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馬可的故事
鄭翠華
四年前,在一個寒流來襲,陰雨綿綿的夜晚,晚課的板聲在陣陣寒風裡,一聲接一聲響起,該是上殿課誦的時候了。心宇,一位瘦小的尼師,在凜冽寒風的催促下,不自覺地加快了腳步。就在要踏進大殿的那一剎那,眼角餘光撇見長廊盡頭,似有一龐然大物蜷伏在陰暗的角落裡。心宇師父謹慎接近以探究竟,猛然所見,竟是一隻貌甚疲憊,瘦骨嶙峋,全身癩皮而又個頭龐大的流浪犬,顫抖的身子,流露出哀淒的眼神。此時鼓聲已起,再不上殿又要遲到了。
進入殿堂,梵唄潮音陣陣而來,但心裡頭總安定不下來,腦海中不時浮現出那雙哀淒的眼神。下殿了,心想:「走近再看牠一眼吧!只要我硬著心腸不給牠餵食,或許明天牠就離開了。」不料,次日的清晨與夜晚,牠依然蜷伏在角落裡;第三天的清晨與夜晚,牠依然動也不動的蜷伏在大殿旁的一角。她再也不能以「牠會自動離開到別處覓食」來安慰自己了。
佛殿是如此的清幽肅穆,梵音是如此的寧靜悠揚,但心宇師父的思緒月在矛盾中湧動著。她理智地一再告訴自已:不能再去探視牠!但腦海裡,那一雙在寒風中的悲淒眼睛,卻迫使她忍不住要走近多看牠一眼。每接觸到牠那哀淒的眼神,便會再次掀起心裡頭一場悲憫與現實的天人大戰。「寺務已如此繁忙,倘若再收養這隻巨型犬,豈不是自找麻煩?但眼前所見,能幫助這悲苦眾生的,除了我又有誰呢?再者,牠一連三天在大殿外聽經聞法,動也不動,或許真的與佛菩薩有緣吧!寺裡多了一位住眾,不也熱鬧些麼?」就這樣思前想後,她的悲憫心終於戰勝了現實的考量,她決定收留牠——馬可。
在細心的照料與耐心的醫療下,馬可逐漸恢復秋田犬應有的壯碩身軀與亮麗毛色,全身白裡透出淡黃,猶如一隻北極熊,人見人愛。說也奇怪,馬可雖健康良好,但卻從未吠叫過一聲。她心裡納悶著:或許是隻啞巴狗吧!一日,馬可竟突然發出渾厚的叫聲,來呼應另一隻正在咆哮的狗,從此便喚醒牠那沉睡已久的語言能力。或許馬可在那段不為人知的流浪生涯裡,曾遭遇被遺棄、被厭惡、被追趕、被虐待等等不堪回首的傷心事,心靈的深刻傷痕,使牠失去了自信;噤聲,是牠用以自保的卑微存活之道,以至於牠已失去了發聲的能力,而現在重獲溫暖的牠,拾回了昔日的信心,也找回那失落已久的聲音吧!
現今的馬可與昔日的馬可,實不可同日而語,其他狗狗只要遠遠看到威風凜凜的馬可迎面走來,個個退避三舍,噤若寒禪。而馬可更自豪地以「犬中之王」自居,負起寺裡警衛保全的責任。機警的牠,觀察著每位往來的人士:若見出家師父,牠便以禮待之;若見在家居士,牠便不客氣的嚎叫一番。心宇師父見狀,每每對馬可開示「眾生平等」的道理,但牠似懂非懂,依然故我地「大小眼」對待來客。
參訪的人士都對牠禮遇有加,因為只要一走進寺裡,第一位熱情招呼,跟你eye contact and say hello的便是馬可,離開時,牠還不忘目送你一程。可別被牠那威猛的身軀嚇著了,其實馬可「面惡心善」,眼神更流露出無比的憨厚與友善。平日牠會依從你的口令,起立,坐下,握握手,若你帶來牠最喜愛的營養餅乾,牠更會熱情地如同狼嚎般「仰天長嘯」,並表演一段「空中接物」,來逗你開心.
下次有機會來參訪時,無論是晴天或是雨天,清晨與傍晚,若看到一位身軀嬌小的師父,俯身向一隻巨無霸狗狗喃喃「說法」之時,那就是慈悲的心宇師父與調皮可愛的馬可!
——刊於九十年十一月二十日《自由時報》「自由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