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期編輯室報告
「性別平等」,是時代的普世價值。然而強調慈悲與愛的宗教,往往不但不能引領時代風潮、堅持普世價值,反而充滿著各種性別歧視、偏見乃至打壓。此中之受害者,包括女性、同志與各種性小眾。
我們希望藉由本項研習活動,展開「性別正義」的宗教對話,激發宗教青年的改革熱情,促進宗教內部的性別友善,讓女性、同志與各種性小眾,無須為了信仰而受到性別歧視的委屈,而能受到平等尊重,自在地享有信仰生活所帶來的身心寧靜與喜悅。
——昭慧法師
2024年6月29日至7月1日,第一屆「性別友善自在營」在佛教弘誓學院舉行,八位來自不同信仰體系的佛教法師、基督教牧師、穆斯林學者以及民間宗教的研究者,展開了多元性別與多元宗教的對話,探討各宗教如何建構性別友善的系統理論,乃至如何提供性別友善的信仰空間。
正如美國維吉尼亞聯邦大學社會學系高穎超教授所說:「性別友善自在營」的舉辦,是台灣性別與民主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何筱淇〈性別友善之宗教對話——第一屆性別友善自在營側記〉,詳盡記錄了三天營隊所開展的討論與反思。所有歧視都是醞釀仇恨招致暴力的因子。與會各宗教領域專家,從自身的信仰體系,就當下迫切需要改變的信仰性別友善空間現狀,做了深入細緻的剖析,對於未來的行動,倡議性平運動四原則:對立(現身)、對話(發聲)、共願(集結)、同盟。從思想與行動兩處著力,令生命遠離痛苦。
高穎超〈歷史性的性別與宗教緣聚——「性別友善自在營」浮現的緣起、挑戰、啟發與實踐〉,以性別社會學研究者、同志運動參與者、台裔美人長老會友的角度,進入這個以佛教營隊為框架的性別友善營會。透過觀察分析,說明正是因為宗教人士厭女(misogyny)、恐同(homophobia)的經驗,是本次營會數十位學員熱烈報名參與、盼望淨土的結構性原因之一。
吳曙帆、梁晴朗、Robin採訪謄稿〈我的生命體驗——「第一屆性別友善自在營」學員訪談〉,描述了他們在宗教領域見到、遭遇到的性別友善、不友善故事,乃至面對宗教內部性別歧視的思考和採取的行動。這些世紀的青年,希望在宗教信仰中聆聽多元的聲音,思索宗教真正想要傳達的核心理念是什麼?想要學習聆聽異己、向異己學習,無論彼此有性別上還是宗教上的差異。他們的心聲需要尊重與傾聽,那是走向美善淨土的開始。
林軒樂、曾櫳震、張辰瑋〈「與會來賓迴響」採訪報導〉,張懋禛牧師、劉柏君老師、溫宗翰博士、卜莎崙牧師,分別就人性真善美的需求和對社會公義的渴望;給予教義新詮釋,真正做到宗教中的性別平等;以及民間信仰中的性別友善,闡釋他們的所思、所行,希望放下宗教分歧,締造一個和平、和諧的環境。
曾櫳震〈2024性別友善自在營後記——孰知正處?萬法同歸一乘的利他精神〉,做為本期參與學員之一,他善聞善思,各大宗教間,應該在「利他」這個面向各自努力,畢竟趨樂避苦,追求快樂是人的本能,亦是一切眾生的本能。能夠得到祝福的,能夠使人趨向快樂的,便是善法。今天,我們在弘誓學院共同完成了性別平權、多元共好在宗教場域中實踐的一小步。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人們,「為往聖繼絕學」,一同站出來讓光明徧照世間。
昭慧法師臉書〈從「性別友善」到「強者讓行」〉,源於「性別友善自在營」舉行完畢後,工作群組中出現的一個有意義的討論。法師善觀善教,就當下發生的事情,引入正確的觀念,分析處理乃至解決問題,讓重視結果的我們,學習到從過程到結論,如理作意的軌跡。
當閃耀的燭光排出三大宗教的標誌,讓我們共同祈願!多元宗教與多元性別共存共榮。
副總編輯 釋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