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團日誌/本院近訊 ■
天台南嶽學術之旅側記(上) 《法印學報》創刊啟事 ■ 「人間佛教禪法──不思議解脫法門」基礎禪修秋季班 ■ 佛教弘誓學院:研究部選讀生招生啟事 ■ |
247 2011年8月26日 |
|
學團日誌
100100.8.11 赴志蓮淨苑為慧瑩長老尼祝壽。
100.8.13 天台巡禮之旅,於智者大師頭陀苦修的華頂山上合影留念。(左起:張新鷹教授與王亞軍賢伉儷、昭慧法師、性廣法師) 100.8.16 昭慧、性廣法師於「慧思大師與南嶽佛教研討會」中發表論文。喜見老友王雷泉教授(左),特別合影留念。(右:王教授高足心皓法師)
100.8.16 昭慧、性廣法師(前排右三、右二)於「慧思大師與南嶽佛教研討會」中發表論文。 100.8.11 ■自北京來院參加暑期阿含及禪七課程的德嘉居士,於早上7點搭機離台,心謙、智永師父前往送機。 ■上午8點半,昭慧、性廣法師與張瓈文教授啟程前往大陸。此行先至香港探望慧瑩長老尼,恭祝老法師九秩晉四嵩壽,其後抵達杭州,在張新鷹教授暨王亞軍賢伉儷及其友人(臨海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馬曙明主任、任林豪副 主任、顧躍杰、潘孝申、潘西村、天臺縣常務副縣長許世斌)之協助、陪同下,進行天台巡禮,隨後赴湖南衡山參加「慧思大師與南嶽佛教研討會」,前後為期七天,於17日晚間返台。詳情請見釋果定:〈天台南嶽學術之旅側 記(上)〉。 100.8.13 ■時值慈濟四十五周年,為響應證嚴上人淨化人心,慈濟舉辦了「法譬如水經藏演繹」活動,透過千人手語歌演繹水懺的方式,引領大眾深入經藏、開啟懺悔法門,提醒世人面對驚世的災難,要有警世的覺悟。慈濟熱情邀請佛教界法師參觀演出,昭慧法師已於8月6日前往高雄觀賞首演,本院學眾則於本日偕同十多位大寮志工、心燈教養院邱美紀老師及其令慈陳英桃居士,一同搭乘慈濟專車前往台北小巨蛋,觀賞演出。 下午2時,在眾人唱誦《開經偈》中,揭開長達二小時的演繹,內容為唐朝悟達國師所撰《慈悲三昧水懺》,整場有2017位慈濟志工在360度立體舞台上,透過手語、偈誦歌唱、大鼓、隊形變化、現代戲劇,將因果業報的故事描述得淋漓盡致。除了舞台上由大愛藝人擔綱外,其餘演出者皆是慈濟志工或志業體工作人員,全台各地參演人員近三萬人。在學習排演的近半年期間,不但以讀書會研習水懺經義,還發願齋戒茹素108天,以非常虔誠恭敬之心演繹佛教經典。 活動於下午4時準時結束,回程的車上,師父與居士們皆發言表達感動,感受到證嚴上人的用心良苦,肯定慈濟人以如此新穎的法會形式,接引社會大眾,以現代化的詮釋方式,讓人清楚因果業報的道理,並期待下次能再參與盛會。 100.8.15 ■下午二時,詮發營造公司郭紋祺經理及水電承包老闆、水電工來到本院,為大家講解、示範如何使用防火警報系統、緊急廣播系統,帶著住眾一一實地操作消防設備。 100.8.16 ■學團住眾傳聞師父之令尊詹維炫老居士已於本月3日(本院舉行禪七期間)因病過世,享年78歲。傳聞師父之父母皆堅毅、質樸且篤信佛法,十分護持傳聞師父,詹老居士臨終病篤住院時,堅拒其出家女兒返家照護,要傳聞師父安住道場用功修行。既逝世後,令慈詹余吾娘居士依然勉其如常禪修,待禪七結束再行返家奔喪。是日上午,明一、果定、心慈、智永師父及德風居士前往基隆殯儀館,為詹居士唸誦《阿彌陀經》,祝願他憶念光明、往生淨土。 ■下午,傳法法師赴台北關懷生命協會,接受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社會學博士生王正彤的訪談,其研究有關台灣環保運動及其與國際社會的關係,關懷生命協會是其唯一採訪的動保組織。 100.8.17 ■下午3時在嵐園,心皓法師以台語為居士講解《心經》,上課的是鄰近居住的老居士。原來,97歲高齡的陳英桃女士,是心燈教養院邱美紀老師的母親,日據時代受過高等教育、擔任學校老師,待子女教養有成之後的老年,非常渴望聽聞佛法,心皓師父得悉後,發心於每個月撥出一天下午,以台語為英桃女士講解《心經》。邱美紀老師及心燈職員潘佳甄也一同前來聆聽。 ■下午,校友會幹部及兒童夏令營小隊輔陸續報到,為後天的活動準備道具及禮物。 ■晚上9時,昭慧法師、性廣法師、張瓈文教授自大陸返回台灣,學眾前往接機。
100.8.19 校友會舉辦第二屆兒童夏令營,昭慧法師於開幕式中致詞。
100.8.19 本次夏令營共有85小朋友參加。
100.8.20 小朋友彩繪T恤,畫出自己喜歡的圖案。
100.8.20 用餐後,教小朋友自行清洗碗筷。
100.8.20 小朋友們與小隊輔哥哥姊姊在慈暉台歡喜合影。
100.8.20 玄大宗教學系舉行迎馨聯誼會,今年招生成果輝煌,新生齊坐妙然大樓401教室。(前左:黃運喜教授)
100.8.20 於嵐園舉行弘誓文教基金會第五屆第六次董事會議,並改選第六屆董事。 100.8.21 兒童夏令營最後一天,各組小朋友團結一致上台表演。
100.8.21 小朋友可愛有趣的表演讓大家笑開懷。(前排右起:定如、定持師父、昭慧法師、唐幼蘋,後方是到場觀賞的家長們)
100.8.21 昭慧法師頒獎給表現優異的小組。
100.8.21 性廣法師赴高雄主持一日禪。
100.8.22 玄奘大學應用倫理中心秘書堅意法師,近期奉其恩師淨良長老慈命,與師弟宗音法師上山襄助暖暖金山寺法務,昭慧、性廣法師特率學眾前來參觀,於大殿前合影留念。(前排左二起:耀行、堅意、昭慧、性廣、宗音法師)
100.8.23 台灣宗教學會秘書處進行實質交接。(前左起:昭慧法師、林端教授,後排右起:邱偉雲同學、堅意法師、傳聞師父)
100.8.23 智淳、耀行法師參學期滿,搭機返陸之前,與學團師生在慈暉台合影留念。(左二:智淳法師 ,右二:耀行法師) 100.8.18 ■「開心一夏兒童夏令營」的愛心媽媽與志工來院報到,進行場地佈置,並準備菜蔬餐點。下午1時,在瑩恩樓齋堂舉行愛心志工幹訓,由校友會長定持法師主持,針對活動課程、人員調度及場地路線,做最後一次的講解與演練。校友會諸幹部及志工們投入相當大的時間與精力,以求兒童營圓滿順利,讓佛法種子播灑在小朋友的心田之中。 100.8.19 ■晚上6時,在嵐園召開本年度第二次執事會議暨學團會議。 100.8.19~21 ■由本院校友會籌辦的第二屆「開心一夏兒童夏令營」,於19日上午在無諍講堂舉行開幕式。本次夏令營共有85小朋友參加,有一半是去年參加過的舊生。開幕式中,昭慧、性廣法師致詞表達對校友會、志工與小隊輔的肯定與勉勵,竭誠歡迎家長與小朋友共襄盛舉,隨後進入活動的正式課程。 小朋友的年齡從國小一年級到高中一年級,採混齡方式分成六組,有六位出家師父擔任輔導員,每組安排兩位愛心媽媽、一位愛心爸爸、兩位小隊輔。在三天二夜的活動當中,安排佛門行儀、早晚課誦、創意延伸、彩繪世界、闖關遊戲、小組表演、晚會心得等活動。所有的課程安排,都是為了能讓現代小孩從團隊、規律的生活中,學習到自理、負責與感恩的生活態度。 活動的第一天,總有幾位小小朋友,因為想念父母而哭著要回家,還有因喝不到喜歡的可樂而大哭要離開的孩子。 兒童營的作息是:早上5半起床、晚上9點半睡覺,晚上學習靜坐20分鐘。小朋友的最大難關是面對不喜歡吃的菜餚。有趣的是,第二天的中餐,許多小朋友說「吃不下」南瓜,師父們只好說「既然大家吃得不多,那麼下午的點心就取消了。」沒想到有小朋友立刻說:「為了點心,拼了!」一口就將南瓜吃掉!其他小朋友看了也跟著吃完。令一旁的愛心志工看了啼笑皆非。 最受小朋友歡迎的是「闖關遊戲」,各組小朋友年齡從七至十七歲都有,為了順利過關,必須學會互相協助,一場遊戲下來,原本不相識的人逐漸熟悉,新結識了好朋友,感覺就像親手足一般。 每天晚上,愛心志工半哄半騙讓小朋友乖乖躺下睡覺。小隊輔還要準備活動節目,法師們討論當天活動狀況及處理突發事件,幾乎無法好好休息,若無一份堅持,很容易打退堂鼓。 大寮、環保志工也非常辛苦,在炎熱的夏天裡,每天要準備三餐加兩次點心,隨時保持廁所的清爽整潔,心平氣和做事並處理突發狀況,這在在都是菩薩道的修行功課,而在彼此合作、互相鼓勵之下,也逐一順利地圓滿完成。 很快地到了活動尾聲,有小朋友問:為什麼不辦五天?似乎是不想回去了。也有小朋友說,要跟兒童營認識的新朋友一起學習成長。家長們歡喜發現,小朋友們變得更為合群,而且願意主動承擔。在快樂的團體生活中,小朋友們薰習到了護念他人與感恩的美德。 100.8.20 ■上午,昭慧法師於玄奘大學宗教學系,主持系務會議及系評鑑委員會議,並向系上同仁介紹精學專案總召集人何永成教授、新聘教師陳玉峰教授予系上同仁。 ■本日是玄奘大學新生報到註冊日,各系紛紛舉行精彩的迎新聯誼活動。今年宗教學系招生圓滿順利,有12位同學的成績已達國立大學標準,在5位轉學生中,有2位來自國立台灣大學及美國州立大學的轉學生。 在師生聯誼會及選課輔導中,昭慧法師宣佈兩件喜訊,一是黃運喜老師接任生命禮儀學位學程主任,二是曾得過「總統文化獎」的卓越生態學家陳玉峰教授,加入宗教學系的教師行列。 活動結束後,法師趕回學院主持弘誓文教基金會董事會議。 ■下午3時,於嵐園召開弘誓文教基金會第五屆第六次董事會議。 100.8.21 ■本日是兒童夏令營的最後一天,上午6時拍攝團體照,用完早餐後,愛心志工帶著小朋友整理行李,接著8時在無諍講堂舉行小組表演。家長們早早就來到學院,歡喜地欣賞孩子們的演出,並且以公正態度,投票選出最傑出的演出小組。昭慧法師致詞時,依兒童營的節目演出內容及團隊表現,總結了以下善德以鼓勵小朋友:要善待生命、珍惜緣份、以無私的美德來進行團隊合作,將愛心付諸行動,並以隨喜功德的心量,來看待其他各組得獎、得勝的事實,這樣必將不但「開心一夏」,而且能恆久快樂,「開心一輩子」,甚至生生世世因善德而招感喜樂。 有了去年的舉辦經驗,今年校友會會長定持法師與校友們和衷共濟,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能與毅力,將兒童夏令營辦得有聲有色,獲得家長一致的肯定與讚歎。 ■上午,性廣法師應法界衛視之邀南下高雄,主持「十方法界一日禪活動」。 ■下午,大愛電視台「覺醒年代」企劃編輯陳香蘭、節目部企劃謝秀棋來訪昭慧法師。由於最近大愛電視台為了推動心靈改革,正在全台舉辦「慈悲三昧水懺」經藏演繹活動,並製作系列專題節目,將邀請昭慧法師於本月30日的座談會中,談述該項大規模演出的觀賞感言。因此本日先行採訪昭慧法師,瞭解法師的相關觀點。在訪談過程中,聽到法師配合水懺內容,分析慈濟「從善門入佛門」的特質,兩位居士表示:雖然已閱讀大量與水懺相關的資料,但這樣的觀點卻是嚮所未聞,因此甚感法喜。他們不約而同交代法師:30日座談會中務必要講述這些觀點。 100.8.22 ■上午7時,全體學眾在昭慧、性廣法師的帶領下,前往基隆暖暖金山寺。原來,堅意法師是昭慧法師的得力助手,擔任玄奘大學應用倫理研究中心執行秘書,並於法師接任台灣宗教學會理事長後承擔執行秘書一職。近期與其師弟宗音法師奉剃度恩師淨良長老(前任中國佛教會理事長)慈命,接管金山寺,至今上山安住已將近兩個月,昭慧法師甚為關心,特於今日與性廣法師撥冗帶領學眾前往探訪。 師生一行約9時抵達暖暖,進入金山寺山腳下的安德宮停車場,堅意法師早已等候多時,帶領大家沿著300多梯石階拾級而上金山寺。石階是金山寺唯一的對外通道,所有物資都須從山下爬階梯扛上來,對於一切講究便捷的現代人來說,安住著實不易,但在大台北地區有此遠離塵囂的幽靜道場,殊為難得。 登上寺前廣場,已有一群志工熱情接待。原來他們有的是山下村民,長期護持金山寺,有的是堅意法師在台北教學所攝受的佛弟子。一行人到二樓大雄寶殿禮佛後,參觀寺內建設與四周環境,然後在客堂茶敘。昭慧、性廣法師讚歎堅意、宗音法師年輕有為,發心承擔如來家業,鼓勵他們善用此一清靜寶地,弘揚正法、自利利人;並針對近期中部某寺主持法師疑似侵吞建築公款而被舉發一事,就本院財務運作經驗提示:寺院財務一定要秉持清楚、透明、公開的原則,建立良好的出納與監核制度,不宜因襲「財不漏白」的傳統財管迷思,由少數人方便行事。這樣不但符合「不妄語、不不與取」的戒律精神,而且能讓寺院長治久安。 談話期間,淨良長老來電特向昭慧法師致意。中午,堅意、宗音法師陪同學團師生下山,並在台北市蓮香齋素食餐廳宴請大家。餐後大眾結齋,祈願堅意、宗音法師福慧增長,於金山寺轉大法輪,為今天的參訪行程劃下圓滿句點。 100.8.23 ■早上,昭慧法師率堅意法師、傳聞師父前往台大社會科學院院長辦公室,與台大社會科學院院長林端教授及其秘書(政大中文研究所博士候選人邱偉雲同學),進行台灣宗教學會秘書處的實質交接。原來台灣宗教學會歷年累積有二十多箱的文書資料、期刊論文,每屆理事長交接後,就交由當屆理事長存放。這些資料數量頗多,因此法航師父發心開車,協助搬運。交接過程相當順利圓滿,財務資料的交接更是十分嚴謹。至此,台灣宗教學會的會務經驗傳承,已全面移交予第七屆理事長與秘書。昭慧法師頓感輕鬆,對林理事長與偉雲敬謹承擔會務重任,由衷致謝。 ■每年自惠州來院參學四個月的智淳、耀行法師,是日參學期滿,下午搭機返陸。中午,同學們特地烹煮佳餚餞行。兩位學長與住眾之間的法緣甚深。她們在此參學期間,不但精勤地向兩位法師及悟殷法師學習佛法,並且熱心進入大寮幫忙烹飪。耀行法師已在大陸、香港弘法,但也絲毫沒有架子,不時捲起衣袖、穿著圍裙做羹湯,在她有步驟的教導下,學眾的廚藝已有明顯的進步,並且受其身教感動,而敬謹從事典座職務。 近午,台灣宗教學會交接完畢,昭慧、堅意法師趕回學院一起用餐。席間,耀行法師向師長、同學致以感恩之情,特別提到自己尋尋覓覓,求聞正法多年,因緣會遇,得以親近兩位師長,每年千里迢迢來台聽課,殷殷勸勉同學,要珍惜如此珍貴的聞法因緣。 餐畢,大家一同在慈暉台合影留念,並揮手歡送智淳、耀行法師,相約明年再見。 100.8.24 ■上午,性廣法師率領出家學眾十人,前往玄奘大學慈恩精舍,參加了中長老親自主法的地藏法會。 ■上午,玄奘大學宗教學系舉行僧伽獎助金座談會,由本院及固特公司高銓德居士所贊助的僧伽獎學金,共有大學部釋光持、研究部釋紹和、釋禪文、釋長謙、釋慧月等五位同學獲得。另有釋妙證擔任昭慧法師國科會助理,亦可領取兼任助理費。會中,系主任昭慧法師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百丈古訓,勉勵得獎學僧每週撥出十小時以協助公務,並期勉學僧以進德、修業、致知、篤行等之實際作為,回餽十方善信的護持恩德。 ■座談會結束,慧月、紹和二師來院與傳法師父會面,了解將要協助的編校工作內容。妙證、禪文、光持三位同學亦陪同來本院參觀。 ■晚間,耀行法師應香港妙華佛學會之演講邀請,以「正觀法如是」為題分享於弘誓參學的心得。由於這是臨時安排的演講,事前來不及宣傳,但佛友輾轉相告下仍有二十多人前來聆聽。 100.8.25 ■上午,協助本院網站改版的昱得資訊楊宗誌、陳淑娟伉儷攜愛子庭碩及甫出生滿月的么女景筑,來到學院拜會昭慧、性廣法師。師父們看到剛滿月的景筑粉嫩漂亮的臉蛋,以及不怕生,可給任何人摟抱的好性情,不禁滿懷歡喜,衷心祝福她平安健康長大。 100.8.26 ■專修部校友傅菊美月前剃度出家,法號如戒,上午特地隨家人來院向昭慧法師禮座,並且表達想要就讀玄大宗教系的意願。 ■翌日即將舉行地藏法會,是日許多志工來院協助事前工作,寧靜院區也變得十分熱鬧。無論是在殿堂、壇場還是大寮,無論是作食物調理、場地佈置、音響試音還是牌位處理,大家都同心協力、互助合作,傍晚時分,籌備工作即已順暢完成。
|
||
|
||
本院Facebook專頁開張 在昱得設計工作室楊宗誌老師的建議之下,本院業已於Facebook建立專頁,於8月3日正式上線。本院Facebook將發送即時動態、活動快訊,歡迎各位讀者、網友加入,請連結本院網站首頁,按上方「讚」鈕即可。 |
||
|
||
天台南嶽學術之旅側記(上) 昭慧法師口述/釋果定記 應中國大陸南嶽佛教協會之邀,昭慧、性廣法師於8月中旬啟程經香港至中國大陸,赴湖南衡陽市衡山福嚴寺,於8月16日「慧思大師與南嶽佛教」學術研討會中各自發表一篇論文,由於性廣法師專研天台禪學,對慧思與智者兩位大師深心景仰,故亦趁此勝緣一探天台與南嶽兩處天台宗聖地。兩位法師特地提前於8月11日專程前往香港志蓮淨苑,為慧瑩老法師九秩晉四華誕(農曆潤七月十三日,本年適逢國曆8月12日)祝壽。這是為期七天的旅程,至17日晚間方自湖南長沙直飛返抵台灣。
100.8.11 赴香港志蓮淨苑為慧瑩長老尼(右)祝壽,拍手齊唱生日快樂歌。(左:張瓈文教授) 100.8.11 上午8點半,昭慧、性廣法師帶領輔大英文系進修部主任張瓈文教授,啟程前往香港與中國大陸,展開祝壽、天台巡禮與南嶽學術之旅。適逢慧瑩長老尼九秩晉四嵩壽,故兩位法師提前一天,專程抵達香港,為長老尼祝壽。慧瑩長老尼生於農曆潤七月十三日,因為潤七月稀有難逢,過往弟子們改在正七月十三日為其慶生。當然,這是弟子們的孝心,老法師從不做壽,甚至告訴大家:生日就是「母難日」,母親因生我而受苦,要為此生大慚愧,求大懺悔。 飛機抵達香港時業已中午,妙華佛學會梁志高會長與何翠萍、關鼎協居士前來接機,並開車協助運送本趟所攜帶的兩位法師著作等行李。一行人先到龍堡國際賓館安放行李,此時已是午後2時多,直接奔赴志蓮淨苑向慧瑩長老尼禮座。 長老尼年歲已高,面容清癯如昔,但目光清鑠、神采奕奕,看到久違的昭慧、性廣法師,非常歡喜。昭慧法師拿出紅包供養老法師,言道:「平時都是您在護持我們,這份供養是幫您祝壽的賀禮,也是供養您的機票錢,盼望您早日回來台灣,蒞臨弘誓學院,讓我們有機會孝養您。所以您一定要收下這份供養。」長老尼聽了遂不再推辭,高興地收下了這份心意。但她還是強調「生日就是母難日」的觀念,很顯然的,長老尼是為了讓大家歡喜如願,所以默然接受我們的祝壽。 此時,長老尼寮房臨時搭起的餐桌上,早已擺滿了美麗的壽糕與豐盛的餐點,這都是一大早佘秀英居士帶領兩位妙華老居士下廚準備的。小小的禪房之內,擠滿了妙華佛友——除了前述人等,還有長期發心照護長老尼的劉燕薇、張淑貞,勞海新、李明信、湯偉平等男眾居士,以及一些老菩薩,都圍繞在長老尼身邊。他們長期追隨慧瑩長老尼習學佛法,以及印公導師思想,對於這份法乳深恩有很深的感恩。其中一位老居士,據說還是從加拿大回港的,這回也幫佘秀英張羅祝壽餐點。 妙華佛學會的大家長慧瑩長老尼,於香港曾任小學校長,來台追隨印順導師出家後,從1968年開始即在香港領導妙華佛學會,長期宣講佛法,對於香港人間佛教的弘揚,有著重要的貢獻。慧瑩長老尼人格潔淨,自奉儉約,待人慈和寬厚,所有信眾之供養,率皆轉手供養印順導師,或是布施其他道場,甚受信眾之敬重。近年來,長老尼年老體弱,妙華佛友不但發心長期照護,還將長老尼從新界沙田法雲蘭若邊的簡陋茅蓬,迎請至安老設施完善的志蓮淨苑安養院。 由於明(12)日即是長老尼的九四壽誕,昭慧、性廣法師將赴天台朝聖,因此特地提前一日來到香港,與妙華佛友一同為長老尼祝壽。大家歡喜團聚,齊聲擊掌高唱生日快樂歌,祝長老尼無量光壽、為法住世。長老尼非常愉悅,吹熄蠟燭並切開壽糕,大家一邊享用壽糕、餐點,一邊輕鬆談話,氣氛非常溫馨。 勞海新居士提到:前次來台參加第十屆印順導師思想研討會時,在會場遇到嘉義妙雲蘭若住持慧理長老尼。由於妙雲蘭若新建築即將於11月間落成,慧理法師特囑勞居士於返港後,代為轉達其向慧瑩長老尼求索楹聯,擬刻於妙雲蘭若新建築的殿堂之上。之後慧理法師再親自去電香港請求老法師賜聯。勞居士原本以為,老法師體力衰微,恐將婉辭其請,不料老法師才思高穎,竟然揮筆立就: 妙法甚深唯佛與佛乃能究盡 雲高無住正知遍知善巧圓通 這份以「妙雲」二字各嵌入上、下聯第一字的嵌字聯,意境高遠,十分貼切地道出了《法華經》唯一佛乘的妙理意蘊。
100.8.11 傍晚,妙華會友請兩位法師至功德林餐廳用膳。從包廂窗戶望出,九龍海港景觀非常優美,因此在怡人的窗景下合影留念。(左起:佘秀英、張瓈文、昭慧法師、性廣法師、勞海新) 談笑之間,時間已近傍晚,長老尼擔心大家餓著,催促大家去用晚膳,趁機多親近昭慧、性廣法師,以請示佛法。是晚,劉燕薇宴請兩位法師在下榻旅館附近的功德林素食餐廳用膳,張瓈文教授及佘秀英等妙華佛友作陪,餐後回到龍堡國際賓館休息。 100.8.12 一大早,何翠萍居士特地到附近唯一賣早餐的素食館,買了兩大盒各式壽司,給昭慧、性廣法師及瓈文教授用作早餐。隨後三人退房搭車奔赴機場,本不想麻煩居士接送,因此想直接搭乘旅館旁的機場快綫公車,但是梁志高會長、翠萍與關穎協非常熱忱,還是親自開車送達機場,佘秀英也到機場送行。一行人在STARBAKS喝飲料,並享用著翠萍買來的壽司。 坐談之間,提及12月初妙華佛學會即將舉行的結業典禮,已邀請性廣法師擔任主禮嘉賓,並安排性廣法師於12月2、3日在妙華佛學會公開演講(題目暫訂:「人間佛教禪法之理論與實踐」)。秀英與翠萍轉達慧瑩老法師的心意,懇切希望昭慧法師屆時同來共襄盛舉,法師表示:學期間行政工作較為繁重,但屆時會儘可能排除困難,來港探視老法師。 下午3點,飛機抵達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張新鷹教授與王亞軍賢伉儷、臨海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馬曙明主任、任林豪副主任、馬主任友人臨海杰亨工藝品公司顧躍杰董事長,以及潘孝申、潘西村(兩位溫州年輕企業家)七人於機場接機,然後分坐兩輛車,直奔台州天台縣,於下午6時許抵達天台縣,直接進入天台山,下榻國清寺旁的天台賓館。天台縣常務副縣長許世斌先生至天台賓館設宴款待。 這趟大陸之行,純屬兩位法師的天台朝聖之旅。原來,性廣法師在撰寫博士論文期間,深入探討天台圓頓止觀深義,熟讀智者大師的著述,深心敬仰大師德學,發願要朝禮天台道場。適逢湖南南嶽佛教協會邀請兩位法師暑期於「慧思大師與南嶽佛教」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於是性廣法師極力遊說昭慧法師與她一同接受邀請,一方面在南嶽參訪天台二祖慧思大師住錫的道場與一生石、三生石等,另一方面可提前到天台山,巡禮天台三祖智顗住錫的國清寺與華頂山等。 兩位法師原本不想驚動任何大陸朋友,因此本次大陸之行相當低調。然而為何有這麼多大陸友人前來接機呢?原來,在五月間,有一次昭慧法師與張新鷹教授於電話中討論公務,張教授順便關切詢問:何時將有大陸之行?緣此得知本次行程。張教授與兩位法師之間有深厚法誼,十分貼心地為兩位法師規畫了這趟天台之旅,並且親偕夫人王亞軍女士(人民日報資深記者)一同前來,圓滿這趟的天台巡禮。而馬主任與任副主任都是資深的文史作家,在推動佛教文史工作時,每每 遇到困難,都受到張教授的照拂,言談間對張教授甚表欽敬,因此愛屋及烏,邀集了三位企業界好友,盛情款待素昧平生的兩位法師與張瓈文教授,妥善地安排了所有參訪路線與交通、膳宿事宜,並且將他們的好朋友——天台縣許世斌副縣長——也一同邀來聚餐。 本趟天台之旅,馬曙明主任親自開車載送兩位法師與瓈文教授。馬主任十分幽默、健談,熱愛台州,對於天台、臨海的地方文史、大小典故如數家珍,與任林豪副 主任合著《臨海文物志》、《台州道教考》,雖然 出生回族,生活習俗都較為接近穆斯林,卻對佛教有很深的好感,發心以官方力量重建臨海龍興寺。由於與法師們相談甚歡,竟然在高速公路的系統交流道上,一分神走上了另一條高速公路,來回多開了四十公里路。 晚宴時賓主盡歡,昭慧、性廣法師將所攜著作送給諸位臨海友人。由於本次從台灣出發,在桃園機場櫃台報到時行李超重,因此待到著作贈送之後,昭慧法師向張新鷹教授說:「鬆了一口氣,行李應該會減重了!」經驗豐富的張教授笑著回答道:「你放心,行李箱裡會換裝一批回來,結果還是會超重的。」餐畢,張教授伉儷及張瓈文教授到昭慧法師房間敘舊,性廣法師親自泡普洱茶招待大家。昭慧法師原期待這次行程,有較多時間與張教授賢伉儷晤談,未料其後每日行程滿檔,因此這晚的茶敘,反倒是最為從容的時段。亞軍十分有心,在北京找了許久,才買到兩條灰色的薄圍巾,認為這可能比較適合出家人戴。法師聞言十分感動,因此於翌日天台巡禮時,全程都戴著它。
100.8.13 昭慧、性廣法師配戴著王亞軍居士所贈灰色圍巾,於中方廣寺石梁飛瀑上游合影。
100.8.13 參觀華頂山,於華頂書院前合影。(左起:張新鷹教授與王亞軍賢伉儷、昭慧法師、性廣法師)
100.8.13 於國清寺後山遙見隋朝古塔,昭慧法師請性廣法師扮「托塔天王」,攝影留念。
100.8.13 國清寺監院允觀法師接待一行人。(左起:顧躍杰、張瓈文、性廣法師、允觀法師、昭慧法師、王亞軍、張新鷹) 100.8.13 早餐後,馬主任安排了女導遊小范前來天台賓館,與主賓會合一同展開本日的參訪之旅,先就近到章安灌頂法師的墓塔禮拜,再驅車至山上,參訪中方廣寺與下方廣寺。於中方廣寺見識到了雄奇的「石梁飛瀑」。石梁在地學上稱為「天生橋」,位於天台縣城東北17.5公里的石橋山中。石橋橫架兩崖峭壁之間,長約7米,厚可2米,橋面狹不容咫。溪流穿梁石橋後,從高約40公尺的峭壁上,直搗碧泓潭,氣勢非凡。 於下方廣寺折回停車場,下山直驅智者塔院與高明寺,未料到這兩處寺宇的公路正在修復中,車輛無法通行,於是半途折回,臨時改到華頂山。華頂山是天台山的主峰,海拔1098公尺,四週群山拱秀,峰崗重疊,葛洪曾在此鍊丹、種植茶樹;王羲之曾在此學書、抄經,並留下墨池、經洞;智者曾居此拜經、修行、建道場。山上的「雲錦杜鵑」,樹齡多在百年之上,是天台特有的古木名花,花朵大如蓮花,據說在五月間盛開時,數百畝雲錦杜鵑競相開放,形成一片五彩繽紛的花海,遠遠望去,似錦似霞,雲錦杜鵑因此得名。因此上山賞花的遊客如織。 遙想當年,智者於金陵八年說法,禪講兼備,甚獲陳朝帝王與官吏推崇,卻不以此自滿,且益自檢省,乃於陳大建七年(575),入山潛修,隱棲天台,時年三十八歲。大師在華頂山刻苦自勵,行頭陀行。一夜,山風狂作,有如雷震海嘯,有諸魑魅,或以惡形,或現親人之相,前來擾亂。智顗此時心不驚惶,寂然不為所動,並能以正見照了,體悟諸境之如幻本空,而得入於實相之理,故幻境自滅。明星出時,有一神僧現前,授以「一實相法門」,並願助其弘化的奇遇。 性廣法師於撰寫博士論文時,特立章節:「天台圓悟:華頂奇遇與入一實相」,並且研判:智顗晚期止觀思想圓熟之作的《摩訶止觀》,應可視為與此一神僧授法的奇遇經驗有關。本次天台巡禮因時間有限,加上此時已過了杜鵑花季,馬主任原未安排華頂之旅,不料因修路而改道,反倒讓性廣法師得遂「參訪華頂」之勝願! 參觀完華頂講寺後,回賓館收拾行李,已是午後,步行至天台祖庭國清寺用中餐。國清寺是日正舉行盂蘭盆法會。方丈可明老法師因身體欠安,久已將寺務交由監院允觀法師承擔。允觀法師下午一時講經開示,故先由昌源法師導覽。 國清寺位於天台山南麓,灌頂秉承智顗遺願,在隋大業年間完成建寺,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歷史,乃天台宗和日本佛教台密祖庭。文革期間,寺裡佛像設備毀壞殆盡,至1973年以後重新整修。一行人參觀完國清寺,允觀法師已講經完畢,與來賓於會議室會面,並致贈每人各一套《國清百 錄》、《天台山方外志要》之精美線裝書。 許世斌副縣長本日公忙,無法陪同參訪,特別請人致贈來賓每人兩盒「濟公佛茶」。據說國清寺是濟公剃度之處,昭慧法師於是提到:幼年時見父親看章回小說,似懂非懂間也跟著閱讀,其中《濟公傳》最是百看不厭的章回小說。馬主任十分有心,遂於參訪完國清寺下山之後,特別帶一行人走訪濟公故居。隨後繼續驅車南行至臨海市,帶大家參觀古城牆。 臨海城內到處是百年古蹟,特別是原為預防洪水氾濫、後作為征戰防守的四個甕城以及八個敵台、十三只墩台(烽火臺)。馬主任告訴大家,在元朝滅掉南宋時,元帝曾下令拆毀江南所有古城墻,以利其鐵騎長驅直入,而臨海城墻卻因其無法替代的防洪功能,而得到了「免拆」的特旨。至今古城猶是臨海市民的命脈所繫,繼續發揮著防禦水患、保障民眾生命財產的巨大功能。 傍晚投宿於雙鶴和平國際酒店,潘孝申與潘西村因緊急商務,先行搭機至廣州洽公。其他人安頓好行李後,即驅車前往典雅舒適、外觀甚有農莊氣息的榮莊餐廳用膳,拜馬主任之賜,王麗君總經理親自接待來賓,兩位馬主任的學生也前來奉陪。席間交談,方知馬主任深諳中國武術,向他習武的青年甚眾,桃李滿天下。他教武首重培德,嚴格要求學生厚植善德,又十分有民主風範,尊重學生的創意,認為師長不宜以權威攝眾。他並且引了百丈懷海禪師的名言說道:「見與師齊,減師半德;見過於師,方堪傳授。」兩位法師對他的豪情、修養,有了更深一層的體認。
100.8.14 參觀臨海龍興寺,並於藏經樓前合影(前排右起:任林豪、顧躍杰、文峰法師、昭慧法師、性廣法師、馬曙明、馬聽(馬曙明令嬡);後排右起五人:趙春娟(任林豪夫人)、張瓈文、張新鷹、張亞軍(張新鷹夫人)、王麗紅)
100.8.14 龍興寺大雄寶殿後方的千佛塔,又名多寶佛塔。塔上之佛陀浮雕已有部分毀損,重修時特將其中一尊佛雕小心翼翼地取下來作為拓本,複製佛雕以補入毀損部位。 100.8.14 早餐後,一行人驅車赴龍興寺參觀。馬主任令嬡馬聽小姐與任林豪夫人趙春娟教授(台州學院醫學院護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都前來龍興寺與來賓晤面。 臨海龍興寺是日本天台宗祖庭之一,最澄法師曾在此寺求學並受菩薩戒,著名的唐大和尚鑒真東渡時,也是駐休於此,故龍興寺在中日佛教交流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近年在馬主任的主導下,臨海有關部門投入人力、物力,以完整的唐代寺廟佈局和形制,重修龍興寺,全寺之結構體以木料完成,且用接榫古法,完全沒用到一根鐵釘。落成之後,禮請普陀山文峰法師擔任住持。落成當天,日本天台宗總座主渡邊惠進法師,專程率團拜謁龍興寺,並且立下「最澄大師受戒靈跡碑」。 任副主任告知:日本天台宗徒對龍興寺之重建甚為重視,不但提供了相關文物,並且塑建了最澄、道邃兩大師像,準備迎到龍興寺供奉。不料雕像即將入港,審批卻尚未通過。眼見還有三日即將舉行落成典禮,時間十分緊張,任副 主任於是向張新鷹教授求助。幸賴張教授與中央相關部門妥善溝通,因此聖像得以如期入駐龍興寺。言談之間,感受到他們對張教授的欽敬感激之情。因此兩位法師深深感受到,本次天台之旅受到如此盛情的款待,實是張新鷹教授與人為善的功德有以使然。 住持文峰法師非常年輕,謙遜儒雅,雖然盂蘭盆法會十分忙碌,但仍撥冗親自接待。他相當讚歎台灣佛教,對昭慧法師甚表感佩。知道性廣法師所帶著作業已贈完,甚為遺憾。見其求法若渴,於是兩位法師允諾,回到台灣後將另行寄贈一套著作。一行人參觀龍興寺,並登上寺側的千佛古塔。於用餐前還有一點時間,馬主任帶領大家走訪寺對門的臨海老街。老街至今猶是舊宅與店鋪夾道,民眾生活起居,胥在於此。古井旁吊掛著洗晒的衣服、被單,少了大規模的翻修工程,因此比起麗江老街,顯得更為古舊。 午餐之後,大家還入方丈室茶敘,座中有一位臨海日報記者胡慧紅居士,年輕有為,很有熱誠帶動臨海青年的學佛風氣,向昭慧、性廣法師仔細詢問有關「如何鼓勵青年學佛?如何舉辦禪學營」之類弘法問題,兩位法師善表嘉許,因此悉心答覆所問。下午約三時許,漸漸接近離別時分,顧躍杰董事長親自開車載送昭慧法師等三人北上杭州,當晚下榻於開元名都飯店。馬主任等則於稍後開車送張新鷹教授賢伉儷至杭州搭機,當晚返回北京。 【未完待續】 |
||
|
||
《法印學報》創刊啟事 在台灣,一般學術期刊大都限制投稿人之資歷,在助理教授或博士候選人以上資格,這使得部分精彩的學術作品或會議論文,無緣刊登於學術期刊之中。 以歷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研討會之論文為例,迄今猶有部分論文尚未在其他學報刊登。而會議論文本已徵得作者同意,於會後上網以供瀏覽,近年來主辦單位考量到,這將會影響到部分學者投稿學報的權益,因此會議論文數位化之做法轉趨謹慎。於是,會議論文經常伴隨著會議結束而被塵封,減少了被參考、閱讀的機會,殊屬可惜! 有鑑於此,弘誓文教基金會將自本(民國一OO)年度起,於每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研討會後,不限作者學歷以選輯優質論文,經審查通過後,編入《法印學報》年刊。爾後各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之餘款,將轉作《法印學報》之編印、審查、發行基金,以期發揮弘揚印順學暨人間佛教之效益。為了節約成本,紙本年刊將限量發行,以提供圖書館及學界人士為主,但數位化之期刊論文則將全文上網,並視需要而作多重授權。 本刊由選輯第十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之論文開始,兼具慶祝傳道法師七秩壽誕及「人間佛教薪火相傳」之重要意義。 《法印學報》創刊號將於暑期著手編輯,預計十月出版。欲取得本刊紙本者,敬請來函索取。 歷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之精彩論文,或是其他會議論文、學術創作及思想性論述、評議,倘若未曾刊載於其他學術期刊,亦歡迎作者修訂後供稿,本刊將提交專業審查,並逐期刊登。 ◎索閱方式:敬請來函hong.shi@gmail.com 果定法師 |
||
|
||
「人間佛教禪法──不思議解脫法門」基礎禪修秋季班
10月15~16日,舉辦「人間佛教禪法──不思議解脫法門」秋季基礎禪修課程,第一單元課程。 由本院院長性廣法師親自指導禪修,名額有限,歡迎盡早報名,以免向隅。 報名請洽:03-4987325 王彩虹 研究部選讀生招生啟事 導 師:印順導師 指導法師:昭慧法師 院 長:性廣法師 一、選讀資格:(1)各相關研究所在學或畢業,欲進修佛學之學僧或居士。 (2)各佛學院已畢業學僧。 (3)各大專院校在學或畢業,已有佛學研究程度之學僧或居士。 二、報名辦法:請寄回郵信封函索報名表,或於弘誓網站下載報名表,填寫後附上在學成績與自傳、照片3張,寄至本學院。 三、選讀辦法:(1)選讀生可免參加筆試,經通知面談後,錄取即可入學。 若資格經審查不符合者,恕不另行通知。 (2)選讀生每學期可單選一門或一門以上之學科。 (3)選讀生比照正式生,學雜費全免。 四、報名時間:自即日起至八月三十一日以前。 五、上課日期:每月一次,扣除寒暑假三個月,共計九次上課。每次每門課程連續授課五堂,每堂五十分鐘。 ■ 研究部課程與師資:(至少選修一門, 每一門課程須滿30人方纔開班。) 1.如來藏專題研討:昭慧法師(玄奘大學文理學院院長兼宗教學系主任、本院指導法師) 圓貌法師(玄奘大學宗教學碩士、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博士生) 2.天台學專題研討:性廣法師(中央大學哲學博士、玄奘大學助理教授、本院院長) 3.中觀論典:劉嘉誠老師(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 4.阿含經專題講座(暑期100.7.22~7.30開設):昭慧法師 5.印度佛教思想史專題講座(暑期100.7.2~7.12開設):悟殷法師(本院資深教師) |
||
若內文有亂碼出現,請至: http://www.hongshi.org.tw/userfiles/epaper/hongshi pic3/247.htm閱讀正確版 佛教弘誓學院 桃園縣觀音鄉大同村11鄰121-5號 Tel:03-4987325 Fax:03-4986123 hong.shi@msa.hinet.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