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誓雙月刊 |

 跨越地平線的美麗會遇——玄奘大學暑期印度國際志工行記(下)

劉于禎(玄奘大學宗教學系大三學生)

【接續前期】

二、校外參訪

 本次為期兩個星期的志工行的幾個日子裡,在心吉老師及六位印度學生的帶領下,我們搭著中巴出去看看印度的真實面貌,體驗真實的印度,於多處地點參訪:育幼院、男、女童院、安貝卡博士紀念廣場、安貝卡博物館、玄奘大師禪修中心、日建妙海山龍宮寺等地方,其中發生了許多雋永的趣味、省思之事,將之記述如下:

育幼院、安貝卡博士紀念廣場、安貝卡博物館

  9日在院方的安排下,我們前往與龍樹學院相關的育幼院、男、女童院參訪,得知要去育幼院的我們特別帶了台灣的「旺仔小饅頭」要和小朋友們結善緣。搭著中巴到龍城市區內,一路上依然許多人對於中巴裡的我們投以好奇的眼光,也有可愛的印度人展開笑顏舉手向我們打招呼。車子開進村落中,突然,心吉老師要我們先下車,原來,當日剛好碰到伊斯蘭教的開齋節,穆斯林正為這個大日子大肆慶祝一番,於是我們徒步走進坐落在村落中的兩所育幼院。

  還未下車前,部分準備上學的村落小孩見到幾個蔚為奇觀的人們出現他們面前而不禁在車子旁邊圍觀,待我們下車徒步於村落中,沒想到許多大人、小孩們紛紛跑來圍觀並一路跟隨著我們前進,更有孩子呼朋引伴地找鄰居一起來觀看,行進過程中,幾個可愛的孩子跑過來用童稚的英文跟我們說:「Hi! Howe are you? What’s your name?」也有孩子像看到明星一般,還追著跟我們要簽名,相對於我們這群讓他們蔚為奇觀之人,我想,我們在這裡所受到的歡迎亦為奇觀吧!真是個有趣的體驗!

  我們所到的兩所育幼院,據悉皆由台北市佛教會捐款幫助這些孩子們的,許多孩子是被父母棄養而送來育幼院的。育幼院內教室約為十坪大,牆上除了有英文、印度文圖表以外更掛著安貝卡博士像。在龍城處處可見到安貝卡博士像或銅像,在印度人心中,安貝卡博士的地位以如神一般的受人敬崇,對於這樣偉大的領袖,我們也不禁多了許多尊敬感。

  進入育幼院,映入眼簾的是可愛的孩子們穿著清一色的英格蘭制服,我們與孩子們一同席地而坐,但當我們一坐下來,就有孩子開始哇哇大哭了,幼教老師哄了許久,孩子終於才止住淚聲,後來才知道有孩子怕生,有孩子則是以為我們是幫這些孩子看病的華人醫生,所以看到我們就聯想到又要打針了。等孩子安定以後,老師帶著他們唱歌跳舞,我們也跟孩子們一起玩,接著我們把帶去的小饅頭發給孩子們,孩子們吃著小饅頭好不開心,望著他們喜悅的面容,心中也衷心期望這些孩子們能夠健健康康長大。

  離開育幼院以後,我們接續至安貝卡博士於1956年10月14日帶領50萬印度賤民皈依佛教的佛教復興廣場(Deeksha Bhoomi)參觀。進入室內,首見的是安貝卡博士的舍利塔。緩緩地走到舍利塔前,靜心誠摯地恭敬合十,感謝安貝卡博士,因為安貝卡博士如大菩薩般的無畏精神,深受種性制度嚴重荼毒的印度低種性人民,因為他如慈母般庇蔭,捍衛著全印度低種性人民的尊嚴與自信,使他們得以有重生的希望,儘管我不是低種性人民,但十分替他們感到欣喜。也非常慶幸,我非出生於如此把種性制度奉為「高貴聖旨」的國家,能生於種族平等的台灣,身心健全長大成人,甚感自己還是有些福報的!

  在善法先生為我們上課中曾說到:就連最低種性人民的人也依然互相歧視,第十號賤民可能會歧視第十一號賤民比他更低賤,看到如此的惡性循環令人深感惋惜。但在龍樹學院中,我真實地見到了所有的同學彼此不但無互相歧視,彼此都如同家人般的惺惺相惜。更期待有朝一日印度能夠回歸佛陀眾生平等的本懷,使高種性人民不以尊而尊,使低種性人民不以卑而卑。

  室內除了安奉安貝卡博士舍利以外,還製作安貝卡博士年表,讓更多人了解安貝卡博士一生的奉獻與精神。

  中午,回到龍樹學院吃完午餐以後,馬不停蹄又出門去到男童院與女童院參訪。男童院位於郊區的小部落中,是一所技術學校,主要收留一些失親的孩子。我們到了以後,院長Tejadhamma先生特別來迎接我們,隨後介紹男童院環境時,向我們娓娓道來他帶領的心路歷程與理念,其中讓我最為感動的是:不管是龍樹學院亦或育幼院、幼童院,他們的理念皆是堅決不收學費,唯獨一心一意的呵護、培育孩子長大,盡可能的讓他們得到完善的學習,無論電腦、英文、數學或是佛法,並教導他們長大以後具有好的謀生能力。如此無住相布施的美善心念,相信孩子們亦會在這樣良善的環境中健康茁壯。

  接著Tejadhamma先生帶我們仔細地介紹整個男童院的環境。食堂內,牆上除了掛有許多英文圖表外,還掛有令我高中時期最頭大的三角函數方程式,心中不禁驚嘆:「才約8歲的孩子就已經在看三角函數了?」真是令人甘拜下風!又隨著隊伍前進我們到了一個房間,地上、櫃子上放滿上鎖的鐵盒箱,好奇問了以後才得知,原來是裝貴重物品的「保險箱」,看那笨重的樣子,如果要逃跑的時候真不知該怎麼辦呢!

  整個男童院參觀一圈以後,我們進到教室與孩子們見面,男童院裡共有三十名幼童,夥伴們皆融入孩子群中與他們同坐,接著,院方老師請維儀老師代表供花,院方老師與院童也送上絢爛的玫瑰予維儀老師與夥伴們作為他們熱情的歡迎禮。隨後,院童表演一首祈求世界和平的歌曲予我們,我們也以「讓台灣可愛起來」與「torenge」兩首歌作為回饋。

  離開前,於教室外空地與院長及院童合影後,不捨的與他們道別。

  又二十餘分的車程,我們來到安貝卡博物館。館內中間安奉著安貝卡博士舍利,也展示安貝卡博士生前所用的物品。例如:讓他得以起草印度憲法的打字機、坐過的椅子、穿過的西裝、襯衫、背心、褲子,甚至衣服上的鈕扣等,但這個博物館並沒有先進的保存文物技術,只將文物安置於櫥窗內,於是一些歷史悠久的服飾已不堪承受而氧化了,實是相當可惜啊!

  觀畢,我們到了博物館旁的佛堂。佛堂內簡約素雅,除了佛像以外,牆上亦有安貝卡博士的掛像,大夥兒席地而坐以後一齊諷頌《三寶經》,結束後,大夥兒一同享用心吉老師於路邊買的印度道地點心samosa(印度三角餅),它是一種以麵皮包裹滿滿馬鈴薯咖哩炸成的三角餅,雖然很辣,但美味夠勁!吃了兩個,大呼過癮,上癮程度到了後期於四大聖地朝聖時,幾乎常常跟導遊要求要吃,看它的魅力多麼無窮啊!

  五臟廟供養完畢以後我們又繼續前往最後一所女童院參訪。

  抵達女童院已近傍晚時分,這所女童院收養約70位孩子,年齡分布在10歲至16歲間。進入教室後,我們面對70位孩子而坐,心吉老師向孩子們介紹我們,接著由維儀老師帶領我們獻花供佛並與院童們齊頌《三寶經》。

  院童為了歡迎我們的到來,準備多項美麗的舞蹈表演。在女童們的表演中充滿的專業舞者的氣度,真是天生的舞蹈好手,這要是我大概怎麼樣都學不到皮毛吧!看她們一連串精彩的表演而感到無比汗顏的我們,只能硬著頭皮上場,將行前籌備排練的舞蹈表演給孩子們看,但相比之下的水準落差之大,最後所幸拉孩子們上台跳舞才化解這NG舞蹈的尷尬場面。

日建妙海山龍宮寺

  11日下午三時至龍樹學院附近的日建妙海山龍宮寺參訪。再度搭上公車到印度市區後,徒步走到一座地方小火車站,小火車站裡似乎無人看管,不須買票就直接進入月台,月台裡空蕩無人,而我們必須越過鐵軌至另一頭的小路到達龍宮寺,這時我們就在幾個印度學生的帶領下,大剌剌的踰越鐵軌至對面,也許在我們看來瘋狂的舉動,對他們而言是稀鬆平常的小事。

  越過鐵軌後的小路間,見到幾個年約7歲帶著燦爛笑容的孩子們因看到外國人而感到興趣,圍繞著我們同行一段長路,這時,突然來到如果一個不穩可能跌的滿身是泥的爛泥路上,幾個孩子沒有就此離開,反而捷足先登地步行於前並告訴我們從哪走才能順利通過考驗,一番艱辛以後每個人的鞋子沾滿泥濘,幾個孩子見狀,立刻告訴我們可以洗腳的水龍頭,直到抵達目的地,孩子們才微笑招手的向我們道別而去。

  妙海山龍宮寺於1999年竣工,是由日本信施請著名建築師建築,大殿裡的佛像以重達864公斤的純木打造。隨著灌木小道而行,聞聲巴利文皈依三寶文,遙望充滿日式風格的建築坐落在別然不同的風情土地中,別有一番風味。進入大殿四周採光明朗,窗花上朵朵花綻放,若不是放上佛像,會有誤以身處在哪座教堂中的錯覺感吧!大殿肅穆的木製佛像,給人寧靜的依靠感,透亮的窗讓和煦陽光灑進殿堂與佛陀相互呼應,頭頂兩盞璀璨的水晶燈象徵著佛法如世間珍貴的寶物般閃耀,坐在殿堂中的我虔心禮敬佛陀,靜默感受建築其中的美好。出了大殿後四處走逛,最後大家於寺院花園一角席地休息,吃吃點心,興致一來玩起華語課的水果蹲遊戲,好不歡樂,直到六點才離開龍宮寺。

  出來以後,心吉老師攔了一輛嘟嘟車,並與他商談價錢後,由Kamal、Swati帶昭明、耀瑩與我搭上嘟嘟車回到龍城市區與另一批人會合,聚首以後又搭上大型嘟嘟車,但這次是二十餘人全部擠入那狹小的車回院,十分不可思議,也不知怎麼回事,我們對於二十人搭一輛車的危險行為皆不以為意,現在回想起來,如果搭上六人的轎車,早該吃上台灣警察一記罰單,何況這二十人的荒謬行為。

  隨著車子的馳騁車體左右晃盪於顛頗的土地上,我們這群人引以奮然,讓司機不禁放上印度音樂助興,此時的嘟嘟車剎然成為「Crazy car」,一路這麼High回龍樹學院。

玄奘大師禪修中心

  13日上午早餐已訖,九時半與龍友老師伉儷、姊妹、龍樹同學共20餘人一同至玄奘大師禪修中心參訪。三個小時的車程,從車水馬龍的鬧區逐漸變成茂密幽邃的山林,一路上雖然無卡拉OK設備,但大家卻很能自娛娛人,清唱中文、印度歌曲,台灣組與印度組甚至「尬」起歌來!玩到目的地。

  玄奘大師禪修中心,係以玄奘大師命名紀念之禪修中心,於1992年建築完成,總占地11公頃,內可容納600人,經常性舉辦禪七活動,禪堂內裝飾自然舒悅,中奉四面佛及安貝卡博士像,地板上鋪陳了由特殊粉末及花朵裝飾而成的沙畫供養佛陀。全體於禪堂內禮佛、誦經後,大家起身參觀禪堂。

  至禪堂外正對面為玄奘大師雕像,身為玄大人的我們見到玄奘大師更具禮敬感,昔日的玄奘大師與印度結下良好善緣,現今的我們與龍樹學院也如同玄奘大師增進兩國文化的友誼互動。

  回程路上,對於印度大膽的行車文化實在汗顏,眼看咱們的「瘋狂巴士」與前面的車子沒有適當間距就算了,車子居然就大剌剌地開到對向車道,數度眼看車子快與對向車撞上的驚險時刻,車子突然轉回車道內,每回總讓我有股在生死之間游移之感,甚至車子突然停在望眼皆是荒野的高速公路旁加油站,一番檢查後才發現巴士居然輪胎破三個洞仍冒然上路的謬事,心中不免想:「若要說這個民族為何對於生命可以如此輕忽,從印度國產車始終難以通過多國安全檢測報告中即可略知一二吧!」慶幸一路上沒有發生意外,否則後果恐怕不堪設想,然而半路上的加油站修輪胎,放眼望去的景致與橋段如同美國電影的情節真實上演,真是令人哭笑不得的難忘經驗。

結語

  如今已回台數月了,但每當憶起那段日子總是許多喜悅而言語難以道盡,十分開心有機會能參加印度國際志工行。古人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親身體會每一寸土地,因為走過、看過而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十分知足與珍惜,近一個月的旅行(志工行與朝聖行),一切酸甜苦辣皆在此行中嚐盡,使我的人生有不一樣的視角,許多美好回憶深深地落根於心田,印度的人事物強烈深刻,一開始也許無法招架,但細細品嘗後,苦過回甘的滋味,讓人久難忘懷,我想我所得到的遠遠比付出的多了許多,謝謝印度的你們,成就我第一趟充滿豐富色彩的遠赴。

  語末,謹於此特別感謝惠月組長與維儀老師的幫助,讓我們無經費上的擔憂而得順利成行。也感謝此次印度志工行給我們許多幫助及鼓勵的:劉得任校長、曾光榮、林博文副校長、昭慧法師、查重傳學務長、陳光紫組長、張鳳君、戴淑珍、梁瀞予、李媚君、羅棨榜、羅仲倫、戴淑珍、李德用等老師,倘若沒有您們的鼓勵與幫助,不可能有此次如此美好的行程。最後也感謝一起同行的夥伴們:昭明、孟潔、偉伶、耀瑩、湘亭、聖仁,因為有你們,得以共同完成了印度志工行的創舉,與你們同行的日子中,我非常開心!再次對所有幫助過我的長輩、夥伴們表達無盡的感謝!

 

 

佛教弘誓學院
與我們聯繫  (了解詳細)
電話:886-3-4987325
傳真:886-3-4986123
E-Mail
facebook
youtube
站內搜尋
年度行事曆
   
交通位置 (了解詳細)

地址: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