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誓雙月刊 |

食安風波啟示錄

  近五年來,台灣食品安全問題連環爆,從2010年的黑心油豆腐,2011年瘦肉精、塑化劑汙染食品事件,2012年牲畜奶粉,2013年毒澱粉、銅葉綠素事件,2014年令人髮指的餿水油、地溝油、飼料油事件,以及肉品注射「保水劑」、組合肉、工業用漂白劑漂豆芽菜、用「血液透析液」空桶盛裝仙草茶、化工原料製豆花等等,食安議題層出不窮,危機已每天充斥在你我身邊。如今,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在我們每天的餐桌,上演著一場場高明的騙術。

我們吃的到底是什麼?

  當食品技術日新月異,食品的來源也越發複雜,隨著混搭、調配方式多元化,我們吃進去各色各樣的食物,裡面摻雜了許許多多新的東西,渾然不覺它已經失去原來的樣貌。

  在我們吃的農產品、肉品、飲料甚至飲水中,有殺蟲劑、除草劑、催熟劑和著色劑、生長荷爾蒙、抗生素、基因改造產品等全新的東西。這些所謂的「食物」中,還被放進大量的處理劑和添加物(包括:保鮮劑、精製糖、人工甜味劑、色素、調味劑、黏結劑、鮮味劑等),最後我們吃進去肚子裡的,是人類百年前從未吃過的東西。

  我們走進市場和超市,隨便拿起一件食品,會看見上面的成份表註明的添加物。這些「合法」的添加物,提供味覺、嗅覺、視覺感官的美妙享受。次氯酸鈉可以延長蔬菜的保存期限;苯甲酸鈉是防腐劑,普遍存在於碳酸飲料中。糖精能增加甜度又低熱量。色素使食物漂亮誘人。這些都是食物化妝師——食品添加物的傑作。

  大部分食物都已經被改變,不應再被視為真正的食物,而是已經被徹底改變的「假食物」。這些劣質的、過度加工的、飽含化學物質的假食物,被食品工業成功地變成「合法」的高利潤商品,充斥在每一間商店裡,進入到我們的餐桌上。人們把它們當成可以接受的食物,這已是我們生活的常態。

  你確定你吃進去的真的是食物?誠如《最敢揭發加工食品的真相報告》書封上一針見血的文字:「現代人吃進肚子裡的東西大部分都不是食物,而是被分解、合成、再製,以及添加許多化學物質的假食物。」

重新認識真正的食物是什麼

  實地走訪食材行就會發現,市面上有太多食品原料是用添加物做出來的假食物,「無果汁」的果汁、「無可可脂」的巧克力、「無排骨」的排骨高湯、「無牛奶」的奶油、「無雞蛋」的雞蛋布丁、化學香料豆漿、化學粉末汽水……。這些合法的「化學怪物」(更遑論那些違法黑心食品油品),被大量吃進我們的肚子裡。   

  食物的定義應該是:「由大自然所創造任何有營養的、對人體有幫助的東西」;反之,就都不是食物。這包括下列任何一種:1

  1、任何人造的或化學的食物添加劑,如保鮮劑、人造糖精、人造香精、人造色素、抗結塊劑和增稠劑、鮮味劑,或任何添加到食物中的化學製劑。

  2、任何加入食物中的人造或化學物質,如餵動物生長荷爾蒙和抗生素,噴灑在農作物上的殺蟲劑,以及含有有害化學物質,如加氯、鉛、砷等的自來水。

  3、任何可能曾經是食物,但在後來的加工過程中其化學成分已經發生了巨大改變,便不能再被視為真正食物的物質(如:精製白糖或麵粉、高果糖漿、精煉油等)。

  4、任何從天然資源中提取,但已經被加工到不再天然、不再有營養的食物,也是假食物。例如,所謂的「天然香料」。

  真正的食物與工業食物正好相反。工業食物的歷史不長,常常推出新奇產品,而且用合成的方式製造。相反的,不經現代科技加工、不添加化學物質,遵循自然古法生產的在地、當季、天然的食物,才是「真正的食物」。水果是在地、當季的最好;穀物應保持完整;脂肪與油脂毋需精煉。所有天然的食物本身原來就存在著和諧狀態,天然完整的食物幾乎不會讓我們的健康脫離原本的平衡。

問題是我們願不願意改變飲食方式

  假食物會帶給我們長期性的健康風險,但它又確實因應了我們的某些基本訴求:便宜、簡單(不用親自動手製作)、方便(保存性、即食性)、美觀和美味。對層出不窮的食安問題,很多人都會感到憤怒,其實靜心想一想都知道,最需要負責的卻是我們自己。消費者的思維及購買行動,才是商品潮流的最大推力。

  因為多數人還是希望價廉物美,商家為了得到更多消費者的青睞,儘管原物料逐年上漲,商品價格卻沒有提升很多。但是商人逐利而居,不可能做賠本生意,一定會想辦法壓低成本,這時候所用的材料,必然採取比較劣質的、便宜的材料,再運用化學騙術將它們化妝後上市。

  「食品工業,是良心工業。」從屢次的食安風暴,已經證實,食品安全不能冀望企業的良心,身為消費者的我們,必須檢視貪便宜的消費心態,也要主動積極去認識好的生產者,支持真正的食物、有良心的生產者,摒棄那些假食物。其實,可以吃的東西還很多,問題是:我們願不願意改變飲食方式,作出明智的抉擇。

  許多人明明知道飲食有問題,卻就是不願意改,這無異是「用手中的餐具自掘墳墓」2 。為了食的安全,我們必須將食物選擇權交給自己,不盲目追求味覺享受,多多考慮對身體有什麼影響,具有足夠意志抵擋誘惑,不要老是尋求「全新口味」、「排隊美食」、「物美價廉」、「色香味俱全」等等。從了解食物來源、親自採買、處理食材、簡單烹調做起,才能避免吃到實為欺騙的假食物。

  全球有機運動聯盟IFOAM給全球消費者的建議是:你要買到乾淨的東西很簡單:

  「認識你的農夫、了解你的農場」,食安問題就能減半;「認識你的食物、了解它的過程」你就吃不到這些有毒的東西;再來,「認識你的政府、了解他的能力」,你會慢慢開始關注品質,而不再只是所謂的標籤;並且「深究你的食物、追蹤它的由來」,當知道黃豆、小麥是船艙運送過來,你可以去聞聞看船艙的味道,那些東西送給狗吃可能都不要,那我們怎麼吞得下去?這些都是每個人可以做到的。3  

        食物的選擇權,絕大多數,操之在個人的身上。不改變,如同在自己體內埋下一顆不定期的未爆彈。

身體是最好的食物檢查官

  在習慣上已被人們接受的假食物,很多其實是身體不能接受的。身體的反應會向我們提供具體訊息,而它最直接的反應就是以症狀和疾病的形式出現。我們的身體會用它的方式(頭暈、昏沉想睡,甚至心情沉重起來……)告訴我們:我們吃的東西是不對的,是對身體有害的。

  天然與新鮮的食物,本身含有的養分屬於完整無缺的狀態,包含所有原始的酵素、生命力和營養,因此對人體有維持、強健和滋養的作用。而加工食品不但無法提供完整的營養,還需要身體用加倍的氣力去處理它們,反而間接掠奪了身體中的養分,導致身體衰竭或退化。4

  該如何選擇食物?觀察自己的身體,它自會告訴我們答案。靜下心來,傾聽身體的訊息,深度認識食物與人體的連結,甚至與情緒的連結;重新咀嚼真食物的滋味,不需要過度烹調、加油添醋,更不需要加任何人工香料和色素調味劑,我們才能真正辨別什麼是假食物。

  再多專業的擇食建議,也比不上我們的五根——眼觀色、鼻聞味、舌品嚐、耳聽聲、身覺知。在吃東西時,慢慢、認真地咀嚼,把五根全用上,覺察身體對食物的反應,器官、臟腑接收食物後的覺受。你真的會發現,食物的真滋味;吃到不好的東西,我們會立即感受得到。

  但是我們的五根,已逐漸被加工食物麻痺而不自知。卡羅‧佩區尼先生在《慢食新世界》裡提出警訊:

  「……這些化合物也慢慢鈍化我們的味覺,讓我們味覺遲鈍,提高感官反映的門檻,讓我們以為天然產品是沒有風味的。」所以,為了健康,我們應該拒吃假食物。為了修道,我們更應該摒棄假食物。

食物也會影響心理

  認真地觀察食物與我們的連結性,不止是身體上的,更是心理上的。

  我們都知道油炸食物會導致火氣大、嘴破、便秘等,卻可能沒有發覺自己心情變得不穩,容易發脾氣,一般人還以為是別人或某事造成了他的心情暴躁。重口味食物或許刺激味覺,但經過加工而口味重的食物,大都屬「升壓食品」,攝取它們會更惡化低落的情緒。

  食物能影響心情的好壞,這在科學界已沒有爭議。英國倫敦大學(UCL)的研究發現:愛吃甜食、精緻加工食物的人,容易產生憂鬱;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比不吃的人高出58%。根據一項最新飲食調查研究,以橄欖油、蔬果為主的地中海飲食,有助預防憂鬱症,罹患機率降低至少30%。所以,食物有問題,不僅對身體健康,對精神健康也造成負擔。

  從佛法的觀點來看,物我、身心是互相交感的,人體不是孤立的存在。包括我們的身體、所吃的食物、外在的山川大地,任何物質皆由四大(地、水、火、風)所組成。天然食物本身原來就存在著四大和諧狀態,均衡攝取它們,很少導致新陳代謝和健康失衡。然而,一旦被加工或分解成更小的單位,無論是最簡單的糖還是麵包裡的麵粉,原來的平衡被破壞,不好的能量伴隨食物進入人體,攪擾我們色身的四大,使臟腑機能紊亂,情緒不穩,思維阻塞。

  修行是一個身心淨化的過程,許多禪修者進行到某個境界時,飲食、睡眠會自然減少,身體對不淨食物會自然地產生排拒。所以,對修行人而言,吃不淨的食物就是在扯自己的後腿。因此,我們在掃除心靈垃圾的同時,也不可忽視了掃除身體的垃圾;我們不必去特別追求飲食,但不能不警覺食物對身、心具有的影響——飲食,也是一門修行的功課。

自私基因不改,食安事件將層出不窮

  營養學界流傳一句名言:「吃什麼,像什麼」(you are what you eat),又說「垃圾進,垃圾出」(garbage in garbage out),道盡了飲食的重要性。如果我們堅定選擇吃乾淨的食物,關心食物對我們的意義,就可以知道,食安風暴頻傳、假食物充斥的大危機,根源主要還是人心中的「色香味」慾望。

  地球上的資源有限,卻必須養活七十億的人口,當人們追求口腹之欲,卻不想付出經濟上的代價,商人必然採取比較便宜的、劣質的材料,再用化學添加物將它們改裝後上市。當我們的感官變得遲鈍,甚至以為這些才是正常的、美味的食物,也就更提供了食安問題的溫床。

  「告訴我你吃了什麼,我就知道你是怎樣的人。」

  「我們所吃的東西,代表了我們。」

  「地球上的食物產量足以供應每個人,但卻不是每個人都有得吃。有得吃的人也未必能享受食物,他們只是不斷增加地球資源的消耗。就算是真的能懂得享受食物的人,通常不關心農民、不關心地球、不關心大自然及大自然所提供給人類的美好事物。」5

  飲食,並不是個人口味小事而已。每個人的小事累積加乘起來,就成為影響社會、影響地球的大事。讓我們用手上的一雙筷子,打造個人身心健康,更創造改變這個世界。

 

 

 


1參引自凱莉‧海福德:《最敢揭發加工食物的真相報告:你吃的是食物,還是飼料?》

2 語出自前揭書。

3 參引自楊政宏:〈解決食安問題,從認識你的農夫、暸解你的農場開始〉。

4 參引自彭紹怡:〈真食物?假食物?!食品安全、食品添加物知多少〉。

5 引自卡羅‧佩區尼:《慢食新世界》。

 

 

佛教弘誓學院
與我們聯繫  (了解詳細)
電話:886-3-4987325
傳真:886-3-4986123
E-Mail
facebook
youtube
站內搜尋
年度行事曆
   
交通位置 (了解詳細)

地址: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