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誓雙月刊 |

「與會來賓迴響」採訪報導

 

採訪、謄稿、整理|吳曙帆、何筱淇、釋耀行

 

佛教寺院與精神醫療機構的關涉
James Robson羅伯松(哈佛大學James C. Kralik與Yunli Lou東亞語言與文明教授、哈佛燕京學社所長)

  這次所講關於精神病院,在亞洲到處都可以看得到,無論是中國、韓國、日本、越南、菲律賓等,連印度也有,只是資料太多所以沒有放入。每個國家在精神病院的歷史紀錄完全不一樣,不知道為什麼,在日本,都歷史紀錄,資料豐富,反觀在中國是非常不容易的。不知道中國在歷史文獻裡是否有寫下來。也許在日本,一般人是平常心討論相關問題,譬如如果家裡親人有精神疾病,他們還可以出來走動,在中國,會把他們隔離在家中,這樣文化的不同,我不知道為什麼如此,可是這樣的案例在日本資料特別多。
  雖然我是一個佛教學者,這幾年是去精神病院研究,而不是去寺廟,因為我發現現代的精神病院,幾乎旁邊都會有寺廟,或者是在寺廟裡面,都是這樣,尤其是在日本、菲律賓。雖然中國也有,可是我只有發現三、四個,可能真正數字是更多,但文獻有限。我不想給大家複雜的介紹,所以選擇最明顯的例子來說明。在日本到處都有,很普遍,不只佛教、神道教也有,我也有看到幾個案例,比起把人放在家裡,宗教在日本的影響很深。
  這次研討會令我印象深刻,我以前不太了解慈濟醫院在做什麼,我覺得Silent Mentor(大體老師)對亡者的家庭很有幫助,因為今年夏天,我媽媽發生狀況,所以感受得到情緒會在家庭裡發生,如果有這樣的過程,很明顯對家庭非常重要,讓亡者的大體用在做好事或培訓新的醫生,我覺得對醫生來說也是非常重要,他們會知道這不是一具屍體,還有他生前有關係的人們。
  我覺得在國外也應該做,不一定是要傳達佛教的理念,主要是表達尊重,因為在美國,如果有具體的佛教相關內容,會受到排斥,我們可以把佛教或宗教的語言,轉化成比較抽象的道德內容。慈濟的Silent Mentor(大體老師)很有意思,有這樣的過程非常重要,培訓醫生也很好,在國外應該做。我不知道在美國的醫學大學裡面,他們是否有教學生這樣做,不確定美國在這方面是否有特別的知識,可能已經有,但我不清楚,這真的很有意思。
  雖然這次的演講,只是我研究的一部分,在未來我想要接續寫一本關於佛教寺廟跟精神病院的書,還有佛教醫療的方法。我個人覺得醫療機構的歷史,寺廟跟精神病院的關係,這是在世界上其他地方都看得到,歐洲,亞洲,很久以前在希臘、羅馬、伊斯蘭教都有這樣密切的關係。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很多學者研究歐洲的歷史,但完全不研究亞洲的歷史,所以我要把這兩者來做完整的比較,我會繼續做,也要再來臺灣,去花蓮玉里,那邊有臺灣最大的精神醫院,去看目前生活狀況是如何。
  另外,我覺得儘管這次研討會是佛教與醫學,但「人間佛教」在當代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無論是亞洲或者美國的現代社會,都有機會改變,只是問題太多,我們應該把智慧用在改善我們的社會,還有很多題目可以放在「人間佛教」的研討會裡進行,希望能持續討論並做些改變。

現代佛教與醫療的結合
William A. McGrath威廉麥格拉斯(紐約州立大學Robert H.N. Ho基金會佛教研究助理教授)

  這次講座的組織非常出色,能夠看到僧侶、學者和醫生齊聚一堂進行討論,這對我來說就像夢想成真一樣。這樣群體彼此對話讓我感到非常振奮,特別是在醫療和佛教這兩個看似不相關的領域能夠找到共同點,演講主題涵蓋了很多,從佛教歷史、醫療的發展,到當代醫學中的實踐,這讓我深受啟發。
  圓桌論壇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然我的翻譯設備有些問題,但我依舊能理解一些內容,尤其是關於護士和醫生的部分,這非常特別。醫護人員分享了他們自己的實踐經驗,這些來自醫生的愛與慈悲的訊息讓我特別感動,能夠聽到醫生用這樣的語言來談論他們的工作,並且融入了佛教的理解,這是非常有啟發性的。
  我對何日生博士的研究特別感興趣,他邀請我來參加這次會議,他的研究項目與佛教和醫學相關,與這次的主題非常契合,我非常期待與他進行更深入的合作。他對歷史的興趣也讓我覺得很有意思,因為作為一名博士,他並不需要了解佛教的歷史來經營醫院,但他卻對此充滿熱情,我覺得這很了不起。
  在演講中提到了跨學科的合作,尤其是科學與佛教之間的聯繫,我會考慮進一步探索這個領域,尤其是在這次會議上,我發現很多醫學家和科學家也對佛教感興趣,讓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探索的方向。雖然我自己不是科學家,但能夠與有相同興趣的醫生和研究人員合作,是非常有潛力的,我還不清楚具體的合作細節,但我對科學與佛教在醫學實踐中的連結非常感興趣。
  這次會議中提到佛教與醫療的關聯,我主要進行的是文獻與歷史研究,特別是關注西藏地區,在那裡佛教與醫療密切相關。不過,這主要是以傳統的方式進行。在西藏的歷史中,學習醫療往往與寺院密不可分,僧侶們不僅學習佛法,還會接受醫學知識的訓練。在清朝時期,這樣的現象也存在於蒙古和北京,像雍和宮這樣的地方,都會教授醫學知識。所以,佛教和醫療一直有著深厚的聯繫,但這種聯繫通常都比較傳統。
  參加這次會議後,看到現代佛教與醫療的結合,對我來說非常有意思,這是我以前從未見過的。我對這種現代的佛教醫療方式有很多問題,因為有很多我還不太了解的部分。這次會議經驗將幫助我在未來的教學中有更深入的準備。我即將開設一門關於佛教與醫療的課程,這次的見聞將讓我能夠介紹更多現代佛教與醫療的關聯,例如慈濟這樣的機構,現代佛教醫療的實踐,讓我非常受到啟發,我在課程中會專注於討論這樣的現代佛教醫療機構,並將這次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課堂中,這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激動人心的學習經歷。
  這次來參加研討會感覺非常好,這是我第三次來臺灣,第一次是在十年前,這次是今年的第二次,我來參加一個傳統亞洲醫學的國際會議,這次也是因為與慈濟的聯繫而來,並進行了演講。臺灣的熱情好客印象深刻,大家非常友善,會議的組織也很出色,讓我受到很好的照顧,很享受這次的經歷,並期待在會後能有更多的時間探索臺灣。

把佛教價值觀和實踐,融入到各種現代的非營利社會服務
Monica Sanford摩妮卡桑佛德(哈佛大學宗教學院助理院長)

  八月訪問臺灣的時候,我和幾個佛教大團體的代表見了面,也參觀了他們的校區,最後參加了在花蓮由慈濟主辦的兩天佛教醫學研討會。在那裡,我認識了心理健康診所和安寧病房的醫生、慈濟醫學院的教授,還有很多在慈濟八家醫院以及全球濟貧項目中做靈性照護的志工。也遇到了慈濟寺院裡負責緊急食品援助產品開發的師父們,比如可以不用熱水就沖泡的即食米,隨時可以全球運送。還有在不同大學任教的學者。我們真的可以從這些團體身上學到很多,看看他們如何把佛教價值觀和實踐,融入到各種現代的非營利社會服務裡。
  臺灣四家最大的慈濟醫院的院長們都是醫生,他們談到了自己的使命,就是通過具體實踐來關懷病患的生命、健康和愛(包括心理、情感和靈性的健康),這一點我在他們最大的安寧病房裡看得非常清楚。這和美國的醫護人員有點不同,美國的醫護人員通常不太願意提供靈性照護,因為他們覺得這「不是我的專業範疇」,而且感覺「自己在這方面沒有受過足夠的培訓」 。我們應該繼續和臺灣的同行討論這些話題,以及其他相關的議題。

佛法如何落實在生活當中才是最重要的
侯坤宏(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榮譽客座教授)

  這是我第三次造訪慈濟花蓮靜思堂,志工們非常熱情,招待得很周到,心裡很感恩!本次「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會議,兩日的議程中,我發表了一篇論文〈香港來的學問僧:初到臺灣的印順法師(1952-1960)〉,又擔任一場發表會的主持人,多數時間是當一個學習者,聆聽每位學者的分享。會議中,郭朝順教授近日出版的新書《華嚴鏡映哲學》讓我印象深刻,因為《華嚴經》不是我過去常接觸的領域,但他分析得很精闢,對我而言就是一種新的學習;劉宇光教授的《量論與識論:佛教哲學研究回顧》將佛教與量子力學結合,也很有開創性。其實佛教在發展跟流傳的過程中,本來就與各地的文化有些互動,所以都可以跨專業討論。
  我在指導研究生的時候,也會鼓勵他們找自己有興趣的題目來研究,如果沒有興趣,不只自己做不來,也不會做得太深入,結果是很痛苦。但寫論文就是要寫得好,而且是非常好,要能夠發表、得到學界的肯定,這樣不只可以有一定的基礎,也在所研究的領域中有貢獻,而若是要研究與佛教相關的議題,那更是要深入經藏。我對佛學的知識和實際上的修行都有興趣,但每個人的因緣不同,我踏上了學術這條路,而我做很多研究的出發點,其實是自己想釐清自己不懂的問題,想找到答案,但我現在認為那還是屬於理論性的探討。現在退休了,有很多時間可以開拓其他的視角,未來想深入佛教經文,了解它本身的含意和對修行的意義,因為讀了這麼多佛學,如何落實在生活當中才是最重要的。

成人之道就是成佛之道
葉海煙(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

  今年是第二十二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會議,主題是「藥師法門與臺灣佛教醫療」,會議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邀請了多位醫師及護理師來分享他們的實務工作,我覺得很有意思。因為這些醫護人員不是佛教學者,但都有很好的佛學造詣,他們依著證嚴法師的教導,將導師提倡人間佛教的意義實踐出來,讓佛法在醫學之中,實際的提供大眾利益、拔苦與樂。
  從印順導師到證嚴上人,再到每年的研究發表,每次的研討會都是人間佛教傳承和創新的過程。我建議如果有人想做佛教的研究,若能扣緊人間佛教在當代的應用是最好的。因為佛法在人間,但如何才能讓人覺得有意義?如何讓人在學習佛法的時候,可以實現理想?成人之道就是成佛之道,各行各業就像百川,最後都會流入佛法的大海,所以研究想做什麼題目並不是最重要的,我期待佛教的研究能發揚人間淨土,思考如何突顯佛法在人間的重要。

人間佛教之所以開展,就是因為部分的佛教徒對現實的漠視
林建德(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印順導師與證嚴上人,一個是思想家,一個是行動家。導師的人間佛教思想,透過上人帶領的慈濟團隊加以落實,今年會議辦在花蓮靜思堂,主題又是藥師法門,現場許多醫護人員共襄盛舉,更彰顯出導師與上人師徒間的連結,我覺得特別有意義。
  信仰如果太著重在形而上的修養,以為可以透過心靈的改變而轉化現實的問題,其實是忽略了問題的力量與難度。過去因為禪宗許多人只求開悟,淨土宗又只在彌陀思想裡想著淨土的美好,人間佛教之所以開展,就是因為部分的佛教徒對現實的漠視。佛教應該關心社會,無論是倫理、道德、法律、政治等等,都能提供佛教觀點的啟發,如同昭慧法師以研究倫理學來探究佛教與社會的關係,反映出應用性、實務性的「食人間煙火」性質,如果不能跟世界溝通或交流的信仰,相信了也無濟於事。
  我最近開始關心佛教的正義觀,因為在慈濟的體系中,常收到許多善款,但怎麼分配才合理?弱勢族群這麼多,幫忙有沒有優先順序?我們希望成為行善家,但是慈悲的實踐若少了智慧的明辨,將變得不合理、不正義、不公平,所以還是要福慧雙修,入世佛教才能走得更穩健。

 

 

 

佛教弘誓學院
與我們聯繫  (了解詳細)
電話:886-3-4987325
傳真:886-3-4986123
E-Mail
facebook
youtube
站內搜尋
年度行事曆
   
交通位置 (了解詳細)

地址: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