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社會企業與當代佛教的社會實踐
何日生(慈濟基金會文發處主任、慈濟大學人社院副教授)
當代社會企業的發軔
美國哈佛大學的丹尼爾.貝爾教授(Daniel Bell)提出意識形態終結(The End of Ideology)的觀點,主張政府的政策不再是主導社會經濟或解決社會問題的關鍵。社會與文化精英將逐項地,透過科技發展的力量調整從十九世紀、二十世紀以來的經濟大結構中所面臨的諸多難題。調整而非推翻,是丹尼爾.貝爾社會改革的基本思維。而這調整的力量,丹尼爾.貝爾寄望的不是一個大政府,也不是商業企業的科層精英群體,而是個個懷抱理想的社會與文化企業家,致力於社會、經濟與文化之改革。丹尼爾.貝爾認為在後工業時代,政治、經濟與社會文化分屬三種不同領域,彼此不必然從屬。創造多領域以解決社會問題,是後工業時代的特徵(Bell, 1976)「社會企業」是獨立於政治與商業機制之外的新領域,為社會經濟秩序提供了新典範。
與丹尼爾.貝爾同時期的英國著名的社會企業家(Social Entrepreneur)楊邁科(Michael Young)是社會企業家的倡導者。楊邁科終其一生創立了六十多個非營利企業,推廣社會企業家的概念。丹尼爾.貝爾稱譽楊邁科是本世紀最偉大的社會企業之推動者。社會企業的概念一開始就將個人淑世的動機,亦即善性與道德,納入社會企業活動,使社會企業的使命成為推動公共利益的關鍵力量。
社會企業的善性與道德
在《後工業時代來臨》一書中,丹尼爾.貝爾強調後工業文明的關鍵是資訊導向(Information-led)與服務精神(Service)。從生產(Manufacturing)到服務(Service)的轉化,是後工業文明社會的特徵,而服務精神正是社會企業家的使命。
社會企業一開始就以實現公平正義為動機與原則,這公平正義可以是環境正義,如「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或以消費者保護為出發點,如Ralph Neder耐德所創立的消費者保護組織「公共市民(Public Citizens)」。這些社會企業不是以自身賺錢為目的,也不是以宗教救贖為動力,而是基於對某項社會或經濟正義的堅持,不惜挺身奮鬥。這奮鬥並不是植基於革命或武力,而是在法治的基礎上,通過輿論,通過立法,推動社會與經濟生活的新秩序。
社會企業家並不是在社會上擁有豐厚資本的一群人,他們是以使命為前提,在善性與道德目標的追尋下,吸引無數捐助者或無償的志工投入他們的行列。正如二十世紀影響甚巨的管理學者彼得杜魯克(Peter Trucker)所說:「非政府組織(亦即社會企業)是價值的倡導者,本身也是價值的受益者。」以價值領導,而不是以利潤領導,是社會企業的理念。
如今致力於社會企業中的個人或團體,已包含了宗教領域與世俗領域,包含非營利機構、營利機構(指營收歸社會公益非個人)、以及營利非營利的混合型機構。
非營利組織與社會企業之貢獻
社會企業的目的就是以善性的動機(非謀私利的動機)、道德的理念(非以擴張自我組織為目地),致力彌補社會中某一項被忽視的公平正義。「社會企業」意指運用企業模式解決某一個社會問題的組織,這些組織或以企業模式取得資源以從事社會救濟,並且有營收與盈餘,但是其盈餘與商業企業不同,非為個人所得,而是主要用來投入社會企業本身的使命,以持續解決特定的社會問題。
廣義社會企業也包括以非營利組織(NGO)之型態,依靠捐款所得從事社會救濟。許多NGO一方面依靠捐款,一方面也以社會企業營收模式,來維持社會公益實踐之永續發展。如樂施會Oxfam興辦許多Oxfam Stores,以社會企業之營收模式,來從事社會救濟。這是捐款加上社會企業營生模式的大型國際NGO。
公益組織與社會企業對社會經濟具體之貢獻
強調善性與道德價值的社會企業,對社會與經濟究竟有多大的貢獻與影響?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非政府組織研究中心」的薩羅門教授(Professor Lester M. Solomon)發表了針對八個國家(分別為澳洲、比利時、加拿大、捷克、法國、日本、紐西蘭、美國)的公益社會企業,統計這些國家中社會企業對整體經濟產出的貢獻。其結果顯示,非營利機構之社會企業具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平均占所調查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在部份國家,其對GDP的貢獻甚至遠超過主要工業,如能源工業(瓦斯、水、電)、建築業、金融仲介業等。
從社會企業增長速度超過整體經濟增長速度不難看出,以「善經濟」為核心價值的社會企業之非營利機構,正逐漸成為經濟生產的一股重要力量。
宗教精神與公益社會企業之發軔
《志工企業家》一書作者伯恩斯坦說,社會企業家早就存在,「這些人懷抱有力量的觀念,試圖改善人類的生活。」伯恩斯坦認為,天主教聖人聖方濟創立方濟修會,建立許多組織,對社會作系統的變革。聖方濟就是社會企業家。救世軍協會(The Salvation Army)創辦人威廉布思將軍(General William Booth),在十九世紀英國城市犯罪嚴重,貧富差距擴大,窮人難以生活的社會環境中,以非營利組織救世軍,運用社會力量改變貧困與犯罪。也是社會企業家的典範。
全球最大的公益組織包括天主教明愛會、基督教兒童福利基金會,都是以基督的愛開闢了非商業、非政治的第三部門之力量,從事社會救濟。時至二十世紀中葉之後,NGO如雨後春筍,正如丹尼爾‧貝爾所預料,第三部門、NGO、NPO、或社會企業成為政府與商業之外改變社會的重要力量。
篤信伊斯蘭教的社會企業家穆罕莫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於2006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經濟學家出身的尤努斯是「微型金融」(microfinance)的創始者與代表人物。1976年,尤努斯借了二十七美元(約九百元台幣),給四十二個孟加拉貧窮婦女,讓她們開啟事業,或工作養活家庭。直至今天,尤努斯所創建的格拉明鄉村銀行已經發放超過60億美元給超過600萬個借貸者。尤努斯要為他工作的員工們主動下鄉,到窮苦的村子裡拜訪那些需要資金的貧困人。
這些婦女靠著微型貸款,做小買賣或工作,通常給家庭帶來很大的收益。她們平均的還款率高達百分之九十八。
尤努斯的成功來自於社會企業家的善的經濟信念與道德觀。他開設格拉明鄉村銀行不是為了盈取利潤,不是為個人賺取財富,而是解決社會中沉痾已久的貧困問題。尤努斯曾說:「有一天我們的子孫只有在博物館裡見識到貧窮。」
尤努斯的微型貸款模式已經被運用到五十個國家,幫助超過數億個窮人脫離貧困。這就是社會企業的力量。這比起一個政府的力量更為巨大。
尤努斯的窮人銀行在成功之後,也曾受到來自伊斯蘭教徒的強烈批評,認為他的銀行違反伊斯蘭教。但是尤努斯堅持他的絕對符合伊斯蘭信仰,他並沒有要婦女離開家庭,而是自主的在家工作。
當代宗教組織與社會實踐平台
在聯合國經濟社會理事會(ECOSOC)登記的兩千多個非營利組織之中,有百分之8.5%是具備宗教與信仰背景。這些NGO稱為RNGO,亦即宗教背景(Religion)或信仰(Faith-Base)背景的NGOs。這近兩百個具備宗教性質的非營利組織,基督教信仰佔將近百分之六十(57.4%),伊斯蘭教約12%,猶太教11%,佛教只佔3.8%。佛教在通過非營利組織與運用社會企業改善社會問題的力度,明顯落後於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猶太教人口只有數千萬,比起佛教的五億多人口,猶太教的非營利組織與社會企業組織的比例遠遠超過佛教。
以今天的社會型態觀之,資本主義盛行,各種自由價值觀多元而對立,非營利組織與社會企業模式已經成為宗教入世實踐的重要平台。宗教不再只是提供信仰作為救贖的途徑,宗教組織必須透過對現實世界的改善,才能具體體現宗教的目的與精神內涵。
對現世間問題的解決,是社會企業及非營利組織致力的目標,而基督教、猶太教似乎比其他宗教更早的、更廣的跨入這個亦被稱為第三部門的社會平台。
佛教的資生與當代社會企業
佛教教義其實一向強調慈悲濟眾的情懷與思想,自利利他、自他不二的慈悲等觀。漢傳佛教第一個宗派天台宗智者大師在判《法華經》時曾言:「世間一切資生事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
民國初年太虛大師曾提出佛教應投入包括慈善、教育、資生、文化等,主張佛教寺廟應該開闢農場、工廠、商場以維持寺廟之營運。太虛大師在講述《藥師琉璃光如來願功德經》時說:
「近年以來佛教漸普及於中國現社會各界人士中,種種經營建立佛教之團體,且依之修學者,不乏其人,尤其注重於應用到現代社會之新佛教精神,如辦佛教孤兒院,義務學校,施醫所等社會公益事業,改善家庭社會之生活,使一般人於現生中得佛法之益。過去偏重於薦魂度鬼之佛教,已一變而為資養現實人生之佛教矣。然此資生之佛教,即為釋迦付託與藥師之法門,而說明在此經中者,此於過去專重度亡之佛教,有補偏救弊之功能,尤合於現代人類生活相資相養之關係,故今有講此經之需要。」
太虛大師在對於「中國佛教革命僧的訓詞」中亦言:「憐憫一般藉愚民迷信以服務鬼神為生活的無識僧眾,灌輸以佛教及國民的常識;漸漸改良為共營資生事業及服務人群的生活。」
慈濟的慈善、醫療志業等,是體現太虛大師當年的理想。印順導師在《攝大乘論講記》提到「菩薩修習十自在」包括「眾具自在」,亦即提供「眾生衣服、飲食、臥具、醫藥等資生物質豐富優美,不會感到缺乏。」也必須成就「願自在」,亦即「做什麼事業都能滿足自己的所願,達到目的,這是由修『精進波羅蜜多圓滿』得來。願力必須精進來充實它,因中勤修精進,對利益眾生的事業,沒有懈怠,所以果上能隨願自在。」
佛法向來傾向物質豐饒、人情和樂、乃至佛法昌盛,資生是趣向佛道的根本。當代慈濟與許多佛教宗派所致力的佛教人間化,大有這樣的旨趣。
台灣佛教非營利組織的社會實踐力
NGO約莫在1945年由聯合國正式命名,而社會企業(Social Entrepreneurship)的概念約莫發軔於1970年代的後期,到1980、1990年代才開始盛行。然而在台灣,慈濟克難功德會是在1966年於台灣東部花蓮由證嚴法師開始創辦。一九六○年代台灣才正經歷經濟起飛的階段,貧窮是社會普遍的現象,而慈濟已經開始進行慈善工作。
慈濟以四大志業、八大法印——亦即「慈善、醫療、教育、人文、環保、國際賑災、骨髓移植、社區志工」等投入社會公益,希望通過慈善工作,讓「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這是典型的西方倡導之「廣義的社會企業」,亦即非商業、非政府、以民間的力量解決社會問題,而證嚴上人稱它為「志業。」
證嚴上人推動的社會實踐力量是從佛法的角度,以慈悲等觀建立四大志業的運作。證嚴上人認為人人皆具慈悲智慧,因此啟發人人的愛心去幫助社會上一切困苦的人。證嚴上人號召三十位家庭主婦,要她們每天買菜前先省下五毛錢投到竹筒裡,每一個月就能有十五元去幫助貧困之人。善心從一小步做起。救濟不是富有的人才能做,也不是丹尼爾‧貝爾眼中的社會精英,而是家庭主婦。只要每一個人都能擴大善與愛,就能集結無比的能量,幫助社會苦難人脫離貧困境地。
慈濟從當年五毛錢的竹筒歲月,從偏遠的台灣花蓮,到現在在全球已經有超過一千萬個捐助者(會員),超過百萬志工,每年幫助兩千萬人。濟助的國家及地區超過九十四個。慈濟所信靠的力量,就是每一個人都能付出真誠的善與愛。慈濟抱持的信念是:「消滅惡,不是經由打擊惡,而是擴大善;消滅貧,不是經由打擊富,而是擴大愛。」
資本主義最大的病灶就是不平等。當代政治哲學家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的正義論(The Justice),闡述平等正義的當代內涵。羅爾斯的《正義論》之內涵有二:「第一是機會均等。第二是要給最弱勢的人最大的利益。」羅爾斯於一九八○年代在哈佛大學發表闡述平等的真義,對於高度資本化國家有了自由而失去平等做了最有利的思想論述。但是過去五十年來,證嚴上人所帶領的慈濟志工,已經在默默實踐這種平等觀。
慈濟跨越種族、國界、宗教、文化之藩籬,在全世界幫助苦難人,所以才有「哪裡有災難,哪裡就有慈濟人」的美譽。慈濟在最貧困、最急難、最偏遠的地區,為最弱勢的個人或團體,付出善與愛,這其實體現著約翰羅爾斯正義平等的觀點。平等正義正是倡導自由化市場的資本主義最需要的價值與理念。
宗教非營利組織與社會企業之使命與特質
慈濟作為非營利慈善組織,其四大志業多以會員、信眾捐助善款的模式,從事慈善與公益志業之推動。一切捐款來自善心大眾,也回歸社會需要的弱勢者。善款的目的不只是物質的救濟,也要解決心靈的貧困,亦即同時具備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的使命與功能。
宗教型態的NGO與一般非宗教信仰背景的NGO不同之處在於,宗教NGO具備心靈轉化的使命。這種心靈工程並不是指傳教,而是提倡淨化人心的普世價值。如慈濟的利他精神跨越宗教藩籬,強調行善行孝不能等,不批判惡、而是擴大愛與善的正面心理行動。這種普世的心靈工程是無形的,很難以量化來確切衡量。
哈佛大學教授朱利亞伯格(Julia Berger)在研究宗教NGO時就說,宗教NGO對社會的貢獻很難以量化。你可以量化一個NGO救濟多少人、多少數量,但你無法量化一個宗教NGO淨化多少人心,或某人被淨化多少。慈濟推廣的感恩人文已然普遍於社會,其影響如何量化?證嚴上人以志工代替義工一詞,強調服務他人為生命志向之理念,現在全台灣都把慈善志願者稱志工,其對社會之效應,也難以量化。慈濟推動的慈善入世工作影響許多宗教組織也跟著投入慈善,對社會的影響甚巨,但其影響也難以數字衡量。宗教公益組織的影響力必須兼顧量化與質化之理念兩個面向來考慮,無形的理念之推廣,影響更為深遠。
再舉宗教興辦的社會企業,其公益企業模式的運作,本身就具備理念的傳遞與社會教育功能。慈濟在1990年代開始啟動環保資源回收,並於2008年成立台灣第一家非營利的環保科技公司。以回收寶特瓶再製成毛毯等製品,以幫助全球的災民,並落實保護地球環境的使命。
1991年,當時的國際媒體將台灣稱為最昂貴的垃圾島。慈濟基金會的創辦人證嚴上人在一場公益講座中,呼籲與會大眾們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慈濟志工們便開始在各社區設立環保站,目的在教育周遭的鄰居一同加入環保回收的行列。時至今日,慈濟在全台灣總共有超過二十萬名慈濟志工,分別在六千多個社區環保站,投入時間和精力以維護社區清潔,促進環境保護。受到慈濟志工的啟發,成千上萬的家庭也開始在自家做起資源分類回收。資源回收的收入則捐給慈濟的慈善志業。環保資源回收就是一項公益社會企業。
慈濟環保站吸引了來自不同年齡層和社會地位的志工,從三歲到一百零四歲都有,包括博士生、企業家、警察、家庭主婦和外交官。全台灣每年回收兩億多支寶特瓶,據估計,慈濟人回收的量占其中三分之一。慈濟的環保志業也已經散播到菲律賓、馬來西亞、海地、印尼、中國大陸西南省分,以及南美洲國家。
環保站同時也是心靈療癒和提供相互勉勵的地方。藉由參與環保回收,慢性疾病和心理疾病的患者發現可以因此得到心靈撫慰,進而改善自我狀態。研究顯示,資源回收和重建自信之間有一種心理的暗示性關連(Psychological Implication)。當一位老人家將拾起一個寶特瓶,他心理會想,這被遺棄的寶特瓶還有用,還可以再製成急難救助用的毛毯,他老邁的身體也依然可用。從回收物看到「物命」的可貴,從珍惜「物命」看到自我生命的價值。環保資源回收保護了地球與環境,也回收了、重拾了志工生命的自尊與價值。
此外,某些有憂鬱症、心理障礙、吸毒、賭博、酗酒傾向的受訪者,以自身經驗證明,藉由參與慈濟的環保回收志工活動,他們得以戒除所有不好的惡習。這些受訪者甚至明確指出,藉由專注於資源的分類,他們學會重新組織自己的人生,並且減少擔憂和不確定性影響他們的生活。慈濟環保志業推動改變人與地球、人與社區、人與人、人與自己的關係。這是社會企業的力量之一。
慈濟於2008年開創大愛感恩環保科技公司,將環保志業推展到另一個嶄新的階段。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是一個社會公益企業,由五位公益實業家捐資成立。該公司以環保資源再利用為主軸,將回收的塑料瓶再製成毛毯和衣服。有四十五萬條毛毯已被送往世界各地賑災,而大愛感恩環保織品也已經正式在定點流通,其盈餘全數回饋慈濟基金會投入慈善公益。當初五位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的創辦人,是長期投入慈濟國際救災的志工,他們也是這項社會企業的志工;不只自掏腰包投入資金創建,自己投注的一切心血也是志工、不支薪,所得歸慈善。他們是典型的志工企業家,而大愛感恩科技公司也是全臺灣第一家環保社會公益企業。
大愛感恩科技的社會企業型態營運的目的不是推展環保科技產品,而是提倡環保的理念。一向被視為垃圾的塑料瓶,在慈濟志工手中化身為賑災毛毯,變成具生活感的衣服、圍巾與手提袋。這些製品原本必須繼續仰賴挖石油,但是資源回收與大愛感恩科技使垃圾成為新形態的城市礦產。
大愛感恩科技更希望人們透過使用環保科技製品,更切身感受地球溫室效應的危機,而能從生活中力行環保、節能。從回收環保、到科技再製環保、最終達到心靈環保。建立無公害的生活,無污染的地球,回歸大地清淨之綠。這就是宗教公益社會企業的最終目的與使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