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對其弟子及教法的期許
(The Buddha’s Wishes for His Disciples and His Teachings)
□緬甸 帕奧禪師(Venerable Sayadaw Pha-Auk)開示
□能融法師中譯 ‧ 淨法、開恩、善戒等法師修訂
佛陀在竹林村(BeluvagAma)渡過他最後一次的夏安居。那個時候,佛陀生了一場嚴重的疾病。在夏安居的月圓日,佛陀因過去的業而感受到非常刺骨、難於忍受的背痛。
在其中一個過去生中,這位將成為釋迦牟尼佛的菩薩是位摔角者。那時,菩薩將對手摔在地上,使對方背脊斷裂。當時機成熟時,也就是佛陀般涅槃前的十個月,這個不善行為的果報現前了。這個痛苦是因業而來。此業力量非常強猛,它一直產生影響力,直到死亡為止。所以這個病叫maranatika vedanA。這痛苦必須至死才能結束。
佛陀以他的決意(adhiTThAna)來制止這病痛的生起。這不是一種普通的決意。首先,佛陀依色七法(rUpa sattaka)及非色七法(arUpa sattaka)的觀照1[1],進入阿羅漢果等至(arahatta phala samApatti[三摩缽底=正受或等至]2[2])。阿羅漢果等至指以涅槃為所緣,持續長時間生起的阿羅漢果心。修了這些觀法之後,佛陀進入阿羅漢果等至。由於觀照功夫的強與有力,佛陀所得的阿羅漢果等至也強而有力。從阿羅漢果等至出來後,佛陀下決意:「願從今日乃至涅槃,此病不再生起。」佛陀每天都發如此的決意(決心)。
這種果等至稱為壽行果等至(AyusaNkhAra phala samApatti)、護壽果等至(Ayu pAlaka phala samApatti)、或命行果等至(jIvita saNkhAra phala samApatti)。3[3]壽行果等至指維持壽命的果等至。護壽果等至指保護壽命的果等至。命行果等至指維持命根的果等至。佛陀每天都如此的修習。
夏安居後,佛陀四處遊方,最後到達毗舍離。在毘舍迦月(VisAkhA)月圓日之前的三個月,也就是陽曆(國曆)二月的月圓日,在遮波羅支提(遮波羅塔Chapala Cetiya),佛陀決定捨棄生存的意願,此稱為捨壽行(AyusaNkhAra Ossajjana)。這是甚麼意思呢?在那天,佛陀作了如此的決定:「從今日至毘舍迦月的月圓日,我將修習此果等至。月圓日後,我將不再進入這果等至。」這個決定稱為捨壽行,即捨棄生存的意願。
在同一天,當眾比丘聚集在大林精舍(MahAvana)的講堂時,佛陀向大眾宣佈他欲捨棄壽命的意願。佛陀向會中的眾比丘僧說:「諸比丘,我已告訴你們我所透視的真理。在徹底學習這些教法後,你們應該實踐它們,長養(開發)它們,勤習它們。」佛陀如此的教導比丘們他親身所體驗的法。在此,佛陀也說明他對他的教法以及僧伽的期許:
第一、僧眾應將佛法透徹地學習及牢記(背)起來。但是,單靠學習及背誦是不足夠的。
第二、佛陀指示僧眾應實踐法。在巴利文這叫asevitabba。asevitabba的意思是,我們應嘗試從實踐中一再的了解法的意義。這翻譯成「實踐」。這是佛陀對法與僧伽的第二個期許。
第三、佛陀的第三個叮囑是bhAvetabba,即長養或開發。實踐法之後,我們應該繼續成長與進步。這是甚麼意思呢?當我們修習法,我們內在的思維過程將只有善法的持續,換句話說,它們是戒善法、定善法及智慧(般若)善法。這些善法必須持續不斷直到成就阿羅漢果為止。如果一位聲聞修行者(佛陀的弟子)證得阿羅漢果,那麼,他的修習即已完成。因此,佛陀的弟子應不斷的修習直到阿羅漢的果位。這是佛陀的第三個期許。要達成阿羅漢的境界,我們必須一再的學習。所以,佛陀開示bahuli-kAtabba,即「勤習」,教導我們應該常常修習。
為什麼這些期許會出現在佛陀的思維中呢?「這是為了使純淨的教法(梵行)能夠久住。」換句話說,這是為了保護純淨的教法,使它能源遠流長。每位佛教徒都應盡力保護此正法,使它不斷失。這是非常重要的。那麼,我們應如何做呢?
首先,我們應透徹的將佛法牢記在心(學習及背起來)。
第二,我們應修持,透過親身體驗來了解佛法。
第三,我們應不斷的修持,直到成就阿羅漢果為止。
這是每位佛教徒的責任。一位真正的佛教徒,必須嘗試這三個階段的學習。一位不嘗試此三階段修習的人,只能稱為名譽上的佛教徒(掛名的佛教徒),而不是真正的佛教徒。徹底學習此三階段的修行者,才是一位真正的佛教徒。因此,今天我們決定成為一位真正的佛教徒,應發如此的誓願:
一、我們將嘗試學習牢記(學習及背誦)佛陀的教法。
二、我們將嘗試透過實際的體驗來了解佛陀的教法。
三、我們將一直修習,直到成就阿羅漢果為止。
如果我們有如此的誓願,那麼,我們才可說是活在佛陀的教法中(依佛的教法而呼吸)。為什麼我們要如此的做呢?這是為了大眾的福利與快樂。基於對世界眾生的慈悲,為了天神、人的福利與快樂,我們應如此的學習。如果我們依照佛陀的教法而學習,我們將能使佛法傳遞後世。我們也將能教導天人及人以下教法:
一、牢記(學習及背誦)佛陀的教法。
二、修習佛法,透過親身的體會來了解佛法。
三、長養、開發這些法,直到成就阿羅漢果。
如果我們如此的做,諸天神及人將能得到此世界中的利益和快樂,直到證入涅槃。如果我們不將佛法牢記於心,不修持佛法,那麼,我們要如何教導天神與人們學習佛的教法呢?我們對這些法尚且不能了解,又如何指導這些天神與人呢?因此,如果我們對佛陀的教法有足夠的信心,我們就應該將這些佛法牢記於心,以實際行動來實踐、長養開發它們,直到達成阿羅漢果的境界。
您對佛陀的教法是否有足夠的信心呢?
在註釋裡有一句話:「真正的三寶信徒能有虔誠的表現。」一個沒有虔誠表現的人,我們不能說他是一位真正的信徒。如果我們對佛陀的教法有真正的信心,那麼,我們就應該認真、徹底的學習這些教法,修習它們,毫不間斷,直到成就阿羅漢果為止。這些是佛陀入滅前的重要遺教。如果我們對佛陀有信心,我們就應遵循這些教法學習。如果我們對我們的父母有信心,我們會聽從他們的話。同樣的,我們應聽從我們的父親,也就是世尊佛陀的教誨。
那麼,這些法是甚麼呢?它們是:
四念處(cattAro satipaTThAna)
四正勤(cattAro SammAppadhAna)
四神足(cattAro iddhipAdA)
五根(paJcindriyAni)
五力(paJca balAni)
七覺支(satta bojjhanga)
八聖道(ariyo aTThaNgiko maggo)
以上總共為三十七菩提分法(bodhipakkhiya dhammA)。在三藏中,佛陀依聞法者的不同根性,以不同的方法教導三十七菩提分法。總結三藏所說的法,不外三十七菩提分法。更精簡的說,只有八聖道。再更簡要的說,則只是戒、定、慧三學。
在修學的開始,我們應學習戒。不知道戒,我們無法淨化我們的德行。我們必須學習禪定(奢摩他samatha)以控制心使之專一。如果不知道禪定的修習方法,那要如何進入定(samAdhi)的訓練呢?如果我們不學習定的訓練,我們要如何控制我們的心呢?有了這些基礎,我們才能進一步學習慧(paJJA)的訓練。沒有慧的訓練,我們的智慧又如何得以開展呢?
為了淨化我們的德行,控制我們的心,以及開發我們的智慧,首先,我們應將佛法牢記於心。第二,我們必須實踐及長養這些法,直到成就阿羅漢果為止。
佛陀在《大般涅槃經》中多次如此的勉勵弟子們:「這些是戒行,這些是禪定,這些是智慧,其結果是極好的。透過戒行而完整開發所得的定是極好的,其結果是極好的。透過定而完整開發出來的智慧是極好的;由智慧而完整開發的心是遠離慾望、有(或存在)、邪見及無明的。」
我們每個人都有心。如果我們能以戒為基礎,進而控制我們的心,那專一的心(定心)的力量是美妙的。這樣的心能透視色的真實相。色法由許多色聚(極微的粒子)組成,這些色聚可能比原子還小。我們的身體就是由這些色聚所構成的,專一的心能分析這些色聚;專一的心也能透視名的實相;專一的心能透視它們的因緣;專一的心能透視名、色、因緣的生滅法。這種透視的能力即稱為智慧,這種智慧的開展是因以戒為基礎的定而產生的。專一的心與智慧是一種心力,此心力能引導我們證入涅槃,破除所有執著、惡法及煩惱痛苦。
每個人都有心。當心透過以戒為基礎的定而完整開發時,它將產生透視的智慧,使人從慾望與輪迴中解脫出來。但是,這個定必須以戒為根本。對於在家居士,五戒的修持是重要的。五戒如下:
一、不殺生;
二、不偷盜;
三、不邪淫;
四、不妄語;
五、不使用麻醉物品。
以上五戒是所有佛教徒所必須學習的。如果犯了五戒中的任何一戒,此人即自動失去真實佛教徒或優婆塞、優婆夷的資格。他對三寶的皈依已「被破壞」了。一位佛教徒也應避免非正命(邪命)的生活方式。佛教徒不應以殺生、偷盜、邪淫、妄語、誹謗、粗惡語、綺語的手段來取得財富。同樣的,他們也不應經營五種非正命的生意:武器、人口、屠殺動物、麻醉物品(煙酒)及毒品的買賣。
戒行對佛教徒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只是為了達成涅槃,也為了死後能往生善趣。一個戒行不清淨的人,死後是不容易得生善趣的。這是因為在臨終時刻,所曾做過的惡行將出現、縈迴在他的腦海。他們將以這些惡行為心的所緣,而死後多往生四惡趣中的一趣。
良好的戒行對現生的快樂與平和亦是重要的。沒有戒行的淨化,一個人無法從周遭環境中得到快樂與安詳。一個充滿惡劣性格的人,自然為敵人所圍繞。一個有許多敵人的人是無法得到快樂的。
所以,佛陀作了以下的開示:
「如果一個人能活一百年,但是無戒無定,還不如活一天而勤修戒與定。」為什麼呢?這是因為:由定而開發的心,可產生能見涅槃的大智慧,能了斷輪迴,息滅所有惡法及痛苦。
因此,我們必須依戒而修習止禪與觀禪。那就是,我們必須修習大念處(MahAsatipaTThAna Bhavana,亦即四念處)。四念處為:
一、身隨念處(KAyanupassanA SatipaTThAna)-正念於身
二、受隨念處(VedanAnupassanA SatipaTThAna)-正念於受
三、心隨念處(CittanupassanA SatipaTThAna)-正念於心
四、法隨念處(DhammanupassanA SatipaTThAna)-正念於法
甚麼是「身」(kAya)?修習觀禪(毘婆舍那vipassanA)時有兩種身:色身(rUpa kAya)及名身(nAma kAya)。色身是由二十八種色組成的;名身是由心識與心所組成的。換句話說,這些都是五蘊:色蘊(rUpa khandha)、受蘊(vedanA khandha)、想蘊(saJJA khandha)、行蘊(saNkhAra khandha)及識蘊(viJJANa khandha)。
但是,修習止禪(奢摩他samatha)的所緣,例如:出入息(AnApAna)、三十二身分、屍體、四大等也稱為身(kAya)。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它們也是色的密聚。例如,出入息(AnApAna)即是一群由心產生的色聚。如果我們分析這些色聚,每一色聚包含了九種色:地(地界)、水(水界)、火(火界)、風(風界)、色、香、味、食素及聲音。同樣的,骸骨也是色聚的密聚。如果它是一具無生命的骸骨,它共有五種色聚。當我們進一步分析這些色聚,它們包含了四十四種色。
在身隨念處方面,佛陀教導兩種禪定方法:止禪(samatha)與觀禪(vipassanA)的修持。在身隨念處,佛陀提及出入息隨念(安般念AnApAnasati)、觀身三十二相(部份)、不淨觀(asubha)等。所以,如果我們在修習出入息隨念,那麼,我們即是在修持身隨念處。止禪的許多主題皆屬於身隨念處。
當瑜伽行者修習止禪成就後,他轉向觀禪的修持,識別二十八種色。在那個時候,他也還是在修持身隨念處。在修習名業處(nAma kammaTThAna)時,如果他能識別受,那是受隨念處;如果他能識別心,那是心隨念處;如果他能識別觸,那是法隨念處。但是,倘若只是識別受、識與觸,是不足夠證到透視的智慧的。因此,我們也必須識別其餘相應心所。
當我們能識別名與色之後,我們也必須識別它們過去、現在、未來的因緣。這是緣攝受智(paccaya pariggaha JANa)。有了緣攝受智之後,當我們到達觀禪的階段,我們即可「強調」色,或受,或心,或觸。所謂「強調」是指:我們不應只是識別一種法而已。我們可以強調色,但也必須同時識別名。其次,當我們識別名時,我們也應識別受、心及法。
我們可能強調受,但單是識別受是不夠的。我們也應該識別與它相應的心所,根及所緣。根及所緣是色。此道理貫穿心隨念處與法隨念處的修習。
在此,觀禪(毘婆舍那vipassanA)即是觀照這些色與名的無常(anicca)、苦(dukkha)、無我(anatta)之本質,以及它們的因緣。這些法一生起即毀滅,因此,它們是無常的。它們受著無常的壓迫,因此,它們是苦的。在這些法當中並無一穩定、永久、不朽的靈魂,因此,它們是無我的。觀照這些名、色、因、果的無常、苦、無我即稱為觀禪(毘婆舍那vipassanA)、內觀(透視)的禪定。當我們在修習止禪與觀禪時,我們即可說是在學習四念處。
當我們學習止禪與觀禪時,換句話說,當我們在修四念處時,我們應具有堪忍力(任持力、毅力)及四正勤。這四正勤為:
一、未生惡令不生。
二、已生惡令斷除。
三、未生善令生。此包括止善法、觀善法、道善法等。
四、已生善令增長。使善法繼續生長直到成就阿羅漢果。
當我們在修習時,我們必須具備這四種力量。(如佛在菩提樹下精進修行時所發的願):「即使我的血、肉乾枯,只剩下骨與腱,我也不將放棄我的禪修。」
當我們以如此的力量修持時,我們將得四神足(四如意足)。四神足是:
一、欲(chanda):強而有力的欲求或願望,以達成涅槃。
二、勤(viriya):強而有力的精進力,以達成涅槃。
三、心(citta):強而有力的心念,以達成涅槃。
四、觀(vImamsA):強而有力的觀照智慧,以達成涅槃。
如果我們有足夠的欲願,我們將能達成我們的目標。如果我們有足夠的欲願,沒有甚麼是不能達成的。
如果我們有足夠的精進力,我們將能達成我們的目標。如果我們有足夠的精進力,沒有甚麼是不能達成的。
如果我們有足夠的心念,我們將能達成我們的目標。如果我們有足夠的心念,沒有甚麼是不能達成的。
如果我們有足夠的觀照智慧,我們將能達成我們的目標。如果我們有足夠的觀照智慧,沒有甚麼是不能達成的。
當我們依戒而修持止禪與觀禪時,我們應具備五種控制根(有控制能力的根):
一、信(saddhA):我們對佛陀及其教法要有足夠的信心。
二、進(viriya):我們必須有足夠的精進力。
三、念(sati):我們對所緣境應保持足夠的正念。
四、? 定(samAdhi):我們必須對止與觀的所緣有足夠的專注力。止的所緣,例如:呼吸相、遍相等;觀的所緣則有名、色及因緣。
五、慧(paJJA):我們應對止與觀的所緣有足夠的透視(或觀照)智慧。
此五控制根能控制瑜伽行者的心,使之不偏離能導向涅槃的八聖道。若不具備任何一控制根,我們將無法達成我們的目標。我們將無法控制我們的心。這五控制根有控制我們的心,使它不離所緣境的力量,此即是「五力」。所以,這個力量也叫作bala,願(意志)力。
當我們如此修習時,七覺支(七菩提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七覺支的內容如下:
一、念(sati):正念。
二、擇法(dhamma vicaya):探究法。這是觀照的智慧(觀慧)。
三、精進(viriya):精進力。
四、喜(pIti):喜悅。
五、輕安(passaddhi):輕快安穩。
六、定(samAdhi):攝心一處。
七、捨(upekkhA):平等、平靜無分別。
此外,還有八聖道。那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換句話說,這是戒、定、慧三學。我們必須有系統性地修習此三學。這些法總共合起來即是三十七菩提分法。
佛陀期望弟子們能牢記這些菩提分法,並修習它們,直到成就阿羅漢果。如果我們能如此的修習,那麼,我們也將能把這些法傳授給後代。這樣的話,我們,以及後代的眾生,都能得到此世界的快樂,直到達成涅槃。
佛陀進一步說:所有名、色及它們的因緣皆稱為行(saNkhAra),因為它們是由各自的因緣而產生的,它們是由種種因緣組合而成;這些行(saNkhAra)是無常(anicca)的。我們不應忘記無常的本質。由於我們常常忘記無常的本質,因此我們期盼有兒子、女兒、家庭、自己等。如果我們知道無常的本質,在生命中,我們就會盡量避開他們。我們不應忘記佛陀的規勸:「諸行皆歸於滅,因此,我們應精進、勇猛的奮鬥。」
佛陀又說:「如來般涅槃的日子已快到了。再過三個月,如來即將證入般涅槃。」這說明他將徹底地離開這個世界。這些話對凡夫(phuthujana)來說是令人傷心難過的話。沒有一位宗教師可以明確地預計自己的死期,唯有佛陀能夠在死亡之前知道自己的最後日子。
然後佛陀又說:「我的年壽已盡,所剩壽命短暫。」佛陀也向阿難敘述他的年老狀況:「阿難,隨著時間的過去,我一年一年地衰老,現在我的身體已經朽弱。我今年已八十歲,我的生命已用盡。阿難,就如一輛老舊的馬車,我們必須小心困難地把它組合在一起,不令它解散。同樣的,如來的身體只是靠支撐而維持著。阿難,只有當如來不理外在的所緣,息滅某些感受,證入及住於無相的定心時,他的身體才會比較舒服。」
佛陀接著說:「別離了!我將離開你們,要自己依靠自己。」這說明佛陀將入般涅槃,離大家而去。他已完成自己的皈依,直到達成阿羅漢果。因此,佛陀說:「阿難,以自己為島嶼,以自己為皈依,不向外尋求皈依;以佛法為你的島嶼,以佛法為你的皈依,不尋求其他皈依。阿難,比丘們應如何以自己為島嶼,以自己為皈依;以佛法為島嶼,以佛法為皈依,而不尋求其他皈依呢?」
答案是:“appamatta satimanto susIla hotha bhikkhavo. susamAhita saNkappa sacittam anurakkhatha”-「諸比丘,勇猛精進,保持正念及清淨的戒行,以堅定的決心,守護你自己的心。」
因此,我們應保持正念與精進。但是,正念於甚麼呢?我們應對四念處或名色保持正念。換句話說,正念於諸行。“susIla hotha bhikkhavo”是提醒比丘們:應淨化自己的戒行,應學習成為一位具足清淨戒德的比丘。這也就是說,我們必須修習戒學的三種訓練:正語、正業、正命。
佛陀也說:“susamAhita saNkappa”。“susamAhita”說明我們應學習定的訓練,這包括正精進、正念、正定。“saNkappa”指慧的訓練,它包括正思惟及正見的學習。
“appamatta” 的意思是,以觀照智慧觀察諸行的無常、苦、無我的本質。“satimanto”則說明當我們修習戒學、定學及慧學時,必須要有足夠的正念。
接著佛陀又說:「勇猛精進追求法與律的人,將能超越生死的輪迴,斷絕一切痛苦。」因此,如果我們希望了斷生死輪迴,我們必須學習遵循佛陀的教法而修持,那即是八聖道。
願大家在死亡來臨之前精進努力!
願一切眾生快樂!
本篇講稿,禪師於1998,03,05.(四月初八佛誕日)開示于新竹壹同寺,歡迎轉載,但請徵詢禪師之同意(若無法聯絡上禪師,可請弘誓文教基金會性廣法師代為轉達,電話:(03)4987325),以表對法之尊重!
1[1] a)Visuddhi Magga, Pali Text Society, pp.618-633.
b)葉均譯《清淨道論》下冊,頁311-324。
2[2] samApatti:正受。意譯等至、正定現前。定心而離邪亂稱為「正」,無念無想而納法於心稱為「受」。(《佛光大辭典》,頁1989a-b。) [又《巴英辭典》:成就、達成(attainment)之意。phala samApatti = attainment of fruit.]
3[3] 又作:留多壽行果等至,留多命行果等至。(《佛光大辭典》,頁418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