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聞我思 人間佛教的播種者—印順導師
慧理法師 主講
時 間:88年10月24日
地 點:中央研究院學術活動中心第一會議室
本文係「人間佛教,薪火相傳—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第二場座談會中,慧理法師之演講詞。當日法師至情至性、無私無我地談述著印公導師日常生活中所流露出的自然偉大,全場無不深深動容。原講詞由高雄法印講堂張瓊玲謄稿,鄭君瑜打字,李素英潤稿,再交由法師刪修定稿。茲徵得法師慈悲同意惠予本刊全文刊載,以饗讀者,謹此向慧理法師及諸發心居士致謝!
一、前言
主持人!昭慧法師!諸位學佛的善知識!這一次承蒙昭慧法師誠懇的邀我一齊來觀摩學習,賜我良機,非常感謝!從昨日到今天,自我形容為劉姥姥進了大觀園,琳瑯滿目,美不勝收。
在飽嚐法味之餘,日後再赴花蓮靜思精舍探望導師時,定將轉供養這份喜悅!主辨單位幫我加上了「妙雲蘭若的『弘法事業』」。這個題目含蓋太大了,實在不敢當!尤其憨直如我,滿腹清水,既寫不出好文章,說話又不夠藝術,在此僅能提供一些導師日常生活中的行誼,與大家共同分享。
二、善知識的啟蒙
四十六年前,楊白衣老師為同學講授『佛法概論』。論中說:「男與女,約信仰、德行、智慧,佛法中毫無差別。」從這一開始,我深信「機會均等非特殊」、「前途光明非絕望」,也不再過份退縮,並下定決心,有朝一日一定要親近這位智慧如海的導師。楊白衣老師笑我說:「小孩子真是異想天開!」佛法不是講因緣嗎?時光迅速,三年後的新春,因緣成熟,美夢成真,圓成了我出家修道的意願。終於找到正知正見,品格清高的大善知識為我的依止師。楊老師雖逝世多年,對他的感念卻與日俱僧。若非一入佛門就遇上這位善知識最純正的啟蒙,介紹了這位外現聲聞僧,內秘菩薩行的高僧,我哪來今日的大福報!因緣真是不可思議啊!
三、學風嚴謹 高風亮節
導師對於弟子和學生的教導非常的嚴謹,就以導師所領導的福嚴精舍為例:全部是男眾法師的修學處,所以偶而雇用的工人也一律是男性。山下的一同寺一律安住女眾。在學院上課中若有疑問,為避免佔去其它同學的時間,下課時可兩人一起到客廳請益。既使上山,出披打掃山路時,也必須結伴而行。女眾四十多位的生活起居、規制,全賴玄深法師、慧瑩法師的領導。日常生活的經濟支付,已帶給一同寺常住相當重的負擔。有一天,導師得悉同學們不到九點就飢腸轆轆,便自掏腰包交給行堂同學買花生油,直接淋到每人飯碗上。雖然導師沒有與我們共住,但從這小地方,便可看出導師愛護學生的婆心。眾所週知,導師對於「緣起性空」通達無礙,然於事相上可絲毫不馬虎。以是故,福嚴精舍嚴謹的學風,蜚聲海內外,得到教界相當的尊重和敬仰。
四、無懼生死 自在解脫
記得民國五十二年仲秋,導師購買這個小山丘之前,曾徵求我與慧瑞師兄的意願,是否肯發心護關?導師一向治學處事從不強人所難。這種隨順因緣的態度,豈非來自對緣起法的深刻領悟!修建關房期間,每半個月導師從台北南下,都借宿天龍寺。記得有一次,恰巧嘉義、東山大地震,寺眾全部跑到大殿前的廣場上,卻不見導師,大家急忙趕到客房去,只見地上幾副被震落的鏡框匾額,導師竟然躺在床上。異口同聲:「導師啊!您怎麼沒跑出來?」。「不用跑!到處都危險。」導師是多麼的臨危不懼,安然自在。
民國六十六年,我們退出聯合國之際,台灣有許多人移民到外國,拿綠卡去了。遠在美國紐約的沈家禎居士,也曾用心良苦地為導師的健康著想,懇請導師到紐約徹底檢查肺部,看看早期的肺結核完全痊癒否?並聘請導師為世界宗教研究院佛學研究員,且于短短半年期間為導師領到了綠卡。當時導師住在長堤的菩提精舍。據說那裡空氣非常清新,新環境極其幽靜,是休養也是修學的好地方。多少人心嚮往之。導師卻毫不留戀地,放棄了綠卡,回到台灣來。導師說過:「綠卡對我有什麼用?世間到處都危險。所以不用怕,更不用跑,還是住在台灣好。」
民國五十三年的五月月圓日,慧瑞、法潤(今慧潤)和我三人,上供後恭送導師入關。由於修建蘭若經費超出了預算,只好從閉關的生活費用去縮水。慧日講堂幾位老信徒很樂意為導師護關,卻被堅決的婉拒了。導師認為他們每個月已護持講堂,不忍心再增加他們的負荷。常常表示:出家人生活簡單,過得去就好。秉著這個理念,即使一塊豆腐要切成兩半,給導師作為兩餐用,或是我們常常利用後山的麻竹筍,煮湯、或炒或滷,桌上盤盤是荀香,生活雖然極為清淡、刻苦,我們卻甘之如飴。的確,親近導師沒有一般的噓寒問暖,有的是導師於日常生活所流露出來的高風亮節,高尚的行誼,平實的作風,就足以作為我們的典範。
五、從等視眾生中流露出的慈悲
時常有幾位居士來請示佛法,諸如已辭世的戈本捷、林鐘、謝潤德;戈周騰、張嘉南、吳大海老居士等……,不管請法多久,導師都是非常的有耐心。出關後,常在佛殿前的廣場上經行,有一次在路上經行時,遇到中學生,導師能不厭其煩的站一、二小時,為他解釋三皈五戒的道理。我們當時想說:為一個國中生解說基礎佛法,應該是由我們來做就可以了,可是導說卻能有教無類,等視一切眾生。這種身教所顯現出的一言一行,都是教育我們最好的榜樣。
在我們出家的時代,是一個男尊女卑的時代。而導師卻一視同仁,從不輕視女眾。記得民國四十六年秋,導師曾說過:「台灣的女眾蠻有潛力!」全省的佛教寺廟大都是由女眾住持(包括齋姑)。由於他們克勤克儉,把道場修整得清淨、莊嚴,讓所有的信徒一到寺廟,自然而然就生起恭敬心而來學佛。有的沒受過高等教育,卻認真安守本分修行,宗教情操值得讚仰。導師以智者不同凡響的眼光,發覺這群滿有潛能的女眾需要教育,於是與玄深法師(一同寺的住持)合辦「一同女眾佛學院」,教師群來自山上的福嚴精舍。
導師常勉勵同學:「身為女(尼)眾,大部分都來自各個常住,畢業後回到常住,應該以寺院為主。不論身負何等職務,都得一心一意站在自己的崗位上,護持常住,好好進修,將所學到的佛法,隨分隨力傳播給周遭有緣的人。過去的寺廟常常在初一、十五時有信徒來參拜,也可利用這個機會跟信徒開示五分鐘或十分鐘,不要讓信徒只是停留在趕齋、拜拜而已。尤其,身為比丘尼(或帶髮修行),應該威儀莊重,進退談吐有分寸,社會人士自然會敬重。人能自重,而後人敬之。別人有些心念不正的,也會因你的威儀莊重,而收攝自己、改邪歸正。」
六、通情達理 以智導情
導師非常的珍惜時光,從未曾被煩惱佔掉寶貴的時間。
三十多年前,一位「外貌溫和而內性謹嚴」的續明法師,向導師告假,遊化星、馬,到印度開會後,朝拜八大聖跡。他本有頭疾,似已治好。不料這一次擋不過熱浪襲擊,竟圓寂在佛國。當噩秏傳到台北慧日講堂那一刻,震驚了所有在場的每一個人。而我只覺得天旋地轉,頭重腳輕,趕快靠壁。事實告訴我,這位慈母般的老師,已突然消失在人間,永遠回不來了!六神無主的頓時情緒失控,哀慟之情無法收斂,也就放聲痛哭了!「導師啊!真糟!慧理哭不停!」導師低沈無力的只說:「讓她放聲去哭吧!」,連續數日,導師的神情靜默嚴肅,很少說話。民國六十五年,菲律賓的妙欽法師因肝病極為嚴重,導師特地去探視他。相聚數日,安慰他好好養病休息,隨即飛往星洲去。不數日,妙欽法師就入寂了。這猶如當年目犍連和舍利弗二位尊者都先佛而去,佛陀痛失左右二大協侍,白髮送黑髮,只能感嘆因緣的聚散離合!通情達理的導師,總是以智導情啊!導師經常有句話,輕輕的帶過周遭的人事物:「無常的世間就是如此啊!
這就是世間相!」相形之下,世人的愛恨情仇,你爭我奪總是糾纏不清,而導師卻是如此的平靜!若非以法空性正見融入生活中,身口意隨智慧行,那能如是安寧與堅強!
七、行續人間佛教的腳印
妙雲蘭若學團的尼眾,秉著導師從人而發菩薩心,認清自己是「具煩惱身」的悲心增上之菩薩行。在不離世事和眾生的原則之下,淨化自己,覺悟自己。以此理念,循序漸進著人間佛教的腳印而努力。僧教育方面:定期邀請傳道法師、宏印法師、常明法師、悟殷法師等等來授課;更有住眾是每月遠赴桃園弘誓學院深造的。外弘方面:導師曾說過要把佛法散播在每一個角落,所以妙雲蘭若繼續著導師的這一弘願,在六年前(民國八十三年)買下位於嘉義市中心的一棟大樓中之第六樓,兩年後再增購七樓的一半,成立財團法人妙雲文教基金會──妙雲講堂。我們不以蓋大道場為榮,以是故,講堂沒有一般寺廟建築的弘偉、壯觀,也沒有多餘的資金來莊嚴華麗道場,有的只是一群默默在為「導師──人間佛教」的薪火相傳而努力的道友。
講堂活動的內容,分為解行二方面:
(1)信解方面─基礎佛學研讀班 每星期一~五,晚間7:30~9:20
教學的內容:以《妙雲集》為主要的參考書,編集成基礎一、二、三年級,一期為三學年,一學年分為上、下二學期。三年結業後,可參加進階的班級,內容以介紹《妙雲集》的專書為主。
【下接第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