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傳一貫,依之仰之
——懷念傳道法師
鄧子美(江南大學宗教社會學研究所所長)
驚悉傳道法師圓寂,郁之久而莫名。憶2012年5月于玄奘大學第四次見法師猶精神矍鑠,諸法師中唯他最為親切的笑貌如在眼前。方期今年5月重逢再拜,豈期已捨離我們?後學于法師可謂依之仰之,法師于佛道亦以依之仰之為當,且聞道傳道,一以貫之。故而,法師自當發願再降人間,不會捨離後學,於是哀情稍釋。
法師以傳佈印順導師人間佛教之道為使命,發揚「以人間凡夫的立場,發心學菩薩行」的精神,而人菩薩行的內涵,就是從「此時、此地、此人的關懷與淨化」出發,進而達到「莊嚴國土、成熟眾生」目標。為此,傳道提出了人間佛教追隨者的修行方法和實踐準則,即「如實觀緣起,如理正思維,如分正抉擇」。 法師就是偉大的菩薩行者。
在現代自由社會中,法師所體驗所教誨的「如分正抉擇」更加重要,這就是說在變幻更莫測的現實世界,如今面臨的煩惱更多,因而許多時候要做抉擇,這就要求能依自己的身份,能恰到好處地作出該取該捨的抉擇。法師認為我們要清楚認識自己在社會中的角色、功能、身份,在什麼時間、地點,什麼事情應該說、應該做,而且要當仁不讓地去實行。從三世因果來說,過去的行業會影響現在,現在的行業又會影響未來,而未來是現在的延續,所以改變現在就是改變未來,以前做錯了後悔無益,該受的業果報來臨時決不逃避,只要勇敢面對,好好反省改進,以後不再犯就行了。只是在抉擇時應當明白:只要有取捨,就會有得失,既然作出抉擇,就要隨時活在當下,永遠為自己的言行徹底負責。修行人間佛教之道,就是在我們的根境接觸時,要與「明」相應,所謂「明」,就是如實、如理、如分,簡單說,就是該幹什麼的時候幹什麼,一切要順其自然,要恰如其分、恰到好處的離於染著,以求徹底解脫。人間佛教修行者在修行時,要做到不貪(遇可意觸的,不可生歡喜心)、不瞋(即遇到不可意觸,仍然清楚明白而不生討厭之心)、不癡(尤其不可陷於「我見」)。
「如實觀緣起」、「如理正思維」、「如分正抉擇」是屬於「理」的部分,其中「如實觀緣起」是聞慧,「如理正思維」是思慧,「如分正抉擇」是修慧,這三者,不僅有利於個人心性的修持,也有利於人菩薩行的實踐。人菩薩行必然從人間凡夫有限的心力、財力、物力與時間上來著眼,必然要面臨有所取有所捨的抉擇,把所取化為行動的目標。這就是「此時、此地、此人的關懷與淨化」,這也是法師一貫傳佈之道,人間佛教在當代的具體展現。所謂「此時」,是指應當關懷淨化的時間點,也就是在不失佛法根本立場的前提下,從弘法方式、僧眾素質提升、護法團體組織、在家居士的教化等方面著手,將佛法的弘傳與現代環境巧妙結合,使佛法更能滋益廣大惶惑的眾生。所謂「此地」,是指關懷、淨化當地的種種事務,就是要始終關注所處的現代社會的種種問題與困境,要著力去除傳統的神化或俗化思想,淨化我們身處的現實世界。所謂「此人」,是指要以此世間的眾生,尤其是人類,作為教育關懷、淨化的第一順位。法師特意指出:「尤應對於弱勢團體及其相關議題賦予特別的關懷,寧願作為弱勢團體的捍衛者,也不與善用財經政權優勢者並肩立。」1
法師的悲心偉業,有限的懷念之文根本無法一一列舉。法師的圓寂,不但是在印公人間佛教思想傳佈的任重道遠之路上,折損了一位勇猛精進的大菩薩;更使整個佛道之領悟貫徹,缺少了一位實心實行的領袖。但筆者深信,法師的學行、思想、人格已召喚了越來越多後學覺醒追隨。
1 傳道法師,《人間佛教——此時、此地、此人的關懷與淨化》,《妙心》第6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