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音宣流 |

 

2019-04-24
唯識學講座

課程名稱:唯識學講座

講者:昭慧法師

發行日期:2007年12月
堂       數:104堂
 
內容提要:
本講座係昭慧法師應法界衛視之聘,義務為法界空中佛學院錄製之教學節目。自2003年8月至2004年7月,每逢寒、暑假即連續開講七日,每日五小時,共錄製了104集。於佛教弘誓學院教室錄影期間,開放學員報名於現場聞法。播放時間則自2003年9月初迄2005年8月底。
雖然課程難度較高,但由於法師善說法要,深入淺出,將唯識學之思想源流、思想轉折,唯識學派與其他學派(或是唯識學派內不同師承)學說的關鍵性歧異,以及其思想歧異的原因,分別作一針見血的提示,與詳盡嚴謹的剖析,其中多有學術上的獨到見地,令人擊節讚賞。
聞法者極其踴躍,而且得大法喜,紛紛要求公開發行,以利爾後復習,並帶動教界與學術界學習唯識學之風氣。
 
 【推薦文】
 
昭慧法師早年接受 印順導師指導,研讀唯識,直接從經論入手,以其好學深思、慎思明辨之勤懇與聰穎,確切地掌握了唯識的精髓與要義。
本講座溯阿含本懷,循部派腳蹤,從整體大乘佛法的立場,提撕唯識奧義的綱要與唯識思想的價值。
對於望繁多唯識名相而怯步生畏者,不失為叩門之磚;對於惑浩瀚法相典籍而歧途亡羊者,更可為導航指南。對有心一探法海深淵者而言,這是非常值得一讀的教學課程。

MP3下載: (點選每一堂可連結) 

教材及各堂課主題:(列於下方)

  第1堂 第2堂 第3堂 第4堂 第5堂  
  第6堂 第7堂 第8堂 第9堂 第10堂  
  第11堂 第12堂 第13堂 第14堂  第15堂  
  第16堂 第17堂 第18堂 第19堂 第20堂  
  第21堂 第22堂 第23堂 第24堂 第25堂  
  第26堂 第27堂 第28堂 第29堂 第30堂  
  第31堂 第32堂 第33堂 第34堂 第35堂  
  第36堂 第37堂 第38堂 第39堂 第40堂  
  第41堂 第42堂 第43堂 第44堂 第45堂  
  第46堂 第47堂 第48堂 第49堂 第50堂  
  第51堂 第52堂 第53堂 第54堂 第55堂  
  第56堂 第57堂 第58堂 第59堂 第60堂  
  第61堂 第62堂 第63堂 第64堂 第65堂  
  第66堂 第67堂 第68堂 第69堂 第70堂  
  第71堂 第72堂 第73堂 第74堂 第75堂  
  第76堂 第77堂 第78堂 第79堂 第80堂  
  第81堂 第82堂 第83堂 第84堂 第85堂  
  第86堂 第87堂 第88堂 第89堂 第90堂  
  第91堂 第92堂 第93堂 第94堂 第95堂  
  第96堂 第97堂 第98堂 第99堂 第100堂  
  第101堂 第102堂 第103堂 第104堂    

1.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1~4,【新版】頁1~5

講座緣起

壹 緒論


2.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4~15,【新版】頁5~18

壹 緒論

貳 研究方法論

一、傳統研究法


3.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15~36,【新版】頁18~41

貳 研究方法論

一、傳統研究法

二、現代佛教學研究法

(一)文獻學為主之研究法

1.中國與西方之文獻學研究

2.殖民時代之佛學研究

3.日本之佛教文獻學研究

4.文獻學研究之貢獻


4.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36~44,【新版】頁41~50

貳 研究方法論 

二、現代佛教學研究法

(一)文獻學為主之研究法

5.文獻學研究之難題

6.善觀緣起以定位文獻學研究


5.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45~55,【新版】頁51~62

貳 研究方法論 

二、現代佛教學研究法

(一)文獻學為主之研究法

7.例證之一:「唯識」或「唯表」?

8.例證之二:「唯名」與「空」之脈絡意義

9.檢視研究動機與範疇

10.小結

(二)哲學研究法


6.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55~63,【新版】頁62~72

貳 研究方法論

二、現代佛教學研究法

(二)哲學研究法

三、印順導師:「以佛法研究佛法」

(一)通說三法印


7.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63~72,【新版】頁72~83

貳 研究方法論

三、印順導師:「以佛法研究佛法」

(二)諸行無常法則

(三)諸法無我法則


8.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72~88,【新版】頁84~100

貳 研究方法論 

三、印順導師:「以佛法研究佛法」

(四)涅槃寂靜法則

(五)小結

參 參考資料

一、唯識學的重要經論

(一)唯識學派之工具書

(二)唯識學派之基礎六經

(三)唯識學派之重要論典


9.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88~105,【新版】頁101~120

參 參考資料

一、唯識學的重要經論

(三)唯識學派之重要論典

1.《瑜伽師地論》及其作者

2.《攝大乘論》

3.《唯識二十論》與《唯識三十論》


10.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105~124,【新版】頁120~142

參 參考資料

一、唯識學的重要經論

(三)唯識學派之重要論典

4.《成唯識論》及其翻譯

二、現代著作

肆 根本佛法與唯識學—「心為主導性」的思考脈絡

一、原始經教的根本義理—緣起

二、《阿含經》中的緣起法

(一)五蘊


11.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124~126,【新版】頁142~146

肆 根本佛法與唯識學—「心為主導性」的思考脈絡

二、《阿含經》中的緣起法

(二)六處 (三)六界


12.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127~134,【新版】頁146~154

肆 根本佛法與唯識學—「心為主導性」的思考脈絡

二、《阿含經》中的緣起法

(四)四諦與緣起

三、緣起論與唯識學

四、十二緣起與唯識學

(一)識緣名色,名色緣識


13.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134~143,【新版】頁154~165

肆 根本佛法與唯識學—「心為主導性」的思考脈絡

四、十二緣起與唯識學

(二)十二緣起與心識


14.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143~157,【新版】頁165~181

肆 根本佛法與唯識學—「心為主導性」的思考脈絡

五、綜論心為主導性

(一)心識與一切法之關係

(二)心識與正報(根身)之關係


15.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157~177,【新版】頁181~203

肆 根本佛法與唯識學—「心為主導性」的思考脈絡

五、綜論心為主導性

(六)修道以心為主導性

(七)小結

伍 簡述唯識思想史

陸 無常、無我之問題探索

一、無常無我—常見與我見之對治


16.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177~187,【新版】頁203~215

陸 無常、無我之問題探索

一、無常無我—常見與我見之對治

二、「諸行無常」的疑惑與解答

(一)關於業力任持的問題

(二)關於記憶任持的問題

(三)釋疑

(四)癥結


17.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188~195,【新版】頁215~225

陸 無常、無我之問題探索

二、「諸行無常」的疑惑與解答

(四)癥結

(五)正理

三、「諸法無我」的疑惑與解答


18.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195~201,【新版】頁225~232

陸 無常、無我之問題探索

三、「諸法無我」的疑惑與解答

柒 部派思想與唯識學

一、四個探索方向

二、細心相續


19.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201~207,【新版】頁232~239

柒 部派思想與唯識學


20.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207~213,【新版】頁239~245

柒 部派思想與唯識學

二、細心相續

三、種習熏生


21.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213~226,【新版】頁245~260

柒 部派思想與唯識學

四、境相非實

(一)認識論與本體論之「唯 識」義

(二)情緒分別

(三)業力分別

(四)依緣分別


22.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226~236,【新版】頁260~272

柒 部派思想與唯識學

五、瑜伽禪觀

(一)大乘瑜伽師的歷史貢獻

(二)真實作意:境識雙泯

(三)勝解作意:唯識無境

(四)由定心位到散心位

(五)定中影像:因緣生法


23.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236~244,【新版】頁272~281

柒 部派思想與唯識學

五、瑜伽禪觀

(五)定中影像:因緣生法

(六)認識論→生命論→宇宙論

(七)歷史圖像,生機展現

(八)「成就四智」之理論檢驗


24.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244~257,【新版】頁281~294

柒 部派思想與唯識學

六、小結

捌 性空大乘與唯識學

一、菩薩願行與唯識思想

二、空性思想與唯識學

(一)緣起性空與三種假名

(二)五事不具,乃解深密


25.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257~271,【新版】頁294~309

捌 性空大乘與唯識學

二、空性思想與唯識學

(三)假說自性與離言自性

(四)互指對方「惡取空者」

(五)會通「諸法無自性」義


26.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271~274,【新版】頁309~312

捌 性空大乘與唯識學

二、空性思想與唯識學

(五)會通「諸法無自性」義

玖 結論

教材:

《解深密經》卷第一——心意識相品第三


27.教材:

《解深密經》卷第一——心意識相品第三

《解深密經》卷第二——一切法相品第四


28.教材:

《解深密經》卷第二——一切法相品第四


29.教材:

《解深密經》卷第二——一切法相品第四

《解深密經》卷第二——無自性相品第五


30.教材:

《解深密經》卷第二——無自性相品第五


31.教材:

《解深密經》卷第二——無自性相品第五


32.教材:

《解深密經》卷第二——無自性相品第五


33.教材:

《解深密經》卷第二——無自性相品第五


34.教材:《唯識學專題講座》經論摘錄,頁6上~6下

《解深密經》卷第二——無自性相品第五


35.教材:

《解深密經》卷第三——分別瑜伽品第六


36.教材:

《解深密經》卷第三——分別瑜伽品第六


37.教材:

《解深密經》卷第三——分別瑜伽品第六


38.教材:

《解深密經》卷第三——分別瑜伽品第六


39.教材:

《解深密經》卷第三——分別瑜伽品第六


40.教材:

《解深密經》卷第三——分別瑜伽品第六


41.教材:

《解深密經》卷第三——分別瑜伽品第六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本地分中五識身相應地第一


42.教材: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本地分中五識身相應地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一


43.教材: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一


44.教材: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二


45.教材: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二

《大乘廣五蘊論》一卷


46.教材:

《大乘廣五蘊論》一卷


47.教材:

《大乘廣五蘊論》一卷


48.教材:

《大乘廣五蘊論》一卷


49.教材:

《大乘廣五蘊論》一卷


50.教材:

《大乘廣五蘊論》一卷


51.教材:

《大乘廣五蘊論》一卷

《攝大乘論本》卷上——總摽綱要分第一


52.教材:

《攝大乘論本》卷上——總摽綱要分第一

《攝大乘論本》卷上——所知依分第二


53.教材:

《攝大乘論本》卷上——所知依分第二


54.教材:

《攝大乘論本》卷上——所知依分第二


55.教材:

《攝大乘論本》卷上——所知依分第二


56.教材:

《攝大乘論本》卷上——所知依分第二


57.教材:

《攝大乘論本》卷上——所知依分第二


58.教材:

《攝大乘論本》卷上——所知依分第二


59.教材:

《攝大乘論本》卷上——所知依分第二


60.教材:

《攝大乘論本》卷上——所知依分第二


61.教材:

《攝大乘論本》卷上——所知依分第二


62.教材:

《攝大乘論本》卷上——所知依分第二


63.教材:

《攝大乘論本》卷上——所知依分第二


64.教材:

《攝大乘論本》卷上——所知依分第二

《攝大乘論本》卷中——所知相分第三


65.教材:

《攝大乘論本》卷中——所知相分第三


66.教材:

《攝大乘論本》卷中——所知相分第三


67.教材:

《攝大乘論本》卷中——所知相分第三


68.教材:

《攝大乘論本》卷中——所知相分第三


69.教材:

《攝大乘論本》卷中——所知相分第三


70.教材:

《攝大乘論本》卷中——所知相分第三


71.教材:

《攝大乘論本》卷中——所知相分第三


72.教材:

《攝大乘論本》卷中——所知相分第三

《攝大乘論本》卷中——入所知相分第四


73.教材:

《攝大乘論本》卷中——入所知相分第四


74.教材:

《攝大乘論本》卷中——入所知相分第四


75.教材:

《攝大乘論本》卷下——增上心學分第八

《攝大乘論本》卷下——增上慧學分第九


76.教材:

《攝大乘論本》卷下——增上慧學分第九

《攝大乘論本》卷下——果斷分第十


77.教材:

《攝大乘論本》卷下——果斷分第十

《攝大乘論本》卷下——彼果智分第十一


78.教材:

《攝大乘論本》卷下——彼果智分第十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六——真實義品第四


79.教材: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六——真實義品第四


80.教材: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六——真實義品第四


81.教材: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六——真實義品第四


82.教材: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六——真實義品第四


83.教材: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六——真實義品第四


84.教材: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六——真實義品第四


85.教材: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六——真實義品第四


86.教材: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六——真實義品第四


87.教材:

《辯中邊論》卷上——辯相品第一


88.教材:

《辯中邊論》卷上——辯相品第一


89.教材:

《辯中邊論》卷上——辯相品第一


90.教材:

《辯中邊論》卷上——辯相品第一

《辯中邊論》卷上——辯障品第二


91.教材:

《辯中邊論》卷上——辯障品第二


92.教材:

《辯中邊論》卷上——辯障品第二

《辯中邊論》卷中——辯真實品第三


93.教材:

《辯中邊論》卷中——辯真實品第三


94.教材:

《辯中邊論》卷中——辯真實品第三


95.教材:

《辯中邊論》卷中——辯真實品第三

《辯中邊論》卷中——辯修對治品第四


96.教材:

《辯中邊論》卷中——辯修對治品第四


97.教材:

《辯中邊論》卷中——辯修對治品第四

《辯中邊論》卷中——辯修分位品第五

《辯中邊論》卷下——辯得果品第六


98.教材:

《辯中邊論》卷下——辯得果品第六

《辯中邊論》卷下——辯無上乘品第七


99.教材:

《辯中邊論》卷下——辯無上乘品第七


100.教材:

《辯中邊論》卷下——辯無上乘品第七


101.教材:

《辯中邊論》卷下——辯無上乘品第七


102.教材:

《辯中邊論》卷下——辯無上乘品第七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一——攝抉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一


103.教材: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一——攝抉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一

104.教材: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一——攝抉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一

 

 

 

回上頁

佛教弘誓學院
與我們聯繫  (了解詳細)
電話:886-3-4987325
傳真:886-3-4986123
E-Mail
facebook
youtube
站內搜尋
年度行事曆
   
交通位置 (了解詳細)

地址: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