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 2014年4月25日 |
■ 學團日誌/「影音專區」近期更新 ■ 「社運退二線」者反核、反賭日誌 ■ 「父子騎驢」的宗教界 ■ 真相與煙幕——證嚴法師與太陽花學運 ■ 第128期《弘誓》雙月刊編輯室報告 ■ 活動公告:第一屆樂活養生營、第三屆觀自在青年營、第五屆開心一夏兒童營 ■ 103學年度研究部、專修部聯合招生啟事 ■ 出版新訊:《佛教規範倫理學》英譯版、「正知威儀」──102年禪七 講話MP3 ■ 暑期弘法講座通啟: 「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三期「瑜伽師地論」專題講座 |
|||
學團日誌
103.3.22 舉辦103年春季禪七,是晚性廣法師作入堂開示。
103.3.30 103年春季禪七共修全體團體合照。 103.3.22~30 ■本院舉辦為期七日的103年春季禪七共修,由性廣法師主持,學員於22日下午陸續報到,翌日起正修七永日。全程參加的學員加護七志工共計90人,志工們則在護七工作之餘,亦入堂靜坐、聆聽開示。 報到日晚上的大堂開示,主七禪師性廣法師先為大家說明禪修的意義、功能與目的,課程安排的內容與用意,叮嚀學員要注意的事項要點。禪七期間,每日清晨四時半學員依序入堂禪修。第一支香結束後,禪師親自主持晨誦,為大家誦唸一段《阿含經》經文,並講解三十七道品次第。一日靜坐七支香、一支為一個半小時;晚上最後一支香,禪師作大堂開示。 每晚的大堂開示,禪師以不同的主題,開示修行的功能與方法。首先講解端正姿勢對健康與禪修的重要性,特別強調鬆肩抬胯的運動,能幫助身體柔軟並解除身體疼痛,而得安穩與長久的靜坐。接著說明人生面對總總苦,唯一的解決之道:觀「四念處」。透過初步的觀察身體與身受,到究竟觀察了解身體的真相與心念的真相;要通往究竟之道,必須透過不斷練習,要徹底解決苦,就必須徹底鬆開煩惱,因此安般念等禪修之法,即是透過定力的培養,引發慧力而見色法本質、四大共相(無常、空、無我相),心不再執著色法,最後降伏緊抓不放的投生慾望。 接著禪師說明四大的特性與定義,鬆肩抬胯能把地大拉撐而產生推動力與熱能,使身體組織增強流動與攝聚的能力,讓四大不平衡得以變得平衡。人生之所以痛苦,是因不明白事情真相、錯誤觀念,經典中對此定義為:癡、無明。對於不該追求的事物緊抓不放,是為貪;喜歡的就抓取,厭惡的就推拒,貪與瞋都是心在緊抓住不放。佛陀告訴我們,要看清楚問題,進一步處理問題,擁有安靜的心,釐清問題的真相,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30日為出堂日,禪師在出堂開示中叮嚀學員們: 觀念正確,做「平常」的修行者,切勿故意示現「修行相」。修行是要自淨其意、利益他人。 隨後學員陸續分享禪七的心得與法喜,除了感謝志工們的護持,更感謝禪師的教導,讓自己循序進步、受用無窮。最後禪師帶領大眾感恩、迴向。 午齋結束後,學員一一告假離去,結束了這七天的禪修活動。 103.3.24~26 ■昭慧法師於玄奘大學參加系列校級會議。 103.3.24 ■昭慧法師於玄奘大學主持第二次擴大院務會議。 103.3.26 ■昭慧法師於玄奘大學主持院教評會議。 ■住在本院鄰近、雙林寺已故老住持達機老法師之子陳東鏞居士往生,昭慧、性廣法師親自前往表達關懷,是日由明一、心宇、心謙師父至其家中誦經祈福。
103.3.27 丁守中立法委員(中排右三)赴台北市立動物之家視察,並與農委會、台北市產發局、動保人士舉行動保座談會,傳法師父代表關懷生命協會出席。(前:台灣貓狗人協會黃泰山會長,中排左起:協會秘書長傳法師父、農委會主委陳保基、丁守中立法委員、台北市產發局局長黃啟瑞、台北市動物保護處處長嚴一峰,後:台北市獸醫師公會理事長楊靜宇) 103.3.27 ■政治大學郭承天教授、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吳紹文秘書長、同光教會陳小恩、王鍾仁、洪玲玲等人到院參訪,在吳秘書長的引介下,信義會的郭教授與同光會陳小恩等三位針對同志議題的討論與交流。 ■下午,丁守中立法委員、農委會陳保基主委視察台北市立動物之家,並與關懷生命協會秘書長傳法師父、台灣貓狗人協會黃泰山會長及愛心媽媽等動保人士,以及台北市產發局局長黃啟瑞、農委會動保科科長林宗毅、台北市動保處長嚴一峯、台北市獸醫師公會理事長楊靜宇,共商以同伴動物為主之動保事務。會中,丁守中委員談到飼主教育與責任、繁殖寵物業者管理、犬籍管理、晶片註記、鼓勵寵物絕育、改善公立收容所,降低死亡率、積極擴大認養、輔導民間終身安養場、規劃配套措施,施行流浪動物「誘捕、絕育、防疫、回置」。協會也認同這是推行零安樂死應一併採行的配套措施。傳法師父代表協會提出以收容所零安樂死、100%認養率為終極目標,建議台北市率先試辦街狗結紮計劃。與會人士集思廣益,希望台灣動保事務能更完善與進步,讓每一個生命都能得到應有的尊重。 103.3.30 ■動物權保國際會議之海豹印刷出爐,三十位志工到院幫忙海報寄發工作。 103.3.31 ■昭慧法師於玄奘大學參加社科院課程委員會議。 103.3.31~4.2 ■昭慧法師於玄奘大學參加系列校級會議。 103.4.5 ■上午十時,青年會總幹事明一師父、執行秘書紹玄師父及青年會劉于禎同學二度前往台北玉市,購買玄大浴佛義賣會手工藝品材料。透過本院專修部學生悟永師父介紹,下午至樹林福慧寺向手藝精湛的見撥師父學習手工繩結,待四月份共修將讓青年會同學們參與製作。 ■下午三時,長期於本院義診的莊麗雪醫師與友人林諳培來院拜會昭慧法師。 103.4.7~9 ■昭慧法師於玄奘大學參加系列校級會議。 103.4.7 ■中午,昭慧法師於玄奘大學主持第三次擴大院務會議。 103.4.9 ■中午,昭慧法師主持第二十次國科會研究計畫之工作會議,本次由法師做讀書報告。 ■長期於本院義診的劉德芳醫師令尊劉先沐居士於是日晚間往生,監院明一、知客智永、心慈、傳聞、智音、演定、宏量等師父立刻前往其新竹家中,帶領家屬為老居士誦經祈福。
103.4.11 赴華雨精舍參加印順導師一百零九歲冥誕之般若法會。(左起:性廣法師、明聖長老尼、昭慧法師)
103.4.11 ■是日(農曆3月12日)為印順導師一百零九歲冥誕,上午,昭慧、性廣法師率心謙、智永、演定、宏量、瑞翎等學眾及數位專修部學生,赴台中華雨精舍參加般若法會。法會結束後,昭慧、性廣法師至新竹劉德芳醫師家中,弔唁令尊劉先沐老居士。 ■昭慧、性廣法師至新竹法源講寺拜會住持真理法師,商討本次玄奘大學宗教學系與新竹市佛教會共同舉辦之浴佛大典細節事項。本次浴佛大典廣受迴響,新竹市佛教會在理事長真理法師的招募下,募化大典贈品5000支易擦筆及14攤義賣攤位,法源講寺 認購1000張園遊券。真理法師對於玄奘大學的護念,令人感動。 103.4.12~13 ■連續兩日,性廣法師赴花蓮慈善寺主持假日禪修班春季第二單元課程,共八十位學員參加。於課程開始,性廣法師開宗明義道出修行地圖並說明: 禪修是佛教智慧的菁華,獻給世間人最珍貴的禮物。在經典上,較強調修習定慧得解脫,較少提到修行的附加價值,如:讓心安靜、善良、柔軟,使身體健康、情緒穩定。 散亂心是欲界眾生的特質,二日禪的課程中,透過鬆肩抬胯的調身功法,讓身體解除酸痛,但心在動態中,是無法全然專注的,還要透過靜坐、收攝六根,以意念反覆引導,讓散亂的心收攝回來,直到自己能夠指揮自己的心。透過不斷的練習,具有強而有力的專注力之後,進一步觀察五蘊,覺知五蘊均在因緣和合與生滅之中,並沒有「我」存在,沒有「主宰者」存在,破除我執,不再緊緊抓住身、心和合的幻象,順向解脫。 晚間,性廣法師講解四大的原理,教導學員如何利用觸覺來感知地大(密度:物質的軟、硬,粗、細,輕、重)、水大(黏度:流動、黏著)、火大(溫度:物質的冷、熱)和風大(速度:推動獲支撐,有方向、快慢和順逆之別)讓四大平衡減少身體的苦受。法師又引《雜阿含‧267經》:「彼嗟蘭那鳥心種種,故其色種種」而云: 少做讓自己散亂與抱怨之事。尤其抱怨,不但無法讓對方成長,反造成自己身體的地大僵硬、水大黏著。其實,四大所呈現的狀態,其根本原因還是來自心念的操作。 《成佛之道》偈頌云:「初以習成性 次依性成習」,勉勵大家每日花時間,投資自己的心,重覆練習「跑掉了抓回來」的好習慣。頑強的惡習將令人生走向不好的軌道,一旦人的生命被某個軌道局限住,就很難有脫離的機會。應學習不被業力所遷,勤練定力,逆向操作,趨向解脫。
103.4.12 於嵐園召開動物權國際會議之第六次籌備會議。 103.4.12 ■上午,關懷生命協會第八屆第一次會員大會假本院舉行,創會理事長昭慧法師、前任會長傳道法師、現任會長見岸法師、張章得副理事長皆出席會議。會中除通過去年工作報告及今年工作計劃及預決算案,並於會中改選第八屆理監事,並於會員大會結束後隨即召開理監事會議,推選見岸法師續任理事長。 ■下午,於嵐園召開「2014動物解放、動物權與生態平權──東、西方哲學與宗教對話」國際會議之第六次籌備會議,由大會召集人昭慧法師主持,與會者包括:關懷生命協會張章得副理事長暨專員吳念諠、呂紫維、陳品旻、王叡謙、監院明一師父暨常住眾、院秘書張莉筠、國科會專案助理陳悅萱、國際組志工吳逸文、歐家瑋、玄大國科會兼任助理陳佾筑、陳若華、李孟淳與「外語接待大使培訓專案」助理盧耕堯等共計27人與會。 會中,報告報名情形與財務狀況,各組簡單報告執行進度,提案討論中針對聞發布及媒體採訪事宜、開幕閉幕流程、會場場地布置、分配時間等,進行討論與確認。 103.4.12~13 ■連續兩日,青年會會長吳曙帆暨呂偉成、劉于禎、許德明、黃詩淇、鄧昊瀚、徐湘雅等七位青年到院,製作將在玄奘大學浴佛義賣會中義賣的手工手飾,當晚在本院掛單。翌日上午,溫致宜、謝呂賢、林庭樺三位生力軍加入製作。兩天的努力下來,共同達成了數量目標,度過了愉快而有意義的假期。 103.4.13 ■上午舉行本月的共修會,諷頌《金剛經》、《普門品》與佛前大供,接著昭慧法師為大眾開示: 對於美善的處境,老是希望能撈到更多,是凡俗人的通病,而身為佛弟子,對於美善,要珍惜與讚嘆;對於不美善,應盡量改變;當無法改善,則隨緣放下。因此何時奮鬥?何時隨緣?其分寸的拿捏是需要有中道智慧的。特別要捫心自問,如此拿捏是否包藏私心。當越能沒有私心,就越能拿捏分寸,減少壞的衝擊力,讓事情越趨向良善的結果。 法師又針對太陽花學運說到: 最近沸沸揚揚的太陽花學運,有許多人要求宗教界表態,但是,「我們沒有不表態的權利,一旦表態就必然會表錯態」,不管如何表態或不表態,都會遭致批評。就像慈濟人去慰問警察,也有人批評為什麼不慰問學生?不管如何做,都會遭受辱罵。但是難道就不表態嗎?不表態也一樣會受批評。所以,要不要表態?如何表態?箇中關鍵在於有無私心。若有私心,縱使人家不罵你,因果也不會饒過你;若無私心,即使遭受謾罵,也毫不在意。所以重點是,擁有無私無我的心,具悲憫心、充滿正義感,勉勵大家共同努力,在這個世代中活出佛法的精神。
103.4.22 林義雄先生(右二)禁食首日,昭慧法師與許承道牧師(左二)祈願與祈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公報記者林宜瑩拍攝)
103.4.14 ■下午,西藏研究中央大學昂望桑滇校長蒞臨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演講:「顯教與密教之同異」。桑滇(Samten)教授首先從「離苦得樂」切入,抽絲剝繭又要言不繁地介紹宗教類型、佛教在教理與行持方面的宗見、上士道中的大乘與密乘、密乘不共顯教的要義、西藏佛教的特色等等,演講相當精采! 這次的國際交流的因緣,是由南林佛學院的促成。桑滇仁波切於1956年7月7日出生於西藏中部的多卡(Dokhar),1959在中國佔領西藏後,便跟隨父母到印度,就讀於印度奧里薩邦(Orissa)西藏中央學院(Central School for Tibetans),畢業後繼續在鹿野苑的西藏高等中央學院(Central Institute of Higher Tibetan Studies in Sarnath)就讀,從1963~1970年,獲得了夏斯特里(Shastri-學士)、阿闍黎(Acharya-哲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桑滇仁波切常受邀在五大洲各國講學,為各大學學院和機構開示演講。2008年,印度政府為了表彰他在各個活動領域,包括教育及文學領域上對社會的傑出貢獻,授勳「蓮花勳章」(Padma Shri),是印度政府所頒發的第四級最高公民榮譽獎的殊榮。 ■由於103學年度起,玄奘大學宗教學系將歸屬社會 科學院,因此是日昭慧法師赴該院參加院課程委員會。 103.4.15~17 ■昭慧法師於玄奘大學參加系列校級會議。 103.4.18
■上午,昭慧法師應台灣神學院蔡約拿教授(美籍牧師)的邀請, ■講座結束後,昭慧法師、關懷生命協會張章得副理事長、何宗勳執行長與 十餘位記者簡報茶敘,主題介紹「2014動物解放、動物權與生態平權東、西方哲學與宗教對話」國際會議。 會中,昭慧法師說明本次國際會議是台灣動保史與生態倫理學史上,陣容極其強大的國際盛會,陣容空前!三位主講人皆是世界級領袖:Peter Singer教授所著的《動物解放》,被譽為「動物保護運動的聖經」,《時代雜誌》評選為「2005年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百人」之一。被譽為「動物權利運動的哲學領袖」的Tom Regan教授,曾與達賴喇嘛同時被名列「刻正改變世界的五十位遠見卓識者」。國際入世佛教協會(INEB)創會人Sulak Sivaraksa長者,則是亞洲頂尖的社會思想家與改革者,更曾兩度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這三位來自美國、澳洲與泰國,對人類精神文明貢獻厥偉的思想家暨行動大師,將齊聚玄奘大學,發表精闢專題演說。大會能夠同時邀請到三位蒞臨,實屬難得,盛況可期! ■記者會結束後,昭慧法師至慈林文教基金會拜會林義雄先生。林先生說明:將於4月22日展開無限期禁食,請昭慧法師與許承道牧師陪同前往義光教會,並為台灣土地與人民祈福。(詳見昭慧法師:〈「社運退二線」者反核、反賭日誌〉) ■在歐思怡、吳逸文、歐家瑋發心合作、熬夜趕工之下,昭慧法師的《佛教規範倫理學》英譯版火速完成編校出版作業。是日下午,思怡、逸文與傳法師父赴中和群鋒製版廠校看樣稿,直到晚上十時方告完成。 103.4.19 ■上午,玄奘大學碩士在職專班王寶萍、高幸里、羅中成等三位學生到人文學院,就碩士論文寫作進度向昭慧法師請益。 ■上午,昭慧法師至玄奘大學妙然206教室,為碩士在職專班作玄奘學及樂活養生營課程說明。 ■下午,昭慧法師在王彩虹居士陪同下,至東海大學參加「2014全國NGOs環境會議暨民間環境會議」,並擔任下午議程「公民力量—反賭場運動」、「動物環境權:以行政監督來爭取動物權利」之主持人。 ■中午,林碧津、陳悅萱與傳法師父到群鋒製版廠,校對動物權國際會議論文集之數位樣。碧津細心又看到《佛教規範倫理學》英譯版封面的幾處錯字,立即致電歐家瑋趕緊修訂,趕在製版廠下班之前,新書與論文集悉數落版付印。 103.4.19~20 ■本院舉行假日禪修班春季第二單元課程,共八十位學員參加。於本次課程中,性廣法師主要說明身法與心法的結合運用。養生是禪修的附加價值,最終還是要培養心念。法師開示道: 如果悲傷有用,大可努力悲傷,但事實上毫無用處,又產生負面影響。凡是負面思維,都會傷害身體,譬如:讓自己免疫系統更衰弱、身體循環更不順暢、體能下滑、胃口更差等等。因此,當我們感到不舒服時,要提醒自己「轉念,不理它」,覺知心又回想負面事情時,告訴自己立刻轉掉,不與負面思維糾纏不清,用智慧的語言來安頓自己。 禪修,要先養身。透過養身,可以培養個人的意志力與耐心,慢慢地心息相依,透過身來引導心念。正確姿勢的培養,讓身體放鬆柔軟,省掉很多不必要的力氣,做起事來輕鬆自在。當你在禪堂中,度過了種種靜坐中的困難,再面對生活中的困難,便會感覺充滿力量。 103.4.21 ■中午,昭慧法師於玄奘大學主持第四次擴大院務會議,緊接著召開系務會議。 ■下午,昭慧法師與宗教系大四學生黃珈蓁同學於自在軒晤談。 ■近午,傳法師父與林碧津再次到群鋒製版廠,校對動物權國際會議大會手冊之數位樣。本次國際會議之相關編務工作,在編務組志工的通力合作下悉告竣工。 103.4.22 ■上午,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先生於是日(世界地球日),展開「落實民主、停建核四──林義雄禁食行動」,昭慧、性廣法師得知消息後,在德發、彩虹居士陪同下,前去拜會林義雄先生。性廣法師特別準備蒲團、坐具予林先生,並與其作懇切晤談,教導安住其心的禪修方法與鬆肩抬胯。晤談結束後,性廣法師先行搭高鐵回院。 上午十時半,林先生在昭慧法師與長老教會許承道牧師陪同下,從慈林基金會到至義光教會,發表簡短談話與接受媒體訪問。接著,昭慧法師與許承道牧師帶領祈福和祈禱,隨後林先生在義光教會展開禁食、禁語。 ■下午二時,關懷生命協會代表創會理事長昭慧法師、張章得副理事長、何宗勳執行長以及荒野保護協會賴榮孝理事長、中華民國鳥學會林世忠理事長、桃園在地聯盟潘忠政理事長、屏東環保聯盟洪輝祥理事長等7個團體代表,至總統府與馬英九總統進行每年例行性的「地球日拜會總統並作環境政策建言」,討論環境生態、核四、賭場合法化等環保議題。 會後於總統府對面國防部大樓召開記者會,說明會談內容。昭慧法師透露,雙方主要討論核四議題,馬總統強調,如果核四沒通過安全檢查,不但不會商轉、也不需要公投;假使核四通過安檢,他認為因為爭議大,還是應該公投。 昭慧法師則向總統表示,林義雄是台灣的國寶,不希望他有任何傷害;總統不只是藍營的領袖,也是國家的領袖,相信總統能站在國家的高度,疼惜每個人民。(詳見昭慧法師:〈「社運退二線」者反核、反賭日誌〉) 103.4.22~24 ■動物權國際會議主題演講人之一的Tom Regan教授暨夫人Nancy Regan於22日午夜12:25抵達台灣,由心謙、智永師父暨接待大使陳若華、劉姿儀同學至機場接機。兩位老人家相當和藹可親,若華及姿儀細心牽著他們,為他們提行李,搭車返院休憩。 翌日上午停留並參觀學院,下午,由陳若華、劉姿儀同學陪同,至大溪兩蔣文化園區參訪,傍晚於龍潭山外山餐廳用餐。 24日,由關懷生命協會專員陳品旻、王叡謙、陳若華、劉姿儀陪同Tom Regan伉儷,至故宮、台北101遊覽。 103.4.23 ■昭慧法師於玄奘大學參加系列校級會議。 ■下午,昭慧法師至玄奘大學聖印廳,主持學分學程說明會,介紹課程設計緣起、推動效果、課程特色,鼓勵同學踴躍選課。 103.4.24 ■為了迎接國際動保會議的到來,議程組與場佈組提前至玄奘大學進行佈置與彩排。 ■下午,性廣法師由法航師父送至中壢交流道口,與昭慧法師會合後,北上至義光教會探望林義雄先生。高俊明牧師暨牧師娘亦到場慰問林先生。性廣法師以自身21日的禁食經驗,提醒林先生禁食當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處理方式,並從佛法給予若干引導。離開義光教會後,昭慧、性廣法師被外頭大批記者包圍,詢問與林先生是否有討論核四議題,法師向記者們說明:會談當中完全無討論到核四議題,只有討論佛法。 103.4.25 ■上午八時,本院部份學眾及志工搭遊覽車至玄奘大學,準備翌日學術會議之事前各項工作。 ■上午,昭慧、性廣法師至台北善導寺參加玄奘文教基金會董事會,結束後與歐思怡(協助昭慧法師《佛教規範倫理學》英 譯版之版式設計、編校工作)在善導寺一樓 會合後,前往機場接機。 ■上午十時,外語接待大使共十五位抵達學院。外語接待隊長陳若華同學為外賓接機工作與兩日會議中各項接待注意事項,向外語接待大使們進行詳細說明。 上午十一時,心謙、智永師父、張瓈文教授、部分接待大使及黃秀娥、林子 鈞、劉于禎搭乘遊覽車前往機場,與昭慧、性廣法師、關懷生命協會張章得副理事長一同迎接Peter Singer教授、Sulak Sivaraksa先生、Somboon Chungprampree先生的到來。返院共進午餐,四桌豐盛佳餚由道莊、演定師父暨徐桂蘭等數位居士共同烹調,在場學者與外語接待同學們頻頻讚其美味,尤其Peter Singer教授對於道莊師父所滷製的蒟蒻特別喜愛。於是昭慧法師特別告訴教授,待他搭機回國時,將準備一盒讓他帶回。結齋後,Sulak Sivaraksa先生表示,很感謝學院款待,相信未來兩天的會議會是更佳豐盛的知識饗宴,透過學術交流,讓動物權得到重視,未來在人權上亦能如此。 下午二時,遊覽車將學者們接至新竹煙波飯店休息,另有部分學者則由志工與接待大使直接從機場送至煙波飯店。晚間六時半,在煙波飯店的蝶屋日本料理舉行洗塵晚宴,學者們彼此相談甚歡,德國學者Jorg Luy教授還特別向性廣法師請教禪法。溫馨愉快的洗塵宴於八時半結束。
|
|||
「社運退二線」者反核、反賭日誌 臉書留言錄(之一六一)
103.4.22 林義雄先生(中)禁食首日,昭慧法師與許承道牧師(左二 )祈願與祈禱。(網路照片)
103.4.22 一、「退二線」者忽成媒體訪談對象 今天上午十時半,與長老教會許承道牧師陪同尊敬的林義雄先生,從慈林基金會至義光教會。 下午二時,與NGO環團伙伴進行每年例行性的「地球日拜會總統並作環境政策建言」。 緊接著舉行記者會(原訂在二二八受難者紀念碑前舉行,但因天雨而臨時改在總統府後門對面的國防部大樓前舉行)。由於林先生禁食一事已引起全國民眾的嚴重關切與強烈不捨,因此在環團的諸多建言中,記者們最為關切的,還是核四議題。 以為在記者會中,已將該講的都講完了,沒想到回來後,竟然還接了好幾通記者的電話,並且看到了一些媒體的報導,如下: http://newtalk.tw/news/2014/04/22/46564.html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422004660-260407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0422/383828/?.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politics/20140422/383828/是否見林義雄? 馬英九:不排除 http://www.nownews.com/n/2014/04/22/1201758 還有TVBS剛才來電表示:趙少康先生的「少康戰情室」節目,待會兒將以電話訪談本日在總統府有關「核四是否訴諸公投」的談話內容。 原本早已從社運界「退二線」,完成「世代交替」,好讓自己專心從事大學教學、研究與教育行政工作,但林先生的禁食是何等大事!這讓我理所當然地接受了他的邀請,與他共同步入義光教會。但我將自己定位為一個受囑的「祈願者」,絕不喧賓奪主而滔滔其言。因此事前任何記者詢問我:4月18日的晤談,所談何事?我都隻字不提,請記者一律詢問林先生本人。 另外,原本沒打算參加這次的NGO環團拜會總統行程(因為本日下午學校舉行一級主管會報,我有義務與會),卻於兩週前,被關懷生命協會執行長宗勳找來湊數。當時完全不知道林先生會有禁食的決定(應允拜會總統七天後,接到林先生的來電),更沒想到禁食首日與拜會總統就在同一天。因此,「退二線」的我,今天忽然會為核四議題而成為媒體的訪談對象,委實有點意外! 二、與馬總統談核四公投(摘自《新頭殻》) 感覺無須於此轉述有關拜會馬總統時有關核四的談話內容,因為剛才發現,新頭殼的報導已經大致完整: 總統馬英九今(22)日下午與7位環團代表會談,其中,關懷生命協會創會會長釋昭慧特別在會後轉述馬英九對核四的看法,釋昭慧指出,馬英九很明確的告訴她,「就算核四安全檢查通過,但因為這件事的爭議太大,所以還是要交付人民公投決定」,但由於這與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認為「核四安全檢查沒問題就要商轉」的差距很大,釋昭慧希望馬能去見林親自說清楚,馬英九承諾「不排除」,還謝謝她告知,原來其間有這麼大的誤會存在。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環保團體代表下午在總統府與馬英九對談,當面向馬英九提出全國NGOs環境會議的共識與訴求。由於代表之一釋昭慧上午曾去看過即起禁食的林義雄,所以,特別針對核四問題詢問馬英九。 釋昭慧說,由於上午林義雄曾囑咐她在見到馬英九時,不要提其名字,所以,她在提問時,並沒有提到林義雄的大名。她先詢問,馬英九去年曾承諾核四暫時不施工,先經過安全檢查後再公投的立場,是否有改變?馬英九表示,「沒有改變」;釋昭慧反問,但林義雄認為,「核安檢查後就要商轉?」馬英九回覆,「不曉得彼此對核四政策的認知有這麼大的落差」,馬認為,沒有核安檢查,何來公投?如果核安檢查不過,根本就不需要公投,直接不要商轉就好了。 釋昭慧轉述馬英九的話表示,如果核四安全檢查通過了,但因為這件事的爭議太大,所以還是要交付人民公投決定。釋昭慧則認為,這是屬於官方的溝通不良,由於馬、林雙方認知落差太大,是否能麻煩馬英九和林義雄談一下?馬英九說「不排除」。 最後,釋昭慧表示,林義雄是台灣的國寶,大家都不希望他受到任何傷害,因此,「我很誠懇的跟馬英九說,你不是藍營的領袖,而是我們國家的領袖,希望你能站在國家的高度去疼惜每一個人。」釋昭慧強調,她感受到馬英九的誠意,而且「他還特別告訴我,謝謝你告訴我,我居然不知道有這麼大的誤會」。 報導中的一小段敘述,有一點時間上的落差:「由於上午林義雄曾囑咐她在見到馬英九時,不要提其名字」。其實不是的,是4/18我與林先生晤談時,告知這項拜會活動,並述明:一定會請馬總統說明核四商轉的立場,當時林先生說:「談核四是需要的,但不用提到我的名字!」我當然得信守承諾,但宗勳依然於對談中,提到了林先生的大名。
103.4.22 環團拜會馬總統後,於總統府對面國防部大樓召開記者會。(網路照片) 三、請先廣徵「無限期禁食」的擁核者 剛才看到某媒體竟有某「大學教授」以「若擁核者也以死要脅政府」為題,長篇大論地說三道四,完全無法針對反核訴求而作有效反駁,只一再聲稱林義雄先生與劉黎兒「非其專業的核電領域」(可笑的是,從頭到尾他也沒聲稱自己是「專業的核電領域」)!他聲稱「反核是民進黨的神主牌」,顯然是刻意將過半數反核民意,矮化為「藍綠惡鬥」的低劣技倆!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422000494-260109) 我很好奇:有哪位「擁核者」敢誓死如歸地「擁核」到底呢?這位連專業是否「核電領域」都不敢亮出來的「大學教授」敢嗎?怕他還沒這個「以死要脅政府」的膽量呢! 請先廣徵誓死如歸的擁核者,另闢場地「無限期禁食」(並且不准偷吃)來分庭亢禮,再來說這種冷血的風涼話吧! 馬總統身旁一定充斥著這種粉飾核安之輩,才會出現這種「一傅眾咻」的效應! 【跟帖答問】 Fenghui Chen問:出家人有必要如是著相嗎:解惑?(菩薩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金剛經) 昭答:請問:你又有必要著「出家人不可著相」的相嗎? 四、「反賭場合法化」:向馬總統二度諫言 差點忘了:今天我的訴求除了核四問題外,就是賭場合法化議題。 馬總統顯然有備而來,一開始他先表達對「地球日」與「國土規畫」的政策後,話鋒立即轉入「博弈」(因為去年此時,我也曾針對此一議題,向他作過諫言)。 馬總統表示:針對社會各界質疑博奕產業將影響生活環境,政府已做好完善規劃,針對觀光賭場一切人、事、物訂有相關監督、管理與管制規定;另外,政府亦擬定《觀光賭場管理條例》,以觀光帶動離島經濟發展為政策目標,規劃包括觀光旅館、會展中心與購物商場等的綜合型度假區模式經營,且明確限定博弈區域不得超過國際觀光度假區樓地板總面積的5%,俾讓博弈僅扮演發展離島觀光的觸媒角色。總統也談到,政府會以降低開放博弈事業所衍生的社會風險為首要任務,將「應高度管制」、「具警察權」及「設置專責機關」三原則與「設立嗜賭防制基金」等配套措施做為立法基本方向,確保觀光博弈業的健全經營發展。 針對上述總統發言,我回應道: 1. 「配套措施」是根本就不可能「完備」的。台灣一直以新加坡為模仿對象,事實上以新加坡而言,負面效應已經出現,經濟效益已開始衰退,並且吏治嚴明的新加坡,竟有「貪污調查局」助理司長因涉賭而盜用鉅額公款(助理司長楊少雄盜用鉅額公款140萬美元)而被起訴。 2. 所謂「讓博弈僅扮演發展離島觀光的觸媒角色」也是不可能的,因為其他國家的離島設置賭場之後,引來的是「賭客」而非「觀光客」,台灣不可能成為例外。 3. 自古賭博一事不可能杜絕,但賭博有其誘發魔性的嚴重問題,因此一般由黑道經營之。如今的賭博合法化,顯係「白道與黑道搶錢」,黑白兩道錯置而失衡,當非社稷之福。 4. 數月之前有媒體報導,全世界輸錢最多的是美國人。說是說「要賺外國人的錢」,但顯然只要哪裡設置賭場,那裡賭錢最多的就是該國人民。新加坡如此,澳門也不例外,當地人民都是賭場最大的受害者。 5. 總統提及「設立嗜賭防制基金」,事實上我已與新加坡任職於嗜賭防制基金會的某位前官員晤談,問題是,病態性賭癮既不能「防」,也不能「制」,而且新加坡的涉賭人口不斷增加,連採用一百元新幣的高門票政策,也都防堵無效。 6. 總統雖說賭場只設限於「離島」,但是一旦開放賭場,其擴延性不是您所能預見的。美國就是如此:賭場大亨必將步步為營。從一開始信誓旦旦說,賭場只設在船上,接著就要求設到岸邊,接著又要求設於市中心。美國從一開始只有兩州設有賭場,到如今只有兩州沒有賭場。試想:今天您還在位,已有陳根德立委主張「賭場設在大園航空城」,未來您若卸任,有可能將賭場設限在離島嗎?可預見未來在台灣本島,賭場必當「遍地開花」了!
http://antigamble2014.pixnet.net/blog/post/117806648-【新聞稿】-釋昭慧諫言:-賭場配套不可能完 |
|||
|
|||
太陽花學運抒感二則 「父子騎驢」的宗教界 釋昭慧 103.4.7
剛才看到有臉友在留言板上,罵出面表態談學運的佛家兩大師為「妖僧妖尼」。我早已料到此一「父子騎驢」的後果! 真相與煙幕——證嚴法師與太陽花學運 4.12
剛才與一位慈濟高階主管通電話,主要是談其他要事。 |
|||
|
|||
第128期《弘誓》雙月刊編輯室報告
1956年,在近代印度人權運動之父──安貝卡博士(1891~1956)的率領下,五十萬追隨者昄依佛教,以抗議種姓制度。其後數十年間,世友先生(Mr. Lokamitra, 1947~)承其遺緒,秉持傳教士的堅毅與熱情,長期滯留印度推動正法教化、消滅種姓階級的人權運動。其所事志業,參見本刊第66期「印度佛教復興曙光」專輯。本期則以世友先生本人為主角,介紹這位眾所仰敬的長者,「印度佛教復興的舵手」的偉大生平與行誼。 第一篇是昭慧法師的〈印度佛教復興運動推手──世友先生〉,簡述本專輯製作的緣起,與世友先生彼此相知相惜的友誼。第二篇是本專輯的重頭戲,世友先生的口述訪談錄〈追隨佛陀的腳印〉,乃是昭慧法師於去(102)年10月27日、11月2日分別在本院、吉隆坡兩處,向世友先生所作的口述歷史訪談。世友先生暢談他在英國的童年與青少年歲月、家庭背景,參與反核武等反對運動的經歷,學佛、出家、還俗的因緣,以及投入印度佛教復興運動的歷程。由江曉音、黎淑惠及張瓈文現場即席口譯,事後再委請曉音,將錄音逐字中譯、補充資料後整理成文。 第三篇世友先生的演講稿〈現今社會佛教徒的角色與責任〉,亦是曉音所譯。這兩篇的中譯,極耗心力與時間,曉音卻分文不取,將稿費悉數捐出予世友先生所創辦的龍樹學院,讓我們看到了「無相布施」在菩薩道中的良性循環。主編在此也代表本刊,向發心口譯及筆譯的曉音、瓈文與淑惠三位居士,致以萬分謝忱! 這份與世友先生之間長久的深厚法誼,也促成了玄奘大學宗教學系在去年暑假,組團赴印度龍樹學院擔任國際志工。此行由大三同學劉于禎記為〈跨越地平線的美麗會遇——玄奘大學暑期印度國際志工行記〉,搭配精彩的圖片,與讀者分享旅程中的美好見聞與國際友誼。因篇幅所限,本期先刊載前半部份,後半部份將擇期再刊。 接著是接續第126期、性廣法師在香港演講的〈人間佛教禪法之解脫知見〉下篇,由劉潔芬筆錄,由於全文篇幅較長,前(127)期不得不予以割愛,將下篇延至本期方予刊出。 「反賭隨筆」、「人物素描」單元,各有兩篇昭慧法師的臉書留言錄。〈既失面子,又失裡子的悲情馬祖!〉,回應楊綏生縣長的媒體言論,痛批其令馬祖成為「台灣本島開賭的敲門磚」的錯誤決策。〈社運的菩薩道與自娛娛人之道〉,幽默介紹何宗勳所製的創意標語,讚歎其「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反賭盟友們的可愛與可敬,苦中作樂、打死不退如「小強」般的樂觀精神。 〈「禪師」與「博士」的「真俗無礙」〉,則描寫本院院長性廣法師「讀書」與「修行」相互無礙,乃至相互助成,不啻為「人間佛教禪法」之現身說法。〈風雨故人與來台族親〉,則是對故人李元松老師的得意門生溫金柯、周國陽居士闔家蒞院,及對盧氏族親來台、蒞院之抒感。 最後「菩提苗圃」單元,有四篇聞法記。鄭靜明的〈慈善寺佛七共修日誌〉,逐日摘記性廣法師的佛七開示要點。王怡云的〈解脫道與菩薩道——釋昭慧教授演講札記〉,敘述她在成功大學聆聽昭慧法師演講的深刻感動與聞法心得。陳玉嫦的〈2013生活隨筆──弘誓參學記〉,是去年暑假來院參加「瑜伽師地論」講座與禪七的學習感言。黃淑玲的〈吃飯是修行,也不是修行?〉,則是她參加假日禪的修行感悟。 本期《弘誓》雙月刊出刊期間,正逢「2014動物解放、動物權與生態平權──東、西方哲學與宗教對話」國際會議正如火如荼籌備之際,Peter Singer、Tom Regan、Sulak Sivaraksa等享譽國際的思想家與行動家,即將蒞臨大會作主題演說,而本專輯的主角世友先生,亦將蒞會發表論文。這真是台灣國際交流的一大盛事!截至4月12日,離會議舉行前兩週,報名人數已高達244人,連專屬網站都已有5888人造訪、點閱,真是漪歟盛哉!這場陣容堅強的國際動保盛會,讀者請千萬不要錯過! |
|||
|
|||
第一屆樂活養生營 一、活動目的:本課程結合佛法、中西醫學以及民間的身心與經筋調理法,從日常實用出發,深入淺出地談述「人生五論」──養生、善生、利生、往生、無生。並且從出生到死亡,從流轉到還滅,教我們透過正確的觀念、實際的演練,長養個人身體、情緒、心靈的穩定與健康,讓自己活得喜悅、仁慈與自在。 二、活動日期:103年7月5~8日
三、課程內容:(1)人生五論—養生/善生/利生/往生/無生(主講:性廣法師) 第三屆觀自在青年營 一、活動目的:透過營隊的活動,讓學員們以彼此相同的生命經驗相互溝通,並學習以不同的角度看待周遭的人、事、物。課程教學重視人際互動的智慧與美善,期能發揮年輕人充沛的活力與愛心,讓心地增強光明與喜樂的力量,提昇精神生活,擴展生命境界。歡迎青年朋友們結伴來參加!
二、活動內容:1.活動時間:7/15(二)~ 7/19(六)共5天4夜。 第五屆開心一夏兒童營 一、活動宗旨: 1、充實兒童的暑假生活,提供多元的學習經驗。 2、提昇兒童的生活智慧、自信心、與團體合作能力。 3、藉由佛教與哲學的融合方式,豐富孩子們的心靈與對生命真善美的感知。 4、透過佛法與生活哲學,帶領兒童探索生命中的真善美,並落實印順導師人間佛教之理念。 5、從「做中學、學中做」體驗生活美學,造就兒童成為全方位的生活達人。 6、型塑兒童慈悲喜捨、惜福感恩之美德,讓孩子的心越來越善美、柔和。 二、活動方式: 1. 我思我在—兩難考驗 2. 我在我思—讓生活智慧發芽 3.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道德生活劇 4. 聆聽大自然—我們都是詩人 5. 大放藝彩—節能減碳植物染DIY 6. 學佛學活—佛門禮儀 7. 動感英語—STORY PARTY 8. 陶裡淘氣--愛上捏陶 9. DREAM HOUSE--手工餅乾製作 10. 早晚課誦、點燈祈福、靜坐定心 11. 典範學習、大地遊戲……等 三、活動時間:七月十一日(五)至七月十三日(日) ◎以上各場精采的佛法研習營,其招生簡章、報名方式詳見:佛教弘誓學 院網站 |
|||
|
|||
佛教弘誓學院
指導法師:昭慧法師 院長:性廣法師 ■教育理念:研習印順導師思想,提倡智慧、慈悲、勇健之菩薩精神,推展解行並重且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 ■教育目標:戒、定、慧三學兼備,漢、藏、南傳教理並重;以養成心胸開闊,深思篤行,關懷人間之行者為教育目標。 ■學制特色:1.每月集中上課,以兼顧道場職務與學業進修;修課期間,可通勤往返。 2.專修部——三年畢業;每月集中上課四天。 研究部——採學分制;每月集中上課一至四天。 3.本院已與玄奘大學宗教學系合作,學眾若入玄奘大學宗教學系、所或學分班就讀,已修相同科目得於入學後申請抵免學分。 ■報考資格:(一)僧眾,或有心修道之信眾。(學雜費全免) (二)專修部不限學歷。 (三)研究部:1.曾於佛學院修滿六十學分以上之佛學專業科目。 2.大專以上學歷(錄取後須補修四門專修部課程)。 ■本期課程與師資: (一)研究部:(至少選修一門, 每一門課程須滿20人方纔開班。) 1.佛教文學專題研討:羅宗濤老師(玄奘大學退休講座教授) 2.大智度論:劉嘉誠老師( 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 3.妙雲集(二):圓貌法師(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博士生) 4.南傳論典:吳老擇老師(翰邦佛學研究所所長) 5.宗教倫理學:昭慧法師(玄奘大學教授兼文理學院院長) 6.妙雲集(一):真聞法師、真啟法師(花蓮慈善寺佛學班教師) 7.瑜伽師地論專題講座(暑期開設):昭慧法師、耀行法師(惠州法住講堂佛學教師) 8.印度佛教思想史專題講座(暑期開設):悟殷法師(本院資深教師) (二)專修部:(課程皆必修) 一年級:(每一門課程須滿30人方纔開班) 1.基礎佛學: 地寬法師(本院研究部畢業) 2.佛門儀軌與佛教戒律學: 心住法師、心皓法師(玄奘大學宗教學碩士) 3.佛教經典導讀:自憲法師(玄奘大學宗教學碩士) 4.中國語文素養與運用:李念祖老師(美國猶他州立大學教育碩士 、資深作家) 二年級: 1.大乘法義: 見岸法師(玄奘大學宗教學碩士、本院高雄弘法中心主任) 2.禪學概論:德謙法師(妙雲學佛班、台中慈明寺學佛班教師) 3.印度佛教史:德檍法師(玄奘大學宗教學碩士、台東縣社區大學教師) 4中觀哲學:傳法法師(玄奘大學宗教學碩士、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博士生) 三年級: 1.妙雲集(一):真聞、真啓法師(花蓮慈善寺佛學班教師) 2.中國佛教史:闞正宗老師(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博士) 3.唯識哲學:德涵法師(中央大學哲研所博士生) 4.宗教倫理學:昭慧法師 ■考試日期:103年5月25日(星期日)/佛教弘誓學院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103年5月5日止 ■報名手續:請寄回郵信封函索簡章、報名表,或於弘誓網站下載報名表。填妥後備齊相關資料,郵寄佛教弘誓學院秘書室: 地 址:32850桃園縣觀音鄉大同村11鄰121-5號 電 話:(03)498-7325 傳 真:(03)498-6123 網 址:www.hongshi.org.tw 電子郵件:hong.shi@msa.hinet.net ■入學考試:(一)專修部:作文、面談。 (二)研究部:佛學思想(含印、中佛教思想史、《成佛之道》、《佛法概論》)、作文、口試。 (三)103年6月10日前寄發錄取通知。 |
|||
|
|||
法界出版社出版新訊
《佛教規範倫理學》英文版 昭慧法師之著作《佛教規範倫理學》英文版Buddhist Normative Ethics,於4月26日正式出版(中文版業已於2003年出版)。本書從「緣起」的基本原理出發,建構以「護生」為規範要義,以「中道」為實踐綱領的佛教倫理學,是將佛教之道德哲學全面系統化的原創性著作。 對於英語系國家的讀者而言,不啻為系統了解、學習佛教倫理學的必讀著作。 訂 價:450元 出 版:法界出版社 03-4987325 劃撥帳號:15391324 法界出版社 「正知威儀」 ──102年禪七 講話MP3 本開示錄係二○一三年性廣法師於佛教弘誓學院主持暑期禪七之說法實錄,內容包含每日晨誦與大堂開示。禪修期間,法師依次教授身念處之行住坐臥四威儀、四大風界的『推』、安般念及慈心禪等四種所緣。俾學者能一窺佛陀教法全貌,建立次第完整的定慧知見,明瞭禪觀與大乘行門之關係。 法師於晨誦中,為大眾誦念及解說阿含教典與大乘經文;於大堂開示中,則融合個人的實修與教學經驗,以輕鬆活潑、淺顯易懂的說法,詳細闡明如何端正骨架,維持良好的坐姿,配合禪修運動,能耐於久坐以培養定力,及各禪觀業處的利益功德,修行原理,擇法要領。並舉諸多實修細微處,剴切的提醒大眾,如何簡別錯繆之觀念與心態。審視防護心念,順逆境中不與貪瞋痴相應,離我執我見,同時更為大乘行者開示『四無量心』增上之修行關鍵。 法師主七期間所開示之法要,充滿禪者睿智與菩薩悲心,聞之能令久學者斷惑除障,令初學者生善法欲,期諸解脫道和菩薩道之修行人,同霑法益。 訂 價:800元 出 版:法界出版社 03-4987325 劃撥帳號:15391324 法界出版社
|
|||
|
|||
佛教弘誓學院 暑期弘法講座通啟 一、「印度佛教思想史」專題講座 課程簡介:介紹印度佛教之起源與發展,中間的流變,乃至最後的衰弱滅亡。 包括各期、各派的根本學理,及彼此之異同。 教 師:悟殷法師 上課時間:103年6/25~7/5(農曆5/28~6/9),每日五堂課,每堂課50分鐘。 必備教材:印順導師著《印度佛教思想史》,正聞出版社。 報名截止:103年6月10日 二、第三期「瑜伽師地論」專題講座 課程簡介:1.《瑜伽師地論》簡介。 2.《瑜伽師地論》「本地分」教學。昭慧法師續講「聲聞地」;耀行法師續講「意地」。 教 師:昭慧法師、耀行法師 上課時間:103/7/19~27(農6/23~7/1)每日五堂課,每堂課約50分鐘。 「聲聞地、菩薩地」:上午8:30-11:20; 「有尋有伺地」:下午2:00-3:50。 必備教材:《大正藏》第30冊 報名截止:103年7月6日
上課地點:佛教弘誓學院 報名方式:1.網路報名,請至「佛教弘誓學院」網站下載報名表。 2.以電話、郵寄或傳真方式,向本院秘書室(張莉筠師姐)索取報名表,並於限期內寄回。 3.全程參加者優先錄取,非全程參加列為備取名額。 備 註:1.因赴本講座而需在本學院住宿者,或因報名聞法而擬於本院安居之僧眾,敬請於報名表中註明,以方便本院安排膳宿等相關事宜。 2.住宿期間,須隨眾早、晚課誦、靜坐、出坡。
|
|||
|
|||
|
|||
若內文有亂碼出現,請至: http://www.hongshi.org.tw/userfiles/epaper/hongshi pic3/289.htm閱讀正確版 佛教弘誓學院 桃園縣觀音鄉大同村11鄰121-5號 Tel:03-4987325 Fax:03-4986123 hong.shi@msa.hinet.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