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禪修路
——2018年廣東梅州千佛塔寺佛教養生禪修營性廣法師授課劄記(一)
歆融整理
前言
2018年4月,應廣東梅州千佛塔寺住持明慧法師的邀請,性廣法師主持了為期七天(4月7~13日正修)的「佛教養生禪修營」,共約335人參加,其中出家眾約150人。
禪修營以「靜坐可以不疼痛,禪修令人心喜樂」為主題,以「四念處」中身念處的四威儀、持息念為軸,教導學員如何透過端正的姿勢與養生功法調理身體,得到療疾病、治酸痛、通呼吸、調四大的現法樂住。法師授課精闢入理、舉例生動、詼諧且深入淺出的教導風格,令大眾受益良多。
文中所引圖片均出自法師上課手書。
2018.4.6入堂開示(共修規約)
一、原則:
1、禪修營期間雖然是大眾共處,但每個人應讓自己像個人獨處一樣,用功觀察自己的身體與心念。
2、相互之間不要有所干擾,護持彼此的道業。
二、時間安排:
1、上午用幾堂課的時間講觀念(因為觀念是最重要的)。
2、下午和晚上實修。
三、有關靜坐的兩個觀念:
1、靜坐可以不疼痛。
解決身體的疼痛,是初學靜坐者的目標。
2、禪修令人心喜樂。
靜坐,能夠逐漸產生禪定力,可以讓自己不受環境和他人的干擾,過上清淨而善良、清醒而覺知的生活,進而心生喜樂。
四、靜坐中對身體姿勢的基本要求:
1、頭擺正,收下巴。
2、在蒲團上以坐骨作為支撐點。
3、拉好身體表面(前面、背面、側面)的平衡中線。
五、動態的身體姿勢:動中的功法。
1、抬胯(固定單腿抬胯、進退抬胯)。
2、側起臂(上、下)
作用:培養堅強的體力以禪修數小時而身體不會疼痛。
訣竅:重要的動作重複做。
六、四威儀的靜態練習:
1、靜坐時調身的意念導引
把眼睛閉起來,以一個自己覺得最自然、最輕鬆的坐姿坐端正,骨盆擺正,把注意力放在骨盆的底端,以坐骨作為身體底部的支柱點,左右坐骨平均施力,用注意力去覺知、觀察。
用意念覺知,整個的腹部放鬆,胸部放鬆,頸椎放鬆,整個頭部放鬆,頭擺正收下巴,上下牙齒輕輕咬合,從舌根到舌尖輕輕的貼住上顎,不要用力。
接著以頭部作為觀察的範圍,注意力放在人中。用意念覺知,人中往下,到膻中(雙乳的中間),往下到肚臍,從上到下拉一條直線。
意念來到骨盆底端,往後走,經過會陰,來到臀部,接著從尾椎底端向上,循著脊椎線,由下往上,拉一條直線,來到頭頂。如此練習從上到下、從前到後繞三圈。
意念來到頭頂,接著從頭頂開始往右,到右耳洞,右肩峰,右髖關節大轉子,來到骨盆底會陰,往左,左髖關節大轉子,左肩峰,左耳洞,往上到頭頂,我們由右往左,用意念走三圈。
接著從前後左右的身體平衡中線,往內身貫穿,經過頸椎的前趨,往下,胸椎到腰椎的前趨,往下,到會陰拉一條直線,由上到下,由下到上拉一條直線。
接著把注意力放到骨盆底端的左右坐骨,用意念覺知左右的平衡,往上,整個的骨盆、下腹部放鬆,臀部和腹部輕輕的往內收,輕輕的提肛。這樣,骨盆和腹部的肌肉,就可以在放鬆中向內收攝。
接著再往上,橫膈以下、骨盆底以上整個的上腹部放鬆,往上胸部放鬆,肩胛往後輕輕的夾脊,整個的胸部就鬆開了。
意念繼續再往上,從頸部到頭部放鬆。
接著,意念引導著手臂、手肘、手腕、手掌放鬆。
然後,沿著胯經過大腿到膝蓋放鬆,注意力放在小腿,小腿放鬆,腳踝、腳掌放鬆。
全身放鬆。
以全身作為觀察的對象, 感覺哪裡有不平衡跟緊繃,就放鬆那個部位。
好,張開眼睛。
以上是靜坐調身時,用意念引導放鬆的基本流程,初學靜坐可以據此入門。
2、站立的練習
雙手平衡的往下垂,身體放鬆,雙手擺在身體的兩側,手腕突出的骨頭,對準髖關節大轉子,手背朝前,手心朝後,肩膀做夾脊的動作,靜靜的站立,頭擺正,收下巴,不要閉眼睛(但是可以把眼鏡拿下來),眼睛平視向前望,意念往內觀察。
接著從頭到腳,找前後跟側邊的平衡中線。
(1)前後平衡中線:循著人中、膻中、肚臍向下到會陰,往後沿著整條脊柱線到頭頂。
(2)側邊平衡中線:由右耳洞、右肩峰、右髖關節大轉子,往下,腳外踝骨,四個點拉一條直線,接著,往左,左腳外踝突出的骨頭,往上,左髖關節,往上,左肩峰,左耳洞,到頭頂。
七、四威儀的動態練習
所有的動作,都要在姿勢角度端正的前提下練習,鬆肩與抬胯不可同時進行。
1、立定抬胯
左右腿交替,輕抬輕放,高度與肚臍平,以自己覺得舒適的速度,行雲流水般上下運動,如果哪一條腿比較僵硬,就專門做僵硬的那條腿,會有比較酸的感覺,直到酸的感覺消失了,說明那一邊就健康了。
2、側起臂鬆肩
站好,手心朝前,手背朝後,開始,1、2、3……就這樣,面帶微笑,輕抬輕放,手臂不可彎,稍微夾脊,夾脊對我們的後背鬆緩有很大的功效。
有酸的感覺,就停下來。
這個動作要求做到鬆、柔、綿。
鬆,是不要緊繃。
柔,是不要僵硬。
綿,是速度不快也不慢,似行雲流水般。
祝福大家在佛陀的正法中,身心健康,心情喜悅,得定得慧,究竟解脫。
第一天2018.4.7
第一部分 禪修理論
佛法修行次第
一、在佛法中,正見是很重要的。有了正確的觀念,才能保證精進修行的正確性,並因此帶來福樂。
二、佛陀將有情眾生的身心,分為「色法」與「名法」。
1、色法:物質。
2、名法:精神(心跟心所法)。
佛法中的色法可以用來養生。
三、佛教的總綱領和總說明,是苦、集、滅、道四聖諦。
四聖諦是在講因果的規律,它總攝了世間與出世間的兩重因果:
1、苦、集,是世間流轉的因果。
2、滅、道,是出世還滅(涅槃)的因果 。
四、四念處法。
在禪修中,如何依「四聖諦」去修行呢?佛陀教導我們用「四念處」來對治身心的疾苦與煩惱。
四念處法的觀修內容:
1、身念處:觀四威儀、持息念、32身分、觀不淨、四界分別 。
2、受念處: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3、心念處:修四禪定、四空定。
4、法念處:(1)、世間智:觀色法、名法、緣起法、入行捨智。
(2)、出世間智:四雙八輩。
五、我們的禪修系列課程,是以四聖諦為總綱領,依四念處的漸進修行次第來進行安排,希望大家通過用功修行,來達到超越世間的目標。
1、基礎班:主要講身,修「身念處」。
2、進階班:講心跟受,修「心念處」跟「受念處」。
3、精進班:講法的時間很少,用更多的時間修「法念處」。
六、這次禪修營的課程設為基礎班,其中所談禪修和養生的觀念,都從佛陀的教法而來,故名「佛教養生禪修營」。
禪修營時間安排:
1、聞法有3個小時。
2、靜坐4個半小時。
3、功法有1個半小時。
七、初階禪修,以修身念處法門為主。
身念處要求把注意力放在身,將心念專注於身,以觀身為主,著重對治身苦,可以滅身苦而解決身體的疾病,趨於四大調和得健康。
身念處的現法樂住是:療疾病、治酸痛、通呼吸(息)、調四大。這是禪修應該得到的實際效果。
身念處,是很深的法,初學者也可以從基礎開始淺淺的學起,當修行越來越精進、越來越深入的時候,淺淺的法,同樣也能夠獲得很深刻的體會。
因此,佛陀教導禪修中的身念處時說:觀身(四威儀)如(照身體的那個樣子)身,如實知見。
八、修道形式與功效。
修行有苦(行道)和樂(行道),可修禪定;功效上有遲(通達)和速(通達),得智慧。
修禪定,是為通達做準備。
最佳的狀態當然是走樂行道而速通達。
九、靜坐可以不疼痛,禪修令人心喜悅。
入初禪時的五禪支,有喜心,有樂心,所以禪修令人心喜樂。
禪修,可治療身體的很多疾病和疼痛,但是,學佛修行是為了斷煩惱得解脫,脫離生死輪迴的痛苦,所以,我們不可以用禪修來治病,治病只是禪修的附加值,它可以幫助身體得到健康而快樂,如果只是用禪修來治病就太可惜了,非常不值得 。
十、佛教談的色法,純粹談的是物質,可以用來養生。
佛教養生可具體操作,且明顯可驗證所得效果:
1、姿勢:四威儀。
2、作息:早睡自然起。
3、功法:鬆肩柔胯。
4、淨食:淨食,吃乾淨的食物。
日中一食、過午不食,有營養學的基礎。
十一、禪者之心。
禪修者應以廣大心來修法、見法,證涅槃。
禪修者更應以「不願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菩薩道精神,時時勉勵自己、提醒自己,在修行的過程中,遇到需要幫助的眾生,把自己的需要先放下來,去幫助需要你幫助的人。
十二、建立正確的禪修觀念。
禪修,就是用身體的體感(感覺),直接去覺知一件真實的事情:什麼是快樂的、什麼是痛苦的、什麼是輕鬆的、什麼是吃力的。
在觀念上,要把「我執」斷掉,才能夠破除網絡的纏繞、包裹、束縛乃至生死輪迴。
佛法講緣起,任何一法都不是單獨而孤立的存在,這個概念是要在禪修的過程中修證出來的,因此,我們觀色法、觀名法時,要修觀緣起法,真實的瞭解我們具有這樣的色身、會有這樣的遭遇、會遇到這樣的人和事,那都是在因緣中。所以,修行人遇到不幸不應怪別人,如果要怪就只能怪自己。
基礎禪修小結:身念處之佛教養生觀,療疾病、治身痛、通呼吸、調四大。
第二部分 養生學理論
筋膜的概念
一、筋膜,是人體內部一條一條、一束一束的,緊密不可分的束縛在一起的網路,是貫穿身體的一層緻密結締組織,包繞著肌肉、肌群、血管、神經,延綿不斷貫穿身體器官、肌肉及骨骼。
二、筋膜的作用。
筋膜在身體發揮支撐、穩定和緩衝、避震的功能,將血管、器官、骨骼和肌肉分開來,產生空間,讓精密的神經組織、血管和組織液可以通過,例如:流汗。
三、「創傷」、「重複性動作」、「發炎」、或「不良的姿勢」,會導致筋膜組織變得僵硬、變厚、並且縮短,這些區域可產生高達900公斤的壓力在1寸的面積內,巨大的壓力會導致許多不明的疼痛和功能障礙,例如:脊椎側彎、椎間盤突出、腰酸背疼、肢體無力。
四、筋膜在哪裡?
1、淺筋膜:在皮下組織。
2、深筋膜:包圍肌肉、骨骼、血管、神經。
3、內臟筋膜:包圍內臟、固定內臟位置。
五、筋膜的概念在佛法中的運用,就是地水火風(四大)。它們的特性是:
1、地:堅固。
2、水:流動、黏著。
3、火:熱、暖性。
4、風:支撐
六、練習鬆肩柔胯養生功法,能夠舒緩筋膜的緊繃與沾黏。
在練習功法時,要注意動與靜的配合,因為一定要有固定,才可以動,所以,我們在做動作(乃至於在走路)時,注意力應放在靜止作支撐的那條腿,才能有流暢、靈活、沒有阻礙的動態的推動。
做鬆肩抬胯養生功法要適量喝溫水。
第三部分 答疑
第一組提問:
1、打坐時腳會痛會麻,抬胯時關節會響。
答:初學靜坐者,一般都會出現這個現象,還是由於姿勢的不正確所引起。
雖然知道是這個原因造成的,但是因為肌肉不會聽我們的心念指揮,所以,知道了還做不到。
可以有三個辦法來解決:不理它、觀察它、調整它(軸線)。
如果還不能解決,可以對自己說:我已經盡力了。然後,可以輕輕的移動身體,反復練習、反復練習……,整個的骨架筋膜就能夠鬆開來,到後來想要疼痛都不可能的。
2、腰椎間盤突出坐不直,應如何調?
答:骨骼的位置,是由肌肉決定的,由於筋膜扭住而壓迫脊椎,因擠壓的緣故而使腰椎間盤突出,所以不須要處理骨骼,合理的做法是要處理肌肉和筋膜,讓周圍的肌肉鬆開,就可以了。
所以,可以多做功法來調。
3、功法對調理五臟六腑有沒有作用?
答:絕對有作用。
我們現在練習的是肌肉和筋膜,只要骨骼固定,就能夠通過血管、淋巴以及神經傳導,對五臟六腑產生調理作用。
4、打坐時脖子會痛。
答:越坐越痛,絕對是因姿勢引起的。以前沒有這些概念,疼痛了就會亂動,亂動只是換一塊肌肉來壓迫它,解決不了問題。
所有的痛,都是在傳達姿勢錯了的訊號,只要讓姿勢和角度正確了,周邊肌肉就會放鬆開來,疼痛就會自然消失。
第二組提問:
1、調整正面平衡中線時,感覺是往右偏移的。怎麼辦?
答:這是四大的相。
從原理上講,當靜下來調整時,由於風大和地大的支撐太強或太弱,都會影響到我們的體感,當覺知到兩邊的支撐強弱不勻時,就是我們體感到的偏移,這是想蘊在色法的基礎上,對這個狀態給出的一種定義。
過去我們的身體偏到完全亂掉了而不自知,現在終於能夠感覺到四大的不平衡。
所以,當身體稍微有點不調的時候,我們不一定要去問醫生「我怎麼了」,我們可以透過禪修的訓練來調整,透過前面講過的「姿勢、作息、功法、飲食」等等的方法,一直調、一直調……,終有一天把它調整過來了!
當然,如果你把自己的病弄得太嚴重,沒有了自己的體覺,我不會反對看西醫,不反對看中醫吃藥。可是,最究竟的一定是要透過自己的用功來作調整。
所以,我曾經提出一個佛教養生的境界,叫做:縱然不能預知時至,也要無疾而終。我們縱然不能達到預知時至的修行目標,也要爭取做到無疾而終!
2、修安般念時,找不到呼吸,有種想念佛的念頭。
答:當我們靜坐時,當不能夠覺知到呼吸,也不要念佛號。
因為,從定學的原理來講,念佛號本來是很好的,它也是要讓我們的心安靜,發願往生各個淨土。
安般念,在經典中又叫持息念,是身念處中一個非常基礎、非常重要的禪修方法,是要身體有很具體的觸覺,它要求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覺知息在人中的觸覺,以此來訓練禪定力。
初學時不能覺知到呼吸,是因為沒有經驗、不熟練、心念太弱的緣故,而絕不會是沒有呼吸的緣故,因為,只要是活著,或者是還沒入四禪,就一定有呼吸。
所以,這時你可以把注意力放在人中,用數息法來幫助練習,一呼一吸數1……,慢慢數、慢慢數,心靜下來,念力、定力增強之後,一下子呼吸又可以被自己覺知到了。
而念佛號還是想蘊,它是沒有觸覺的。
在練習的過程中,如果無法覺知呼吸,就去念佛號,這時是在用想蘊,而沒有以身體的觸覺來覺知息,不能持續的練習安般念,就難以取得進步,這無關乎念佛好不好。
將來有時間,會跟大家分析禪學、定學的次第跟原理,讓大家知道,在什麼樣的情況之下,要用什麼所緣來修習。
因此,修定不用念佛號。
3、靜坐的時候,雙手怎麼擺?
答:可以像佛陀一樣打手印,初學可以很輕鬆的結個法界定印,哪只手放在上面放在下面,都沒有關係。
或者,輕鬆隨意的放在腿上,只要感覺放鬆、舒適即可。
4、在一個小時的打坐中,身體會歪,整個過程中調了3次姿勢,最後呼吸都不能均勻了,因此產生了煩躁情緒,如何解決?
答:靜坐中感覺身體歪了時,不要調,不要理它。
因為在四大不調的時候,就會有很多的想蘊出現,想蘊一出現,會對你當前的狀態產生許多的想法。有時也並非真正的歪掉,它只是四大不調的時候,往那邊增勝,給你的感覺是歪。
禪修時當想蘊出現,不要理它,繼續保持心念的專注,不要調姿勢,調姿勢只是在開始坐下來的時候,調幾分鐘,在禪修中,要慢慢學會調的是四大的地水火風,到後來可以調心念。
如果一覺得歪就去調,心就開始打閒岔,躁動而散亂,還會消耗很多的力氣,效果反而會不好。
所以,調姿勢是想蘊的出現,打坐中感覺身體歪了,不用調,不理它。
第三組提問:
1、打坐調姿勢到收下巴時,就會頭暈,很厲害,就像要爆炸似的,本身並沒有高血壓,心臟不太好,這是什麼情況?
答:頸部兩邊有頸動脈,頸靜脈,收下巴的時候,如果太用力了,兩邊就會繃住了,所以,會血流不順,由於神經傳導的感知,會感覺到暈眩,你再放鬆再調,再放鬆再調就可以了。
2、高血壓的人做鬆肩抬胯時,要注意什麼?
答:動作緩和的做,反而會有幫助。
3、打坐安靜時,上下牙齒會時鬆時緊,嘴巴會張開,如何解決?
答:要練習輕輕的合住嘴巴,當輕輕合而又能夠閉緊的時候,體內的風是很順的,是風自動的頂住,而不是用硬力去支撐的,這樣練到後來,就不會出現上下牙齒會時鬆時緊的情況。
4、打坐十分鐘以後身體會出汗,過一會又發冷,這是什麼情況?
答:沒關係,都先不理它。
5、現在是基礎班,以後什麼時候能夠參加進階班?
答:一般從理論上來講,參加過3次的基礎課程,才可以參加進階班。
因為,課程內容不是聽一次就能懂的,要反復聽幾次,才能夠掌握重點要點。所以,理論上參加過3次的基礎課程,再參加2到3次進階的學習後,才可以參加精進禪修班。
我們這個禪修班的道次第是:
身念處的現法樂住:疾病,調一下,酸痛,調一下,呼吸,調一下,四大,調一下。
受念處的慈、悲、喜、捨,也會簡單的給大家講一講。
心念處,就開始修廣大心,修四禪定。如果根機好,有願力的話,就練四空定。
法念處,有世間的,有出世間的。
我們就這樣子練習,無論如何,聖道可期,而且,道心要堅固,請大家好好的發願練習。
在這個課程中,我也會針對大家平常所接觸到的法門,比如念佛法門等等,到底跟禪修有沒有隔閡?沒有。我們這個禪修其實是個基礎。舉例來說,比如,身念處的威儀,你總不能說,念佛的人不要威儀吧!我們這個叫作「以無門入一切門」,我照顧的是你的姿勢要很有威儀,你去學任何法門都沒有關係,你學任何法門,你都要有威儀,你學任何法門,你都要得三昧,你學任何法門,你都要慈悲喜捨,讓人家歡喜。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沒有樹立宗派,因為宗派很多,宗派都各有因緣,我們是希望能夠以基礎的課程,讓所有的宗派的學習者、信仰者,能夠身體健康,好好的學習他們的宗派。
到精進課程的時候,我就會講很少,你們就自己一直練習,一直練習。
在練習的過程中,老師對學生真正有效的幫助,是在遇到一些轉折處、一些關卡時,點撥、提點、提醒你們一下,給大家提供一個修行的好環境來用功。
祝大家止觀雙運,福慧增長,究竟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