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交映生輝的智慧饗宴
──第十六屆印順學研討會側記
釋傳法、釋印悅、鄭靜明
緬懷一代高僧上印下順導師,以法相會的殊勝法筵——第十六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海峽兩岸研討會,於今(2018)年5月26、27日圓滿舉行。本次大會以「傳統、現代與後現代——人間佛教之傳承與革新」為主題,海峽兩岸學者、來賓約281人薈萃一堂,兩天的議程安排九個場次、24篇的論文發表,圓桌論壇、分組討論、總結報告各一場,議事的多元型態,頗獲與會大眾好評。
開幕典禮
26日上午八時許,風和日麗,陽光和煦,來賓、志工陸續報到;來自海外的學者、法師,已提前在日昨搭機抵台。與會眾等在無諍講堂,聽著莊嚴的「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聖號,靜待大會揭幕。
上午九時開幕典禮,大眾齊唱三寶歌,大會主席昭慧法師致詞:
研討會已連續舉辦十六屆,前後跨時近二十年,相當不容易。導師雖已圓寂,但他的法身常存,「印順學」開展出非常寬廣的研究範圍及方法論,可以持續做許多的學術累積。希望在我有生之年,每年或隔年舉辦一次研討會。
導師不僅是位學者,更是位有使命感的宗教師,他立足於「此時,此地,此人」,面對時代與社會的挑戰,佛教應有所回應,應有前瞻性的導引,這就是「當代性」。因此研討會身負兩個重任,一是純學術的開拓與累積,二是實用領域的不斷更新。
今年是馬丁路德宗教改革五百年,基督長老教會在內部檢討中,有句話令我印象深刻:「宗教改革不只在馬丁路德時代,在任何時代都需要改革」,也就是說,對宗教的許多結構,有需要做盤整、檢討、或是解構,這是因為,也許原本是莊嚴偉大的,後來形成壓迫人的體制或思想,而要不斷地對它做調適與更新。
所以本屆研討會的主題,定調為「傳統、現代與後現代」,佛教需要適應當代、回應當代,更重要的是內部要做自我調整、自我解構,在解構中重新再結構。而「後現代」的最大任務就是一種解構的主張,它帶給我們心靈更大的自由,重新去省察許多的思想制度、倫理思維。
宗教雖是人類心靈最大的安慰,卻也是社會中倫理壓迫的最大推手。不僅在宗教內部有極大的性別壓迫,用教典的天啟、神聖、權威,形成如空氣般無孔不入的壓迫,更向社會施以魔手形成壓迫,例如對同志、LGBT族群。因此在這個時代,宗教應該要有使命,在教內深切自省,對教外認罪悔改,去聆聽受其壓迫的苦難者的聲音。
很少研討會對自己賦予那麼多的意義,這是印順導師思想的開拓性有以致之。感謝學界的同仁、先進,對我們這條路線始終給予鞭策與鼓勵。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用開放的心靈,不斷去面對自己認為理所當然的秩序、情感上認為的崇高,或許我們會發現它是需要再反思的。這需要很大的勇氣,去跟過去的自己告別。
「傳統、現代與後現代」的議題,我相信可以撞擊出許多火花,相信與會學者一定會有充分的精彩交流,歡迎各位學者不吝與我們分享,也歡迎、感謝各位來賓的蒞臨參與!
法師的致詞,讓大眾對本次大會的主題,有了更明晰的理解。接著司儀介紹與會貴賓、學者,請高雄大行寺暨台南妙心寺住持傳燈長老致詞:
導師窮其一生的時間,致力於人間佛教思想與實踐的闡揚,承繼佛陀的本懷,以「人菩薩道」自期。佛教就是要在人間,不論理論或實踐,學佛、修行、成道,都應該在人間,因為若不立足於人間,佛教就和其他神教無有差別。所以,今天所有與會的法師、教授與來賓,我們都應秉承佛陀、導師「人間佛教」的思想,將善行昇華為菩薩道,淨化人生、淨化社會,讓自他得到幸福快樂、解脫自在。祝福各位!
江南大學宗教社會學研究所鄧子美教授致詞:
在參加研討會的大陸學者當中,我可能是參加次數最多的一位,個人深有感觸,研討會二十年來連續十六屆的舉行,我認為有非常大的意義與價值:第一,有助於導師思想的深入理解與傳播。第二,推動佛學研究的水平,促進導師思想與人文、社會、科學的對話,這是很大的特色。第三,促進海峽兩岸民眾的交流,加強彼此間的了解。本研討會是海峽兩岸持續時間最長的導師思想研討會,這是非常可貴的,期望弘誓學院繼續舉辦下去,成為海峽兩岸推動佛學研究的榜樣。
感恩傳燈長老與鄧子美教授給予我們的鼓勵與期許,開幕典禮順利結束,大眾移駕到韶因觀景台合影留念。茶敘交誼時間,學者們交流兩岸佛教現況,暢談近期研究課題,好不熱鬧。
專題演講
大會第一場議程是專題演講,禮請印度龍樹學院創辦人暨院長世友居士(Dharmachari Lokamitra)主講,講題是:「建立現代中印佛教之橋——安貝卡博士與印順導師」,由世界佛教大學執行理事游祥洲教授主持,袁筱晴居士即席口譯。
致力於復興印度佛教的世友居士表示,中國與印度正在世界舞台崛起,而這兩國的文化很重要串聯的是佛教;當今世界宗教版圖,伊斯蘭與基督教居於多數且日增,未來,中國與印度將是世界佛教的重鎮,而印順導師與安貝卡博士都同樣提倡人間佛教,自由、平等與友愛的佛教,將是促進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世友居士在演講稿(劉宜霖中譯)中如此陳述:
佛教於七百多年前幾乎在印度隕落。安貝卡博士與五十萬追隨者於1956年集體皈依之後,終於將佛教帶回印度。他與其追隨者都來自賤民階級,備受社會的殘忍對待。此一制度,以其嚴酷的結構性暴力形式著稱於世。儘管得面對種種社會不公,安貝卡博士一生致力於破除對賤民的奴役,營造一個瀰漫著和平、平等和友愛的社會。他最後所得結論是:唯有深層的心態轉變,方能徹底改變社會;也唯有佛教,方能取得這種轉變。他發現人們因學佛而變得強大,能夠化解社會重重障礙,並以道德和慈愛為本安身立命。這一波新興佛教運動正飛速前進,對全印度都有深度的社會影響,同時亦開始波及印度政治。此運動若是成功,那麼它將以佛法作為根基,為非暴力的社會革命樹立楷模。……
……安貝卡博士與印順導師之間的共同點,就是如何看待佛教與社會;而這一點,也正可搭建中印佛教橋樑的關鍵。……安貝卡博士的入世精神更甚:對他而言,佛法底蘊深厚,有助於推動和平社會革命、促進真正的自由、平等與友愛。他也基於此因皈依佛教。他堅信佛教團體與修行能夠達到此一理想,打破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建立和平。……事實上,安貝卡博士與其數百萬追隨者,可能是最有潛力實踐人間佛教抑或是人本佛教的佛弟子,而印度亦可能比世界任何一處更能帶來深遠的影響。……
印度未來50年,佛弟子人數很有可能超過3億人。假設中國和印度佛弟子能夠互相理解、溝通順利,那麼印度的佛弟子,必能從華人佛弟子長久累積的豐富經驗中受惠。反過來說,印度新皈依佛弟子堅持不懈的精神,也能夠讓華人佛弟子有所啟發,為社會的和平轉型共同努力,並將佛教帶回其誕生地。這份心靈聯繫的強化,就算不能夠促進全球的發展,帶來和平與和諧,最低限度也會讓整個亞洲受惠。印順導師以人為本,沒有宗派、教條、積極入世的佛教,跟安貝卡博士與其追隨者的舉措異曲同工,皆是亞洲未來發展的關鍵。我期望中國佛教界能夠正視安貝卡博士(對佛教的貢獻),同時也希望印度佛教界能夠開始向印順導師以及其師太虛大師好好學習!
世友居士是英國人,承安貝卡博士遺緒,秉持傳教士的堅毅與熱情,長期在印度推動正法教化、消滅種姓階級的人權運動,至今已逾四十年。其所事志業,可參見本刊第128期「印度佛教復興的舵手」專輯。
論文發表會
在兩天的議程當中,舉行九個場次、共24篇的論文發表(國內14篇、海外10篇),參與討論的學者專家濟濟一堂,論述之間不時冒出智慧的火花。
例如,江南大學宗教社會學研究所鄧子美教授發表〈論當代人間佛教傳承諸問題〉,分析當代人間佛教在海峽兩岸乃至海外之傳承各自存在著不同問題,也存在一些共性問題。就不同地域而論,在中國大陸主要是對人間佛教思想的理解缺乏深度,實踐也遭遇諸多障礙。在台、港、澳地區,主要問題是贊同人間佛教理論的各教團對此各有各的闡發,但「分殊」應有「理一」,即內在思路上應通過研討與對話,達致某些共識,實踐中才能開闢各教團更多的建立聯繫與呼應、合作領域。
華東師範大學宗教與社會研究中心唐忠毛教授發表〈人間佛教「再出發」──對當下「人間佛教」所遭責難之聲的分析與回應〉,人間佛教雖已成為主流佛教思潮與實踐方向,其遭受質疑與責難主要源自以下幾個方面:其一,來自根深蒂固的佛教傳統極端保守主義勢力,以及固守宗法社會模式並因此而獲得既得利益者的潛在利益之爭;其二,基於反「理性」而趨向神秘主義「返魅」立場對「人間佛教」人本理性立場的批判;其三,持守原教旨主義教義思想與宗派主義立場者,以「正統性」對人間佛教自我革新立場之批判;其四,因對漢傳佛教信仰力量的減弱與競爭力的降低態勢而導致的將矛頭指向「人間佛教」的批判。唐教授對以上種種批判與責難立場逐一進行了分析與回應,梳理其批判的淵源背景與理論脈絡中的問題所在。
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主任昭慧法師與惠州法住精舍耀行法師,共同發表〈論《瑜伽師地論》之「四種所緣境事」──禪觀所緣普遍性與對治性辨析〉,探討《瑜伽師地論》的特見──將禪觀所緣歸納為「四種所緣境事」,詳細說明了止、觀修持的不同方法,以及實際修持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本文依「四種所緣境事」,略述禪觀修持所緣普遍性與對治性的分判,說明初期瑜伽行派的禪觀學理,還是緊扣佛陀的「十二分教」,作為修習止觀的基礎,是圓滿的「定慧綜合修行觀」。
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副教授性廣法師發表〈身念處「四威儀」養生法──論以「風界」特性改善姿勢性疼痛之應用〉,法師近年來所發表之「佛教養生理論」,溯源佛教典籍,活用「四大調和」與「身念處」的修行概念,以佛教「身念處」中,姿勢的「四威儀」、呼吸的「持息念」與色身的「四界觀」,設計一套簡易具體的健身療病養生功法。此功法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操作後,許多學員對身體的疼痛得到顯著改善的效果。在此理論基礎上,本文進一步提出以「風界」之特性改善姿勢性疼痛之學理,運用了西方醫學解剖學以及肌筋膜的知識為輔,做為案例分析之依據,為前述理論做了補強。
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助理教授悟殷法師發表〈覺天對諸法的抉擇〉,承印順導師之研究成果,以及世友《品類足論》的分類法,說明覺天對色法、不相應行法、心心所法的抉擇,與同宗的法救譬喻師之思想異同,以及婆沙師對覺天的評述。
上海復旦大學宗教學系劉宇光教授發表〈從佛使比丘到素叻的泰國左翼佛教〉,對當代泰國佛教的社會運動規劃者和社會評論者素叻(Sulak Sivaraksa)的綜合討論,兼而伸延探討是在什麼意義下,他與泰國改革派僧侶佛使比丘形成其師、弟關係。並嘗試說明為什麼循左翼角度,可以更貼切地理解素叻入世佛教觀念與實踐在泰國社會中的位置。
前國史館纂修侯坤宏教授發表〈印順法師的東南亞佛緣〉,透過印順法師的東南亞遊化,觀察當年臺灣與這些國家的佛教交流活動;希望透過本文的討論,可以了解印順法師的東南亞遊化歷程,藉以觀察當年臺灣和菲律賓、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佛教交流活動。
各篇論文主題涵蓋及於印順學專題、人間佛教的傳承與革新、傳統性與當代性、佛教與社會等,見地卓越而內容豐富,台上台下交流熱烈。
圓桌論壇
第二天上午第二場次,以「邁入『後現代』之人間佛教──傳承與革新、挑戰與回應、在地性與國際性」為主題的圓桌論壇,由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盧蕙馨教授主持,引言人包括:藍吉富教授(中華佛學研究所研究員)、昭慧法師(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劉宇光教授(上海復旦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包勝勇教授(中央財經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侯坤宏教授(前國史館修纂處處長)、宣方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副教授)。
昭慧法師開場發言表示,當年印順導師所看到的問題,現今依然存在,但那不是今天我們所要討論的議題,因為走樣的佛教自古以來都如此。我們應要討論那些不走樣的、已經是樣板的佛教,那些我們認為標準規格的佛教,是否有些要被質疑、重新被反思的地方,這是屬於「後現代」的精神。我們不僅談「解構」,也要思考解構後的「再建構」。
劉宇光教授則認為,當代漢傳佛教要面對的是佛教的多元化,多元不是在大型宗教場合彼此行禮如儀,而是需要彼此間有更深的了解、學習。這樣的內部對話,期望當代漢傳佛教能有自成體系、有層次的教義討論。
藍吉富教授提出印順導師思想的特質,有強烈的歷史意識及批判意識,信仰的基準是釋迦牟尼佛,以印度式的思維去解經,不是全然吸收、盲從,而是有所批判與抉擇。與傳統漢傳佛教的弘法師不同,這是被批判的主因。
包勝勇教授表示,介入到佛教當代發展的思考時,「現代性」在佛教群體與佛教區域分布是不均衡的。「後現代」所呈現的批判特徵,在今日大陸、台灣佛教界是有差異的。在諸多對當代佛教的批判及近年來對印順導師人間佛教思想的反思當中,他認為也要區別不同的批判特點,有些未必是「後現代」的反思方式,若不帶有「解構」的特徵,而只具有攻擊、批評的特徵。這樣的批判實際上是「前現代」式的對於「現代」的反動,只是「前現代」在「後現代」階段的副題,它的消解性、解構性、反思性是不足的。
宣方教授回應道,批印事件當中,有著佛教界不滿宗教管制政策、想要強調自己主體性的訴求、想要維護自己神聖性的情緒,它的論述可能學理性是弱的,但其背後反應的情緒是真實的。如果將這問題理解為:少部分人的無恥,加上大多數人的無知,所釀成的一場災難。這樣的理解容易窄化、淺化了問題。
侯坤宏教授表示,談到人間佛教的「後現代」時,簡單化的理解就是「此時、此地」,任何地區所面對不同情境的佛教,其問題有不同的差異,了解其問題在哪?針對問題如何處理?這樣談這個議題時,立足點會比較清楚。
六位引言人的精闢論述,激盪出非常精采的交流,會眾也熱烈發言、提供想法,讓與會者對論壇主題有更深刻的理解,以更宏觀的視野看待相關議題。由於內容非常精彩,本刊主編請託印悅法師謄稿修潤,單獨成篇刊載於本期本刊頁17~29:〈邁入「後現代」之人間佛教——圓桌論壇引言摘記〉,以饗讀者。
分組討論、總結報告
本屆研討會的特色是分組討論,主辦方將與會來賓分成五組,針對大會主題、研討論述,由組長帶領作小組討論,並上台作總結報告。五位組長分別是:宣方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副教授)、姚彬彬教授(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林建德教授(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副教授)、耀行法師(惠州法住講堂教師)、圓貌法師(佛教弘誓學院教師、即將接任院長)。
宣方教授報告:
一位法師分享了他對「末法時代」的觀點,宣方教授回應:在印度佛教史上,「末法時代」說法的出現,恰好是「大乘佛教」興起的年代,可參考西方佛學女學者Jan Nattier的著作:“Once Upon a Future Time: Studies in a Buddhist Prophecy of Decline”,書中對末法時代與大乘佛教興起的關聯性,有深入的探討。從佛法的角度來看,「法無定法」,是不是末法時代,端看佛弟子有沒有努力弘法,如果沒有,那才肯定是末法時期。
有位志工認為研討會的內容,並非自己對修行的內在訴求。宣方教授、包勝勇教授與其他法友共同回應:人間佛教的特色就是,在「利他」的過程中完成「利己」。研討會當然有它側重的方向,未必直接密切關聯每位做志工的法友在當下最感興趣的議題,也並非每位與會學者教授都會由佛教內部的立場來回應,但大家一定要意識到:「目前在會場所討論的議題,一定是對佛教整體而言比較重要,並且較具有價值的!」誠如昭慧法師在上午論壇中所提出的觀點:我們需要從諸多的視角,來豐富和完善我們對當代佛法的理解,特別是一種反思性的理解。
在「尊印與批印」問題上,包勝勇教授進一步提出看法:在中國大陸不會有這種「廣場政治」式的劇場存在,廣場政治只存在於網路世界,很多人可能會利用這個劇場舞台,發表自己的觀點。宣方教授認為,用「廣場政治」稱之是太抬舉他們了,更多時候它其實是一種「下水道政治」。官方所見可能只侷限在高樓大廈的光鮮外表,但只要暴雨一來,因為下水道建設不通暢,北京主幹道是會淹死人的。批印風潮在我看來,值得擔憂的是,它會極大地破壞大陸佛教健康發展的生態,會造成土壤中毒素的累積。這就是我所謂的「下水道」,它在廟堂人士的視野之外,但它的影響面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大。
姚彬彬教授報告:
本組的討論延續「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討論路徑,鄧子美老師系統性的介紹了後現代主義在西洋學術史上的發端,後現代主義對社會最大的影響呈現在「多元主義」的孕育,具體的表現可以總結為「價值理性」對「工具理性」的校正與糾偏。在大陸、台灣常出現的一些社會現象包括環境問題與兩性平權問題等,往往立足於話語的霸權,而話語的霸權常常來自對「工具理性」的執著,而忽略了「價值理性」的問題,這時,反思性的醒覺就相對非常的重要。
後現代哲學蓬勃發展於50-60年代,當今無論是歐美或東方,後現代主義的影響都有式微的跡象,其中雖不乏真知灼見的敏銳洞察,但它對社會科學的整體運作並不是一個完整而成功的體系。後現代理論提供了許多敏銳的視角,雖然它的批判過程未必嚴密,但這些批評視角的價值,卻是不容忽視而彌足珍貴的。
研究日本「批判佛教」的專家唐忠毛教授發言表示,日本的「批判佛教」正是後現代哲學影響晚近佛學的典型表現,批判佛教始於日本曹洞宗駒澤大學的松本史朗和袴谷憲昭兩位教授所掀起的思潮,即對「場所哲學」(Topical philosophy)的反思,認為大師的話語常常會引發一些固定的概念,這些固定的觀念很容易導致一個人對自認真理的自滿自得,而形成一種話語的霸權,而批判佛教的言論正是立足於後現代的哲學觀念,有很明顯的有糾偏意識與糾偏作用。
姚教授表示,批判佛教流行於西元2000年前後,如今已少有人談論,但它的歷史意義不可抹煞,尤其是它對後現代哲學在佛學研究上的影響。本組一致認為印順導師的佛學思想應歸類於「現代派」,因為無論是治學方法或歷史意識而言,明顯都是以現代理性的方式進行。就導師的佛學精神或就原始佛教的世尊本懷而論,它也具有批判的視野。因為苦、空、無我的價值取向,以及佛教成立之初的社會批評視野,在當時以婆羅門教為主流的印度社會眼中,佛陀就是異端邪說。此等非主流的地位,就決定了佛教本身超越現代價值的地位,具足了永恆的價值取向。
林建德教授報告:
這樣的小組討論非常有意義,透過大家近距離的互動跟對話,讓在台上發表的學者專家能了解台下聽眾的心得、感想、收穫與建議。佛學研究不應只是學者的專利,發表一些深奧且曲高和寡的論文,也應該與信眾保持近距離的接觸,深化佛教徒的信仰品質,確立修行的路徑。這讓學者也接接地氣,逐漸關注佛教的信仰群眾,這是今年研討會別具特色的安排。
部分抱著多聞薰習態度前來參加的學員,建議主辦方能將會議內容做成文字紀錄,或將影音發佈在youtube上分享,讓會後能夠溫故知新。一位越南比丘尼發言表示,比起南傳和藏傳佛教,比起越南當地,台灣比丘尼所扮演的身分、地位、形象和角色,讓她感到非常的震撼,可以說是開了眼界!另一位弘誓學員也說,他對學院的喜愛不只是因為這裡男女平權,平權的落實更徹底表現在僧俗之間,學院對平權的理念和精神,不只是理論的口頭論述,更落實在生活的實踐中。
世友先生的演講,也讓大家感到印象深刻,很難想像在二十一世紀的印度社會還有這麼多的奴隸階級,經世友先生的演說才得知,現今印度依然還存在兩億多從事社會低層工作的達利族(dalit賤民),非常佩服世友先生所推動的印度佛教復興運動,讓佛法帶給種性制度的達利族信心和希望。這讓大家審思身為佛教徒的自己,其實還有許多待努力的空間。
耀行法師報告:
本組學員偏向於討論有關實修的話題。上午論壇中藍吉富老師提出:當今佛教界有「釋迦牟尼佛被邊緣化,阿彌陀佛成主流」的趨勢。本組法友認為,可能是因為近年來助念風潮興盛的現象。耀行法師舉喻妙答: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我們生於娑婆世間,理當以娑婆教主為依教奉行的對象,如果奉阿彌陀佛為依循對象,就如同生在中國而奉美國川普為總統一般,在沒有成功移民之前,這樣的作法是具有爭議性的。
針對一位初接觸導師思想的學生,耀行法師建議在閱讀導師思想時,應具備「畫龍」的基礎功夫,才能銜接得上導師「點睛」的學術功力。耀行法師以自己的修學過程為例,告訴大家自己當年首度來台時,雖然在大陸已在弘法,卻為沒能聽懂悟殷法師的佛法課程,而受到非常大的衝擊,以「知恥而後勇」的精神,發願每年回弘誓聽課,三年一輪的課程,如今已聽了四遍。在學習的過程中,歷史觀對學佛者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忽略了佛法由印度傳入中國的時空背景,會很容易迷失在自以為是的修學方法中。
要推廣印順導師思想,首先應加強自己對佛法的深入,除了思想上的洗禮,對自己身口意三業也要做一番洗禮,不要瞧不起其他法門的修學者,擺出一副批判姿態,把導師思想強塞給他人,那是很失敗的。當你以慈悲心去對待每一位眾生,以平等心去和每一位眾生互動,到時就會有人前來詢問你的修學方式。就如今早昭慧法師的開示︰「再高妙的理論,一定要落實在我們的行持中」,行持並不是表現在你修的是哪個法門,或唸的是哪句佛號,而在於你的人格品質有否呈現「眾生平等」的理念。
圓貌法師報告:
一位政大博士生,已參加過十二屆的研討會,他認為導師思想真是個大寶藏,可以讓大家一直探討了二十多年,甚至有許多國外的學者專家,特別來台灣學習導師思想。他認為,本屆研討會較以往更多元與生活化,具有非常多啟發性的議題。
一位法師表示擔憂,台灣整體佛教界面臨少子化衝擊,缺乏年輕一代加入教團共同負荷如來家業。劉宇光教授回應道:台灣四大佛教團體之所以能夠具有今天的規模,表示他們過往的弘法方向是開放、正確、先進而可以引領時代潮流的。現在大家所面臨的危機,應該還是來自與時代的脫節,沒有確實理解現代年輕人所關心的議題,所以無法幫助他們解決困境,更遑論引領年輕人走入佛教。劉教授指出,唯一的例外是馬來西亞的佛青運動,那是他所經驗的唯一超過千人的年輕人聚會,年輕人一起探討公共社會議題,這些議題真正涉及年輕一代的困擾與憂慮,具有引領時代潮流的效應,經過多年不斷的反覆探討,讓年輕人隨著團體共同成長。就算台灣最大的教團佛光山進入馬來西亞,想要維持團體的規模,也無法避免討論這些公共議題。
從五位組長的報告,顯示各組的討論各具特色,話題也相當多元,多方面照顧到不同根性、背景迥異的與會者,讓會眾對研討會更有參與感,意猶未盡。
圓滿閉幕
兩天的議程接近尾聲,晚間五時許舉行閉幕,昭慧法師發言表示:
今年議程的第二天,重點放在圓桌論壇與小組討論,如此規畫的原因是,我們幾位學者好友,一、二十年來的研究產出已有不少,所累積的學術觀點與人生智慧,相信可以帶給大會許多的養分;也不必一定要用論文的形式,大家交流討論、互相激盪,也會有許多智慧的火花,帶給大家驚喜。而且,台上的學者發表觀點,也讓台下聽眾談談他們的角度,大會不預設小組的主題,從大眾的反饋,或許會有我們忽略的議題。
去年11月,INEB在弘誓舉行雙年會,他們是運動性的團體,更重視入世佛教在社會面的實踐行動。在雙年會中,INEB成員不僅作理念上的切磋,更在行動上結盟;不只作題綱式的討論,還凝聚共識產生行動方案,作為未來十年前瞻性的行動計劃。當然,印順學研討會的型式不必如此,今年這般的型式,有些不錯的迴響,這是很好的開始,以後可以持續這樣的風格。大致來說,今年的研討會算是成功的,感謝大家的參與!
中國政法大學哲學系俞學明教授致詞,高度讚歎本屆研討會的成功,並分享她個人的與會心得:
我個人在佛教圈已久,這次是首度來到台灣,得以參加導師思想研討會,因緣很殊勝,個人受益良多,有幾點體會:
一、持續舉辦十六屆,是很不容易堅持的事情,而且這樣的堅持,不是強硬的,它是柔韌的;我從服務的法師與志工身上,看到他們的歡喜與祥和,平實與認真,讓我感到一種柔韌如水般的堅持,感受頗深。
二、會議型式的多樣,讓所有人都參與,不管是發表者、聽眾或志工、信眾,都積極地高度參與了會議。到現在閉幕,還有那麼多人在場,這是非常值得讚歎的。
三、會議的內容非常豐富、方法很多元,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從修行、從義理,從社會學、從哲學,從傳統到當代,從地方性到國際性,從多個緯度來探討,內容非常豐富。
四、這次大會的主題,即是「傳統、現在與未來」的大框架,跳出了對導師本身理論的簡單評述,讓兩岸教界與學界共同關切佛教或人類的未來,豐富了我對印順導師思想體系的理解。
正如昭慧法師所說的,如何共同去締造一個更美好的生活、共建人類共同體的未來命運,從這樣的共識中去求同存異,需要某種理論的建構與行動力。從這個意義來說,我很期盼這樣的研討活動與交流,能夠持續發展下去,讓人類的明天更美好!
感謝俞學明教授給予我們的肯定與鼓勵。最後,昭慧法師帶領大眾作總迴向,為期兩天的第十六屆印順學研討會,於晚間五時半畫下圓滿的句點。