路報名,請至「佛教弘誓學院」線上報名(https://goo.gl/ytK8hL)。
2.以電話、郵寄或傳真方式,向本院秘書室索取報名表,並於限期內寄回。
3.全程參加者優先錄取,非全程參加列為備取名額。

二、第七期「瑜伽師地論」專題講座

■課程簡介:

1.《瑜伽師地論》簡介。
2.《瑜伽師地論》「本地分」教學。昭慧法師續講「菩薩地」;耀行法師續講「三摩呬多地」。

■教  師:昭慧法師、耀行法師
■上課時間:107年7/15-22(農6/3- 6/10),每日五堂課,每堂課約50分鐘。
     「菩薩地」:上午8:20-11:10;

     「三摩呬多地」:下午2:00-3:50。
■必備教材:《大正藏》第30冊
■報名截止:107年7月5日
■上課地點:佛教弘誓學院
■報名方式:

1.網路報名,請至「佛教弘誓學院」網站線上報名(https://goo.gl/7JHLMc)。
2.以電話、郵寄或傳真方式,向本院秘書室索取報名表,並於限期內寄回。
3.全程參加者優先錄取,非全程參加列為備取名額。

三、初級日文

■課程簡介:本課程主要是為初學者所設計,從五十音開始學習,乃至初級文法和單字。前八天,著重於文法的學習,此中會穿插日文小文章、童謠歌詞等的閱讀,由此來確認文法的理解是否正確;最後兩天是佛教經典故事、佛教文獻的導讀。藉由十日的學習,希望能為日後閱讀學術日文文獻建立基礎。
■教  師:妙玄法師
■上課時間:107年7月5日-14日(農5/22-6/2),每日五堂課,每堂課 50分鐘。
■必備教材:日本語讀本初級篇上 、下(蔡茂豐編著 致良出版)
■參考書目:

1.《日本語句型辭典》
2.《實用句型片語日華辭典》 李梓政編 大新書局
3.大法輪 心に響くお経の物語 (佛教經典故事導讀)
4.童謡 春が来た(歌詞解讀翻譯)
5.《佛教入門》 岩木裕著 中央公論社出版

■報名截止:107年6月25日

■上課地點:佛教弘誓學院

■報名方式:

1.網路報名,請至「佛教弘誓學院」網站線上報名(https://goo.gl/8eWY7D)。
2.以電話、郵寄或傳真方式,向本院秘書室索取報名表,並於限期內寄回。
3.全程參加者優先錄取,非全程參加列為備取名額。

 

■備  註:
1.因赴本院暑期講座而需在本學院住宿者,或因報名聞法而擬於本院安居之僧眾,敬請於報名表中註明,以方便本院安排膳宿等相關事宜。
2.住宿期間,須隨眾早、晚課誦、靜坐、出坡。

再版訊

再版訊

《佛教倫理學》

 

 

作者:昭慧法師
本書簡介:
 作者將一般倫理學探究的所有哲學性議題,一一提出相對應的「佛教觀點」,並將「佛教倫理學」這門哲學專題建立體系化學說,由基本原理、實踐差異與當代意義,一路解析,見地卓然。足證佛教智慧,亙古彌新!

規  格:內文252頁
再版日期:107年3月
訂  價:$200元
郵撥帳號:15391324 法界出版社

請輸入E-Mail

若內文有亂碼出現,請至: http://www.hongshi.org.tw/userfiles/epaper/hongshi pic4/398.html閱讀正確版

佛教弘誓學院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Tel03-4987325 Fax03-4986123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