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誓雙月刊 |

與佛國淨土接軌的禪修之道

——性廣法師107嘉義妙雲蘭若人間佛教止觀研習出堂開示

整理:鄭靜明           修潤:釋耀行

 

一、修行是一個被累積出來的過程

本期「人間佛教止觀研習營」課程主要教授「界分別」和「安般念」。主法性廣法師長期指導禪修,與學員互動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帶領學員每日誦戒,以「戒德」為基礎,緊扣「定」、「慧」的學習。法師分享自己每天誦戒並在三寶前虔誠發願的心得:「那原本看似嘮嘮叨叨的戒文,會透過各個不同的角度來觸動內心嶄新的感動,久之繁冗而碎碎唸的戒文,便會經由每日的憶持轉化為記憶,能在日常生活與禪修中自然的發揮戒德的力量。」修行是一個需要被累積出來的過程,姑且不說其緩慢,大乘經典成佛之道要歷經三大阿僧祇劫。這「阿僧祇劫」是個怎麼樣的概念?「無量」!不但無量,還需要三個無量!代表它是一段漫長的修行時間。而「漫長」又是什麼意思呢?當我們有不耐煩想趕快完成的念頭,就會覺得時間漫長。

禪修期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當你真正專心時其實不太會感覺到時間的存在,只有在你想方設法想尋求一條比較快速的捷徑時,那才是「真計較」。印順導師曾經提出:「通論解脫道,經於種熟脫」的概念,佛法的修行無論是聲聞、緣覺或菩薩,一定是要經歷下種、醞釀成熟,才能獲得解脫。我們應怎樣解讀這個「種、熟、脫」的概念?根據經典記載:彌勒菩薩比釋迦佛陀早40劫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但釋迦佛陀以精進、勇猛、刻苦、堅毅的苦行先得道成佛。彌勒菩薩累生累劫以歡喜讚嘆佛陀的樂修,被授記在未來的時空解脫成佛。所以光是「隨喜讚嘆」就可以成佛!彌勒菩薩經典中對佛陀的讚嘆,真可說是句句精彩、步步到位,把佛陀的功德、智慧、善巧都讚嘆得非常好。但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卻常常連讚嘆別人都隨便而沒有誠意,所以彌勒菩薩真的不容易。在此法師鼓勵學員皆以彌勒菩薩為榜樣,時時「給人歡喜、給人快樂」。

修「慈心禪」會讓我們有歡喜快樂的覺受,但是修行的次第應該是先祝福自己健康快樂,之後再祝福幫助別人。在修行的道路上,過去七佛從迦葉佛到釋迦牟尼佛我們都沒有跟上,古德偈語「佛在世時我沉淪, 佛滅度後我出生; 懺悔此身多業障, 不見如來金色身。」我們在過往諸佛交接之際都沒能趕上在得度名單上,這次大家一定要把握機會跟得上以修「慈」為主軸的彌勒佛。在當代佛教的禪修中慈心的開發有被重視與強調的趨勢,包括以修解脫道為主的南傳禪法以及其他各佛教派系,都相當重視慈心的修行。菩薩道修行的主軸強調「大悲為上首」,在跟眾生的相處中法師發現,如果稱讚反而會讓對方自以為是而不肯求取上進,於是就會轉變方式改以較嚴厲的言語與之互動。從鏡像原理來看,為什麼一個人會招感出嚴峻的一個上方能量?我們應該警覺如何改變自己,而不是將溝通的修道之門關閉。法師強調「成佛是一切智智相應作意」,我們還是要有「空性的智慧」來面對這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在空性智慧的前提下,「有與無」不過就是因緣所生法,我們可以回憶自己過去因執著「有與無」而識別到的「苦與樂」究竟在哪裡?其實只要我們每一刻都能專心清楚於自己的所作所為,就會發現「苦與樂」確實是如幻似化,它時時刻刻都在變化,沒一個永恒不變的我在裡面。

二、慈心是化解自他憂惱的良藥

禪修最後一天,課程安排「慈心禪」的修學,之所以將慈心禪規劃在最後一天練習,主要是考量大家因靜坐所產生的疼痛;如果學員大半都處於靜坐都坐不住的身心情況下,又如何能具備帶給他人快樂的能力?法師說:「沒有能力讓自己身心輕安,就沒有條件帶給別人快樂。」所以課程先透過鬆肩抬胯的準備功夫,讓學員完成身體調柔的前方便,在大家身體都準備好的情況下,慈心禪的修習才能導引我們去發覺:原來自己的心可以發揮這麼龐大的力量。如此大家才能得到修習慈心禪的最佳效益。法師建議學員平時在家可以每日清晨修習15-20分鐘的慈心禪,讓「四無量心」在潔淨的法跟慈悲的善德中影響自己今天和他人的互動,如果當日會見到一些令自己擔心掛念的眾生,不要讓自己想幫助對方排除障礙的心轉化成憂惱悲傷,因為憂惱悲傷其實起因於自己的瞋心跟貪愛,這些負面情緒都可以透過「與樂、拔苦,隨喜與平等捨」的四無量心修行而得到化解

從古典物理學的角度觀察,因果律的前因後果有它一定的時間序,所以時空是固定的,時光不可能倒流,我們也不可能回到從前。但請問大家,我們的心念(光)是一種物質還是一種能量?當你把心念當作固定不變的東西,它就是物質,當你活看心念時,它可以是一種能量。能量是可以前後流通的,因此時光就有倒流的可行性。我們對於過往所做的一切錯事,雖然它們在宇宙中已留下負面的物質能量,但只要你能用心念將它轉換成無形的心量,這時原本不善的拉扯力量可以因此而鬆開,轉換為智慧之光,就像在火的作用下發生了熟變;由火轉變成光,以懺悔的智慧之光轉化原本不善的能量拉扯。讓我們試著以愛因斯坦量子力學的「廣義相對論」為依據來分析:如果有人(A)拿槍傷了另一個人(B),那麼請問是先有A開槍的動作之後才有B受傷的結果嗎?依古典物理學的序,確實是先有A開槍射擊的動作,之後無形的能量轉為有形的物質才讓B受到傷害。試問,有沒有可能是B先受傷,之後才出現A開槍?這不是顛倒嗎?不是應該是A先開槍,然後B才受傷的嗎?從廣義相對論的立場,確實是B先受傷之後才感招A開槍的。在佛法上這很容易理解:我們先有被人槍擊的業力,所以才會招感被槍擊的命運,因此是B先受傷,A才開槍的。

每一次的因緣際會你都要告訴自己,如果人生是一場戲,重新給我們一次機會,我們一定要把戲演好。「戲沒有演好」有時並不是因為剛剛才發生的這一件事情,我們可能已經好幾生都重複著彼此對立、爭執與衝突的瞋恨戲碼,或是在彼此互相牽絆與拉扯中悲傷不捨的愛別離。這些都會在彼此內心留下非常多的撕裂跟傷痕,這些殘缺都起因於我們錯誤的認知,根深柢固地斷定所遭遇的種種人事物,將事情僵化固著了。姑且不論那些悲慘、殘酷跟刺激的情況,我們在禪修時只要靜靜地退出來觀察色法,色法不就是一直在變化的嗎?而我們怎麼會將心固著在一個時間點上?當你可以理解這個關鍵,又怎麼會在我們的心念兌換出具體人、事、物的當下,依然彼此瞋惱著對方而繼續互相鬥爭與傷害呢?或是在彼此貪婪不捨、如膠似漆的愛執中被硬生生的無常扯開。這不都是一場惡夢嗎?大家可以在禪修中靜靜的體會。每一次的相遇和機緣都是過去到現在的延續,我們都是先有傷口對方才開槍的。禪修只有在定力非常穩定的基礎上才能見到色法和名法的實相,之後我們還要帶著自己穩定的禪定力穿透時間的三世、穿透空間的四維,以自己修行的力量將過往的惡業虛空粉碎。為什麼惡業可以虛空粉碎?因為透過之前與現在一切善業的造作所堆疊出來的作用力量,會左右我們之後即將堆疊出的未來情況,所以未來將發生的事情,我們可以在禪定中先見到與體會到,禪定讓我們充滿了透徹與穿透的大智慧,大家一定要耐心的練習。

三、修「三十七道品」紮下深厚的道根

上午晨誦,法師分享了修大乘菩薩道發菩提心修持「六波羅蜜」的內容;在整個禪修過程中,課程一直依著「三十七道品」為實修主軸。在此,法師幫大家再將法義做一次完整的複習。首先,在道品的七大類修行項目中,大家應先以「四念處」入手,「四念處」的修習是以自己的「身、受、心、法」做為修學的目標。接著「四正斷」: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每個人都必須由自己提起精進力。之後「四神足」:欲,勤、心、觀,在此「神足」就是「成就」,四神足的意思就是指四種能夠讓我們達成目標的原因。「欲」可以是善法欲,先有意願想要修道、得道,之後藉由反覆精進的操作而得到成就。四神足的修學可以讓我們「得定、得慧」而「知三世」,為什麼我們要知三世?因為今生即將出現的因果序是可以藉由過去世的情況進行預測的,也就是知三世讓我們有能力以宿命智的天眼得知未來。當你能串起三世因果循環的軌跡時,你不會起世間斷見跟常見的執著,而能讓諸法在「因緣生則生,因緣滅則滅」的循環下,以善法欲來累積成佛的資糧,最終達到循「有為」順向「無為」的境界。

接下來「五根、五力」:信、進、念、定、慧。五根、五力比起「四神足」的修學除了多一個「信根」的差異之外,其他大致相同。這些重複出現的根與力道品其目標就是為了培養我們的「道根」;修行必須先紮下深厚的道根,之後才能發揮力量。在我們色身上的道根就是與四大中,風界相關的精進力。禪修課程的功法設計之所以讓學員持續練習「撐者踩」,目的就是要將色身中四大的地、水、火、風藉由持續的練習轉換為心念;地大化為信德,風大化為精進力,水大化為慈悲、包容、忍耐與接納,火大化為智慧之光;如此持續讓有形轉化為無形,色法變化為名法,而終能得到「生根發力」的效果。

法師表示︰「身體筋膜透過精進向下紮根的功夫沒鍛練出來之前,身體的健康狀況不會透徹完整。」這套鬆肩抬跨功法的基礎理論是性廣法師親自實修的體會,它其實並非前無古人來自法師的獨創,其基本動作我們可以在國民體操、太極拳、瑜伽、八極拳基本步伐、張志通大師外丹功等運動中見到類似的操作招術,差異只在於法師是利用佛學「地、水、火、風」的四大理論來進行詮釋。所以反覆練習是這套功法最重要的關鍵,也是它修習的要點,如果我們想要讓色身的任何一大增強,並且讓它持續擔當身體的一個重要角色,唯有透過反覆的練習才能達成目標。此外法師亦將功法的「數」計算出來,估計每日操作的時間大約介於1-1.5小時,法師強調如果我們願意這樣投資身體,色身會給我們最佳的回饋。

其後「七覺知」是與「五蓋」的修學互相呼應的,唯有降伏五蓋才能生七覺知。最後「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都是清淨的身口,三十七道品以解脫道做為修行目標時,會鼓勵修行者少事、少業、少希望住,所以聲聞行者的處事風範常是少欲知足,自己精進用功。但菩薩道修持六波羅蜜,所修的內容是「大悲為上首,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就不能少事、少業、少希望住。在晨誦的《佛說四十二章經》第十一章「舉田較勝」中記載︰「佛言:『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持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大正藏T37P.676b)菩薩道修持六波羅蜜應「平等佈施」。《四十二章經》的經文最後峰迴路轉回到「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者」。在此我們的解讀必須有所轉換不可誤會,所謂「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並不是什麼都不念、什麼都不修、什麼都不做,而是因為已經向上修到另一個「因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禪宗境界,所以能念、住、修、證自在。在佛法流傳的過程中有一種「即生成佛」的思想,希望趕快得道成就,當我們有這種想趕快成就的概念時,它其實就是一種好逸惡勞與不耐久修的瞋惱、焦急與貪小便宜的心態。所以《四十二章經》經文最後又回到布施給無念無住無修無證者,那其實已經是超越了「數」的概念而達到「因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更高境界了。

禪宗有時是非常猛烈的,當我們的心一直向上比較,禪師就一刀砍下讓你無法繼續計較,而回歸平等布施、等念怨親。我們必須要能欣賞禪宗的教化風格、看到它的優點。每個地方的在地佛教其實都具有當地傳承文化背景的優點跟缺點,台灣佛教經過大乘禪宗的洗禮,相較於其他的傳承擁有較高的平等觀念,對應於各傳承不同的修行風貌,我們應該要互相尊重並吸取彼此的優點跟長處,而面對各傳承內因在地風俗習慣所夾雜的殘缺部分,則留待各派系自我反省跟約束。

四、行「六波羅蜜」累積成佛的資糧

大家以三十七道品自我淨化時,在菩薩道「布施波羅蜜」的修行上,我們絕對是以眾生為布施對象,不該把善待自己視為一種布施。透過布施,我們一方面修福報一方面捨慳貪,而能與眾生廣結善緣。

接下來「持戒波羅蜜」,大乘菩薩道在戒德上的修行又可區分為兩面,不單是消極的止惡,並且應該積極的行善。至此,法師鼓勵所有受過菩薩戒的學員應該時常誦戒,意念思維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有違菩薩戒律,何者是菩薩所當行?何者是菩薩所不當行?透過反覆的誦戒,菩薩才能自我反省而如法懺悔還復清淨。

菩薩戒是大乘行儀、機鋒峻烈,殺活自在,如果大家細看瑜伽菩薩戒本內容便會發現:菩薩在造作「救眾殺人」的道根並不是以「利多」為核心價值;或執著於少數與多數之間的價值差異,菩薩是以「慈悲」為核心價值,因不忍對方墮地獄受無間大苦的悲心,而行非梵行殺他以代受無間地獄之苦。菩薩「救眾殺人」的邏輯如果是基於「利益或數的價值差異」,很容易讓人陷入「效益主意」的無限比較追逐之中。但生命是無價的,並不會因為是多數就具備了較高的價值,而可以讓少數犧牲,因為每一個眾生都是無價而不可替代的。菩薩為了度化眾生就不能少事、少業、少希望住,而要善開方便法門,不拘流俗,具足般若空性智慧的善巧。

接下來「忍辱波羅蜜」,忍辱就是跟眾生的互動,有人罵你、羞辱你、傷害你、毀謗你,菩薩就持忍辱波羅蜜。佛陀過去生曾做過忍辱仙人,在經典中有大量修持忍辱波羅蜜的偉大記載,我們在生活中也應盡量學習,直到忍不下去時就來練習鬆肩抬跨功法讓色身柔軟,色身柔軟之後,忍耐的功夫可以得到加強,就可以再持續忍辱波羅蜜的修行。忍辱是菩薩道的特德,《大智度論》記載:「行者常行慈心,雖有惱亂逼身,必能忍受」,修行慈心圓滿時,慈心的功德可以讓我們不受刀傷、燒傷、中毒等等的危害。《增壹阿含》〈清信女品〉第二記載:「我弟子中第一優婆斯,供養如來,所謂摩利夫人是。……行守護業,難陀母優婆斯是。得信解脫,照曜優婆斯是。」其中行守護業的難陀母優婆斯曾在廚房烹調食物供養僧團時,被嫉妒之女潑了滾燙的熱油,但因難陀母已修得慈心圓滿,潑下的熱油在她慈心三昧中,有如蓮葉上的水珠紛紛轉落消失而去,難陀母並沒有受到任何的損傷。

慈心圓滿的功德可以保護我們不受傷害,如果我們不時會被他人傷到、燙到、燒到,這是我們自己的慈心修習還不夠圓满的結果,不應該怪罪他人惡心。因為以瞋恨心面對於他人的惡行,代表受者與作者齊等,沒有資格抱怨對方的造作。修慈心的功德可以讓我們自我保護,不受驚嚇、不受傷害,受人與非人的敬愛,雖未能得到究竟智,但已可因修慈功德獲得安詳往生的利益。修慈心的必備條件包括色身柔軟、支撐、穩固、推動,暖流、輕安等等,當我們的色身都準備好,心念就更容易安住,慈心讓我們較容易得到禪修的利益,所以禪修營將慈心觀的修習配置在課程尾端。

接下來「精進」,精進的修學是通前三度的;藉由精進布施、精進持戒、精進忍辱而完成精進波羅蜜的修學。之後「禪波羅蜜」,禪定亦可分為兩個面向,一方面在定中修行四禪八定,一方面在動中修行利生三昧。大家還是要把握原則,先修自己讓心清淨,之後才有能力利益眾生。

南傳解脫道的道次地是依三十七道品起修,先依安般念修學禪定到四禪,再依阿毗達摩修觀智到見色法、見名法、見緣起,之後入行捨,而能次地證得涅盤。行菩薩道發菩提心不但要有定的基礎,另一方面還要掌握法的智慧。在有了這些修學的名相之後大家便可開始實修,親自體會法、品嘗法、修學法、印證法。然而眾生的苦難卻無法等待我們先修到四禪之後再開始利益,如果修到阿羅漢果就已經不受後有了,又如何能再利益眾生?所以在修道次第上,解脫道和菩薩道的差別是在觀智的修行達到入行捨之後,大乘菩薩不驅策自己的觀智證果,而讓自己停在行捨智忍而不證。

五、四大不調勤練功法

行菩薩道就是要發心歡喜而行,如果因做事而心生起「怨憎」,會將一件好事情做到全無功德,還會累積諸多罪業,那就不要做。性廣法師強調菩薩道的修行要能「同願同行」,不同願者千萬不要勉強拉,勉強的結果常常會讓「同願同行」變質成「同怨同刑」。「同怨同刑」就是兩顆互相怨恨的心被牢牢得關在一起受刑,雖然身體沒在一起,心卻如受刑般緊緊的和對方綁在一起,就像被判了無期徒刑;於是見人便提起對方、提起對方就心懷怨恨,即使多年之後心還是依然憎恨著對方。

法師建議趕快給自己寫一摺「特赦令」保釋出獄。所以喜歡埋怨與抱怨的人在身心交感的運作原理中,容易因為心所揪住的惡念引發色身的病痛,這些病痛不也就是由四大地、水、火、風所構成的嗎?瞋惱的火燒得烏煙瘴氣,流動的水黏結出一堆髒東西,硬粗重的地卻發生骨質疏鬆的現象,可支持的風反而無力推動……等等,所以大乘菩薩道還是鼓勵修行者應學習利益眾生的種種三昧。

最後「智慧」,智慧也可以分為兩個方面;根本智跟後得智,根本智是因禪定的修學所開發的智慧,後得智則是在利益眾生的布施中所獲得的智慧,比如我們想到美國弘法就必須要會英文才能跟當地人溝通,所以要先學習英語。所謂「菩薩於五明中求」,明代表「光明」,我們只能在光明之處才能看得見東西,在此明的意義不只是對佛法的修習所得之內明;如觀身、觀四大、觀三十二身分等等……,在此「明」是一種慧學,還包括聲明、工巧明、因明跟醫方明。「聲明」是語言學,有表達及書寫的能力,能學習掌握多少就依個人能力而異。「因明」即邏輯、推理跟判斷的能力,是理則與思辯之學。「工巧明」為生活中所需要的百工技藝,包括科學、藝術、工藝等等,學習工巧明應從認真做事下手,做事情不要不甘心,手腳才會靈巧,頭腦才會聰明,比如出家師父對法器的學習就是一種工巧明。

「醫方明」能醫治色身的病苦,利人也利己。法師早年以為醫方明的學習太過繁瑣、耗時與專業,所以認為菩薩可以放棄,只要修學四明即可,等到法師自己色身出現問題時,才發覺中、西醫均無法徹底解決自己的色身問題,於是回頭尋求佛法的救濟。法師在經典中讀到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釋禪》及《小止觀》中均有「四大不調,四百四病」之說,大正藏《佛說五王經》記載:「何謂病苦?人有四大,和合而成其身。何謂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風大。一大不調,百一病生。四大不調,四百四病,同時俱作。」(大正藏T14P.796b)。《佛說佛醫經》亦著錄:「人身中本有四病:一者、地;二者、水;三者、火;四者、風。風增,氣起;火增,熱起;水增,寒起;土增,力盛。本從是四病,起四百四病。」(大正藏T17P.737a),《維摩詰所說經》則有︰「而眾生病,從四大起,以其有病是故我病。」(大正藏T14P.544c)之說,而歸納出「眾生疾病皆起因於四大不調」,所以開始研究色身地、水、火、風四大的調御。法師說自己早期是以意念跟心念來進行色身四大的調整與平衡,但在度眾的透支下,逐漸發覺只靠心念的力量漸漸不敷使用。

經典記載虛雲老和尚曾靜坐入定七日,於出定時色身虛弱而無法正常行走,可見就算是老禪師依然會遭遇色身上的困難。但法師也說有佛弟子迦葉尊者在佛涅般之後隱居印度雞足山,入滅盡定而住世至今,要等彌勒佛出世完成衣缽的交接。性廣法師對此心生雀躍歡喜與讚嘆感動,所以經歷一翻輾轉的沉潛佛理與精進用功,終於化煩惱為菩提,推出配合動作來維持四大平衡的健康功法。這套自創的功法不但讓大家可以維持身體的四大平衡,還可以作為養生的預防醫學,常保色身處於未病狀態。但為利益眾生,菩薩於五明中求,這時法師才將醫方明作為自己修學的方向。

最後「內明」即指佛學,是佛所說的法,內明是聲聞的專修也是菩薩所應學的根礎功夫,佛法不教大家向外尋求,而教我們從自己內心探索,對佛法真理的實證開悟,大家一定要從內自修先掌握住。

法師循佛法的慧學所開衍出的養生功法不但簡單、方便並且容易執行,其內容 「什麼病?四大不調,怎麼治?鬆肩抬胯」不但有效且人人可學。法師指出未來彌勒佛出世的樂土只有「生、老、死」三苦而沒有「病苦」,所以希望大家勤習養生功法,發願能與未來佛國淨土接軌。法師強調:「縱然我們目前無法依觀呼吸得安般念修習成就而達『預知時至』,也可依養生功法的多修習,得四大平衡而能無疾安詳往生。」法師期許大家能在下一期人生旅程發願往生佛國淨土,只要大家持清淨齋戒、靜坐修習慈心、聽聞佛法、利益眾生並實踐六波羅蜜的菩薩道,依此種種持戒修行的功德迴向自己臨終能得佛菩薩放光接引,屆時佛菩薩能依每人個別的根基說法,度大家成就不退轉。所以大家在今生禪修處於穩定成長的過程中無須患得患失,不將佛陀十句佛號的慈悲願力轉為自己放逸的藉口,努力精進於自己定力與慧力的增長,依此不退轉的願力從容自在的持續修定修慧。法師最後鼓勵所有學員要決意常來人間聽聞佛法。為期七天的禪修課程在安適平順的靜坐中接近尾聲,七天下來,學員均獲得身心的安定跟平穩,在開禁之後的分組分享,對性廣法師心懷感恩並致上誠摯的謝意。

 

 

佛教弘誓學院
與我們聯繫  (了解詳細)
電話:886-3-4987325
傳真:886-3-4986123
E-Mail
facebook
youtube
站內搜尋
年度行事曆
   
交通位置 (了解詳細)

地址: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