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生活隨筆──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陳玉嫦(香港佛教中觀學舍舍員)
我從小就接觸佛教,可惜家人只重視求神問卜,許願祈福的功德,而忽略法義的詮釋,我對這種臨急抱佛腳的心態,十分討厭,原來當時我已經知道「果從因生」的道理。我十二年的基礎教育都在天主教學校完成,中學公開考試聖經一科考獲優良成積,但因我無法接受凡人皆有「原罪」的教義,結果沒有洗禮便離開仁慈的修女,原來當時我已經知道「眾緣和合」的道理。
我進入社會謀生,接受護理訓練及第一份聘書都是基督教醫院,由於醫院的政策是傳教,高層的進昇基本是以基督徒為主,關心我的上司及同事,都積極用「愛心」引導我入教,但結果我沒有成為基督教徒便離開。因為我相信,只要我肯努力,我會找到自己的發展空間,原來當時我已經知道「緣起性空」的道理。
這些潛藏在我內心的道理,一直在我的行為中反映出來,但當時我不懂得用言語及文字去表達,故此在師長的心目中,我是一個「叛逆小子」,在朋友的心目中,我喜歡「我行我素」,因為我總是不肯違背自己的心念而妥協。
今年(2012年)我正式皈依,成為佛門弟子。我十分高興,但旁人卻十分奇怪,到底是誰令我這「叛逆小子」乖乖走入佛門呢?原來我是獲得三位師長的護持,他們在不同時間,用不同的方法,引導我去探討、理解及皈依佛門。
第一位是我家姑曾智足居士。她年輕時先後追隨明珠佛學社明慧法師及妙華佛學會慧瑩法師學法,但因她不懂文字,而且她知我對佛教有偏見,所以她從不跟我這晚輩論經說法,不過她是一位生活簡樸,持戒清淨的修行人,我對她十分尊重。她晚年因為身體不適,經常進出醫院,我在照顧她的時候,發覺她不但對死亡無畏無懼,還能冷靜而智慧地安排自己的身後事。當時我隱約從她的身上,體驗到佛法的效力,我想是不是我之前對佛教有所誤解呢?就因為這個問號,當她去世之後,我便決定找機會,認真地去探討佛法的真實義。
第二位是我的佛學老師黃家樹居士。我從2006年開始,參加明珠佛學社舉辦的佛學課程,當時黃老師已經移民加拿大,雖然課程由多位老師分別教授,但原來初級及中級的教授課本,全是由黃老師編寫的。2008年暑假梁靜宇老師為我們補課,重溫上述課本,之後還帶領我們一同研習黃老師的錄影帶,加拿大法相學會的「金剛經講座」。課程還未完結,便收到消息,黃老師會回流返香港。結果黃老師於2009年6月正式回歸香港,創辦「香港佛教中觀學舍」,而我便成為學舍的首屆學生。我由學佛到皈依,用了六年時間,在黃家樹老師悉心教導下理解佛法,他是我佛學的啟蒙老師,我對他的教導,將會銘念在心,永存感激。
第三位是我的皈依師父昭慧法師。皈依之前,我並不認識昭慧師父。皈依當日,我從她的眼神,看到無比的智慧與慈悲,當時我覺得她是一位真誠而動感十足的出家人。然後我到處搜集資料,想進一步認識她,結果不禁令我十分讚嘆,還產生強烈追隨的增上心,並發願終生奉行佛法。原來她是一位無私的菩薩行者,以「忘己為人,盡其在我,任重道遠」的精神,一生致力於教育、弘法、護教、護生、社運……等工作。她的正能量不斷從佛法中滲透出來,我與她雖然分別在香港及台灣生活,不過透過網上溝通,我經常得到她的教導和鼓勵。感恩之情,真是難以言述。能與她結此法緣,令我充分理解「因緣」真的不可思議。
我從三位師長的身上,體驗到一個道理,就是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背景、性格及才能,無論是在家出家、嚴肅活潑、言教身教,只要按自己的特質及專長去努力精進,佛法便可以在不同時間、不同空間、不同人物中發揮其效用。我家姑雖然是一個文盲,但如果沒有她的身教,我就不會去探討佛法;以我的性格,如果沒有黃家樹老師的正法,恐怕未到六年,我已經離開學舍;如果沒有昭慧師父的正能量,我必定沒有信心發願終生奉行佛法。所以三位都是我學佛的明燈,在菩提道上發亮發光,慈悲地引領我前進。
最近我不斷思維,到底甚麼是我的特質及專長,我該如何發揮自己好呢?首先我發現,自己活躍好動,醉心於太極運動,如果努力學習,將來必能自利利他;其次,我酷愛大自然,喜歡到處遊歷,結交不同的朋友,了解不同的事物,更喜歡寫遊記與朋友分享我的所見、所聞及所思,如果我能夠將佛法的心得融入其中,這將會是我個人弘法的獨特方式;最後,我會奉行印順導師所言「使佛法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也就是修學佛法」的理論,坦白說從小我就不願做書呆子,要我每天漫無目的地研讀佛經是困難的,但如果要我用佛法去解讀日常生活的問題,我便會趣味盎然地查經據典地去找尋答案,這亦是我的個人特質。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偈云:「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按昭慧師父的解釋,無論我們生活上遇到甚麼人、事、物,只要我們都能以善心相應,那個當下就「不空過」,亦不會產生煩惱。這將會成為我日後最佳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