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醫院精神療癒座談會
黃淑玲整理(臺大醫院退休護理師、公民記者)
時 間:104年3月18日晚間5:30-8:00
地 點:臺大醫院佛學社
主 持:黃宗正社長
司 儀:黃淑玲總幹事
與談人:黃宗正醫師(臺大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林如玉護理長(臺大醫院精神科病房護理長)
陳杏佳老師(臺灣大學護理系精神科老師)
宋賢儀主任(臺大醫院社工室主任)
高育仁心理師(羅吉斯心理諮商所負責人)
近幾年,台灣憂鬱焦慮患者倍增,有鑒於此,臺大醫院佛學社運用豐富的醫療資源加上佛學修行的印證,舉辦精神療癒座談會,邀請精神疾病治療團隊,包含醫師、護理師、心理治療師、社工師等,以全人的角度出發,涵蓋家庭、學校、工作等環境,從了解疾病分類、各種治療的方式及建議,以期提供大眾正確的精神療癒知識。
一、我的心情會感冒嗎?
曾有重症憂鬱症的患者自述:「我的憂鬱症無聲無息,我沒有流血的傷口,告訴你我需要包紮;我也沒有白血球過低的檢查數據,告訴你我需要被保護。」
心理上的疾病很容易被忽略甚至羞於啟口,不像身體上的疾病很容易被發現,往往讓病人與家人們身陷其苦。如同感冒,當你流鼻涕、咳嗽甚至發燒,你身體上不舒服的症狀明白告訴你,需要儘快找醫師診治。但是,心理上的感冒,你自己會發覺嗎?如果連自身都無法察覺,周邊的人有辦法察覺到,進而幫助他尋求協助以恢復心理健康嗎?
情緒的起伏是正常反應,考前的焦慮、失親的哀傷、吵架後的憤怒,這些短暫的情緒反應,不要急著貼上有病的標籤;就像感冒,及時尋找專業協助,及時處理情緒創傷撫平傷痛。
要完成一件事情,除了IQ智商以外,更重要的是EQ情緒智商,後者反而容易被忽略,沒有察覺到情緒如何影響日常生活,包括家中成員彼此的互動,讓小孩可以溫暖、快樂的成長;工作上能有抗壓力,不會遇到壓力直接就想到逃避甚至自殺等。黃宗正醫師表示,目前開始推廣即時處理情緒創傷的概念,避免造成日後不可磨滅的傷痕。以臺大醉月湖慶生壽星溺死事件舉例來說,往往處理重心放在搶救溺者,未關心到同行的學生們,當壽星急救無效,雖然已是半夜,心理輔導老師依舊立時為同學們哀傷輔導。這個即時性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即時處理的話,學生們尤其是起鬨的那個學生,可能因為哀痛在心上割下一道深深的傷口,若是沒有療癒甚至可能發展成憂鬱症。
二、精神科醫師提供的精神疾病分類:
黃宗正醫師簡單介紹精神疾病:所有放在精神疾病診斷手冊裡面的疾病,都算精神疾病。但這只是對精神疾病有一個初步的了解,診斷這些症狀要持續一段時間,並且經過專業的判斷,必要時尋求醫療協助,而不要隨便貼上有病的標籤。
1、精神病(psychosis):
(1)知覺失調症:有不尋常的幻覺或是妄想。
(2)躁鬱症(現在叫情感疾病):會變得非常極端的自責,自責到連周圍的事情都是他害的,變成一種罪惡妄想。會說我的財產被人家變賣;隔壁家的狗是我害死的;更極端的會說伊拉克在打仗都是我害的。
(3)其他:如失智症,在某個階段也可能會出現妄想。最常見的就是覺得東西被偷了,其實是他忘了放在哪裡而找不到。
2、精神官能症:失眠、憂鬱或是焦慮。
3、人格障礙(Personality disorders):在成長時性格變得比較不一樣。舉例來說,有的人變成非常的強迫傾向,典型的像每天上下班都走固定的路線;做事有一定的SOP步驟,東西也有一定的擺放位置;或是有些個性會非常的自戀、戲劇化,以及邊緣性人格(Borderline Personality)的操控與依附個性等。
以上這三大類成為疾病,必須是這些情況已經影響到功能。
4、智能不足、過動症、自閉症等疾病。
其實臨床上的個案,最特別的是沒有病識感,大部分都說自己沒病,不覺得需要就醫。
有豐富心理諮商經驗的高育仁心理師,補充邊緣性人格(Borderline Personality)的診斷標準:第一是沒有辦法忍受被人拋棄,一旦發生會有激烈反應,比如所謂的恐怖情人。第二是極端思考,黑白對錯分明,會造成人際衝突,比如深藍跟深綠,政黨傾向就是表現在極端思考上的問題。第三是自我認同障礙,自信心低,因此影響到人際關係。第四情緒低落時,有自我傷害跟放縱行為,像飆車、瘋狂購物。第五會藉輕生、自殘等威脅他人,不得結束男女情感關係。第六是不合時宜的暴發憤怒情緒,且對憤怒難以控制,這樣的暴怒,通常是因為壓抑。第七是情緒失控時,會憂鬱焦慮數個小時。第八害怕孤單,經常有空虛感。一個人為什麼自殘、為什麼沒有辦法忍受他的伴侶、他的依附對象要跟他分手,因為他不知道要怎麼再活下去。邊緣性人格在很嚴重的時候,因為自我壓抑,也會出現雙重人格、多重人格失憶的問題。
三、用藥有幫助,但不是唯一治療方式
治療的原則,要對症下藥必須先知道病因,如同中醫講的辨證,西醫也有所謂的鑑別診斷或是病因分析。
精神科的特色,是考慮病因最周詳。因為牽涉的病因不是只有遺傳基因或生理等先天因素而已,還必須考量包括家庭、學校、人際、工作甚至靈性各方面等的後天因素,明白發生的所有可能病因後,才能決定如何治療。
黃宗正醫師表示,治療策略第一是先用藥,現在藥物能有效改善焦慮、失眠等症狀,但不一定能治本。比如說焦慮來源是過去的經驗造成,或是問題沒有解決,只要又遇上同樣的情境,踩到地雷就會發作。像這種情況就需要心理諮商治療。
黃宗正醫師指出,用藥不是唯一,但是是有效的治療方式。在臨床上病人經過用藥合併其他治療之後,有明顯的改善,尤其幻覺的病人,在腦部檢查可以發現異常,可見不只是心理的問題,用藥後能看到明顯的改善。他衷心提醒兩件事情:一是記得服藥,另一是要確實做到每天運動一小時。
四、心病要用心藥醫?心理諮商幫大忙
「要改變一個人的行為,必須先了解這些行為是從何而來?是從父母親、家庭、童年的經驗等,才找得到方向,著手改變。除了心理諮商,最好的治療方式是做到固定運動。其他還有養成興趣嗜好、強化信心等健康習慣。」高育仁心理治療師作以上表示,他的心理諮商中心並提供簡單的問卷作自我查檢,如果發現自己情緒壓力過大,最好的方式是尋求心理治療師專業的協助,而不是找親朋好友訴苦。他解釋:「心理諮商可以提供正向專業協助,幫你打開心結,找親朋好友除了造成對方的壓力以外,最怕對方負面的想法拉你一起向下沉淪。」
五、醫師心理治療師異口同聲呼籲:一定要運動! 黃宗正醫師提到,在臨床上看到病人養成運動習慣後有大幅的改善。高育仁心理治療師也異口同聲呼籲:一定要運動!他說:「運動為何重要?透過每天運動,讓你自己陪伴自己一個小時,達到自我陪伴的功能。以邊緣性人格舉例來說,他們怕孤單,自己如果每天可以去運動,就克服了孤獨的問題,所以鼓勵運動。只要持續每天一個小時到外面去做運動,兩三週之後真的會看到明顯改善!」 六、去除「標籤」,願意即時求助call help 林如玉護理長提醒,call help很重要,每個人在人生的過程不可能永遠順遂,多少都會碰上困難,或者有情緒困惱,此時要願意提出求助。她強調要讓社會大眾接受這個觀念:當我遇到困境時,願意去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協助,我願意進到醫院來接受精神科或身心科醫護人員的照顧。醫護人員常說:病人生病了,家屬之所以不早些送醫,有時候是因「標籤化」。去標籤化要從自身做起,理解人生會碰到困境,即時尋求協助並沒有什麼。心理的病只是肉眼看不到的病,不管是情緒困惱或是人格上的問題,生活上只要覺得撐不過去了,就要向外尋求協助! 當然,周邊親友的陪伴很重要,協尋專業協助,提供有效資訊,也才能真正脫離困境。 七、站在對方的立場看到真正的需要 精神科陳杏佳老師,提出一個思考:「什麼是幫助?我們常想幫助別人,別人是不是需要被幫忙?你應該幫忙誰?」她說:光是「幫助」就有太多層次,擔任治療者角色時,需要思考清楚!「真正的需要,是必須站在對方的立場,而不是一昧地要求被幫助者接受。」 八、醫療團隊中不可或缺的社會工作師 社會工作室宋賢儀主任表示,社工也是精神醫療團隊重要的一員,專業的治療除了醫護人員、心理師之外,社工的切入點包括患者和家庭的關係,關心的角度從人際關係的基本單位——家庭、學校、工作場所等地出發。以這個脈絡來說,可以介入幫忙的方式可能是家族治療、夫妻會談治療等。如果以家族治療為例,則是了解家庭成員彼此的關係與互動狀況。社工眼中所看到的,簡單來講是環境中或人在情境中的「人」,不只單看這個人目前呈現的樣子。 社工同時也關心家屬。在社工師的眼中,有病識感的病人也許還好,家屬即是擔負照顧病人的角色。倘若病人沒有病識感,家屬沒有辦法讓他就醫,一旦發生自傷或傷人的情況,該如何尋求協助甚至強制就醫,常讓家屬陷入掙扎。此時,與患者相處遭遇重大困難的家屬,其實更需要幫忙,社工師的關心點因此擴及家屬。 九、珍惜相遇的緣分,以愛彌補被忽略 黃宗正醫師表示,精神疾病的特點之一是被忽略,與它相對應的是愛,而且是沒有條件的愛。 黃醫師指出,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得到:愛人,很多是有附帶條件的。比如父母教小孩往往會說,如果考得好就給你獎勵,考不好就沒有;但是沒條件的愛,是不管小孩怎麼做,父母還是愛他的。「我跟我們心輔老師講,當你今天坐在這裡,突然間他從宇宙的另一頭來到你面前,希望得到你的協助。你不知道是什麼樣緣分的連結,讓他找到你,你對他的愛也許就這麼一次付出的機會,以後再想付出也沒有機會了。」黃醫師感性結語:有可能這次唯一的機會,你對他的關愛,改變他往後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