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誓雙月刊 |

承先啟後 繼往開來——第七屆「人間佛教,薪火相傳」學術會議召開

五百餘人齊聚玄奘大學  共研印順導師思想內涵   

呂姝貞

  為紀念印順導師圓寂三週年,並促進「人間佛教」理念之弘揚,以及印順導師佛學思想之研修,第七屆「人間佛教.薪火相傳」學術會議:新書發表會/印順導師思想研習會,於五月三十一日至六月一日兩天,假玄奘大學慈雲廳圓滿舉行。計有五百餘名人士參與盛會,學者、專家與弘揚印順導師「人間佛教」思想的佛弟子們齊聚一堂,藉由以文會友,互相切磋,分享研習印順導師的思想內涵與推廣、弘揚的成果及影響層面,以表達對印順導師的懷念與感恩之意。

        本次會議,計有新書發表會、專題演講、研習會、碩士論文研討會、「師門參學與弘法生涯」座談會,內容豐富多元,係由玄奘大學宗教學系、財團法人弘誓文教基金會主辦,新竹市法源講寺、財團法人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協辦,玄奘大學應用倫理研究中心、佛教弘誓學院負責承辦,財團法人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財團法人印順文教基金會、財團法人妙雲文教基金會、財團法人瀚邦慈善基金會等贊助舉行。

        五月三十一日一早,雖然陰雨綿綿,但仍然沒有因此而讓與會來賓打消出席的意願,在玄奘大學親善大使及大會志工的親切引領下,讓與會來賓,倍感親切溫馨!大家齊聚慈雲廳,聆聽祥和莊嚴的「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聖號追思印順導師,並在與會法師、學者、來賓齊聲合唱三寶歌中,揭開了大會序幕。接著,放映由大愛電視台精心製作的印順導師追思短片——「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以表彰導師一生的崇高德學與菩薩行止的懿行風範。 


開幕致詞

  主持人昭慧法師於開幕典禮致詞中表示,有關「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會議能持續辦理七屆,除感謝協辦、贊助單位外,更要感謝與會來賓,風雨無阻地前來參與盛會,並提及「建設人間淨土」思想的積極意義,以回應外界「世間終歸成住壞空」的質疑:

雖然世間會因成住壞空而終趨於滅,但是對於現實的人間,還是不能讓血肉之軀的凡夫太痛苦為宜,因此需要打造一個相對完美的淨土。

再者,過往社會大眾對佛教有錯誤觀感,總是那套消極遁世,「青燈木魚,長伴古佛」的刻板印象,許多人因誤解而鄙視僧尼,遠離佛教。畢竟社會大眾還是以佛教對社會的貢獻來做評價;所以,佛教徒能為苦難人間做些什麼,就成為很重要的指標。目前出家人在社會上受到尊重的地位,與人間佛教的努力有極大關係,也增長了許多人接觸佛法的善根慧命。

這次大會籌備過程,因最後階段製版廠出現嚴重錯誤,導致學僧三個晚上都在製版廠熬夜重校,逐一修正。沒料到印製出來,原已修改的部分,又有幾個頁面出現掉字乃至整行消失的現象,昨天下午書送過來,學生們發現了,立即就近請印刷廠印製貼紙,最敬佩的是與我一同行菩薩道的小菩薩們,昨晚一夜趕工,今晨亦然,將錯誤處一一黏貼,以免拿到大家手上的書籍有所殘缺。人間佛教就是如此,為了讓眾生愉快,減少痛苦的感受,菩薩可以犧牲時間、體力、資財,追求美善、締造人間淨土。

玄奘大學校長夏誠華教授、副校長王鼎銘教授蒞會致詞時表示,非常榮幸參與此次會議,經由印順導師的追思影片,得知導師結合理論與實踐之精神彌足珍貴,更讚歎導師四十餘部著作之殊勝,並祝福大會持續辦理此一系列研討會。

新書發表會

    新書發表會,計有四本新書發表:

        首日是昭慧法師與性廣法師的新書發表會,由李瑞全教授擔任主持人。昭慧法師的《佛教後設倫理學》,探究佛教倫理學的根源性問題,亦即:佛法之道德總綱「護生」,其客觀基礎與充分理由,為一切現象的運行法則:「緣起」,以及心理的運行法則:「自通之法」,說明從緣起而證成護生的狀態與原理。尤其在人與人互動中,不是考慮自己的利益,而是如何疼惜別人。當道德習慣養成之後,依於「無我」的生命境界,而漸漸趨於佛道。熟悉國際倫理學之學術發展的李瑞全教授,讚歎此一著作實屬「空前」;葉海煙教授擔任回應人,他表示,昭慧法師的後設倫理其實就是根源倫理,書中所包含的理論、應用、附錄三個部分,不僅有時間的緣起,還有理論的寬度、人和書的結合、事和理的對話,以及進行生命中的種種問答。他建議「應用篇」可以單獨成?,以廣為宣導。葉教授並讚歎作者以入世的行動,把佛法的精神感染到學術界,以自修之力,運用各種倫理學的觀點,來符應佛法,並且「層層轉進,環環相扣」,出入自得,豐富精彩,在當代臺灣社會是不做第二人想。

  性廣法師的《燃燈引路——禪七開示錄》,以「依正見以啟淨行」為原則,將開示內容規劃為三個面向:一、基本法義講解:闡述戒、定、慧三學與三十七道品的意義,及其在實修中的應用;二、禪法實修教學:教導安般念、四界分別觀與慈心禪等重要行門之特性與修行要領;三、止觀知見辨正:分析定、慧二學的特性,揀別錯誤的修行心態等;並藉由禪修所緣轉向的教學法,引領學人分辨「緣念眾生」之大乘不共禪觀要義,進而透過言語來表達我們共同的感知。清德法師回應時表示:作者在禪七中所開示的修學步驟、要領,皆非常清楚,作者致力於印順導師人間佛教的禪學思想,兼顧理論和實踐,正如《成佛之道》對全德者的稱讚:「教證達實性,悲憫巧為說」,說法讓人容易明瞭,不愧為新一代的女禪學家。

翌日是悟殷法師與侯坤宏教授發表新書。悟殷法師的《循流探源——印順導師印、中佛教史研究論集》,說明印順導師所著《印度之佛教》與對中國佛教史研究之特見。包括從聲聞部派到大乘兩大唯心論、真常唯心論「別有一要義」的重要意趣、性空分流與空有之爭、印度大乘三系教判的歧異、真空妙有與真常唯心等。蔣義斌教授回應:作者對印老簡單的一句話或一個線索,用心加以釐清並與印老作對話,清楚展現印老的思想並再往上推進。印老並不是復古,也希望大家進而創新。

國史館侯坤宏教授有鑑於印順法師需要有一本按時間先後紀錄他生平的年譜,因此著手進行《印順法師年譜》的撰寫。新書發表會中,闡述有關《印順法師年譜》所需要考慮的幾個問題,包括資料的蒐集、使用、撰寫的格式、時間標誌、敘述觀點的掌握、相關人物的取材與下筆、稱謂、結構等面向。行文時,力求流暢。周伯勘教授回應:稱許作者為撰述此書,蒐集到各方的資料,豐富此書的內容。

專題演講

        專題演講於第二日舉行,由藍吉富教授為大會主講「印順學之形成及其發展」,首先說明以「印順學」來代表導師思想的用意,並介紹導師所處的時代背景、著作規模與五項特質及流傳情形,並期盼形成「印順學派」以弘揚或詮釋印順學的內涵,藉以供後世之佛子或佛學研究者取資。

  此外,藍教授特別提出導師的佛學著作,不但回歸印度佛教而有所批判抉擇,並釐清混雜的佛教思想,進而建立修學體系、判別方便與究竟的教義等。印順導師的思想不但多次被用來作為學術會議、學位論文探討的主題,更是當代思想家中罕見的情形。並期待印順學的薪傳者、弘揚者承擔挑戰,進一步回應當代對導師思想的批評、釐清導師有關順俗之說、對義理的剖析及思想底蘊。

研習會

        研習會主題分別為印順導師與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如來藏思想、中國佛教、中觀思想、唯識思想研究,分別在兩日舉行,共計三場、六項主題。

        第一日由游祥洲教授主講「印順導師與原始佛教研究」:從導師原始佛教研究的代表性著作,闡發導師從《阿含》聖典中找到「人間佛教」的重要經證,並視《中論》為《阿含》的通論,且特別重視《雜阿含經》「明相應觸」的角度,來說明「十二因緣」之「流轉」與「還滅」的關鍵等重要內涵。

        悟殷法師主講「印順導師與部派佛教研究」:從印順導師整理之部派譜系表、部派分化的四個階段、各部派的主要化區,並以部派佛教學說比對表說明「依蘊立我」、「依心立我」兩大主軸。

        第二日由傳道法師主講「印順導師與如來藏思想研究」:從導師對如來藏的意義與發展根源、在佛教中的地位、有關如來藏的著作舉隅、對如來藏思想的確立與抉發等面向,說明導師研究如來藏思想,從整體佛教發展的時空座標上,來抉發它的本質以及演變、適應的過程,並釐清正常的適應與異常的變質。

        慧璉法師主講「印順導師與中國佛教研究」:將導師有關中國佛教的著作,分為教理、教史、教制、教典、人物、雜論六類,並特別簡介〈中國佛教史略〉、《中國禪宗史》、《太虛大師年譜》等著作,且說明導師對中國宗派的研究、批判與期許等重要內涵。

       厚觀法師主講「印順導師與中觀思想研究——以《大智度論》為主」:從印順導師對「中觀」之看法、《中論》與《大智度論》、《中論》之中心思想、緣起無自性即是空、中觀學值得稱述的精義等面向,闡述大小共貫、真俗無礙、悲智圓融、空有融會等中觀思想要義。

        陳一標教授主講「印順導師對唯識學研究的貢獻」:從印順導師研究唯識學的歷程、唯識論師與論書的研究、有關唯識思想的起源、對「唯識」義的釐清、依他通二分和賴耶通真妄、有關阿賴耶識和三性說的其他特別見解等內容,來闡發導師以論述清晰、深入淺出地說明深奧難懂的甚深義。

碩士論文研討會

        碩士論文研討會安排在第一天,共計發表兩篇:

        如戒法師發表〈吉藏的二諦與三諦思想探討——兼論智顗二、三諦思想〉,陳述兩位大師在二諦的論議上,在方法學上,吉藏大師偏重採取「破」斥的方法,智顗大師偏重採取「有破有立的方式」。兩位大師的三諦說均傾向圓融思想。

        見岸法師發表〈吉藏「一乘」思想的建立——從世親《法華經論》到吉藏《法華論疏》的考察〉,闡述吉藏對《法華經》中「一乘」思想的詮釋,以及如何註解世親三乘究竟之說。

座談會

        「師門參學與弘法生涯」座談會,分為「印順導師思想之研習與弘傳」、「人間佛教的回顧與前瞻」兩大主題:

        前者分別從「佛教弘誓學院之僧教育」、「印順文教基金會之推廣教育」、「慈濟大學之研究所教育」等層面簡介舉辦相關教育之使命與經驗,及辦理成效與未來發展方向等,並反省、回應當今人間社會的各種苦難,進而突破現況與提供更好的教學品質,期能讓人間佛教思想成為社會的明燈。

        後者則從社會教育的層面,簡介「宏傳印順導師思想的經驗分享」、「人間佛教的社區化發展——以慈濟經驗為例」,說明妙雲集閱讀推廣之經驗及落實人間佛教社區化、在地化之重要性、發展現況及影響原住民、獨居老人、外籍新娘、災民等層面,進而膚慰眾生,安頓眾生的身心。凡事感恩就有大愛,在無限的慈悲中,就沒有國界、教派、種族的隔閡與藩籬。求真還要有善,才能呈現美的景象。

善待問者如撞鐘

  本次研討會有約二、三十位背景特殊的人報名前來,不斷在自由發問時間舉手發言,發問的內容非常雷同、膚淺而又無趣,重覆發問個不休,有時連基本名相、教理、教史常識都搞錯了,被糾正其錯誤後又更生瞋惱;有時甚至公然撒謊,偽裝身份。

其他來賓無法獲得發言或發問的機會,紛紛向大會表達抗議,認為主持人盡是給這些人發言機會,他們完全被這群不速之客犧牲掉了發言的權利。為此議程組敦請主持人呼籲,已發言者要將機會留給其他人。但這群來賓依然置若罔聞,不斷舉手發言。為此大會議程組只好臨時開會,將原訂每人三分鐘發問時間,縮短為「同類型題目只有一分鐘發言權」。按鈴制止發言時,他們依然不理不睬,說個不休,議程組只好於一分鐘後立即強制消音。這樣才讓少數其他來賓爭取到了些少發言機會。

此中昭慧法師、傳道法師與性廣法師的即席回應,有時快刀斬亂麻而一針見血,有時無比幽默而洞穿癥結,有時三言兩語就將問題本身的盲點道破,真的是「善待問者如撞鐘,扣之以小則小鳴,扣之以大則大鳴」,讓來賓大呼過癮。來自香港的勞海新居士更是表示「大開眼界」,值回票價。

據筆者所知,昭慧法師數年來飽受到這類騷擾,但都基於「上駟不對下駟」原則,予以置之不理。對方竟以為是法師沒有能力回答,因此太過輕敵,拉幫結派前來詰責,難怪慘不忍睹,歃羽而歸。

許多來賓於大會當日與會後,紛紛向主辦單位反應:昭慧法師的回應內容精彩絕倫,讓他們深感不虛此行;希望主辦單位能將法師們的回應內容整理出來,並發行現場錄影的DVD,供作歷史性畫面,以饗未能親臨現場的讀者。
因此這項突兀插曲,雖然確實達到了騷擾來賓、干擾發言的效果,但也在無形中製造了很好的笑料與效果。

閉幕典禮

  玄奘大學文理學院院長黃運喜教授主持閉幕典禮。他表示:感謝所有參與單位、人員的協助,讓大會圓滿完成。由於每個人的根性不同,因此,「深者見深,淺者見淺」,希望大家遠離戲論,才能達到究竟涅槃。敦厚的黃院長面對屢屢無端而又沒有深度的干擾性發言,也忍不住指出:學術還是有學術規範,某些問題內容一再重覆,對其他聽眾形成干擾,非常不妥!

昭慧法師表示:

一、這兩天慈雲廳的空調系統出了問題,讓大家在鬱熱的環境中受苦了,由此更可以得知「建設人間淨土」的重要——沒有相對清淨的環境,人們很難保持平穩、清爽的心境。

二、本次研討會很有特色,由方內到方外(李瑞全與葉海煙教授稱係昭慧法師的「方外友」),由教內到教外,由研究印順學的「山家」到反印順學的「山外」,有來學習討教的,有來欣賞聆聽的,有來踢館詰難的,大家同樣達到了莊嚴道場的目的。雖然來賓對挑釁者的態度與風度,頗有反感,但請大家對他們選擇包容與原諒!因為他們摩拳擦掌而來,卻未能達成目的,滿臉的不快樂與愁苦、憤懣,相當值得同情。

三、辦了六年下來,主辦單位覺得應該要有所轉型,因此第七屆嘗試從「人間佛教」的歷史與社會面,拉回到教史與教理方面印順導師思想之研習,因此先設定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中觀思想、唯識思想、如來藏思想、中國佛教等議題,再於各該議題中尋求一時之選的法師與學者,期能達到佛教精純性的呈現。碩士論文的發表,也是扣住印順導師思想的主軸,上探三論宗代表吉藏思想之特色,而且兩篇碩士論文皆頗具學術水準。

四、感恩所有協辦與贊助單位、法師們與各方來賓,感恩工作夥伴無怨無悔的付出。

◎本次學術會議感恩以下攝影志工:吳惠曼、林柏勳、林學霆、池煥旗居士。

 

 

佛教弘誓學院
與我們聯繫  (了解詳細)
電話:886-3-4987325
傳真:886-3-4986123
E-Mail
facebook
youtube
站內搜尋
年度行事曆
   
交通位置 (了解詳細)

地址: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