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藥師法門與臺灣佛教醫療」國際學術會議側記
撰稿‧整理│鄭靜明、何筱淇、釋耀行
佛教慈濟慈善基金會、玄奘大學臺灣佛教研究中心、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弘誓文教基金會共同舉辦之第二十二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會議,於113年8月24日至25日假花蓮靜思堂舉辦。
本次國際學術會議主題為:「藥師法門與臺灣佛教醫療」。大會內容包含六場專題演講、三本新書及二十三篇論文的發表,特別設有「圓桌論壇」和「青年論壇」。為了讓與會的國外學者能全程參與會議,主辦單位同時採用YouTube與Zoom同步全程直播,大會還安排了同步口譯。第一天與會來賓及志工近450人。
開幕及頒獎典禮
8月24日上午八點三十開幕典礼,首先介紹與會貴賓,慈濟精舍德禪法師代表 證嚴上人致詞:感恩大家不畏花蓮地震與風災後的交通不便,前來參與這次研討會,同時也為慈濟能從第21屆開始,與佛教弘誓學院一起承辦這個研討會,感到非常高興。這次大會以藥師法門為主題,但藥師佛12大願均為「未來世得菩提」而發,主張人間佛教的菩薩們該如何於今生修行?德禪法師鼓勵大家一起加入慈濟宗門,幸福歡喜成為慈濟人間菩薩的一員。
接下來由慈濟慈善基金會顏博文執行長、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林俊龍執行 長分別致詞。最後,研討會召集人昭慧法師代表主辦單位致謝詞。昭慧法師首先讚嘆慈濟證嚴上人是印順導師最傑出的女眾弟子,所行更是「台灣之光」與「佛教之光」。昭慧法師指出:印順導師以「理入」見長,證嚴上人是以「行入」見長,慈濟與弘誓有著共同的法脈根源,聯合舉辦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深具意義。今年研討會主題將「藥師法門」結合「臺灣慈濟醫療」經驗,更 是非常殊勝,將經典的「理入」與菩薩的「行入」做了巧妙的結合,讓大乘佛教的菩薩行可以落實於人間,而不再只是經典中所描述的故事。慈濟人以「佛心」與「師志」為己志,落實佛法於醫療的願行,恰好可以在這次研討會中充分展現,大家以行動證明,大乘經論中的菩薩行,確實可以於人間實踐。
專題演講
曾國藩〈入世利他與醫學教育——人文整合的解剖與模擬手術教學 〉
醫學是照顧人們身心健康與疾病醫療的科學與藝術。一個人身體與心靈不可分開,然而醫學院校裡的解剖教學一直以來卻強制隱匿解剖室中所有身體的身份。這疏遠了學習者與這些曾經是活生生的人的身體間的心靈交流,明顯違背醫療的核心價值——醫療專業人員應該具同理心、且能將心比心地對待他們所照顧的對象。
臺灣社會裡,親屬一般認為,他們才能決定親人往生後身體的處理方式,醫學院校做法上的疏離,成為社會大眾不願意奉獻往生後的身體給醫學教育的主要癥結。為了改變社會風氣,慈濟大學依據入世佛法中「亡者靈安、生者心安」的哲理,規劃醫學系的解剖教學。將與家屬互動以及了解捐贈者生平融入解剖課程中。課程前學員先拜訪捐贈者家屬,並且邀請家屬到學校,與學員們共同參加課程前後的各項典禮。
捐贈者是學員們的無語老師以及利他榜樣(典範),如此安排激起了學員與無語良師間的心靈交流,進而觸發學員們的自省。自省淨化了學員們的心靈、強化了尊重與感恩心,進而深化了學員們對人生與醫療專業上的利他思維。如同預期的,這樣的安排也安定了家屬的心,建立了社會對無語良師教學的信任,進而翻轉了臺灣的遺體捐贈風氣。如今,這個慈濟開創融合人文於解剖教學的理念,已廣受亞洲地區醫學院校的推崇與採納。
Monica Sanford(摩妮卡‧桑佛德)〈佛法無邊:美國佛教醫療中的心靈照護〉Endless Dharma Gates: Buddhist Health Care Chaplaincy in the United States
佛教在全球擴張的過程中,不斷適應所在的環境和文化。在任何全球佛教徒聚會處,均可看到彩虹般的袈裟,佛教隨後適應了各種社會結構,遍及整個亞 洲,現在已到達全球各個角落。醫療保健是佛教法師最大的志業領域,42%的法師在醫院、護理機構、治療診所、臨終關懷中心或心理健康中心工作。法師也在學校、軍隊、監獄以及他們自己的寺廟和僧伽工作,但本論文將專注於醫療保健領域。
該文概述美國醫療保健環境中佛教法師的工作,描述這些法師來自哪裡,為什麼他們選擇從事這項工作,他們如何接受教育和培訓,醫療保健部門的就業實踐,日常工作是什麼樣的,法師如何與醫療團隊的其他成員合作同時還為與他們一起工作的護士和醫生提供精神關懷,佛教法師對這個職業的特別貢獻,以及他們面臨的一些挑戰。
美國的佛教徒以培養慈悲和智慧為修行行為動力,將法師視為這些修行的自然產物。法師的工作是無邊的法門,他們在所服務的病人、家屬和醫護人員身上遇到苦、無常、無我等佛理。佛教法師擁有一種獨特的存在品質,特別適合這項工作。佛教法師則將這種存在的品質歸因於他們的佛教修行。因此,佛教法師的工作不僅在醫療保健方面很有價值,而且是一種重要的精神修行形式,每年都有越來越多的美國佛教徒進入新的佛法之門。
William McGrath(威廉‧麥格拉斯)〈曾經與未來的瘟疫:帝國西藏和中亞佛教手稿中的廣泛疾病與醫療保健〉Once and Future Plagues: Widespread Disease and Healthcarein the Buddhist Manuscripts of Imperial Tibet and Central Asia
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2020-2023年),世界各地的人們轉向以佛教經典和各類典籍來解釋和應對這次疾情。根據早期佛教關於業力和無常的教義,老病死其實是不可避免的,一個人將不可避免地生病和死亡。馬克斯‧韋伯和彼得‧伯傑等二十世紀的學者稱讚這種「神義論」方法高度理性,因為每個可以想像的痛苦,都被個人過去和現在生活的道德行為賦予了意義。然而根據佛教教義,建造聖骨塔和念誦經典將能喚起覺者的恩典,並防止或預防疾病的痛苦。
該講座將這些看似不相容的話語置於相互對話之中,重點關註八世紀和九世紀的中亞手稿文集,包括藏文和漢文的《月藏經》、于闐羅漢預言以及于闐宗教史,論證佛教對疾病和保健的意義是在無常和恩典的話語之間出現的。有關廣泛疾病的佛教論述首次在吐蕃帝國時期(約600-850年)撰寫並翻譯成藏語。例如,揚‧納蒂爾(Jan Nattier,1991)認為,考薩姆比(Kauśāmbī)佛教僧團最終消失的預言在此期間被翻譯成藏文,來源包括Candragarbha等。
James Robson羅伯松〈身與心:佛教對精神病患照護的歷史〉The Physical and the Mental: A History of Buddhist Care for the Insane
回顧了佛教在精神病患照護中的角色。從古代寺院療養到現代心理治療,佛 教的心靈療癒提供了獨特的歷史視角。強調佛教的靈性療癒方式在心理疾病調適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現代醫療提供了寶貴經驗。
Pierce Salguero皮爾斯‧薩爾蓋羅〈全球視角下的中國佛教醫療〉Chinese Buddhist Medicine in Global Perspective
從另一個角度探討了中國佛教醫療的全球影響。他強調,佛教醫學結合了傳統智慧與現代技術,在跨文化交流中展示出強大的適應力,為全球醫療體系帶來新啟發。
李明哲〈生命延續的密碼——器官捐贈中的佛法〉
器官捐贈被視為一種崇高的利他行為,其核心在於捐贈者無私地將自己的器官奉獻給他人,以延續生命。在佛法中,這種行為深刻體現了「無我」及「慈悲心」的教義。佛法提倡「捨」的智慧,即在生命的終點,透過捨棄身體的一部分來成就他人,從而實現生命的另一種延續。此過程不僅是對生命價值的高度肯定,也是對「無常」觀念的實踐。生命無常,變幻莫測,但在這無常中,透過器官捐贈,捐贈者與受贈者皆能達到一種超越世俗的圓滿智慧。
在器官勸募的過程中,佛法的教義亦可作為指引,幫助潛在捐贈者及其家屬理解捐贈行為的深遠意義。佛典中《大智度論》云:「菩薩行施,不求其報,唯欲安樂眾生。」這段經文強調了菩薩的無私心境,器官捐贈正是這種精神的具體實踐。通過勸募過程中的佛法教化,潛在捐贈者可將捐贈行為視為修行的一部分,既為他人帶來安樂,也為自身累積功德,並促進生命的延續。
此外,移植醫師在這一過程中亦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不僅是技術的執行者,更是慈悲與智慧的體現者。醫師在進行器官移植時,以善心為指引,既拯救了受贈者的生命,也促進了捐贈者功德的圓滿。透過佛法的視角,我們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醫師在這一過程中所成就的功德,這不僅是對生命的尊重,也是對無常的覺悟與智慧的圓滿結合。
近二十五年來,花蓮慈濟醫院本於醫療的本質,在助人及救人之中也加入了這種佛法精神。對於器官捐贈者或受贈者而言,他們都同時處在一個生命末期的狀態。如何讓生命末期的病人在其生命輪轉的過程中,透過器官捐贈及移植的醫療手段,讓其在最痛苦的人生階段中能對人生有另一番新的認識及體驗。透過器官捐贈及移植的手段,醫療人員除了提供生命末期病人高品質的臨終醫療照護外,同時也藉由這個過程讓參與其中的所有人能真正學習到器官勸募的真實含義,除了揚善利他的功德外,更能體現「大慈無悔、大悲無怨、大喜無憂、大捨無求」的「四無量心」佛教精神。
新書發表
劉宇光《量論與識論:佛教哲學研究回顧》
儘管在書寫的方式上,《量論與識論:佛教哲學研究回顧》(下簡稱《量論與 識論》)不是據工具書的格式來編撰,但它還是起著類似工具書的作用。《量論與識論》當初的構思,其實是源於筆者在實際的研究和教學過程出現的需要,而據議題為框架,綜合地回顧西方學界對佛教量論(pramāṇavāda)和華文學界對大乘識論(vijñānavāda)的部冊研究(book volume research)。
作者從撰寫以無明(avidyā)為主題的哲學博士論文,伸延到對唯識學煩惱障(kleśāvaraṇa)、所知障(jñeyāvaraṇa)、有相與無相識論(sākāra- / nirākāravijñānavāda)及佛教量論等專題的後續研究,過程中不斷遇上大量現代的中、外學術著作。編撰書目本來純粹出於研究與教學的作者個人方便與需要。但後來機緣巧合,把所編書目按議題重組,並作系統的綜合評論,經數次資料更新與文字修訂,形成相當篇幅,才出現滙編成冊以方便研究生參考的想法。顧名思議,《量論與識論》包括兩個單元,即「佛教量論:西方研究回顧」和「佛教識論:華文研究回顧」,無論在主題與語言的選取上,最初都只是為了作者個人研究和教學需要而做的前期預備,東亞唯識學及伸延的佛教知識論,一直都是個人在佛教哲學教、研上的重心之一。
單元一的量論(pramāṇavāda)是華文學界特別陌生的佛教哲學領域,反之英、德學界卻成果豐碩,單元一即涉及約240部著作。當代華文的佛教哲學研究若繼續缺乏知識論的討論,這在哲學上其實是巨大的學理缺憾,所以綜合回顧西方學界的佛教知識論研究,期待有助促進華文學界正視其角色。
單元二以華文學界(亦包括少量教界僧侶學人)對大乘佛教識論(vijñānavāda)或一般所說唯識(vijñapti-mātra, 唯表識)的學術研究為範圍,並以議題為框架進行回顧,這是因為英文、德文及日文學界的研究,一直都有定期更新的書目與評論出版,但華文的研究卻一直欠缺系統回顧,當中甚至由於不同原因而造成基本資訊不完整與偏誤。
另一個原因是東亞或漢傳識論無論在文本和義理上,常涉及所謂新譯與舊譯,或今學與古學之對揚,而此一對揚在現存梵文或藏文的資料與討論上,遠不如東亞的豐富而自成系統與傳統,從而東亞唯識在傳承、文本、觀點,及其現代研究上,均有異於國際學界較偏重以梵、藏文為載體的印藏傳統。雖然近年較之於過去,國際學界對東亞或漢傳識論的獨特性之正視已逐漸有所提高,但華文學界仍然有需要對現代的華文識論研究進行階段性的綜合回顧,亦方便教、研工作上的參考。
郭朝順《華嚴鏡映哲學》
華嚴哲學可稱為一種「鏡映的哲學觀」。這又可從兩個角度來說。首先,從詮釋學角度來說,即是真理或者實相,只能藉由諸般鏡相之反轉乃至顛倒地逆觀,且要儘可能週全地拼湊每個破碎、扭曲的鏡相,才可以迂迴地趨近真理使實相呈現,實相乃是動態的關係性真理,不是靜止不動的存在;這樣的情形,也呈現在華嚴諸祖對《華嚴經》詮釋史的繼承與變動中。
另外,從解脫的實踐哲學來說,則是每個人或每一個事件,都是交相互映:悲苦即反映著解脫,傷痛反映著治療,醜惡反映著美善;反之亦然。人總在他人與世界之中,可以尋見自我的心像,而每個人都不自覺地交相模彷與學習,若人反映出眾生之惡,則世間即是輪迴,反映出良善則世間朝向解脫,因此出離諸苦的線索,便在吾人如何去觀照交互重疊的鏡映萬相,且能了解自我與眾生在因緣中的處境,亦復尋求可以安頓、處理之道。完全脫離世間的解脫並不存在,修行即是凝視世間眾苦,而求安頓與調伏無量與自己交錯眾生間的動態關係。
作者認為華嚴哲學(擴大來說則是大乘佛教)主張:菩薩行的實踐行動,是覺悟之所以能夠成就的重大關鍵。覺悟之事,不能囿於只是一己心中之覺知,而必然由度化眾生的實踐歷程,進一步砥勵、試探是否真能入世而無染,以證成究竟之覺悟。於是,華嚴哲學呈現由一己之解脫,轉向眾生之救度,一種致力轉化一切世間成就佛土的文化理想,此一文化理想呼應了當代人間佛教的追求。
何日生《證嚴上人佛教思想研究》
證嚴上人立意將佛教思想理性化、實踐化、生活化,他所創立的慈濟功 德會及慈濟四大志業,都是闡述佛教於人間、於生活中的理想。強調佛法是可實踐、可理性理解、可落實在生活中、可經世致用的文明體系。何日生博士參與慈濟逾三十年,曾訪學哈佛、牛津、劍橋等大學,專研佛教哲學,將證嚴上人針對佛教經典義理、對應世間事理之開示,歸納出證嚴上人之佛教哲學思想,闡述其對於當代影響與時代意義。
論文發表
釋昭慧〈十一項觀察所緣之如實正觀與業處抉擇〉
該文聚焦闡述佛陀禪修教學中,十一項觀照所緣的如實觀照與業處抉擇。在 《雜阿含經》(《相應部》)中,反覆出現如下一段禪觀教學的模組句型:「當觀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悉皆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正觀。」(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由於這是在《雜阿含經》(《相應部》)中反覆出現的模組句型,因此可以這麼說,無論是部派佛教、大乘佛教還是秘密大乘佛教,無論是南傳還是北傳經論,這一系列的禪觀要領都是不可或缺的。修慧者應如何「如實正觀」,修定者應如何審慎抉擇?這是非常重要的禪修功課。
作者將散見於經論中有關這十一項觀照所緣的止觀教學,作出系統性的整理,包括以下彼等作為所緣境的原理、觀念與操作技巧,並提出如下兩個面向的觀察與分析:禪者於毘缽舍那修學過程中,如實正觀五蘊、六處與種種界之11相,此中有何原理、觀念、技巧?禪者於奢摩他修學過程中,以十一相作為所緣境的業處抉擇,此中有何原理、觀念、技巧?
侯坤宏〈香港來的學問僧:初到臺灣的印順法師(1952-1960)〉
1952年9月3日,印順法師在李子寬安排下從香港搭輪船到臺灣,代表中華民國出席在日本召開的世界佛教友誼會第二屆大會,會後他就住錫臺灣,直到2005年6月4日圓寂。本文以1952年印順法師初到臺灣迄1960年間,觀察他在這8年間的弘法歷程。在這期間,印順法師除了負責編輯《海潮音》,住持臺北善導寺,也經歷過《佛法概論》事件,應邀到各地講經說法,陸續發表具有相當學術份量的著作,如《成佛之道》即完成於此時。希望透過本文的梳理,可以呈現從香港來臺的學問僧,初到臺灣八年間的相關弘法活動。
杜忠全〈世俗的佛教?——印順導師論著中之「俗化」論與其人間佛教〉
「世俗化」是傳統宗教現代化過程中之一大表徵與議題,當代學者論述漢傳佛教現代化模式之人間佛教,也多有從「俗化」視角來切入討論的。然而,印順導師著作中的「俗化」概念,無論是教史論述還是人間佛教的理念闡述,都極具特殊含義,而與一般所論之「世俗化」概念極為不同。該研究擬從印順導師著作中對「俗化」諸語詞之應用進行梳理與剖析,以進一步論述印順思想中之「俗化」概念究竟為何?以及其人間佛教理念中如何不「俗化」,並以此討論其如何就「釋尊之特見」來推展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
Nathan Jishin Michon(慈心)〈在迷霧中找到明朗之道:模糊性失落期的佛教智慧〉
模糊性失落是臨床醫療服務中的靈性照護以及災後復原中日益嚴重的問題。這種失落和悲傷感通常源於缺乏結束感或明確理解所引起的。例如,若在災難後無法找到至親的遺體,生還與否的不確定性會使生活更加困難。因此,模糊性失落是一種特殊的悲傷形式,需要特別的關注和照護。雖然針對模糊性失落的照護建議正在發展中,但佛教教義和傳統中有許多潛力,可以為這種悲傷形式提供最佳照護。該文將介紹模糊性失落的基本理解及其涉及的因素,然後探討理論原則和實際照護方法,最後將檢視佛教工具和回應如何進一步地促進這種挑戰性失落形式的照護發展。
釋寂慎〈《心經》願解如來真實義〉
佛教深受人們喜愛,但卻不知不覺中流於一種形式,只知誦經寫經就是完成了傳教的責任。佛陀果真以今日這種哲學化的玄學來渡於當時也幾乎文盲的群眾。祈求他力非佛教信仰,《心經》是指導暇滿人生應行的道路。與日常生活脫節也非法,重要在於解經義而活用才是佛本意。
釋覺心〈阿彌陀佛與太陽神的關係:評印順及批印者的觀點〉
批印者認為導師提出「阿彌陀佛等於太陽神」或「阿彌陀佛源自太陽神話(或崇拜)」等類似的主張,但這是一個誤解。儘管已有尊印者嘗試澄清與反證,但誤解持續流傳,未曾間斷。該文發現批印者的立論皆以《淨土新論》為依據,忽略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同時未釐清學界既有的阿彌陀佛起源說,因此無法正確解讀導師的觀點,也未能區分導師與其他學者在觀點上的差異。
該文首先考察各種阿彌陀佛起源說,然後比較上述二書的內容,研究結果顯示:1.《淨土新論》只說阿彌陀佛與太陽有關係,並以《觀無量壽經》「落日觀」和《無量壽經》「向落日處禮阿彌陀佛」來證明之,未提及佛教本生和波斯宗教。2.《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結合現代學術研究方法,否定西方學者的「外部說」,不接受日本學者的「內部說」(印度教和佛教神話說),而是主張阿彌陀佛起源於佛教「本生」,但不排除阿彌陀佛「本生」在向外流傳的過程中,先後與印度、波斯的太陽崇拜有所交涉,最終在波斯一帶形成彌陀淨土「法門」。
張辰瑋〈從「青年佛教」之精神看印順學派的歷史發展〉
該文欲以「青年佛教」之精神,探討太虛大師與印順導師等人間佛教的開拓者,以及傳道法師、宏印法師、昭慧法師、性廣法師等印順學派的法將,在其青年時代如何改革當時佛教時弊、發揚人間佛教的青年精神,在時代變動之際,為佛教造就一番新氣象。預計從改革佛門時弊、參與社會運動、推廣青年佛學教育等方面,論述上述幾位法師如何符應時代精神、發揚人間佛教,終使印順學成為臺灣佛教中的顯學之一。
何日生〈慈濟宗門與《藥師經》:證嚴上人之《藥師經》行願〉
有別於傳統佛教,研讀《藥師經》以作為除病消災之用;證嚴上人期待每個慈濟人誦讀《藥師經》,不只是為自己消災解厄,而是學習藥師佛的精神,淨化自心,利益他人,讓人人身體健康、物質豐饒、心靈清淨、和合共善,這正是藥師佛的理想境界。吾人從證嚴上人對藥師佛的開示中,歸結藥師佛有十四功德。這十四功德也是慈濟志工在證嚴上人的啟發下逐漸實踐出來的功德。證嚴上人對藥師佛入於世間的詮釋,將藥師佛的神聖力量不只是寄託於不可思議的神力,而是通過一個一個於現世間的慈濟人——證嚴上人稱他們為菩薩,是能在世間中、在生活中聞聲救苦的藥師菩薩分身,在具體的慈善、醫療、教育、人文等志業中,體現藥師佛的大願與功德。
釋德晟、林建德〈「藥師大悲願,東方現淨土」:印順法師與證嚴法師《藥師經》詮釋之對比探索〉
印順導師與證嚴上人師徒二人皆曾講述《藥師經》,且完整講經內容均已出版成書。印順導師曾提及當年太虛大師講說《藥師經》的三大因緣之一,即「依藥師淨土創建人間淨土」,所重視為藥師如來於過去生中所發之菩薩大願、大悲心行,故認為依佛因地所發之悲願力行實踐,可完成人間淨土之建立。證嚴上人承續「人間佛教」的信念理想,創辦慈濟志業;研究者認為慈濟在發展過程即與《藥師經》有深刻連結,實與太虛、印順兩位大師所提「依藥師淨土創建人間淨土」具相應之處,從貧病開啟的慈善法門暨往後漸次發展完整的「四大八法」,皆可看出《藥師經》的精神意旨,而趣向人間淨土的實現。
賴文〈論看與觸:諾以的進路〉
試著用諾以所發展的行動知覺進路,來檢視莫里內問題。此進路的基本主張 是:只有感官刺激不足以讓主體獲得知覺經驗,必須擁有及行使感覺運動知識,才可能形成知覺經驗。反轉鏡片實驗和頭部以下癱瘓病人的例子,可以作為經驗證據,來支持行動知覺進路的主張。
丁則格勒〈諸法無我印與龍樹思想之無我觀的比較研究〉
主要探討佛法之核心思想,諸法無我印和龍樹之無我觀做比較研究。雖然龍樹之無我觀思想源自於諸法無我印,但其詳細的內容跟法印之無我觀有著分類不同、含義不同的區別。諸法無我印主要闡述的「無我觀」屬於跟任何其他宗教所主張的「自我」成為鮮明的對比。因此法印之無我觀成為界定真偽佛法的章印。世界各個宗教中唯獨佛教主張無我觀。
釋照量〈佛教的疾病觀及治病觀之探討——以《藥師經》為主要依據
佛教的教法引領修行者超越世間種種的困厄,藉由修行邁向解脫之道或成佛 之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主要是適應一類眾生希求的現生樂,在現今社會中說法則是透過生命實踐去做社會實踐的工作,讓自己、他人及所生存的世界都得以改善與提升。人們迫切的想到要改善生命處境的時機往往是遇到困難或病苦時,感受到生命威脅時才會想要祈求藥師佛協助化解眼前的困境。佛教徒往往會鼓勵生病的人誦念《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以消除病難。本文主要藉由探討《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所揭示的疾病觀及治病觀,體悟佛法的智慧如何帶領人們生命的困境。
簡玟玲〈探析證嚴法師之淨土構想與實踐〉
證嚴法師於1966年創建慈濟,時值臺灣經濟艱困物資缺乏的年代。《藥師經》的願景符合當時臺灣社會的情境,即脫離貧苦困境以邁向安樂淨土盼望。從創建之始,慈濟即以舉辦藥師法會誦持《藥師經》為方便,鼓勵大眾隨分隨力布施,以互助互愛來改善社會底層貧病孤苦無依人士之生活困境。此後,更以建設人間淨土為慈濟志業的核心目標。該文將探析慈濟與《藥師經》的因緣、預約人間淨土之行動,及其如何依《藥師經》之法要為藍本以建設人間淨土。
郭鎧銘〈藥師法門與人間佛教〉
藥師如來於因地修行時曾發有十二大願,這十二大願具有很顯著的人間對治性。人間佛教重視現世人間關懷,與藥師法門有相近共通之處,近代太虛大師、印順導師皆有提及。藥師法門除了讀誦、弘揚《藥師經》,持藥師咒,燃燈懸幡供養以外,更重要的是見賢思齊,依教奉行,效法藥師佛的十二大願,誓願救拔眾生苦痛,從身不苦到心不苦,先安身,再安心,進而令眾生皆踏上成佛之道,達到涅槃寂靜的終極關懷。此與人間佛教的行持關懷重心是一致的。此從今日諸多人間佛教行者的具體作為,更可看到兩者的共鳴之處。
李庚道〈《藥師經》懺悔思想的當代詮釋:以《藥師如來十二大願》經藏演繹為中心〉
探討人間佛教脈絡下的懺悔思想,如何透過《藥師經》詮釋而呈現。選擇以慈濟基金會的《藥師如來十二大願》經藏演繹的2016年「情牽醫療四十五•慈濟愛灑五大洲」版本為研究對象。该文通過疏理慈濟模式的懺悔思想,以及經藏演繹如何運用表演情境具象化呈現懺悔法門,以說明「懺悔內省轉向承擔行願」之人間菩薩道。
釋光持〈跨域的邊境法緣:檳城極樂寺與泰皇的淵源及其影響〉
2023年11月18日,泰皇(拉瑪十世)打破泰國皇室歷來的傳統,首次御賜 「迦絺那功德衣」予大馬北傳佛寺「檳城極樂寺」僧侶,此舉在大馬佛教史上意義重大。這一事件,其背後是否存在特殊因素。為解開這一謎思,本文通過挖掘多方原始史料、官方信件、御賜法物並結合口述訪談等,重點追溯了極樂寺與泰皇的淵源及對其發展有何影響。
蘇美文〈佛在人間之行動佛學:臺灣第一份佛教日報《福報》(1988-1990)之理念特色與實踐樣貌〉
大陸民國時期的佛教報紙比起期刊少很多,目前可見有6種,而以民國24年范古農的《佛教日報》,維持二年多為最久,其775期。臺灣佛教第一份日報出現於民國77年,是洪啟嵩發行之《福報》,歷時近二年,但日報型式只有三個月,後改以周報為繼,總期140期。雖然二者出刊差距甚多,但究其內容之豐富與深度,福報有過之無不及。因為《福報》產生的時代是臺灣社會解嚴後的自由開放時空,是臺灣佛教蓬勃氣象大開的年代,更因為福報的核心理念與行動力、方向感特色、實踐面向樣貌,具備深度與廣度。
許文筆〈《雜阿含經》與大乘發展連結之反思〉
近代佛教的學術研究重視原始佛教,而四部《阿含經》被公認最接近佛陀在世的經典,其中《雜阿含經》更被印順導師認為是根本佛教的教法經典。其對大乘義理朔源過程,大都是引自《雜阿含經》做為探源的依據,更是將中論當是阿含的通論,由此可見《雜阿含經》中有連結大乘發展的因素,因此該文想就《雜阿含經》中的「教法」與「教行」中來分析大乘佛法的開展的活水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