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也有感知能力——培養對動物感受的同理心
釋傳法
我們社會的文明發展,已經到了「將動物利益納入道德考量」的階段,「人類如何對待動物」已是討論和關懷的議題之一。去年11月筆者赴台灣師範大學,參加環境教育學會舉辦的「九年一貫教材動物保護研討會」,針對既有教材內容,筆者當時提議三個討論方向:
1. 審視內容有否錯誤或不當?(例如:馬戲團裡的動物很快樂)
2. 審視使用動物的教材,有否達到教學目的?(例如:飼養小動物)
3. 即便達到教學目的,可否以其他教材替代?以將動物福祉的損失減到最低?(例如:以生態池替代飼養箱)
就既有的內容進行修正,是比較容易進行的,然而,這僅能消極地避免錯誤知識,而無法積極以建立正確的觀念。但是,保護動物的主題架構如此龐大而專業,對成人而言都可能是頗難理解的議題,如何在有限的篇幅之內、設計契合學童心智程度的教材呢?
動保教育容或有牽涉許多不同主題與實務,但「動物倫理」則來自一項最基礎的觀念,那就是:將動物納入道德考量,是因為人類對待動物的方式,與對待人的方式一樣,都有「是非對錯」可言。因為我們都覺得,動物與草木石頭不一樣,因為石頭沒有感覺可言,可是你踢一隻狗,就傷害到這隻狗的利益,因為狗會「感受到疼痛」。就這一點來說,動物與草木石頭不同,而與人類一樣--都有感知苦樂的能力。這點共通性,就是作為動物應受到「平等尊重」的關鍵特質。
其實仔細想想,動物與人的相似之處還有很多,即使我們不能說動物的語言,只要留心觀察,我們還是能了解動物有些什麼感覺。簡言之,不論人類或非人類動物,「趨樂避苦、趨生畏死」是所有生命所共通的。由於「設身處地」同情牠們的感覺與需要,所以我們不傷害牠們、甚至還要愛護牠們。因此,動保教育容或有許多層面與不同主題,但不能忽略這項最基礎的觀念。在此基礎之上,所以我們必須改變態度,防止對動物造成痛苦,並培養對動物「同情共感」的同理心與幫助作為。
說到動物對於痛苦的感受能力,現在一般也許都不再懷疑,但是動物苦難既深且鉅、難以改變,其無非由於幾重因素:1.大多數人對動物的處境一無所知;2.雖知悉但麻木不仁;3.雖感到不安,但同情敵不過貪婪,繼續從動物身上獲取利益;4.為了心安理得,想出許多冠冕堂皇的藉口,來合理化剝削動物以獲取利益的行為。
因此,動保教育的首要之處,便是揭露動物的處境,讓無知不再成為藉口。但是,當前九年一貫教材中,似乎有意無意隱藏血淋淋的剝削事實,而隱含合理化剝削動物的歧視態度。這也是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難題:當剝削動物是普遍存在的事實,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從動物獲取利益的時候,我們又該如何教育下一代,它可能是有道德爭議的呢?單純的學童心靈,又如何解決課堂中的理解與經驗上的差距呢?這時,也許只能隱藏實況或服膺於現實,先從比較容易的同伴動物著手,對於經濟動物與實驗動物,則教育學童「感恩」這些奉獻其皮毛骨肉給人類的動物們,因為,牠們的「奉獻」並非自願也非理所當然。如此之動保教育,是否可能喪失「引領社會進步」的教育功能,則值得教育工作者省思。
所以,九年一貫的動保教育,最困難的也許不在內容如何設計編排,而在於教材編撰者、教師、或學校行政主管,其是否真的具有對動物苦難的悲憫之心,否則,也許仍會不時出現讓保護動物人士看了直搖頭的教材內容,或是校園中仍會不時出現捕犬隊追捕流浪狗的暴力畫面吧。
94.1.18於關懷生命協會
——原刊於環境教育學會94年3月《綠芽教師》創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