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思「法華三昧」之「大乘頓覺法門」研究(下)
性廣法師
四、慧思「法華三昧」思想──以《法華安樂行義》為主
(一)「法華三昧」原初內容
做為眾多大乘三昧法門之一的「法華三昧」,典出於《法華經》,然並無特別說明具體的修行方法;而在鳩摩羅什所譯之《思維略要法》一書中,曾略說此「法華三昧觀法」。 所說內容是引導初學藉由持誦《法華經》文句而體解經義,並且透過淨心攝念,以得三昧力現前;文中並以感召「普賢菩薩乘六牙白象,現身前來護持」之勝相現前,做為修行此三昧成就的印證。
依於大乘三昧法門的原始立義,是菩薩行者投入一種法門,並得一種法門的「三昧」──純熟此法,定心成就;因眾生無邊,故法門無量。依於此義以論「法華三昧」之修行,筆者認為,應是藉由持誦《法華經》經文以增長信心,開發義解的方法。
此一論斷,亦可證諸慧思所說。如云:「復次有相行。此是〈普賢勸發品〉中,誦法華經散心精進。知是等人不修禪定,不入三昧。若坐若立若行,一心專念法華文字,精進不臥,如救頭然,是名文字有相行。此行者不顧身命,若行成就,即見普賢金剛色身,乘六牙象王住其人前。」 慧思據《法華經》〈普賢勸發品〉中所說內容,提出持誦經文的「文字有相」之修行方法;這不是攝念專一,修習禪定以得三昧,而是以心口憶持念誦經文為修行的方法。此一散心位上持誦經句的修行方法,是以得到普賢菩薩現前的勝相,做為修行成就的判準;也就是依於信願行門而修,以感召勝相做為修行成就的大乘三昧法門。
(二)慧思「法華三昧」思想
相對於《法華經》中對於「法華三昧」的略提名目,與《思維略要法》之簡述「法華三昧觀法」,慧思在《法華安樂行義》中對於「法華三昧」修行方法的闡述,則完整演繹了大乘菩薩所應具足修學的道品與學行;也為後來智顗完具天台圓教之根本行法──「法華三昧」,奠定了學理基礎與主要內容。
其重點及所含寓意,以下分別說明:
1、利根所修:捨「次第方便」修「不次第法」
慧思強調《法華經》所說,此乃「大乘頓覺,無師自悟,疾成佛道」之法門,故勸發勤學「法華三昧」。此法門不似「二乘聲聞及鈍根菩薩,方便道中,次第修學。」而是演繹「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經文之義,故學行法華之利根菩薩的修行方法,是:「正直捨方便,不修次第行,若證法華三昧,眾果悉具足。」 而且在過程中,「亦不斷煩惱,若證法華經,畢竟成佛道。」
佛教傳統的修行,講求循序漸進,次第增上,善巧引導眾生依序學法,從初淺以至於高深,次第斷除種種粗細無明,以登至圓滿解脫之境;此一原則,無論在聲聞法,還是菩薩道,都是如此。如《雜阿含經》云:
如佛世尊,次第說法:說布施、持戒、生天功德。愛、欲、味、患,煩惱清淨,出要、遠離,諸清淨分。
解脫道中,佛陀先開示喜捨財貨、淨身口意以感召天福之人天善法,在此基礎上,進修徹知染著五欲過患的危險與過失,並指引遠離塵患,淨除煩惱的清淨道法。
在菩薩行中,則說:
「世尊!何因緣故,宣說六種波羅蜜多,如是次第?」
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能為後後,引發依故,謂諸菩薩,若於身財,無所顧悋,便能受持清淨禁戒;為護禁戒,便修忍辱;修忍辱已,能發精進;發精進已,能辦靜慮;具靜慮已,便能獲得出世間慧。是故我說波羅蜜多,如是次第。」
經文中闡述菩薩依次進修六波羅蜜的原則,是具足前一波羅蜜,為發起後一波羅蜜的有力因依,也就是從布施開始,修於捨心,進以修持淨戒;為護戒德,須能忍辱;以忍辱法,生精進力;依於勤行不懈,修持禪定,以正定力,開發真慧,如此次第生起六波羅蜜菩薩道品。
除了指出次第學法的重要,並且強調不重次第修行的過失,如云:
行者能如佛所說,次第修行,無不得報;如病人隨良醫教,將和治法,病無不差。若不隨佛教,不次第行,破戒亂心,故無所得,非法不良也!
經中以遵照良醫方法以有效治病之例,喻說次第修行之益。並提醒若有不隨佛法教,不次第修行,將有修道無成之弊;而此一過失,並非道法的本身,而是因為壞亂法次所導致的惡果。
依於佛法修行必需循序漸進,依次而學的原則,則慧思所說此一「不次第行」的「法華三昧」法門,又當如何理解?筆者認為,可以從「根性分別」來加以討論。原來,此一法門是「利根菩薩」所修,並非聲聞與大乘鈍根人所能預聞。以下分析之:
慧思指出:
從一地至一地者,是二乘聲聞及鈍根菩薩,方便道中次第修學。不從一地至一地者,是利根菩薩,正直捨方便,不修次第行;若證法華三昧,眾果悉具足。
引文中所說:「方便道」中的「方便」,又作善巧、權變,意為巧妙地因應、施設與安排。佛教經論中常用此一概念,意涵有多種,在教法施設中的「方便道」,是指因應眾生各種不同根性,故有各類教化方法之善權安立。對於因聲聞行人與鈍根菩薩所施設的「方便道」教法,慧思援引「正直捨方便」經文,提倡「利根」之「法華菩薩」,「不修次第行」,待得「法華三昧」成就,則「眾果悉具足」。
亦即,慧思依因應學人鈍、利根性之不同,分有「次第行」與「不次第行」,前者是二乘聲聞與鈍根菩薩所修,於此是依於道品,次第修學昇進。後者之「不次第行」是善德深厚,根性猛利之「利根菩薩」,乃捨去為權巧接引鈍根之方便教法,而直接「修法華行,不行二乘路」,逕取於真實,「畢竟成佛道」。
2、智覺為首:從有相法到無相行
慧思指出,《法華經》之「法華三昧」,為《普賢勸發品》中所說之「有相行」。其方法並不專修禪定,亦不得等持──三昧力,而是於或行或住中,精勤勇猛,專心受持法華經文;並且以得見普賢菩薩乘六牙象王立於其前之勝相,做為修法成就的判準。在此基礎上,得眼根清淨,見十方諸佛,並依次入於三種陀羅尼, 具足菩薩一切種慧,得佛眼清淨。此法門或一生得,至遲則極三生而入。以其依於經典文字,故稱「(文字)有相行」。
慧思另外提出「法華三昧」的「無相行」修法,題為「安樂行」。此中:「安」是於一切法中,心意穩固不動搖;「樂」是歷一切順逆境皆能安忍,而不為五蘊苦樂覺受所侵擾;「行」是自利利他之行。並指出「安樂行」即是「無相行」,此乃「三昧」法之真義,因其能於「一切法中,心相寂滅,畢竟不生也。」
此「法華三昧」無相行,並分有四種安樂行法, 此四法的核心,圍繞在成就生忍、法忍與無生法忍等三忍之修行。「忍」有忍耐、安忍與忍(認)可之意,是對於外在好壞環境,身心強弱狀況與甚深法義,無論順逆境界,苦樂覺受,學法遲速,皆能平心悅意,安住受持,行止得宜,並能入於甚深中道智慧,於諸神通聖境,心住不動。
須特別指出的是,有關於慈悲忍辱之義,慧思認為:菩薩秉於慈心,謙行軟語,護念眾生,都無打罵之行;然為調伏剛惡眾生,或以粗言責罵,乃為令彼慚愧得發善心故,亦為成就忍德。故特別說明:
諸菩薩但觀眾生有利益處,即使調伏,為護大乘正法故,不必一切慈言軟語。……不得專執世俗忍,……將護惡人,不能治罰,令其長惡,惱亂善人,敗壞正法。
在此菩薩忍辱地中,於法無所行,而觀五蘊、十八界、十二因緣等諸法如實相,皆真如本性,無本末生滅,無煩惱解脫……。
從大乘三昧修法的特性以觀,「法華三昧」之「有相行」,是依於信願行而修的法門,其成就之時程,雖云或一生得具,至遲三生,然以得見普賢菩薩勝相做為入此三昧前方便的印證,其判準門檻亦為不低。此一內容應是《法華經》之「法華三昧」的原初義。至於「無相行」,則以深觀諸法實相,無所住而能發一切神通,這是以智覺行而修之三昧法門。
此一以智覺為主的法門,是利根人所修;利根行者因善德深廣,資糧厚植,其修「有相行」,則能感得勝相現前,其修「無相行」,則慧眼無礙,觸處皆得。
3、三昧成就:以一三昧通達無量三昧
依大乘三昧法門之利生本義,其法門之所以有無量數,是因應眾生無邊與煩惱無盡,故有利生之無量三昧的演化。然而慧思於此「法華三昧無相行」中,則以觀諸法實相所生之力用,總攝所有道品德目,以入於此三昧之中。如云:
菩薩住此無名三昧,雖無所住而能發一切神通,不假方便,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
此一思想,亦有經典之依據,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中云:
一切法中得無礙智見,即得無量三昧門現在前。
亦即,若能有空性平等之中道實智,廣觀諸法無礙,則能善入諸境,而得無量三昧現前。
又如《華嚴經》中云:
捨一切欲,離生喜樂清淨次第,入於正受而無所染;燒滅煩惱,生無量定具大神通;次第超越,入於無量諸三昧門,於一三昧門入無量三昧,悉知一切三昧境界,漸具諸佛智慧之地;是名清淨禪波羅蜜。
大乘禪波羅蜜境界,是以無執之平等捨心,以一三昧門為基,待得修行成就,自然能以同等之三昧力,而善入於無量數之三昧法門。
筆者認為,從利生法門的學習來說,定慧力羸弱之初學者,入門之時當需全心投入,以求一門精純熟練;而待此法成就時,即能以此三昧力而暢達旁通諸門。故「於一三昧門入無量三昧」之經文本意,應是從學人長養定力之角度,而言以成就一(三昧)力而通達入於諸多三昧法,亦即:「事緣不同而三昧力等同」之義。然而若從具體內容以觀,則利生方法與項目實有多樣,不能以一法而代替所有;比如成就精神上的法布施,並不等同於完成了物質上的財布施;嫻熟某一語文而得其「三昧」;亦不能在毫無學習的情況下,就能通達另一種語言。故所謂「於一三昧門入無量三昧」,其意應是:修一事緣而得三昧,則運用此三昧力再旁通它法,將能快速旁通。
筆者認為,慧思應是注意到了大乘經中所說:「以一三昧力入於諸多三昧,而非以一事緣等同於無量法緣」之理,故云「安樂行義者,眾多非一。」
4、證量判準:得「六根清淨」為成就
慧思指出「法華三昧」是「利根菩薩」所修,並根據《法華經》義,提出「六根清淨」做為修行「法華三昧」成就的判準。如云:
誦持法華經,散心精進,……不修禪定,不入三昧,……或一生修行得具足,或二生得,極大遲者,三生即得。
六種相者,即是六根。有人求道,受持法華,讀誦修行,觀法性空,知十八界,無所有性,得深禪定,具足四種妙安樂行,得六神通,父母所生清淨常眼。……故名眼種相妙;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首先,修行此一殊勝法門,以持誦《法華經》文為主,不專修禪定,亦不入於三昧,而是在散心中持續精進;在時間上,速則一生,至遲三生,即得具足。再者,行者誦持法華,讀誦勤修;並能徹觀法性空寂,知六根、六境與六識等十八界法,一切緣生、無自性;以其為宿植善德之利根行者,故雖「不修禪定,不入三昧」,然亦能於智覺空觀之慧力中,並有甚深禪定力生起,能具足四種法華無相安樂行法,得六神通。此一段文,對照慧思一生行道經歷,亦頗有夫子自道之況味。
此中,所謂「父母所生常眼(等六根)」,據《法華經》義中說,如云:
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父母所生清淨肉眼,見於三千大千世界內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亦見其中一切眾生,及業因緣、果報生處,悉見悉知。……以是清淨耳,聞三千大千世界,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其中內外種種語言音聲。……以是清淨鼻根,聞於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內外種種諸香。……又聞諸天身香,……及餘天等男女身香,皆悉遙聞。如是展轉乃至梵世,上至有頂諸天身香,亦皆聞之,并聞諸天所燒之香。及聲聞香、辟支佛香、菩薩香、諸佛身香,亦皆遙聞,知其所在。……得千二百舌功德。若好、若醜,若美、不美,及諸苦澁物,在其舌根,皆變成上味,如天甘露,無不美者。若以舌根於大眾中有所演說,出深妙聲,能入其心,皆令歡喜快樂。……得八百身功德。得清淨身、如淨琉璃,眾生喜見。其身淨故,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生時、死時,上下、好醜,生善處、惡處,悉於中現。……得千二百意功德。以是清淨意根,乃至聞一偈一句,通達無量無邊之義,解是義已,能演說一句一偈……,諸所說法,隨其義趣,皆與實相,不相違背。若說俗間經書、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三千大千世界六趣眾生,心之所行、心所動作、心所戲論,皆悉知之。……是人有所思惟、籌量、言說,皆是佛法,無不真實,亦是先佛經中所說。
所謂「六根清淨」,其內容是:一、得清淨眼根時,下至地獄,上至色究竟天三千大千世界之河海山林,其中所有眾生之行業因緣,果報生處,皆能得見;二、得清淨耳根時,能聽聞三千大千世界中種種語言音聲;三、得清淨鼻根時,能嗅聞三千世界種種香氣;四、得清淨舌根時,種種諸苦澀物,入其舌根,皆成上味,並能善演妙法音聲,令大眾歡喜;五、得清淨身根時,身如淨琉璃,眾生歡喜見之,……;六、得清淨意根時,從聞一偈,乃至百千萬句法音,皆與實相不相違背,所有思惟言說,皆契真實,無不入法。必需特別指出的是,此洞徹幽微,鑒照十方的感知覺觀能力,並非藉由禪定之力,而是秉此「父母所生」之清淨六根,而於見聞覺知中,自然徹知三千世界諸相與眾生種種業報因緣。
以上所說,乃單純分析慧思禪師之修行證量,而天台圓教之證果品秩,則待智顗提出「六即佛位」理論,才告完成。智顗所列圓教五十二階位修道品秩,其果位名號雖與通、別教所說者相同,然其名雖同而其境有別。據智顗所判,慧思所證之「六根清淨位」,等同藏、通教之佛位,別教之聖位菩薩,故云位列「相似」於無上莊嚴佛果之位也。
五、結論
(一)慧思以修道成就,印證己身言教
以慧思一生修證之經歷與所得,對照其修行思想,則內容若合符節;如僧傳中載慧思與智顗言:「吾既身證,不勞致疑」。再檢視《法華安樂行義》所云:「《法華經》者,大乘頓覺,無師自悟,疾成佛道,一切世間難信法門。凡是一切新學菩薩,欲求大乘……,須持戒、忍辱、精進,勤修禪定,專心勤學『法華三昧』。」對照慧思一生行道歷程,則戒行清淨(僧傳言其:「奉持守素,梵行清慎」 ),修忍辱行(如數遇惡眾毒害,而能平心安忍),精進不懈(一生修道度眾,稍無懈怠),修學禪定,深入三昧,通達三乘諸多禪境;一生勤誦法華,唱講般若,演繹大乘圓頓義理與止觀行法;得證「六根清淨」,入鐵輪位。
由此可知,佛教義理與一般哲學的不同之處,在於其思想論述多立足於功夫實踐之所得,其後乃發而為言教者;縱觀慧思禪師一生之學行與著述,亦為最佳之例證與典範。
(二)慧思所說「大乘頓覺」法門修行要件與成就證量
修學慧思所說「大乘頓覺」法門之「法華三昧」,其所具備之要件與內容為:
1、此乃大乘利根行人所修,非聲聞與鈍根菩薩所能企及。
從實際應用以觀,則所產生之問題是:後世學人如何判定一己根性,以為選擇法門之依據?如果說聲聞解脫道是發出離心,大乘菩薩道是發菩提心,可從其發心動機與內容來加以斷定;則同是發大乘心者,又如何正確判定其鈍根、利根?就修行後之成果,用以判斷根性之方法,並無益於事前之斷定,也無法避免因錯誤評量根性,修錯法門,而導致有鈍根行者,因錯修「不次第行,破戒亂心,故無所得,非法不良!」之可能!
此一問題,後來智顗在其《圓頓止觀》中提出解決方法,也就是提出圓教「方便法門」,為鈍根者說「五悔方便」,依於念佛之清淨信願起修;更以「廿五方便」助成禪定力道,以潔淨三業,為進道資糧。而這所有的準備,當然以「十乘觀法」中的「觀不思議境」為圓教「觀心法門」的正修方便,以此大開圓解,入於圓佛果位。
2、以清淨信願修「有相行」,持誦《法華經》;更需以智覺觀十八界、一切法空,精勤向道,耐怨安忍,以修「無相行」之四安樂行義。
3、成就甚深禪定力道,以入於「法華三昧」,能自然開發旁通聲聞諸禪定境。相對於慧思本人之禪境高深,慧思曾評其高弟智顗云:「此吾之義兒,恨其定力少耳」 筆者曾據此推斷,此一考語,亦是後來智顗大師勤修禪定,並撰著《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的原由之一。
4、以「六根清淨」為成就「法華三昧」之證量。
衡量慧思與智顗之根性與修道成就,則知二位大德,皆為利根菩薩,且同入此六根清淨聖量。其中:慧思自述得六根清淨,入鐵輪位;而智顗雖自謙位居五品弟子,然以其生前行誼與入寂瑞相, 知彼亦同得此一成就。
(三)總結
在佛教的修行系統中,淨除煩惱業習,並體悟諸法實相的修行過程,是循序漸進的;而證入淨妙圓滿佛果的瞬間、當下,則是即時、頓現的不可思議境界。「成佛」與「覺悟」,做為不經努力,漫無經心的意外成果,在「因果法則」的佛法正見中,是絕無可能,須要丟棄的邪思;所有聖者「頓悟」的故事,都例示著世人:在覺證之前,已然經歷了長久精勤修行的積功累德。如果了知「頓覺」之說,是對登入聖境時,不與前同,迥脫塵俗的一種境界上的表述,而不把它誤解為是「不經努力」或「無須修因」就可以獲得成果的特異法門;則在論究通往聖境的修行過程中,強調或區分法門的「頓」與「漸」,是沒有任何實用意義的。這在思禪師自述前時三生出家行道,此世苦心孤詣以深修禪法,用以為說法利生資糧的表述中,得到了最佳的印證。
再者,「頓覺」也並不表示其所獲得的修證體驗是不依經教,隨意的,自由心證的。「法華三昧」做為「一切世間難信」的「大乘頓覺」法門,思禪師將它的禪悟境界,嚴謹地對照傳統禪修法門的修行系統知識,尤其是《阿含經》以來聲聞經教的各類禪法;並融入自己對大乘法義全面而獨到的體會,使「法華三昧」成為深具特色而又能溝通二乘禪境義解的大乘三昧法門。
最後,對於勾勒禪法的修行步驟與次第,分類禪修所緣與解析定慧特性等,屬於禪修知見的探討與學習;某些標榜「頓覺」的法門,不是將之視為葛藤、糟粕,就是譏此為「拾人牙慧」的無益之舉而將之忽略或拋棄。然而慧思禪師則在深悟禪法有得中,以其高邁幽遂之禪境證量,分別利鈍根人之門徑,而以「諸法無諍」之原則,對舉次、不次第,也就是漸修與頓覺二門,在禪修所緣與證量上的互轉、印證,以及「禪定」做為一切慧悟基礎的重要性。慧思在此一面向的討論,則以《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一書為代表,限於篇幅,本文只能略述「以一三昧通無量三昧門」之意涵,至於其中禪修所緣轉向的問題,將另外撰文討論。
天台宗做為中國佛教首創宗門,思禪師所有努力與成果,無論是圓教義理的涵攝該備,止觀實修法門的系統知識與智思推理的討論工具,都為後來智顗大師建構天台圓教止觀,做了重要的學理與實修的奠基工作。
參考書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