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誓雙月刊 |

高山仰止——作為一種典範的現代佛學

龔 雋(廣東中山大學宗教研究所教授)

  說實話,我很不善於寫紀念之類的文章,但當得知印老仁焉而終的消息,我真的幾次動念想寫點文字,來紀念這位現代中國佛教學術史上的傑出人物。這不僅出於我自己專業上面的興趣,更多地是我應該感激印老佛學研究,所帶給我的無盡寶藏。

  印老於佛學研究上之博大與精微,充于其大量佛學著作之中,學界已經給出了各種不同的評論。特別在漢語佛學界,我近來看到和聽到的就相當之多。當然,我並不打算在這裏就各種評論發表意見(我想這需要在另外的專文中,來仔細討論這個問題),印順法師在佛學研究中,經常是孤峰頂上立,深深海底行,對他的思想有不同的瞭解和評論,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也正是表現他思想的價值。我想提醒的是,我們應當注意到一個現象,即無論是批評或認同印老的佛學思想,都不能夠否定:在現代漢語佛學研究的歷史中,他的佛學思想,絕不是一可有可無的存在。他像一座必經的橋,你讚歎也好,批判也好,如果你想繞過他,你就沒有辦法對現代漢語佛學的知識狀況,有一個恰當的瞭解。這一點就足以說明,印老對我們現代佛學研究所具有的意義。

  對臺灣學者提出的所謂「印順時代」,我最近聽到的兩岸學者有不同的理解和評論,這當然可以從不同的語境和心態中,去作更深入的分析,但就印老於現代漢語佛學知識所帶來的問題意識和思想創造來看,已經成為漢語佛學研究中必須認真對待的典範,從這一角度來看,「印順時代」仍然可以說是一個恰如其分的語詞。

  法師的學說思想或有時而可商,而「其著作可以轉移一時之風氣,而示來者以軌則」,(陳寅恪,《王靜安先生遺書》序)這正是印老於漢語佛學的貢獻,至今仍然沒有人能夠超越的原因。我認為,除了對印順的著作進行系統細緻的研究外,我們應該從學術史的典範意義上,來讀解印老的思想,才不至於流蕩於意氣之爭和一些細枝末節的辯難上,不得要領,對印老的思想也才可以給出合理的定位。

  對於印老的思想,我們今天雖然可以蓋棺,尚不能夠定論。這恰恰表明印老思想本身的豐富內涵和複雜度,也因此而能夠成為我們現代佛學知識創作上的活水源頭。作為現代漢語佛學研究的一種典範,我對印老的成就,真是高山仰止!


 

 

 

佛教弘誓學院
與我們聯繫  (了解詳細)
電話:886-3-4987325
傳真:886-3-4986123
E-Mail
facebook
youtube
站內搜尋
年度行事曆
   
交通位置 (了解詳細)

地址: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