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四見
法樂
日前正值學院暑期的《印度佛教史》上課時間,我臨時起了雅興7/12(二),回學院在庭院裡種植了一些花草點綴;多日來這些花草在烈日曝曬下、午後又時有偶陣雨的飄降,於是這些盆栽的花兒早已花容失色了。
再次返院時,欣逢《阿含經》講座開始,7/24(日)早上第一節下課與熟識的B居士對話:「法印樓前的花盆已經凋零,再維持也沒幾天了;請於午休後,幫我將這些盆栽集中到景英樓後的車庫前,下午我會找時間整理之。」B居士聽了極力遊說我:「師父!我看只有五分之一的花是枯萎的,這些花還可以留,處理掉太可惜了!接下去我會參加禪七,到8/7才離開,這期間我願意發心修剪它。」
奇怪!為何我看到的花朵只剩下五分之一的生命力?
我說:「沒時間詳細說明,我們很難取得共識,但我已經被你說服了。……」他聽了才意識到兩人的看法有差異,立即謙遜地說:「我配合師父!」
下午2:30全副武裝去出坡,感謝B居士,花盆已經集中在預定地了,又遇見了二位好心人士來協助,我給了她們二人測試題:「眼前的花盆,請說出你們的觀感——直覺反應:其中好的與不好的花朵,比例是多少?」
依照前後發言順序:
A.剩下五分之一是好的
B.只有五分之一是枯萎
C.有五分之二是好的
D.全部都是好的
開始動手整理盆栽,將花朵的殘枝與泥土分開,好的花朵留下來,枯萎的就拿開。最後大家一致認為:還是A講的最為精準;四個人同看一景物(盆栽),然而每個人竟然見解不一,這不竟讓我想起了佛經上說的:「一水四見」,不同的眾生,看見的水是完全不一樣的。
1.人類看到水,視為飲用、洗滌、灌溉之物。
2.魚兒看到水,認為是牠們的棲身之處。
3.鬼道看到水,宛如臭穢的血水。
4.天人看到水,宛如晶瑩剔透的水晶,殊勝莊嚴的清淨琉璃。
唯識學家說:宇宙山河都是唯識所現、唯心所變;為什麼會有一水四見呢?因為一切法從心而生,依業而感。其實,水依然是水,卻由於意識不同,業力差異,而有了不同面貌的呈現,同樣是水,不同的用心,不同的業力,就會有不同的觀照。
自己就是最好的心靈治療師,意識是因,言行是果;言行是因,成效是果。知道了因與果的道理,我們就可以找到「情緒的源頭」,進而「轉化情緒」。
例如,兩個人起爭執,有時只是因為個人想法、價值觀不同、角度不同,未必有絕對的對與錯。一旦觀點不同,人們往往不肯接受對方,甚至抗拒對方。一旦有了抗拒,就會產生衝突,衝突又將帶來痛苦,這就是意識、言行、痛苦的互為因果。
一件物品有360個角度來看待它。別人持著與自己不同的意見時,應提醒自己:那是他所看到的角度,我也只是看到了其中一個角度。「尊重」是最好的相處之道。那位B居士與我的見解落差很大,但我還是向他讚嘆道:你的境界比我還高,都能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而且憐惜花朵,不忍丟棄!想必在日常生活中,對待人事物都能如此用心。因此,跟你在一起會讓人充滿了無限的生機、希望!
我們要透過智慧的觀照,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看事情,重新轉化情緒與思維,將它轉到正向的一面,然後就能夠「覺照」自己了。
古德云:「離心無境,離境無心。」「境由心生,境由心轉。」「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凡事若存一念善,則周遭一切盡是美事;凡事若存一念惡,則橫豎目前皆不如意。經云:「一切唯心造。」人人若能善用此「心」,往好處看、往好處想,必將永遠快樂,當下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