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沙師與譬喻師的融拒
——《法救思想探微》自序
釋悟殷
《法救思想探微》,係筆者所撰《部派佛教》系列的第四部專書。
法救是說一切有部的四大論師之一,是說一切有部的前賢,但他是以通俗弘法見長的譬喻師。筆者於研讀《大毘婆沙論》時,不免關心:那些立論嚴密且長於評破諸方的婆沙師,在面對自宗前賢的學說思想時,態度如何?迦濕彌羅學院派的論師,面對犍陀羅通俗教化的譬喻師,會激起什麼火花?這樣的問題意識,使得筆者開始將論中有關法救思想的陳述與分析,逐一爬梳出來,俾能一窺法救思想的完整風貌。
本書從計畫寫作至成書問世,寫寫停停,歷經十二年的漫長歲月。主要原因是,筆者研究的完整目標,不祇是法救論師,而是四大論師。但他們的思想,散見於兩百卷《婆沙論》中。要在各處片片段段的陳述與評議之中,還原並呈現四大論師思想的完整風貌、個別特色與見地異同,確有困難。這讓筆者歷經多次更改,仍不免將初稿束之高閣,無意將它定稿面世。
因緣不可思議。在這十二年中,筆者的修學與生活出現了一些變化。原來,從山居自修以來,筆者即立志老死山林,不意卻在師長上昭下慧法師護念與召喚下,負笈求學於新竹,入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研究所,當了個不折不扣的「老學生」。
在這裡,有卓越的佛學及宗教學專家,在他們的帶領下,筆者研讀著不同課程,尤其是接觸到陌生的「宗教學」,讓自己開拓了很大的研究視野。可以說,踏入宗教學領域,筆者頗有「相見恨晚」之感!
雖然如是,筆者依然在研擬畢業論文題目時,回到自己原先的研究領域,決定繼續撰寫《部派佛教》系列專書。於是幾經思考,筆者決定以四大論師之一的法救譬喻師思想,作為研究論題。
本書從完成到付梓,自然要感謝研究所內師長的悉心教導、同學們的友愛互助,更要感謝指導教授昭慧法師。在筆者來學校之前,法師早已為學生籌劃並解決在新竹生活的所有開銷(學費、住宿費);而在法務兼教務纏身的繁忙時刻,法師仍慈悲允諾擔任筆者的學位論文指導教授,讓筆者得以順利完成學業。另外,筆者要感謝竹山明善寺與佛教弘誓學院師友們長期的護持與照顧,以及各方道友們的關心。
寫作本書之所有功德,謹此迴向上陳師友,祈願大家共同邁向菩提大道,完成無上正覺。
一○六年四月二十九日,釋悟殷序於鹿谷初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