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禪」為何不以亡者為所緣——覆陳素卿仁者函
釋性廣
素卿仁者惠鑒:
收信吉祥!
首先要致歉意,這封回信拖得太久了。接到來信時,正忙於編寫下學年任教課程之講義,接著又南下主持一次禪修,以致拖延至今,很抱歉!
據仁者提問之意旨,回答如下:
行者於修法之初,首要的是確立目標。仁者問及為何「慈心禪」不能以亡者為所緣?此中,需注意的是修慈心禪之目標乃為「修定」與「以慈心祝福(現生之)有情」。
禪定之基本原理是:取一所緣而攝心專念,因心意淺深不等之專注程度,而得各種階次之定境成就。於此,會因選取之所緣境——業處的特性不同,而有各別應注意之事項。若論「慈心禪」,則對於無三禪定力之學人而言,在取相專念的過程中,因不得(三禪)定心之故,多屬假想觀。
既依想蘊取相,則於「隨順勝解相應作意」之初步修心階段,則尚無妨。然而若欲修定(慈心——三禪)成就,則對於禪相的確認,就必須深究;意即:所取之相需為(有情)現存之相,當慈心——三禪成就,則必於禪定中清晰地呈現所取之影像相——禪相,故若取亡故有情之前生影像,則此為禪修者之記憶,是想蘊中之影像,而非彼一有情今時之真實影像,故慈心禪之所緣不得現前,所緣(禪相)不現則不能得定,此為慈心禪無法成就之緣故。
若必意欲以慈心禪祝福亡者,則應於定中見彼今生之相,再取其相而修,方得定成就,吾等對於亡故有情之祝福,方為適切有效。
故修慈心禪,一可依之得禪定,二可利益現生之有情;然而以亡者為對象而修,因無法取得彼有情今時之相——無禪相故,不但不得定,也無法真正利益亡者。
準此,佛弟子意欲祝福亡者,慈心禪並非適切之行法,應以善行功德「回向」之法,其中之感應與福利,於經中記載甚多。此中,佛陀教導目連尊者以供佛齋僧之福,回利亡母之故事,為最著稱者。
職是,仁者修持時,可依善法欲之不同目標,選擇適切有效之修法行之。
因我事忙,若以信函討論禪修問題,將不免耽擱時日;若求迅速,則不妨以電話溝通,就像禪修時的小參,立刻說明,即時解決,或許不致於延擱仁者之提問。耑此覆函, 並請:
暑安!
性廣合十(93.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