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誓雙月刊 |

 奧妙的心靈——本期專題引言

林碧津(本期專題主編)

  立意良善也可能帶來傷害!這是很多精神病患家屬陪伴家人治療復健的過程中,或多或少共同的經歷。畢竟直到今天,醫學界對精神疾病的診斷還沒有絕對的把握,對病因也仍多方推敲,前不久甚至有藥廠陰謀論甚囂塵上,至於服用精神藥物產生副作用之說,從來也沒停止過。

  五月,因車禍離世的經濟學家、賽局理論創始人John Nash,30 歲經確診罹患精神分裂症,幾經治療,恢復又復發。1994 年,他和另兩位博弈論學家共同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有別於賣座電影《美麗境界》(A Beautiful Mind)中杜撰的情節,Nash其實早於1970年,即因藥物有損智力,停止服藥,堅持以理性思維戰勝妄想。1

  「正常」與「異常」之間,彷彿一線之隔,卻有天壤之別!多年後,梵谷的藝術傳奇和精神狀態,仍為人津津樂道。儘管醫學上並未發現有力的證據,很多研究卻傾向認定:高創造力與精神疾病有著微妙的連結,類似的探索,從未停歇!

  精神患者成為社會上的燙手山芋,承載負面評價,主要源於其言行無法預測,超出一般人習以為常的範圍。早期,精神疾病的成因,從神魔附身、體液失衡、神經系統退化……,到了精神分析學派,希望從潛意識裡,找到為精神疾病負責的因子;直到近代,生物精神醫學興起,諸如腦部神經傳導物質失衡、腦部病變等生物性病因成為主流,2一些藥物也陸續開發上市。這些不易理解的醫學術語,除了代表精神醫學希冀獨立成為一門真正科學的努力之外,也是左右精神疾病是否能去汙名化的重要關鍵!

  近年來,精神疾病的類型,從輕型卻不易辨識的憂鬱症,到明顯脫離「常軌」的思覺失調症,3 社會上被納入精神醫學範疇的人越來越多,當精神疾病不再是療養院高牆內不可說的禁忌,每個人或多或少某些時間點都曾讓恐懼、焦慮攻佔身心,甚至精神療癒成了日常閒聊的話題,這是否意味著精神疾病因此「正常化」?或更準確的說,它已成為現代生活的一部分?

  時序入秋,日照短少、天候變涼,據說是季節性憂鬱症好發期。如何遠離焦慮、沮喪,讓人心神安寧,本期雙月刊分從佛法及醫學角度,提供中肯的建議。〈生命力,從快樂中來〉,雖是昭慧法師於民國99年的共修開示,法師從五蘊說明魔擾之因及對治之道,如今讀來,依然十分切題;3月間,任職台大醫院的黃淑玲居士,特為雙月刊邀集精神疾病醫療團隊,舉辦座談會,羅列精神疾病的分類及醫治良方,期望提供讀者正確的訊息。

  另外,洪立明居士的〈憂鬱症與佛法對治經驗談〉,記錄了他自幼細膩敏感的心思,加以體弱多病,面對世間種種,產生排斥、逃避、憂慮的心路歷程。對一位能深刻感受「苦」的人來說,此時佛法帶來的曙光,真是意義非比尋常!

  再是原載於2014年第一季香港《妙華會訊》,何翠萍居士的〈要命的抑鬱症——悼念堂弟何偉堅〉一文。人生宴歌,總有曲終人散,但至親輕生始終是難以言宣的傷痛。遠在對岸的翠萍,文中字句扎根佛法,無邊懷念中,帶著對生命深刻的省思與沉澱。

  衷心感謝他們二位用「心」分享,為現正處於徬徨無助的人,帶來光亮與溫暖。的確!轉念一想,人生何處不飛花!

 


 1 Clare Allan, Don’t use John Nash to promote the use of anti-psychotic drugs, The Guardian, June 2, 2015

2 巫毓荃口述,陳雨君整理,〈誰來定義「正常」?─邊界上的精神醫學〉,《人籟月刊》2011年9月號。

3 台灣精神與心理學界於2014年宣布將精神分裂症正名為「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

 

 

佛教弘誓學院
與我們聯繫  (了解詳細)
電話:886-3-4987325
傳真:886-3-4986123
E-Mail
facebook
youtube
站內搜尋
年度行事曆
   
交通位置 (了解詳細)

地址: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