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
藍綠對峙的族群裂痕與統獨情結,是台灣當今與未來的社會隱憂。佛弟子面對當前政治形勢,應抱持怎樣的態度,才能符合佛家「緣起中道」立場?本期專題「以慈止瞋,和解第一課」,即是基於佛法觀點所做的省思。
原來,近期台灣社會熱議是否特赦陳前總統,星雲大師在五月十四日,向媒體公開他的兩大建言:〈慈悲與仁愛的啟示──請優待陳水扁、赦免林毅夫〉,他呼籲馬總統,超越兩黨意識形態的對立與仇恨,從「人道關懷」與「社會祥和風氣」角度,善待陳、林兩位敵對陣營的人士。在當前的社會氛圍之下,大師的文章並不討好,尤其引起了藍營支持者的反彈。
當晚,昭慧法師撰文〈以慈止瞋,和解第一課〉,傳送《中國時報》,本文十六日即時刊出。文中呼應星雲大師的慈悲胸懷與大勇風範,並進一步發抒佛家「以慈止瞋,方能止瞋」之至理。
面對藍營的批評聲浪,大師復以〈台灣方向在哪裡?〉為題,在二十二日《中國時報》刊出,呼籲台灣人民,在批評聲中,不能放棄人性的善良和厚道;放棄偏見、凝聚共識,人人行三好,建設祥和之氣,才是台灣的方向。
大師忠言雖未蒙接納,但已在如火如荼的族群對立共業當中,澆灌了清涼法水。
而正巧在四月間,昭慧法師也連續兩次應邀作有關佛法與族群議題的演講。這兩場演講辭,都由陳悅萱居士發心整理,一併刊登在本期《弘誓》雙月刊當中。
一篇是昭慧法師四月初在香港樹仁大學「現代佛教與華人社會」論壇中所發表的演說,法師從「緣起正觀」解構族群之「一合相」,並提到:只有寬恕,才能超越歷史的傷痕;而且,寬恕是一種操之在我的心理釋放,讓自己能超越仇恨而獲得快樂。至於當權者,則應以「強者讓行」原則,以及與受害者同情共感的「自通之法」,來面對不對等的族群關係,並誠心彌補受害者。
接著在四月中旬,昭慧法師又應鄭南榕基金會的演講邀請,從佛法的角度分析「自焚」,從慈悲護念、化解無形共業以及浩然正氣等幾種角度,暢談鄭南榕自焚的重大意義與價值,解析這種為理念而自焚的案例與自殺、人肉炸彈的差異性。
這四篇文章,皆是基於佛家「緣起中道」的思維,針對時事所做的評論與省思,觀點相當精采而深刻,發人深省。畢竟,佛法應是超越族群、政黨、國家的界限,若失卻「緣起」的觀照與「中道」的拿捏,佛教徒不但可能捲入族群衝突的共業當中,更可能成為族群衝突的推動者,而非解鈴人。
在以上主題文章之後,接續前期性廣法師〈慧思「法華三昧」之「大乘頓覺法門」研究〉下篇。後面四篇短文,皆是來弘誓參學、參加禪七或佛七、或聽經聞法者的心得分享。特別推介關鼎協居士大作〈用心的演繹〉。關居士是香港妙華學佛會的佛友,長期護持慧瑩長老尼,習學人間佛教思想,該文記述本院護法劉德芳醫師以高超醫術在香港助人的仁心仁術,刻劃出一位人間菩薩行者的典範,値得學習與讚嘆。
炎炎暑期即將到來,空調讓人色身舒適,但法水卻可讓人心地清涼!想趁假期空檔到道場來一嘗法味嗎?請參加學院所開設的各項暑期講座與禪修活動。想讓你的下一代開啟佛法知見,厚植福慧善根嗎?請鼓勵他們參加學院所開設的暑期青年與兒童相關學佛營隊!相關內容請參閱本期本刊的各項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