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七開示錄(七)──第三日 大堂開示
安禪制毒龍
開 示:性廣法師
紀錄整理:李素卿
時 間:2006.07.25晚間
地 點:佛教弘誓學院禪堂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大家晚安!
今天過得好嗎?心情還平靜嗎?
佛陀所教導的修行之道,並不強調超常的感官經驗與特殊能力,這些境界不是沒有,但是不究竟,也絕非正法修行的目的。古代知識不發達,人類對於自然界的現象,經常會賦予神秘的擬人化或神話的解釋;到了科學進步以後,連帶的對於超常的經驗和境界,就慢慢不談了,甚至認為它們都不存在。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要強調,佛教經典確實記載許多關於聖弟子依法修道而得神通的事蹟,因此,在修行的過程中,我們不要因為現代有限的科學觀念,而否認心意鍛鍊的特殊經驗與效果,甚至認為三界六道輪迴純屬無稽之談。其實,這些現象都存在,絕非只是心意的顯現或想像而已,我們之所以無法察覺,乃是因為它們超出了一般平常人的感官所能認知的極限。
我們在修行或說法時,對於一般人無法覺知的經驗,不必多談,因為缺乏共通的經驗基礎,只能訴諸信仰,只會憑添錯誤的想像與不必要的爭執。我在說法時,比較著重於大家都能感知的共通經驗,至於特殊的境界或能力,我只會鼓勵大家:依著你們的定慧能力親自去體驗、印證它,就如同親眼所見般的真實不虛,換言之,也就是經典中常常提到的「如實知見」。這種因真實體驗而產生的信心,是佛教因正智而有的正信、淨信的精髓。而一切都從基礎起修,這是我們現在正在學習的功課,而我所講的,就是你們能做到的,同學們能經驗多少,我們就講多少。
如是因,如是果
今天已經進入禪修的第三天,目前是以安般念為所緣來修學禪定。在之前我們一再提醒:禪修過程中,無論面對何種境界,都要掌握「斷盡煩惱,破除我執」的目標,而在未達目標之前,唯一要做的就是降伏貪瞋癡和遠離貪瞋癡。在密集禪修期間,正念正定力能在短時間被培養起來,所以同學在面對順逆境界時,應當更能體會貪不能止貪,瞋不能止瞋,若不制而隨,就會越陷越深的道理。比方說,有些同學會跑來告訴我:「師父!痛的時候,真的是越動越痛,不動反而就不痛了!」相信同學有了這種經驗以後,就不敢隨便亂動,而且也更能了解到,為什麼佛陀所說的法是清淨的、離染的。
修行是長長久久的事情,你們現在會覺得很困難、很辛苦、很陌生,一定是過去沒有跟它結下好的因緣,才會如此。不過,因果法則是公平的,你對修行用多少心、花多少時間,它就會相對的回報給你多少。在我個人的禪修過程中,也曾碰到有些人過去生是天人,今生投生人間,大家都知道,天界眾生的禪定力很強,這些人在天上待了一、兩千年後,來到人間,他們腿一盤,眼一閉,輕而易舉地就能入定。為什麼會這樣呢?那是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身心狀態。反觀我們,腿一盤,眼一閉,就開始腰酸背疼,胡思亂想,熱惱交煎,那是因為我們不習慣讓心意長期保持靜定所致。
從不習慣安定到習慣它,是一段漫長的修行養成過程,必須像燒柴煮水一樣,綿綿密密,持續不懈,方能成氣候。有些同學一聽到入堂板聲,便垂頭喪氣、萬般無奈的走入禪堂,好不容易熬到引磬響起,瞬間就變得生龍活虎,蹦蹦跳跳地離開禪堂去。修行如果還分上下課,就會像時起時滅的柴火一樣,永遠不可能讓水沸騰,也很難培養出定慧力。
這個禪堂的規矩並不嚴厲,我們除了做原則的道德勸說之外,就是祝福,也不太會盯著同學,修行是自己的事,如果不服從規約,不依法奉行,最後吃苦的還是自己。有些同學聽到這些提醒之後,便立刻生起勇猛心和精進心,願意連香坐禪,這是非常好的。然而,也有些同學在這個強調自尊自重、自動自發的禪修營中,不但無法在禪堂裡攝心專念,就連其他時間,也是放逸懈怠,散心雜話。我一再提醒大家,修行是訓練自己從遠離貪瞋癡到斷除貪瞋癡的過程,除此之外,我們還誦唸經文提醒大眾,而且在解說的時候,也儘量按照經義,不攙雜個人意見,希望能將佛陀的教法如實地傳授給大家。我們只能做到這些,至於要如何栽培,如何收割,就看同學自己修行的意願和努力了。
善護念
經過了三天的禪修,大家表面上雖然平靜,但是內心的煩惱就像「茶壺裡的風暴」在翻滾。比方說,有人覺得禪堂太熱,有人覺得禪堂太冷;有人覺得光線太暗,有人覺得光線太亮。讓照顧禪堂的志工覺得很困擾,順了姑情逆嫂意,後來有些同學按耐不住,索性就自己動手調整空調的溫度了,這是很麻煩的事情。在修行的過程中,要訓練的是調心而不是轉境,境界常常是不能盡如人意的,心念卻可以透過禪定而增強堪忍力,透過覺觀而徹知無我慧;有了定慧二力,外界的橫逆與煩擾,就不是一件不能忍受的事了。況且山林道場的環境比起都市叢林,已經是很好、很適合修行了,無論是禪堂溫度還是齋堂飲食等,我們也儘量求得一個平均值來滿足眾人的需求,熱不會太熱,熱不死人;冷不會太冷,冷不死人;身心狀態正處於兩極端的人也許會覺得不太舒服,但這種不舒服絕對是可以忍受的。
我記得自己有一次參加禪修,那一次「運氣」非常好,座位上面是電風扇,旁邊是十噸的大冷氣,只覺得滿頭滿臉都是電扇、冷氣的風,哪裡還觀察得到鼻息、安般念!當時是盛夏,我不能請求關掉冷氣和電扇;禪堂學員滿座,也無法換位子,這時我能怎麼辦?既然不能怎麼辦,那就靜下心來用功吧!其實這裡的環境並不差,終究是自己的心不安,靜定力不夠,也是自己對於順逆境界的貪瞋心太強而有以致之呀!晨誦中的經文不是提到了嗎?既不是眼繫色,也不是色繫眼,是中間有欲貪嘛!所以同學一定要時時留意自己的起心動念,靜靜地觀照,安住於所緣,保持心念的平穩專注而不與惡法相應。
另外需要留意的是,長期禪修後身心狀態以及官能覺受會與平常不一樣,因為初學者不熟悉其中的變化與原理,所以請不要隨意對自己禪修中的身心覺受下判斷,應該在小參時告訴我,讓我來幫助你們研判,以及提供有效的建議。比如說,有時候熱得全身發汗,並不是因為空調或氣溫太高的因素使然,而是火大增盛所致。而之所以火大相現,有時候是食物、心情的關係,大家因為在禪修,心比較安靜,不但可以覺知微細的覺受,也會引發四大的增盛相:有時冷,有時熱,有時硬,有些輕等等,不一而足。碰到這些情況,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憑藉好的所緣來幫助自己專注。在禪堂裡修行,既不是要無意義地忍受痛苦,也不是要盲目地追求快樂,而是要透過定與慧的修持來走向離苦的道路,因此,整個過程都必須和善法相應,遠離貪瞋癡。
如果你無法降伏和遠離自己的熱惱,而只是一味地追求樂受,逃避苦受,那你要心生大慚愧、大恐懼呀!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你現在還能動,但是人生總會碰到不能如意行動的時候。你可以到加護病房觀摩一下,有些病人氣切、插管,為了怕他們四處亂抓,傷害自己,所以把他們的手腳綁在床上。這時你不妨假想一下,如果你是那位病患,被綁成這樣,你會不會難受得起瞋心?會不會氣惱得努力掙扎?不能解決問題卻瞋惱熾盛,只有徒增惡業而已!反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還能正念分明,不與煩惱相應,當下就能離苦!我們雖然無法預知自己會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以什麼方式遇到身心崩離,生死交關的情境,但是我們現在可以練習,不是練習如何死亡,而是練習無論身處何境,都要能遠離貪瞋癡,禪堂是一個很好的練習場域,大家一定要把握每一個練習的機會。
真正的禪修者是什麼都能適應的,有些人怕吵、怕冷、怕熱、怕亮、怕暗、怕食物不健康、怕水不乾淨等等,什麼都怕,最後成了瀕臨絕種的「珍奇稀有動物」,必須特別保護。真的有那麼嚴重嗎?沒有!這些都是不正思惟與錯誤行為的結果。事實上,真正能進步的禪修者是那些隨遇而安,不被外境牽引的人,因為如果你一直都很在意外界的刺激,表示你已經忘失所緣,根本沒有置心於一處。
談到怕吵,其實,當漸漸證入色界禪,乃至於無色界禪的甚深定境時,那種感覺就好像自己被一層厚厚的帷幕罩住、隔離一樣,根本聽不到外面的聲音。若是外面的聲音真的很大且尖銳,也好像是很細微的,從遠處傳來聲響,會聽到,但是身心不會感覺驚嚇和心悸。因此,如果有人抱怨自己在定中被嚇到,我們就可以知道,他那時的心念太鬆馳了,因忘失所緣而產生恍惚惛昧。我們平常不會覺知自己的心鬆鬆的,但是禪修時,心已經能比平常安靜了,但是因為不能長期保持明覺,所以細惛沉還是會趁虛而入,這時心念過於鬆馳,不夠警覺,就會不自覺地進入細惛沉的狀態。這時外面若有聲響,就會覺得好像心臟或身體被擊中一樣,很不舒服,又因為身心交感,他又緊緊抓住這種震盪的感覺,所以才會覺得被嚇到,而且餘波蕩漾。因此,禪修不怕吵,怕吵表示功夫不夠。而且,當你被聲音嚇到時,你要很感謝那個聲音,因為它是在提醒你,你的心忘失所緣,鬆掉了。
還有人說,怕光亮,所以不但要求用窗簾遮窗戶,也用手帕遮眼睛。其實,「天」的梵文是Deva,也就是光明,禪定力能生光明,這是進步的現象,修行當然希望眼前的「前途」一片光明,難道你們要在黑暗中摸索、打滾、輪迴,前途一片暗淡嗎?修行者什麼都不怕,他不是自找苦吃,而是他的定慧能力自然會讓他容易適應環境。禪修時越亮越好,就算是從外界來的,也沒關係,慢慢習慣就好;禪定會有光明,有些人不習慣,還會被這種光明刺到流眼淚呢!我們向來習慣於黑暗,習慣於煩惱與輪迴,而禪修就是逆向操作,順向善法,所以要逐漸適應。有時候,禪堂的光線之所以會弄得柔和一點,乃是因為我們都是從下面慢慢爬上來的人,怕大家一下子不習慣光明。哪裡最黑暗?幽冥世界!難道你們要到那裡去嗎?
另外,禪修者什麼都能吃,不怕油、不怕鹹,很容易滿足,因為一修四大分別觀,什麼都化得掉。不是故意要去吃不健康的食物,只是強調當環境因緣無法具足時,就應調心順處,更何況禪堂中的食物,都是志工善心護持的潔淨食物。為什麼不敢給你們吃太隨便的食物?答案很簡單,因為你們不但化不掉,而且還會起貪瞋癡,所以在飲食方面還是得照顧你們。在《慈悲經》裡面提到,修行者是少欲知足易供養的,我們也應如是效法與學習。在禪堂中,我們會盡量滿眾生的願,希望你們不要自找煩惱,一定要善護念自己的心,安住於正法中。
攝耳聽法
有些同學聞法的品質很差,無論我教什麼,他都要用錯誤的、相反的方法做一遍,等到小參時,才發現他已經浪費了許多時間把方法攪成一團,也得不到禪修的益處,必須慢慢再調整回去,弄得大家都很辛苦。我心裡常常想,你們離開禪堂後,要在什麼情況,什麼因緣下,才會再碰到有人願意天天陪著你們修行?我過去學禪時,有時禪修環境比較特殊,常常是老師說一遍,你就沒有因緣再問他第二遍了。
以後你們也許會有更好的因緣,但現在既然已經來到這裡,而我們的身心也做好準備,願意陪大家走一段修行的路,就請大家專心努力學習,最好一次就聽懂,我一講再講是無所謂,只可惜你們耽誤進步的時間;還有,我所講的,要認真聽,照著做;我所沒講的,不要自己加。
經過三天的禪修,雖然過程有挫折、有混亂,但是就整體而言,大家都進步了,只是有些人快一點,有些人慢一點。在我帶禪修的過程中,偶爾我也會碰到幾位非常特殊的學生,你一教,他就立刻做,而且在跟你覆述時,很純粹,沒有增損,因此不但學得快,學習狀況也很穩定。
接下來的功課更複雜,我只要想到那一天,心裡就發麻,手腳都發軟了,因為我講解完之後,很多的學員小參時都會跟我糾纏不清,不是我講不清楚,很多問題出在照自己所想的那一套去做。這樣的聞法品質會讓各位付出慘痛的代價,因為到最後你們的問題還是得由你們自己來解決,別人幫不上忙。
我對於修行技巧的提醒都非常簡短扼要,希望你們能夠把那幾個重點抓住,認真的用功,才不會把時光白白的浪費掉。我們大家互相勉勵,好嗎?
調弦
透過幾天的用功,你們應當比較了解自己的身心狀況。對有些人而言,安般念的所緣是模糊的,果真如此,就代表你們現在的念力就是到這程度,這時候再怎麼瞋恚、緊抓、用力,乃至於廢寢忘食、加緊用功,都沒有用;最好的辦法就是,用平穩專注的心,面對自己當前的程度,並時刻提醒自己,不要放棄,努力精進即可。
大家在用功的過程中,有時身體會出現一些粗重的覺受,這些覺受可能跟你過去不良姿勢或舊傷有關,在禪修中,因為心非常安靜,舊疾、舊傷會再復現。此時,如果你不正思惟,希望排除它,乃至於用瞋心去跟它相應,那就糟糕了。所以,保護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以平穩專注的心面對所有的順逆境相,並反省自己在整個過程中都不與貪瞋癡相應。
此外,有的人性子急燥,平常或許不自知,別人提醒還不太以為然,當他碰到不順利的情況時,會全身緊繃,死命地與那個境界糾纏,希望趕快突破,這樣禪修下來,你會覺得全身像被打到一樣,非常疲倦;會覺得疲倦,是因為在禪修中對於現階段的禪修逆障無法接受,又加上心裡焦慮所致。所以,為什麼我們要提醒,不要對自己下負面的評語,例如:都是自己不好啦!這麼差勁啦!怎麼搞的,還沒有進步啊!千萬不要有這些念頭,你就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回到安般念,如果模糊,就暫時擱著,改用數息,並且讓自己像個旁觀者一樣,心念上不要死命地想要抓住清楚或舒服的感覺,死命地要排除模糊或疼痛的感覺。
還有另一種人則是,一碰到困難,就去睡覺了,要不然就兩手一攤,不玩了,所以整個心是鬆的、垮的,呈現出來的是懶惰懈怠的模樣。這樣的人進度會非常慢,如果又加上腿痛、腰酸、身體不舒服,就會坐在那裡動來動去,像熱鍋上的螞蟻,非常可憐,這都是不正思惟所造成的。
不要以為這些情況是來到禪堂才發生,你們知不知道?其實你們平常就是這樣過日子的,只是所緣不同而已,貪瞋癡是一樣的。所以進禪堂用功,就是繫念一個所緣,讓所有的業習在藉境練心中,降伏它們,斷除它們,這是非常重要的修道正見。因此,禪修如果有正知見、正思惟,和正確的方法,則煩惱會越來越少,人會越來越平穩,習氣會越來越遠離,生活越來越平安,然後逐漸邁向究竟滅苦的道路。我們要非常感恩,非常歡喜,因為終於有佛陀的正法能讓我們學習,如何從遠離貪瞋癡到斷除貪瞋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因輕安而感到快樂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如果在困頓中還能保有平穩的心情,那就不簡單了,我這樣對你們提醒是非常重要的。我過去在某個禪林用功時,曾經碰到一位出家師父,他在那裡三年,修行一直沒有進展,因此非常憂傷,經常動不動就流眼淚,只要聽到有人進步了,就流眼淚,他總會說:「你好好喔,我都沒有。」
時間一久,他整個現的就是愁苦相,看他鬱悶憂傷,說幾句話眼框就紅,我心裡也替他難過。有一天我跟她說:「某某師父,你的心常常在憂傷中,不好欸!這樣既傷心,又傷身,會更沒有辦法進步。你為什麼不換個念頭想,想想你平常在道場裡,事務繁多,十分忙碌,現在你有機會萬緣放下,來到這裡禪修,在這兩、三年中,不用做漢傳的早晚課,不用輪值,不用出坡,不做事每天吃飽就進禪堂坐,時間到了就出來,你三年過這樣的日子,縱然沒有成就,難道你不應該覺得還是很有福報,心情還是能從感恩中生起喜悅嗎?」
反觀你們,現在才第三天,有些學員也開始為眼前修道上的小小困難心情沮喪了,希望我適時的提醒,你們能夠趕快警覺,趕快遣除它們,不然你們還要長長久久修行吶,這樣下去怎麼得了啊!
一個人要如何才能保護自己?就是用正法來保護自己:在逆境中,藉以遠離瞋心;在順境中,藉以遠離貪心。你們的逆境是一支香、兩支香,那位師父的逆境是三年欸!想想,你受得起嗎?你受得起三年的逆境嗎?在順境中起輕安相,這時要保持平靜專注是比較容易的,但是,如果三年都沒有進步,一事無成,你的心還能一直保持平靜專注嗎?所以那位師父常常哭!天天哭啊!我跟他說,「可以三年都不做事,專心修行,你要偷笑呀!」可是他的心不往這邊想,個性悲觀,沒辦法啊!
也許你們會說,「師父你講得好聽,那你自己呢?」自己就要訓練啊!我們不要說禪修,像寫博、碩士論文也是一樣,有些人寫到快發瘋,指導教授追人,他人都不見了,甚至搬家,換電話,從此「隱姓埋名,遠走他鄉」。竟然有人寫論文寫成這樣啊!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他寫不出來,心理又不知如何調適,所以只好這樣。那我呢?我也有一段寫不出來的時候,當時我就這樣自我排遣:「寫不好也要盡力完成,了不起就三個人看(三位論文審閱教授),只要他們說通過,就好了,從此不要給其他人看,那別人不就不知道了嘛!」所以,論文再好再爛,把它寫出來就是了嘛!寫出來只給三個人看,之後放在床底下,日子照過啊!但有些人就不會這麼想,他們一心想要寫出一本藏諸名山、傳之百代的曠世巨著,因此把自己弄得瀕臨崩潰,快要跳樓,而會搞成這樣,就是個性作祟嘛!因為個性如此,所以進了禪堂,碰到困難,他還是會用這樣的個性努力去撞牆。
我在開示和小參中所提醒你們的事項,在目前的禪修過程中,你們或許不知道它的好處,但是,等到你們要長長久久走在修行的道路時,你們才會發現,自己有很多的業習沒有辦法處理,這時你們就能體會我建議的這些方法其實很好用。有些修行的錯誤心態是要調整的,這是在保護你們,你們現在不先練習,以後如果沒有因緣碰到善知識,你只能一個人用功,或者,你只能跟那種有語言隔閡的老師一起用功,而且話又只講一遍,到時你要怎麼辦?我還講華語欸!有些老師不知講哪一國話,聽都聽不懂,翻譯又解釋不清,再加上異國環境完全不適應,在這種情況下,你還是要用功啊!
好啦!再回來說遇到生死的那一剎那呢?手腳被綁住,再加上氣切,這時還能不能不跟煩惱相應?每個人都害怕臨終那一刻,那我們現在就要練習啊!把每一念都當臨終,成功了,升起歡喜心;失敗了,也無所謂,休息一下,再來!要每一個念頭都這樣練習啊!練習到後來習慣成自然,時時刻刻都可以保持正念明覺。因此,我所教導的方法不是只讓你們用七天,在整個修行過程中,包括從降伏煩惱到斷除煩惱,乃至於從有學到無學位,這些方法都一直用得上。
這幾天為大家誦念經文,提到了修學四念處、四正斷,如果你們能修學四念處、四正斷,就是遵照佛陀所教導的三十七道品,按步就班一個一個用功啊!心有欲貪如實知,如實知後,就用善法開始斷嘛!心無貪如實知,如實知後,已生之善法令增長嘛!你們就是這樣在用功啊!一定要切切實實的用功,每一支香都不遲到,不早退,只能多坐,不能少坐,這樣才能綿綿密密的持續進步。
生起善法欲
禪堂裡不用香板,沒有糾察,也沒有門禁,所以你不用憋尿、不必忍痛;出現昏沉、掉舉,不會有人來打你,喝斥你,也沒有規定哪支香不能動。這是在尊重的前提下,鼓勵你們自尊自重,一切靠自我鞭策。外來的力量有限,一定要自己從內心湧升精進力,修行才能持恆而有進步。
我常想,當年我自己用功時,沒有這麼幸運,沒有碰到「我現在的自己」。聽得懂嗎?意思是說,我沒有碰過像我這樣子的老師,所以在很多時候,我是自己用功的,這種過程比各位現在更艱辛吶!然而,只要精進力一湧生,就能一支香坐過一支香,不但會一心想要用功,而且還會自我期許:佛陀所教導每一種法,我都要學習,我都要親自去體驗和印證。
這種「想要」的動力就是一種「欲」。欲有善法欲和惡法欲,喜歡修行、想要修行的心是一種善法欲,但是這種力量要從自己內心湧現,才能發揮大用,來自外界的強制力量只會造成畏縮、恐懼、交差了事的心態。希望你們修行到後來,可以達到沒事就想用功、不想散心雜話、不想與惡法相應的境界。如此,你們的修行才算真正開始上路,現在還說不準,因為這是靠團體共修,禪堂鐘板招呼你們、提醒你們而有的修行。要等你們離開禪堂、離開老師之後,還能自我鞭策,自我淨化,時時憶念三寶,勤修法行時,才稱得上是修道人。
在經典中曾經提到有關善法欲的問題:有一位婆羅門問阿難尊者:「佛陀教導什麼方法來斷愛?」阿難尊者答說,「以欲來斷愛。」婆羅門聽了覺得很奇怪,便反問:「怎麼會以欲來斷愛呢?」阿難尊者為他做了一個比喻,他說:「我暫不回答,先請問你:你來精舍之前,有沒有先生起一個『想要』來的心?」婆羅門說:「有啊!我有生起一個『想要』來的心。」阿難尊者說:「這就對了,因為有這樣的心,所以才會籌量方便,具足各種因緣來到此地。等到來之後,這種『想要』的心就滅了。」
各位同學!你們有沒有「想要」修行?有沒有「想要」降伏貪瞋癡?如果自己沒有「想要」增上的心,沒有人能幫得了你們。
在修行的過程中,除了「想要」的心念要很強以外,精進力的湧生也是很重要的。所謂的精進力,就是儘管覺得困難很多,覺得快坐不下去了,但還是勉勵自己繼續安住於安般念。這幾天你們有沒有這樣試過?如果沒有,要試試看啊!要不然回去之後更難喔!
阿含經中說精進有四類,也就是四正斷:已生之惡令斷,未生之惡令不生;已生之善令增長,未生之善令生。所以,我們經常在禪修中鼓勵各位同學,碰到逆境時,要防護其心,令瞋不增長、不生發;處於順境時,也要防護其心,令貪不生起,這些都是精進力的發揮,可以幫助我們成就修道。
要常常生起踴躍、歡喜、精進、想要修行的心,早上的經文還記得嗎?佛陀說:「只有這條路,沒有別條路!」不要再逃開了,我們現在就正走在古仙人道上,雖然路徑很模糊,人跡很稀少,但是除此之外,別無選擇,因為其他的路都是生死輪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